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熟悉的人們,都忘不了曾經與日軍拼刺刀的那些中國戰士。人們在看一些影視劇時也會發起疑問,既然已經對方彈盡糧絕,沒有了子彈,我國軍隊為何會配合?日軍拼刺刀,而不是用子彈解決戰爭或者是拿機槍掃射,這樣可以造成更小的人員傷亡,也能儘快結束戰鬥,不少人都對此有很大的疑問,從一些影視片段中也可以看到拼刺刀是經常出現的場面,也可以稱為白刃戰。我軍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來解決日軍,但是卻用平等的拼刺刀的方式來迎敵,這樣的行為令很多影迷不解,畢竟火槍已經成為了軍隊的主要武器,槍枝的出現讓戰爭更加現代化,但為何我國陸軍卻保留了刺刀戰術,並且引用至今呢?這都值得人們深究。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當時戰場的作戰距離不允許再用火槍的形式解決戰爭,對方已經選擇用拼刺刀,如果令一方用機槍掃射,這樣可能會對自己的人員造成誤傷,這樣不利於清掃戰場,而且容易對自己一方不利。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都會放棄使用槍枝,即使自己彈藥充足,也不得不考慮作戰的空間和間距,這一情形可以具體參照二戰時期的戰場,如蘇德戰場就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幕,在機槍掃射完畢後,只能通過白刃戰模式來解決這輪戰爭,這個時候用猛烈的炮火對自己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因此這個時候就不得不選擇白刃戰。
第二種情況多出自於一些對武士道精神堅守的日本軍隊中,在於中國軍隊格鬥的過程中,當中方軍隊彈盡糧絕,他們由於迷信刺刀格鬥,並且會通過白刃戰的方式來於中國軍隊決一死戰。這被日本軍人認為是無上的榮耀,更被一些人看作是勇敢的化身,因此,一些迷信的日軍經常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堅毅和勇猛。在日本軍人看來,這樣做即使雙方損失慘重,死在對手的刀下也無怨無悔,這樣可以讓他們的精神永傳,並且日軍認為這樣做是對自己刺刀精神的一種守護,也是對自己白刃戰實力充滿信心。
最後一個不得不提的原因就是,我國在抗日戰爭時期軍事物資嚴重匱乏,我國必須在這些戰場上節省子彈的消耗,因此面對日軍提出白刃戰的挑戰,我國的士兵只能用刺刀與對方拼殺,這樣可以保存物資,同時我國在戰爭初期,由於一些軍隊並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他們在槍枝的使用上也不如日軍熟練。因此,與對方展開槍戰其實佔不到優勢,但是與日軍拼刺刀卻是我國軍隊非常擅長的,因此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會節省武器的耗費,同時也會殺掉日軍的銳氣,宣揚我軍的戰鬥實力。
我軍在抗日期間通過白刃戰一次次打出了士氣,同時也消耗了日軍的體力,不少著名的戰役都是以白刃戰為主,畢竟雙方物資通常不能及時供應,持久的消耗戰,只能以白刃戰的方式來解決。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也在更新換代,一些冷兵器也逐漸被淘汰,人們會選用輕便性能多並且戰鬥力強悍的武器,這樣可以節省人們的體力,它的設計是更加先進化,也是更加現代化的,因此,現在戰場通常會用射速射程都超一流的自動步槍來取代之前的槍枝,如果用刺刀與對方進行拼殺,必然會處於劣勢。
但是不論在任何年代,戰爭都是人們揮之不去的陰影,和平年代的人民希望能夠保持這份平靜與美好,戰爭永遠不再來,這才是所有人的共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