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供佛齋僧超拔歷代祖先、歷生父母

2021-01-08 重樓逾陀

【七月殊勝孝親報恩月】供佛齋僧超拔歷代祖先、歷生父母

報父母恩咒讀音:

南(na)無(mo)密(mi)慄(li)多(duo) 哆(duo)婆(po)曳(ye)娑(suo)訶(he)

誦咒回向文:

願此報恩咒功德,普及父母與一切, 四生六道與含靈,皆共同登聖覺岸。

請大家在此報恩月,多誦持《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與《報父母恩咒》, 報現世及累世父母恩德。 每天49遍只需1-2分鐘,非常簡單易行。 而且這是普傳的顯教經咒,所有人都可以念誦。 請大家將此法多多轉告眾人! 轉發功德無量。

有一天,目犍連尊者以神通抵達天界,看到天人都過得無比快樂,他就感嘆:有福報的生命果然很幸福啊。

從天上下來,尊者又看到一群餓鬼正興高採烈地載歌載舞,覺得很奇怪:天人快樂是因為有福報,餓鬼這麼開心又是因為什麼呢?

尊者就上前打聽。 有餓鬼回答:「尊者您有所不知,我們家裡的子孫要去寺院替我們供養佛陀和僧眾了!」

也就是說,佛陀的法會還沒有開,子孫們只是想到要去參加法會,身處惡道的老祖先已經開心得如處天堂了。

供佛齋僧 命運改變

社會上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在佛法裡,請客吃飯有時卻能改變眾生的命運。 以孝心為動力,供佛齋僧,你的爸爸媽媽、歷代祖先的命運就會轉變。

《地藏經》一開篇就講到,地藏菩薩往劫為婆羅門女時,如何於佛塔寺大興供養,而度脫墮入地獄道的母親。 《盂蘭盆經》主要講的,就是目犍連尊者,如何依佛所教以盂蘭盆供,救度墮入餓鬼道的母親。

那時候,當目犍連尊者依制獻供令媽媽當下升到天界後,又立刻請問佛陀,末法時代的眾生可不可以也用盂蘭盆供,救現世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佛陀一聽,連聲稱善,肯定地回答,未來世有人奉行此法,可以達到像今日一樣的功德和效果。 佛陀最後再次叮囑:「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此法!」

所以供齋這一佛事,是佛陀親自製定,並且隆重推薦再三保證的,其重要和殊勝由此可見。 這種功德願力不會隨著時間衰減,甚至越是末法時代,佛陀的悲憫越是強烈,這就像相比於孩子健康時,媽媽會對病中的孩子付出更多的關心。

供佛齋僧,產生的是隨心滿願的功德力。 不管是七月十五的盂蘭盆供,還是平常大家所作的四事供養,作為供養的對境,我們這些出家人代表的是誰? 代表賢聖僧。 賢聖僧是超越時空的。

僧寶這支隊伍很龐大,從個體上講,釋迦牟尼佛、諸大菩薩都屬於僧寶,這樣的賢聖僧一位就可以代表十方僧寶。 另外一種含義,是代表一個集體,比如凡夫僧四人以上就是一個僧團。

佛陀的教法能傳到今天有賴僧寶,僧人是住持三寶,而且只要出家人在修行,就一定會產生功德。 凡夫僧和賢聖僧並沒有誰能輕易地貼上標籤。 所以只要我們以平等心供養僧寶,這裡面必然具足了賢聖僧。

103歲圓寂的長老,老人家一輩子最喜歡做的佛事就是供佛齋僧。 不管到哪個寺院,第一件事就是打齋。 恭敬僧寶,他這是為眾生作示現。 他的輓聯就是:一生修福惜福,教世人共植福田;百年憶佛念佛,攜眾生同歸佛國。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是一個業力的世界,這個業能不能改變? 完全可以。 從物質世界到心靈世界,佛是已探究到它的本來面目的,所以化火焰為清涼,化火焰為紅蓮,這本就是三寶住世的目的所在。

由此也可以知道,我們出家人不是出了家就不盡孝道了,而是出了家以後可以盡大孝。 以自己的精進修行,和合僧團的力量,不僅為自己的父母眷屬,也為一切如母有情改變業力,改變命運!

想要真正報父母恩,以凡夫的心行很難實現。 《父母恩重難報經》裡,佛陀說就算你每天把爸爸扛在左肩,媽媽扛在右肩,走到哪裡扛到哪裡,承歡膝下,敬奉甘美,也報答不完父母的恩情。 這也就是孟郊所說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所以,在這個以「孝親報恩」為主題的七月,我們可以隨學地藏菩薩、目犍連尊者,設齋供僧,將有限的供養轉化為無限的功德,以滋養父母的色 身,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甚至引領他們走出輪迴,解脫自在。

孝心感天動地,佛力不可思議。

超越凡夫的局限,融入佛陀的願海

我們就能以寸草之心,回報春暉之情!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孝道月、報恩月》還有3個殊勝節日,修行人不可不知
    【慈悲·孝親·佛歡喜】【切勿殺生祭拜祖先】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傳說因為鬼門開,鬼道眾生出來滋事,因此諸事不吉。為了祈求事業、家庭平安順遂,所以舉行各種普渡、法會,拜祭亡靈。如此「自利」的風俗由來已久,更使無知大眾普遍相信七月象徵著不祥,而不會選擇在這個月份籌辦喜慶活動。
  • 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
    佛教認為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從古到今,每逢七月十五,寺院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於是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民間的七月,仿佛「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裡,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 農曆七月,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孝親報恩、增福增慧!
    今日不僅是八一建軍節,也是農曆七月的第一天。在民間,七月被稱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從古到今,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寺院將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農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
  • 農曆七月是孝親月、報恩月、吉祥月!
    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從古到今,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寺院將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  農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過去世曾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以供養三寶的功德,使生前作惡的母親得以超拔惡趣,因此她發願要度脫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自己乃成正覺。
  • 農曆七月是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孝親報恩、增福增慧!
    今日是農曆七月的第一天。在民間,七月被稱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從古到今,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寺院將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  農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
  • 農曆七月|報恩孝親吉祥月
    農曆七月,在民間被稱為「鬼月」,認為有許多的禁忌,是不吉祥的月份。但在佛教中沒有這樣的說法,農曆七月其實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 「報恩月」、」孝親月」、「吉祥月」。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這天,也就是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等待佛陀的認可,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七月乃是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
  • 仙居縣三井寺舉行盂蘭盆節「孝親報恩」法會
    我們稱七月為孝月、報恩月,作為佛子,應當勤誦《地藏經》,因為這一月有「盂蘭盆節」、「地藏菩薩聖誕」,是超拔歷代宗親、冤親債主等最佳時期。仙居三井寺應大眾要求,為成就十方慈孝之心,謹定於2020年9月2日(農曆七月十五)舉行孝親報恩法會;9月10日至16日(農曆七月二十三至二十九)啟建地藏菩薩聖誕法會,具體安排如下:1、9月2日:誦《無量壽經》、《盂蘭盆經》、上供、蒙山施食、焰口、牌位回向
  • 農曆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孝親月、報恩月、吉祥月!
    明天是農曆七月的第一天。在民間,七月被稱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從古到今,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寺院將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  農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
  • 盂蘭盆節 | 農曆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孝親月、報恩月、吉祥月!
    在民間,被稱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從古到今,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寺院將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農曆的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過去世曾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以供養三寶的功德,使生前作惡的母親得以超拔惡趣,因此她發願要度脫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自己乃成正覺。
  • 七月為何是孝親月地藏月?
    每年七月是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
  • 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月
    農曆七月,世俗人稱「開鬼門關」或「鬼節」,鬼魂會到人間,因此民間流傳著很多的禁忌,例如:不宜結婚,出遠門等。小編記得,小時候,每當農曆七月來臨時,老人都會準備一些東西來拜祭已故親人,又叮嚀小孩不可亂說話、要早早睡覺等。其實,七月並不可怕,更不是鬼節。七月於佛教來說是「佛歡喜月」、「孝親月」、「吉祥月」等。
  • 盂蘭盆節做這九件事,諸佛歡喜,福慧雙增!
    佛教一直提倡農曆七月為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而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更是孝親報恩、供養僧眾的「盂蘭盆節、佛歡喜日」。所謂「佛歡喜日」,源自於佛陀時代的古印度。
  • 農曆七月最後一天是地藏菩薩聖誕!至誠頂禮、超度消災,做功德要抓緊了!
    這個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9月16日)——就是地藏菩薩聖誕了!眾所周知,農曆七月,是民間頗有忌諱的鬼月。在佛教,七月則是極其殊勝的地藏月,又稱孝親月、報恩月、普度月、慈悲月、佛歡喜月。整個七月非常特別,有源於「目連尊者入餓鬼道解救母厄」而流傳至今的盂蘭盆節,救度累世父母、超拔六親眷屬。
  • 【法訊祈福通知】孝親月,報恩月,地藏月,九華山地藏王菩薩誕辰日誦經放生祈福消災法會登記!(分享轉發為家人培福功德無量)
    在民間,七月被稱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  今年農曆的七月廿九是地藏王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過去世曾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以供養三寶的功德,使生前作惡的母親得以超拔惡趣,因此她發願要度脫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自己乃成正覺。所以,七月也稱「地藏月」。
  • 紫竹林感恩堂農曆七月活動
    在民間,七月被稱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的七月是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親月」。七月是吉祥月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七月乃是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七月是報恩月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
  • 【佛教故事】農曆七月真的是鬼月嗎?佛弟子能做什麼?
    所有僧眾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等待佛陀的印可,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七月是乃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報恩月」「孝道月」……
  • 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臺出席中華國際供佛齋僧法會
    則悟法師在2018年度國際供佛齋僧大會上致辭(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代表團向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致贈禮品(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應臺灣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邀請,2018年9月1日至7日,中國佛教協會組成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廈門市佛教協會會長則悟法師為團長,原國家宗教事務局一司司長王健為顧問的代表團一行
  • 清明|掃墓牢記這4點,利益祖先 佛力加被,功德最為殊勝!
    仍處於疫情安全防護期的我們請,一起響應國家清明期間的安全政策和文明呼籲,我們可以通過更智慧的善法帶給祖先和世人更真實的受益。在諸多佛經中,佛陀以諦實語為我們開示了很,多如何利益亡人和世人的殊勝善法。《地藏經》中,地藏王菩薩曾白佛言:「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清明期間乃至日常,我們可以勤行善法,將所積功德通過回向,既能利益亡人,還能孝恩世親。
  • 中佛協代表團赴臺出席2018年度中華國際供佛齋僧法會
    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向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贈送禮品菩薩在線臺灣訊 應臺灣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邀請,9月1日至7日,中國佛教協會組成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廈門市佛教協會會長則悟法師為團長,原國家宗教事務局一司司長王健為顧問的代表團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