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在她《看見》裡談到法拉奇,說法拉奇是她的新偶像。在她看來,法拉奇就是史達琳的現實版——一個從不害怕的女人。
為什麼說法拉奇和史達琳是「從不害怕」,直到7年後我才找到了答案。
隨著年歲漸長,我也覺得,生為女人,不害怕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1、新婚期遇見「從不害怕的女人」
時光迴轉到七年前的2月,我和龍剛新婚。
舉行婚禮的第六天,是一個風雪天。
公公婆婆是在鎮上做水果生意的,即便是風雪天,公公婆婆和龍還是冒著嚴寒去擺攤了。
覺得他們太辛苦了,我也想去幫忙,卻被婆婆連推帶勸地「趕」了回來。龍也說,天太冷讓我呆家裡別出門。我能感覺到龍的關心。
但對於婆婆,我感覺她的疼愛裡有幾分見外。或許是因為新媳婦的緣故吧,不太好意思使喚我幹活。雖然我真的想幫忙做點什麼,但自知徒勞無功。
於是我就把我們三樓的新房用拖把拖了一遍又一遍,然後窩在被窩裡看柴靜的新書《看見》。
《看見》這本書,是我一直想看的書,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買到。龍知道我想看,就從廣州買了送給我。雖然我嘴上戲謔他,並不是真的要買給我,而是他自己想看,但心裡其實很感動,感動於他的用心。
就像新婚第四天晚上我洗頭髮,他執意要給我吹頭髮,心裡明明暖暖的,嘴上卻要跟他開玩笑,把感動輕描淡寫。
柴靜在她《看見》的第四章《是對峙,不是對抗》裡談到法拉奇,說法拉奇是她的新偶像,她把法拉奇的採訪錄翻得軟塌塌,在她看來法拉奇就是史達琳的現實版——一個從不害怕的女人。
史達琳是誰?後來百度了才知道,她是《沉默的羔羊》中的女主。她也是柴靜在失意和挫敗感時的一個精神支柱,因為史達琳也知道失敗和受挫的滋味。
當然,法拉奇更是一個從不害怕的女人。後來我看了她的採訪錄,才知道她是一個面對權貴都不畏懼的女記者。
我不知道該不該把法拉奇說成是我的偶像,但自從第一次知道法拉奇,我就把她作為我奮鬥的目標,她的犀利、她的勇敢、她的機智、她的不畏強權,她身上的很多特質都是我所鍾愛的,我一直認為媒體人就該有她的血性。當然,像柴靜一樣,我也不喜歡身上散發出一種失敗的酸腐味,那種失敗和不被看重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但我一直知道,自己內心是怯懦的,擔心太多,從來都不是一個「從不害怕的女人」,這也許就是我喜歡法拉奇的原因,喜歡史達琳的原因。
因為,在我害怕的時候,她們能給我力量。
2.為什麼史達琳、法拉奇她們從不害怕?
七年後,再來想「為什麼史達琳、法拉奇她們從不害怕」這個問題,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也許,不是不害怕,而是,面對困境,他們必須不畏懼,然後勇者無畏地前進,才不會失敗。
史達琳自幼喪母,和當警察的父親相依為命。但她7歲時,父親在一起搶劫案中殉職。她被送到遠在蒙大拿州的親戚家裡寄養。在她試圖救助被屠殺的羔羊後,被送入孤兒院。
她聰明、刻苦、克制又頑強。儘管出生卑微貧窮,但卻心懷憐憫、慈悲。她努力奮鬥,想成為一名警察,通過能拯救無辜的受害者來彌補自己幼年時的無力和絕望。
影片中,史達琳並不是女金剛,面對突發狀況、未知的精神世界她會恐慌、緊張,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夢魘,她也有一種失控的憂慮。但儘管如此,她並未因為害怕而退縮。她用她的聰明智慧,不屈不撓地去鬥爭,直至勝利。
如果,面對未知的恐懼,她害怕了,退縮了,那她兒時的夢魘將永久失控,她做警察的初心也將難以實現。
她們為什麼「從不害怕」?因為,害怕就決定失敗。
有「世界第一女記者」之稱的法拉奇,幾乎訪遍了20世紀60至80年代世界政壇最著名的風雲人物,她採訪過的事件包括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南非動亂等人類政治大事件。更令人稱道的是,對那些影響世界的政壇大人物,法拉奇在採訪提問中,敢於提出尖銳而直接的問題,保持敏銳獨立的姿態,讓受訪對象不得不認真對待,甚至刮目相看。
比如,她曾責問亨利·基辛格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她認為阿拉法特的超凡魅力是由於媒體的炒作,她還曾和美國中情局局長爭吵等等。如果害怕強權,如果沒有過人的膽量和智慧,她不可能完成那些那些大人物的採訪,也不可能成功踐行她說的「我生來就該當個記者。」
法拉奇10歲時曾與全家人躲在防空洞,當時美軍飛機的轟炸聲把她嚇哭了。父親當即給了她一記耳光:「哭什麼?堅強點,女孩子不應該哭!」我想正是父親的耳光給了她不畏懼的力量和堅強的啟蒙。
3.結語:生為女人,不害怕才能活得更好
曾幾何時,我們的母親甚至我們自己,是否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或者感到難受痛苦會忍不住感嘆:唉,要是我是一個男人該有多好!
我曾經也這樣感嘆過,如果我是一個男人,我就不會休完產假後被HR約談工資的事兒(休了一個產假,別的同事都漲工資了,唯獨我沒有)。如果我是一個男人,我就不會因為哺乳耽誤工作。這些確實是事實。在婚姻中,女人也確實要比男人付出更多,在工作中,也多多少少會因為女人這個身份被區別對待。
但我們不能因此害怕競爭,害怕被傷害,而不去做自己。女人也正因為生為女人而令人著迷,因為要應付很多事情而變得通達、強大。
就像法拉奇所說:你絕不應該迴避冒險,即使在恐懼使你退縮的時候也是如此。要知道,來到這個世界,這本身就是一場冒險,一場過後你會為自己的出生甚感懊惱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