農曆七月,世俗人稱「開鬼門關」或「鬼節」,鬼魂會到人間,因此民間流傳著很多的禁忌,例如:不宜結婚,出遠門等。小編記得,小時候,每當農曆七月來臨時,老人都會準備一些東西來拜祭已故親人,又叮嚀小孩不可亂說話、要早早睡覺等。
其實,七月並不可怕,更不是鬼節。七月於佛教來說是「佛歡喜月」、「孝親月」、「吉祥月」等。這又是什麼來由呢……
在佛陀時代,弟子都要出去託缽,印度的農曆四月雨季開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氣又熱又下雨,因為溼氣重,容易產生蚊蟲。佛陀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殺蟲類及青草新芽,就在這段時間調整僧團的生活,從農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這三個月,比丘們不用外出託缽,集中在一個地方精進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來供養,這叫做「結夏安居」。這三個月對僧團而言,正是進修的好時機,大家專心聽佛陀所說的教法,聽完之後用心去分析,然後落實在生活中。在這段期間內,比丘們身、口、意三業合一、清淨,所以「戒行」完整;因為持戒清淨,所以心穩定,不會七上八下;心能 沉靜下來、加上聞法及心得分享,再用心下功夫,就能體悟佛理,增加智慧,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三個月後的七月十五日這天是眾比丘的結業日,大家提出這段期間修學的成績;而佛陀在看到大家於道業上有所增長,也十分歡喜,並讚嘆大家精進修行的成果。所以,農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歡喜月。
(一)話說:佛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為了救渡母親脫離地獄的餓鬼道,運用神通,把缽中變出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母親看到香噴噴的白米飯,趕緊用雙手接過來;但是,端到面前一張開嘴巴,火焰就從她的口中吐出來,整碗白米飯立刻變成焦炭。
看到這一幕,目犍連尊者心裡很難過,心想我雖然是神通第一,但是,這個時候要解救母親的飢餓卻辦不到,我到底該怎麼辦呢?心念一動,目犍連尊者想:我應該去求佛陀。
佛陀無奈地搖搖頭說:「目犍連,你知道業如須彌山,自己造業要自己承受,任何人都無法為他人拔除業力。」
目犍連尊者聽了很難過,說:「我的身體來自母親,有了這個身體,才能遇見佛陀,並在佛的座下求得妙法,得到身心解脫。我怎麼忍心自己證得果位,卻讓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佛陀能否指點我一個方向,以消除母親的苦難?」
佛陀告訴他:「你看!現在有這麼多的僧眾,經過三個月的修行,戒、定、慧具足,他們的功德、福力無量,你可以去供養他們,請求他們以最虔誠、悲憫的心,為你的母親祝福,救拔她。」
於是目犍連尊者將俗家的資財集中,在七月十五日安居圓滿、僧眾「自恣」這天,不管對年老或年少的出家人,都以最謙卑的心、恭敬的態度,端水讓大家洗手之後,再將盛滿豐富食物的缽器,呈給每位比丘。比丘們應供之後,眾口一心、凝神一志,用最虔誠的心來為他的母親祝願。
當晚目犍連尊者打坐時,一位很莊嚴的天人來到他的座前叩頭禮拜,感謝目犍連的救拔。目犍連認不出這位天人是誰,她就說:「我是你的母親,承蒙你的孝心,加上有德僧眾們的祝福,讓我終於脫離了餓鬼的境界!同時,鬼道眾生也得到這分福德解脫了,所以我以最虔誠的心來感恩你。」天人說完之後飄飄然往天宮飛去,後面跟著一群天人,同樣往天上飄去。
(二)話說有一次阿難陀尊者在結夏安居打坐的時候,看到一個青面獠牙的人逼近他的身邊。阿難很惶恐地問:「你到底是什麼人?怎麼會有這麼可怕的面容?」
青面獠牙的人回答他:「現在你說我很難看,不出三天後,你也會跟我一樣!不要以為你永遠都是這麼莊嚴。」
阿難聽到這話,全身發冷,汗毛直豎。他很害怕、很煩惱,於是求救於佛陀。
佛陀說:「阿難!人生無常,做人不能驕傲。大家都說你容貌端正,具有三十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象,十分莊嚴,但是年輕時莊嚴,卻也有年老、醜陋的時候。你看到的境界是無常的境界,無常是每一天、每刻都在你周圍、你面前,隨時都會降臨。而且無常的降臨,並無老少的分別。」
「佛陀啊!我雖然有福能出家,又能每天跟隨在佛陀身邊,但是我還沒有真正徹悟,一旦無常到來,我便會失卻這個人身。到底怎樣才能成就道業呢?佛陀是不是能解救我?」
「只有一個方法:集合眾僧的德與福,福德具足,僧眾合一來為你祝福。」
阿難遂以最虔誠的心來供養佛、法、僧三寶。
之後,他又在一次定中看到那個青面獠牙者,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化作惡相來點化阿難。現在一般人普度的時候所拜的「普度公」,在佛教中稱作「面然大士」,「面然」的意思就是臉長得很難看。其實他是菩薩的化身,故意示現惡形讓阿難體悟人生無常──哪怕是很年輕、很莊嚴的人,終究逃不過無常的境界。
以上這兩個故事流傳下來,就變成民間的「普度」。很多人在農曆七月便忙著到廟裡「消災、祈福」等等。其實,學佛要有正信,大家應該知道,佛陀時代結夏安居九十天後,僧眾們戒、定、慧具足,身、口、意三業清淨,集合這樣的力量,可以成就功德;這也是佛陀時代供僧的因緣,並非一般人所說:「農曆七月鬼門開,趕快拜拜鬼不來。」
按照《楞伽經》的觀點,我們現在所享用的肉,全部與往昔親人有密切關係,如經云:「我觀眾生,更相噉肉,無非親者。」當你有了天眼通,你會為自己吃過的每一口肉哭得死去活來。
佛經裡記載一位阿羅漢外出化緣,一天路過一戶人家,看到家裡的主婦左手抱著兒子,右手拿一條魚津津有味地在吃,並用腳踹了旁邊等著啃骨頭的狗。這位阿羅漢以神通觀察發現:婦人腳踢的是她母親的轉世,啃的魚是她父親的轉世,手裡抱著的孩子是她前世的仇人。尊者說了一個偈頌:「口食父肉打其母,懷抱殺己之仇敵,妻子啃食丈夫骨,輪迴之苦誠可怖。」
漢地誌公禪師也有一個故事:志公禪師是梁武帝的國師,被公認為觀音菩薩的化身。有一次,禪師應邀參加一個婚禮,他去那裡一看,脫口唱到:「孫兒娶祖母,女食母之骨,子打父皮鼓,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裡煮。」這女孩的母親造了很重的罪業,死後投生為豬,現在辦喜事被人宰殺了,故小女孩在吃她母親的肉。所以禪師說:「女食母之肉。」
輪迴中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真實關係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要學佛,不學佛的話輪輪迴回,頭出頭沒。現在我們出頭了,「肉」字框框裡面兩個人,一個是出頭的人,一個在裡面還沒出頭,「肉」就是人吃人。你別以為那是豬、是狗、是羊,你這一生投胎做人了,它沒機會做人,你吃了它,下次就輪到我們墮落下去,相互就是這樣的。所以吃素很重要,生生世世不吃眾生肉,我們要下這個決心。
七月「孝親月」,大家可以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向給累劫父母,願他們離苦得樂,修行成就。
暑期·追尋六祖大師聖跡
時間:8月14日—18日(5天)
(雲浮國恩寺,肇慶懷集、四會,韶關雲門寺、南華寺,丹霞山別傳寺,南雄梅關古道廣州素貓素食等)
佛教禪宗,始於「釋迦拈花、迦葉微笑」的公案。在西方傳至第二十八代祖達摩大師後,東來中國,世稱東土「禪宗初祖」。後至六祖慧能大師,禪宗廣傳並大興於東土,最終「一花五葉」,盛開秘苑,而六祖大師更被後人譽為中國的釋迦牟尼佛。
拈花一笑(資料圖)
其中,廣州光孝寺、雲浮國恩寺、韶關南華禪寺因六祖大師被世人尊為「中國禪宗的三大祖庭」。除此之外,廣東乳源雲門大覺禪寺,丹霞山別傳寺以及懷集、四會、南雄梅關古道六祖大師弘法聖跡等寂靜處均為世人所嚮往,更是以能親歷瞻禮這些聖地而譽為殊勝。
佛法智慧,如同顆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幾千年的歷史中,無數徹悟、睿智的禪師用最樸素、最具哲理的的思想和語言點化了世人,讓人們在塵世的喧囂中驀然發現生命的意義,使氤氳心靈豁然開朗。
六祖大師真身舍利·南華寺
因緣和合,2019年蟬友圈佛旅啟動「追尋六祖大師聖跡」遊學路線,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和讚嘆。除此之外,「叢林修行體驗」、「出行放心舒心」、「全程素食品學」、「祈福殊勝加持」等產品特色更是能讓大家深度體驗和感受禪素文化遊學的魅力。【線路詳情】
懷集六祖巖
蟬友圈佛旅網
禪遊天下 知了人生
蟬友圈國際旅行社
www.china84000.com
微信·china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