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降噪耳機購買指南,39款頭戴式+12款入耳式耳機對比

2021-01-19 騰訊網

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平臺請關注本帳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yasden

Hi,親愛的值友們,《值無不言》欄目新的一期上線啦!無論你是想了解更多攻略還是學習更多知識,點此關注話題#值無不言#

在耳機的購買中,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購買降噪耳機,對於近期或將來想要購買降噪耳機的值友們,值無不言本期請來了影音領域作者@yasden為我們分享降噪耳機購買指南。

本期話題:降噪耳機購買指南,39款頭戴式+12款入耳式耳機降噪實力對比

有哪些高性價比降噪耳機推薦?

什麼品牌建議買?

500元以下有哪款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

以上為示例問題,本篇乾貨多多,各位值友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提問嘉賓(使用手機的值友可以在評論@yasden直接提問,PC端的值友點擊「我要請教」即可直達提問區咯。)

我要請教

———————我叫分割線———————

本期嘉賓:@yasden

本文目錄

一、降噪耳機使用場景

二、39款頭戴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三、12款入耳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四、51款耳機裡綜合降噪實力排名前19的耳機名單

五、19強耳機的性價比排序

六、2019年終降噪耳機購買建議

七、降噪耳機常見問題解答

一、降噪耳機使用場景

1、上班通勤或公交車、火車、飛機上:戴上降噪耳機可以安靜睡覺,或者戴上降噪耳機用較小的聲音欣賞音樂、看電影(如果沒有降噪耳機,聽音樂需要開很大聲來蓋過汽車、飛機的引擎聲,時間長了勢必損傷聽力)。

2、小朋友上輔導班去了,家長在輔導班教室外面等,一群人聊天真熱鬧:戴上降噪耳機,不受任何幹擾的邊等小朋友下課邊聽音樂、打遊戲吧。

3、大學宿舍,一群同學高聲的打遊戲:不想打遊戲,想不受打擾的安靜讀書學習,就戴上降噪耳機吧。

……

寫作說明

1、 39款頭戴式+12款入耳式耳機的降噪數據來源於Rtings網站。本文不生產原始數據,本文只對Rtings網站公開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給需要購買頭戴式/入耳式降噪耳機的朋友一個參考。

2、為什麼不自己測數據,而要看Rtings的數據?首先,本人沒有這麼多資金購買51款降噪耳機(qiong

)。其次,Rtings已經有公開數據了,再測一次?夠閒的啊!

3、Rtings網站的數據準確嗎?首先,Rtings是國外的一個評測機構,目前Rtings已經有237款電視機、80款顯示器、390款耳機的評測數據了。質疑Rtings數據真實性的朋友,可以購買耳機產品回來,根據Rtings公開的評測方法,自己測一遍

4、本文51款降噪耳機基本上覆蓋了市面上常見的降噪耳機型號,如果您期待的降噪耳機型號不在這51款耳機裡面,說明Rtings沒有相關的評測數據,或者是我遺漏了,畢竟我一個人處理數據精力有限

二、39款頭戴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名稱

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的型號及降噪原始數據請看下表,表中Bass、Mid、Treble分別為消除低頻、中頻、高頻噪音的能力(dB)。Overall attenuation可以理解成是Bass、Mid、Treble三者的平均數,本文翻譯成「綜合降噪能力」。本人的英文只過了六級,大神勿噴

低頻噪音舉例來說就是汽車、飛機等引擎聲,中頻噪音包括人的說話聲、吵鬧聲,高頻噪音舉例就是高鐵剎車時鋼軌的刺耳摩擦聲。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的降噪數據見下表(數字越大降噪能力越好):

表中數字的單位為dB,數據來源於Rtings

39款頭戴式耳機綜合降噪實力排序

綜合降噪實力排在前8位的耳機裡面,有4款是Bose的,3款是Sony的,1款是微軟的。

前5名分別是:sony WH-1000XM3,sony WH-1000XM2,Bose NC 700 , Bose QC35(二代),sony MDR-1000X。

39款頭戴式耳機低頻降噪能力排序

如果您需要經常出差,儘量選擇低頻降噪能力好的耳機。一般來說,綜合降噪實力優秀的耳機,低頻降噪能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39款頭戴式耳機佩戴舒適度排序

降噪耳機經常需要長時間佩戴,因此佩戴舒適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

佩戴舒適度排名前3的降噪耳機被Bose包攬了:Bose QC35(一代),Bose QC25,Bose QC35(二代)。

39款頭戴式耳機長久佩戴悶熱程度排序

頭戴式耳機的一個問題就是佩戴時間長了,耳朵會出現悶熱的現象。39款耳機長久佩戴悶熱程度排序見下圖,可以從排序結果看出,降噪實力最好的幾款耳機,散熱性都不是最好的。

39款頭戴式耳機重量排序

耳機重量也是影響佩戴舒適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於長久佩戴的耳機來說,當然是重量越輕佩戴越舒適。

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小結

1、綜合降噪能力最強的5款耳機被Sony和Bose包攬了,其中Sony佔3款,Bose佔2款。

2、綜合降噪能力最好的耳機是sony WH-1000XM3,可以降低29.9 dB的綜合環境噪音。Bose降噪能力最強的頭戴式耳機是排在第3位的Bose NC 700,可以降低27.56 dB的綜合環境噪音。

3、如果是經常需要出差、通勤使用,建議購買sony WH-1000XM3或者Bose QC35-2,因為Bose NC 700的低頻降噪能力比sony WH-1000XM3或者Bose QC35-2都要略微遜色一些。sony WH-1000XM3或者Bose QC35-2比Bose NC 700能更好的消除汽車、飛機引擎的低頻噪聲。Bose NC 700的低頻消噪能力與Bose QC25相當。

三、12款入耳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名稱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包括2款Bose,6款Sony,2款鐵三角,1款Jabra和1款AKG的產品。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的降噪數據見下表(數字越大降噪能力越好):

表中數字的單位為dB,數據來源於Rtings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綜合降噪實力排序

需要指出的是:Bose的兩款降噪耳機QC20和QC30,並非完全是入耳式耳機,因為QC20和QC30佩戴的時候不需要像入耳式耳機一樣完全深入到耳道內,因此QC20和QC30在佩戴舒適度上會比其他入耳式耳機要好一些。QC20和QC30精確地說,應該歸類為「半入耳式耳機」。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前3的入耳式耳機是:Bose QC20、AKG K391-NC/sony wi-1000x(並列第2),和Jabra Elite 65e。AKG K391-NC這款耳機目前基本上很難買到全新的了,估計是停產了。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低頻降噪能力排序

一般來說,綜合降噪能力優秀的耳機,低頻降噪能力也比較好。Bose QC20無論是綜合降噪能力,還是低頻降噪能力,均排在第一位。

由於入耳式耳機一般重量都比較輕,而且不存在頭戴式耳機把整個耳朵包住導致佩戴久了悶熱的情況,因此,就不對入耳式耳機的重量及佩戴悶熱程度進行排序了。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小結

1、綜合降噪實力最強的3款入耳式降噪耳機是Bose QC20、AKG K391-NC和sony wi-1000x。其中AKG K391-NC基本上在市面上已經買不到了,估計是已經停產了。

2、如果是經常需要出差、通勤使用,可以考慮Bose QC20,因為Bose QC20無論是綜合降噪實力還是低頻降噪實力,都是12款耳機裡面最強的。推薦Bose QC20的另外一個原因是,Bose QC20作為半入耳式的設計,加上鯊魚鰭的加持,在佩戴舒適度上比其他傳統的入耳式耳機要好。Bose QC20的缺點就是它不是藍牙耳機,而是有線耳機,而且還帶著一個降噪小方塊(俗稱niao袋

)。

四、51款耳機裡綜合降噪實力排名前19的耳機名單

本文提到的51款(39款頭戴+12款入耳)降噪耳機裡,綜合降噪實力在20 dB以上的有21款耳機。21款耳機中,有2款在國內基本上是買不到的,只有19款可以買到,我把這19款耳機稱為19強。本文特別把降噪實力優秀的19強耳機列出來,方便大家查閱,具體名單請看下表

對19強名單說明如下:

1、這19款耳機的綜合降噪能力都是「消除20 dB以上的綜合環境噪音」,因此隨便哪一款耳機降噪實力都不錯。

2、19款耳機包括13款頭戴式,6款入耳式。這19款耳機的具體購買價格見下表(所有價格均為2019年9月25日查到的最低價格)。

所有耳機價格均為2019年9月25日查到的最低價格

五、19強耳機的性價比排序

用耳機價格(元)除以耳機的綜合降噪能力(dB),得到19款耳機的性價比數據,需要根據「降噪性價比」數據來選擇耳機的朋友,請看下圖:

性價比最高的3款降噪耳機分別是:Ankersoundcore space NC(頭戴式),Sony WI-SP600N(入耳式),Sony WI-C600N(入耳式)。

六、2019年終降噪耳機購買建議

1、目前市面上降噪實力最強的兩個品牌還是Sony和Bose。

2、Sony最強的頭戴式降噪耳機(1000xm3和1000xm2)和Bose最強頭戴式降噪耳機(bose700和QC35-2)降噪實力相差不大,Bose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QC20)和Sony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WI-1000X)的降噪實力也半斤八兩。因此,喜歡哪個品牌就選哪個吧。

3、購買降噪耳機還應考慮佩戴舒適度、長久佩戴悶熱程度、耳機重量等指標。

4、需要經常出差、通勤使用的朋友,購買降噪耳機的時候,還要留意耳機的低頻降噪能力這一指標。

5、對一般人來說,頭戴式耳機佩戴舒適度比入耳式要好。沒有佩戴過入耳式耳機的朋友,謹慎選擇入耳式耳機,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入耳式耳機深入耳道的感覺,建議去實體店試聽後再買。

6、頭戴式降噪耳機的主要缺點是夏天佩戴會比較悶熱。夏天建議使用非頭戴式降噪耳機。

七、降噪耳機常見問題解答

非常榮幸來回答什麼值得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號上《你問我答》欄目熱心值友的問題。

Q1:降噪耳機是入耳式的好還是包耳式的好呢?

A:如果比較佩戴舒適度,包耳式比入耳式要舒適一些。如果比較長久佩戴的悶熱程度,包耳式耳機比入耳式耳機要悶熱。夏天使用的話,入耳式耳機比包耳式耳機要涼快。冬天使用的話,包耳式耳機比入耳式耳機要更暖和。一般來說,入耳式耳機比包耳式耳機在體積上要小一些,也更便攜;入耳式耳機在重量上也比包耳式耳機要輕一些。如果比較降噪實力的話,最強的包耳式耳機比最強的入耳式耳機要好一些:降噪能力最強的入耳式耳機是Bose QC20(可消除24.42 dB的綜合環境噪音),降噪最強的包耳式耳機是sony的WH-1000XM3(可消除29.9 dB的綜合環境噪音)。

Q2:降噪耳機的音質不佳是真的嗎?

A:不對。一款耳機的音質好壞與這款耳機是否是降噪耳機無關。降噪耳機裡面有音質很好的,非降噪耳機裡面也有音質非常差的。

Q3:性價比最高的是哪些款式?

A:降噪性價比最好的5款降噪耳機是(根據2019年9月25日電商價格,按性價比排序):(1)Ankersoundcore space NC(頭戴式),(2)Sony WI-SP600N(入耳式),(3)Sony WI-C600N(入耳式),(4)JBL E65BTNC(頭戴式),(5)AKG N60NC(頭戴式)。

Q4:降噪耳機買索尼還是Bose好?

A: Sony最強的頭戴式降噪耳機(1000xm3和1000xm2)和Bose最強頭戴式降噪耳機(bose700和QC35-2)降噪實力相差不大,Bose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QC20)和Sony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WI-1000X)的降噪實力也半斤八兩。因此,單單從降噪實力來說,索尼最好的降噪耳機與Bose最好的降噪耳機,我們日常使用不一定感受到有很大的差異。選索尼還是選Bose,還是多考慮一下耳機的佩戴舒適程度,悶熱程度,重量等其他指標吧。這些指標能讓人更加感受到兩個品牌之間的差異。實在分不清就去實體店試聽一下吧。

Q5:500元以下有啥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

A:如果把消除20 dB以上的綜合環境噪音稱為「比較好」的降噪耳機的話(20 dB以上的話,日常使用降噪效果明顯),500元以下是買不到「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的。800以下有兩款「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Sony WI-SP600N(749元),Sony WI-C600N(789元)。

具體型號推薦

人氣降噪天王:SONY WH-1000XM3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1/51

性價比排名:13/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2/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22/39

耳機重量排名:28/39

最舒適頭戴降噪:Bose QC35-2代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4/51

性價比排名:9/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1/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29/39

耳機重量排名:18/39

最具性價比頭戴式降噪:Ankersoundcore space NC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9/39

性價比排名:1/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3/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倒數第2/39

耳機重量排名:並列倒數第5/39

最具性價比入耳式降噪:Sony WI-SP600N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6/12

性價比排名:2/19

索尼(SONY)WI-SP600N無線降噪藍牙運動耳機IPX4級防潑濺(黑色)859元京東去購買看百科

最強鯊魚鰭降噪耳機:Bose QC20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1/12

性價比排名:14/19

小眾實力派:微軟(Microsoft)Surface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6/39

性價比排名:11/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3/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倒數第5/39

耳機重量排名:並列倒數第5/39

後記

有值友指出,rtings網站對於Bose QC35-2和Sony 1000xm3的降噪數據與「鬼斧神工119」測出來的數據不一致。關於這個問題,「鬼斧神工119」特別諮詢過rtings,rtings的答覆是他們用的是sweep信號,「鬼斧神工119」用的是pink noise信號。具體情況點擊什麼值得買「鬼斧神工119」的文章:鬼斧神工119的QC35-2和1000xm3對比評測。此外鬼斧和rtings用的人工耳也不一樣,因此出來的結果不一樣。但是無論是鬼斧神工119的結果,還是rtings的數據,都能說明一個問題:Bose QC35-2和sony 1000xm3都是屬於降噪第一梯隊的。1000xm3的29.9dB的降噪數據和QC35-2的27.08dB的降噪數據(均為Rtings數據)比起來,在大部分場合我們一般聽不出太大的差異。

pink noise指的是:

引自《審聽訓練與音質主觀評價》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再看看不同場合噪音的分貝數(130 dB的噪音是會使人的耳朵產生疼痛感覺的哦):

引自《審聽訓練與音質主觀評價》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上圖可以看出,公交車上的噪音分貝數可達80dB,戴上降噪耳機將噪音降低到50至60dB,人的感受也會舒服很多。因此,降噪耳機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保護聽力的工具還是很有必要的。

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ProTest 原創4月20日,德國專業媒體Chip通過和德國著名的HEAD acoustics(海德聲學)發布了2020年十大頭戴式降噪耳機和十大入耳式降噪耳機的評測報告,索尼的兩款產品雙雙獲得第一名。(兩類耳機的前五名排行榜篇尾附後)
  • 遇見你的第一款藍牙降噪耳機|Linner頭戴式耳機即將來襲!
    無奈下,很多人把對於心中第一款降噪耳機的缺憾,草草地留給了那些廉價而低質的耳機來填補,而使用過後又往往深感後悔……除了已經發售的幾款入耳式、繞頸式降噪耳機外,還包括首次亮相的貼耳式無線主動降噪耳機NC80,與包耳式無線主動降噪耳機NC90。
  • 讓全世界安靜 三款頭戴式降噪耳機推薦
    這三款主動降噪耳機值得你一看。拜雅 LAGOON ANC    拜雅 LAGOON ANC是一款多次獲得行業權威認可的ANC數字降噪耳機,榮膺2019年中國國際耳機展優秀HiFi音頻金獎、2019年CES官方評選的創新大獎。這款耳機的設計還是比較簡潔大方的,沒有多餘的設計元素,耳機有棕色和黑色兩種配色設計,官方取名叫探索者和旅行者。
  • 無線藍牙入耳式耳機哪款好,入耳式耳機推薦
    無線藍牙入耳式耳機哪款好,入耳式耳機推薦 自從用過了無線耳機之後就感覺真的回不去「有線時代」了。對於運動耳機來說尤是如此,沒有線材的束縛讓人體驗到了真正"自由"的感覺,邊跑步耳機線邊晃悠現在看起來也著實是有點讓人無法忍受。市場上那麼多款藍牙耳機究竟哪款才是適合你的呢?
  • 入耳式耳機牌子哪個好,5款性價比高的入耳式耳機推薦
    如今音樂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跑步運動還是日常娛樂皆如此,作為傳播音樂的媒介,輕便易攜帶的入耳式耳機,無疑成為大部分發燒友的首選,那麼一款好的入耳式耳機品牌要具備哪些因素呢?整理了5款熱銷的品牌型號分享給大家。下面我們來看看入耳式耳機牌子什麼牌子好,哪款性價比高。
  • 頭戴式藍牙耳機選購技巧,全網口碑最佳十款ANC降噪藍牙耳機
    分別是在聲源處降噪、傳播過程中降噪以及在人耳處降噪,例如一般的入耳式耳機就採用被動降噪技術。被動降噪耳機結構簡單可靠,對音樂本身是沒有幹擾的,所以它的音質要優於主動降噪耳機。續航方面,耳機在藍牙+降噪同時開啟狀態下可連續使用 12 小時,關閉降噪功能可使用長達 20 小時,輕鬆滿足長途差旅的使用需求。
  • ...音樂廠牌酷狗首發M9頭戴式降噪耳機,499元高性價比單品
    導語: 第一次買降噪耳機,應該怎麼挑選呢?目前市面上已經有許多降噪耳機可供挑選,入耳式、頭戴式等等。
  • 等不到蘋果、買不起華為,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還有其他選擇
    不過即便AirPods產品本身再優秀,也有消費者始終無法接受這種入耳式的耳機,包括羽度非凡本人,這樣的入耳式耳機並不太習慣,即便必須佩戴的話,也不願意長時間佩戴,相較而言,頭戴式耳機更受到像我這樣的消費者用戶青睞。
  • 耳機發燒友傾情推薦 三款頭戴式HiFi耳機
    一款好的頭戴式藍牙耳機不僅擁有時尚的外觀和舒適的佩戴效果,更應該具備高保真音質和持久的續航表現。近期如果你有選購一款頭戴式耳機的打算,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3款耳機你一定要了解下!,尤其是它的K系列一直都是專業音頻工作者和耳機發燒友喜愛的耳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AKG K371-BT,是K系列首款支持藍牙的頭戴式耳機;耳機搭載50mm純OFC音圈發聲單元,擁有5-40kHz的寬頻響範圍,支持AKG參考級頻響曲線,音質均衡細膩。
  • 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哪款好用?國際大牌PK國產尤物
    挑選耳機時,最看重的除了音質就是降噪,通常頭戴式耳機即使沒有降噪性能,它的造型也會有一些物理降噪的效果。雖說正值盛夏,頭戴式耳機戴上去確實是會比較熱,不過我們通常還是在地鐵、公交、公司等有空調的場所,所以現在買一款頭戴式耳機也未嘗不可。
  • 頭戴式耳機發展現狀分析
    頭戴式耳機發展現狀分析 我愛音頻網 發表於 2020-12-11 14:15:49 首款耳機誕生於1881年,當時主要是為了通訊使用。
  • 頭戴式耳機or入耳式耳機or耳塞式耳機?這幾點你必須得知道!
    想要選擇一副適合自己的耳機,就得知道到底耳機的種類那種最適合自己。從耳機的大的分類來說,耳機分為頭戴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還有耳塞式耳機。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的最大好處就是輕便,相比於頭戴式耳機的笨重,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是真的非常的輕巧。而且入耳式耳機和耳塞式耳機在本質上的區別不是很大,只是設計上有一點點的區別。入耳式耳機一般是平頭式的,貼合人體耳廓的形狀,而耳塞式是進入耳廓裡面。
  • 抵禦外界噪音 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出街必備
    戶外聽音樂可以說不可避免,因此藍牙耳機也就成為了我們出行必備的數碼產品之一,但是周圍噪聲太大會破壞掉我們聆聽音樂的心情,如果通過提高音量來「抵禦」外界噪聲受傷的只有我們的耳朵。所以耳機支持降噪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推薦幾款吧,時尚出街必備的藍牙耳機。
  • 主動降噪誰家強?四款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橫評
    但由於時間較短但急於求成,在2018年,降噪耳機市場曾一度產生了耳機越來越多,性能體驗卻良莠不齊的局面。直至2019年末,隨著主動降噪技術被逐一攻克,我們也終於在市面上見到了越來越多優秀的新品降噪耳機。
  • 幾款適合戶外運動,高性能的頭戴式藍牙耳機,大家來看看吧
    下面就介紹幾款非常適合通勤出行的頭戴式藍牙耳機。一、擊音 K5 主動降噪頭戴式藍牙耳機說起這款擊音K5頭戴式耳機,不得不提的就是敲敲科技了,他是最新推出的一款主動降噪產品,擁有5級智能降噪,讓你可以遠離各種噪音,暢享好音樂,下面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 蘋果頭戴式耳機 AirPods Max 來了,4399 元!
    數碼圈相對平靜的 12 月,因為蘋果的新品上線掀動了波瀾。就在剛剛,蘋果悄悄在官網更新一款重磅新品。傳聞已久的蘋果首款頭戴式耳機 AirPods Max 終於正式亮相。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已經從各路爆料人、iOS 系統的「彩蛋」裡得知了這款產品的存在,並曾期待在蘋果秋季發布會上見到它,可懸念始終未被揭曉。
  • 英雄頭戴式降噪耳機開箱評測
    今天咱們有幸拿到了英雄牌一款頭戴式降噪耳機。其實看到這款產品的第一印象是:嗯?它還活著啊?其實它不僅活著,而且活的還很好.這幾年英雄轉攻歐洲市場,在海外的銷量和口碑都很不錯。那麼對於這樣一個似乎銷聲匿跡了多年的品牌,所做出的產品到底是怎樣的,這裡就為大家進行簡單的上手體驗分享。
  • 頭戴式平民價格,iWALK愛魔Amour Airset頭戴式藍牙耳機體驗
    要說到藍牙耳機,那不得不說頭戴式藍牙耳機,我個人認為,什麼入耳式的,頸掛式的,掛耳式的,都沒有頭戴式的舒服,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作為一個評測師,經常會接觸到耳機,當然也體驗過很多的耳機,在這體驗中,我發現頭戴式藍牙耳機無論是在佩戴的舒服性上,還是整體的隔音降噪上都要好很多。
  • 蘋果準備三款AirPods耳機:AirPods3改入耳式設計
    蘋果準備三款AirPods耳機:AirPods3改入耳式設計2020-10-27 09:54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AirPods無線耳機悄然成為蘋果的超級產品線,包括iPhone 12發布後,所有iPhone均不再隨機附送耳機和充電器,此舉也被認為是為了某種程度上繼續推動AirPods大賣。
  • 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排行榜,618學生黨公認精品藍牙耳機推薦
    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排行榜,618學生黨公認精品藍牙耳機推薦 2020年06月12日 10:25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當然,近幾年來,大眾對無線藍牙耳機的需求也在持續升級,此前大部分藍牙耳機往往存在音質差、延遲高的問題,但是目前的科技發展如此迅速,很多技術也逐漸完善,好的藍牙耳機也越來越多,那麼究竟哪一款值得購買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擊音K5 主動降噪藍牙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