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平臺請關注本帳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yasden
Hi,親愛的值友們,《值無不言》欄目新的一期上線啦!無論你是想了解更多攻略還是學習更多知識,點此關注話題#值無不言#
在耳機的購買中,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購買降噪耳機,對於近期或將來想要購買降噪耳機的值友們,值無不言本期請來了影音領域作者@yasden為我們分享降噪耳機購買指南。
本期話題:降噪耳機購買指南,39款頭戴式+12款入耳式耳機降噪實力對比
有哪些高性價比降噪耳機推薦?
什麼品牌建議買?
500元以下有哪款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
…
以上為示例問題,本篇乾貨多多,各位值友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提問嘉賓(使用手機的值友可以在評論@yasden直接提問,PC端的值友點擊「我要請教」即可直達提問區咯。)
我要請教
———————我叫分割線———————
本期嘉賓:@yasden
本文目錄
一、降噪耳機使用場景
二、39款頭戴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三、12款入耳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四、51款耳機裡綜合降噪實力排名前19的耳機名單
五、19強耳機的性價比排序
六、2019年終降噪耳機購買建議
七、降噪耳機常見問題解答
一、降噪耳機使用場景
1、上班通勤或公交車、火車、飛機上:戴上降噪耳機可以安靜睡覺,或者戴上降噪耳機用較小的聲音欣賞音樂、看電影(如果沒有降噪耳機,聽音樂需要開很大聲來蓋過汽車、飛機的引擎聲,時間長了勢必損傷聽力)。
2、小朋友上輔導班去了,家長在輔導班教室外面等,一群人聊天真熱鬧:戴上降噪耳機,不受任何幹擾的邊等小朋友下課邊聽音樂、打遊戲吧。
3、大學宿舍,一群同學高聲的打遊戲:不想打遊戲,想不受打擾的安靜讀書學習,就戴上降噪耳機吧。
……
寫作說明
1、 39款頭戴式+12款入耳式耳機的降噪數據來源於Rtings網站。本文不生產原始數據,本文只對Rtings網站公開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給需要購買頭戴式/入耳式降噪耳機的朋友一個參考。
2、為什麼不自己測數據,而要看Rtings的數據?首先,本人沒有這麼多資金購買51款降噪耳機(qiong
)。其次,Rtings已經有公開數據了,再測一次?夠閒的啊!
3、Rtings網站的數據準確嗎?首先,Rtings是國外的一個評測機構,目前Rtings已經有237款電視機、80款顯示器、390款耳機的評測數據了。質疑Rtings數據真實性的朋友,可以購買耳機產品回來,根據Rtings公開的評測方法,自己測一遍
。
4、本文51款降噪耳機基本上覆蓋了市面上常見的降噪耳機型號,如果您期待的降噪耳機型號不在這51款耳機裡面,說明Rtings沒有相關的評測數據,或者是我遺漏了,畢竟我一個人處理數據精力有限
。
二、39款頭戴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名稱
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的型號及降噪原始數據請看下表,表中Bass、Mid、Treble分別為消除低頻、中頻、高頻噪音的能力(dB)。Overall attenuation可以理解成是Bass、Mid、Treble三者的平均數,本文翻譯成「綜合降噪能力」。本人的英文只過了六級,大神勿噴
低頻噪音舉例來說就是汽車、飛機等引擎聲,中頻噪音包括人的說話聲、吵鬧聲,高頻噪音舉例就是高鐵剎車時鋼軌的刺耳摩擦聲。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的降噪數據見下表(數字越大降噪能力越好):
表中數字的單位為dB,數據來源於Rtings
39款頭戴式耳機綜合降噪實力排序
綜合降噪實力排在前8位的耳機裡面,有4款是Bose的,3款是Sony的,1款是微軟的。
前5名分別是:sony WH-1000XM3,sony WH-1000XM2,Bose NC 700 , Bose QC35(二代),sony MDR-1000X。
39款頭戴式耳機低頻降噪能力排序
如果您需要經常出差,儘量選擇低頻降噪能力好的耳機。一般來說,綜合降噪實力優秀的耳機,低頻降噪能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39款頭戴式耳機佩戴舒適度排序
降噪耳機經常需要長時間佩戴,因此佩戴舒適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標。
佩戴舒適度排名前3的降噪耳機被Bose包攬了:Bose QC35(一代),Bose QC25,Bose QC35(二代)。
39款頭戴式耳機長久佩戴悶熱程度排序
頭戴式耳機的一個問題就是佩戴時間長了,耳朵會出現悶熱的現象。39款耳機長久佩戴悶熱程度排序見下圖,可以從排序結果看出,降噪實力最好的幾款耳機,散熱性都不是最好的。
39款頭戴式耳機重量排序
耳機重量也是影響佩戴舒適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於長久佩戴的耳機來說,當然是重量越輕佩戴越舒適。
39款頭戴式降噪耳機小結
1、綜合降噪能力最強的5款耳機被Sony和Bose包攬了,其中Sony佔3款,Bose佔2款。
2、綜合降噪能力最好的耳機是sony WH-1000XM3,可以降低29.9 dB的綜合環境噪音。Bose降噪能力最強的頭戴式耳機是排在第3位的Bose NC 700,可以降低27.56 dB的綜合環境噪音。
3、如果是經常需要出差、通勤使用,建議購買sony WH-1000XM3或者Bose QC35-2,因為Bose NC 700的低頻降噪能力比sony WH-1000XM3或者Bose QC35-2都要略微遜色一些。sony WH-1000XM3或者Bose QC35-2比Bose NC 700能更好的消除汽車、飛機引擎的低頻噪聲。Bose NC 700的低頻消噪能力與Bose QC25相當。
三、12款入耳式耳機降噪數據分析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名稱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包括2款Bose,6款Sony,2款鐵三角,1款Jabra和1款AKG的產品。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的降噪數據見下表(數字越大降噪能力越好):
表中數字的單位為dB,數據來源於Rtings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綜合降噪實力排序
需要指出的是:Bose的兩款降噪耳機QC20和QC30,並非完全是入耳式耳機,因為QC20和QC30佩戴的時候不需要像入耳式耳機一樣完全深入到耳道內,因此QC20和QC30在佩戴舒適度上會比其他入耳式耳機要好一些。QC20和QC30精確地說,應該歸類為「半入耳式耳機」。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前3的入耳式耳機是:Bose QC20、AKG K391-NC/sony wi-1000x(並列第2),和Jabra Elite 65e。AKG K391-NC這款耳機目前基本上很難買到全新的了,估計是停產了。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低頻降噪能力排序
一般來說,綜合降噪能力優秀的耳機,低頻降噪能力也比較好。Bose QC20無論是綜合降噪能力,還是低頻降噪能力,均排在第一位。
由於入耳式耳機一般重量都比較輕,而且不存在頭戴式耳機把整個耳朵包住導致佩戴久了悶熱的情況,因此,就不對入耳式耳機的重量及佩戴悶熱程度進行排序了。
12款入耳式降噪耳機小結
1、綜合降噪實力最強的3款入耳式降噪耳機是Bose QC20、AKG K391-NC和sony wi-1000x。其中AKG K391-NC基本上在市面上已經買不到了,估計是已經停產了。
2、如果是經常需要出差、通勤使用,可以考慮Bose QC20,因為Bose QC20無論是綜合降噪實力還是低頻降噪實力,都是12款耳機裡面最強的。推薦Bose QC20的另外一個原因是,Bose QC20作為半入耳式的設計,加上鯊魚鰭的加持,在佩戴舒適度上比其他傳統的入耳式耳機要好。Bose QC20的缺點就是它不是藍牙耳機,而是有線耳機,而且還帶著一個降噪小方塊(俗稱niao袋
)。
四、51款耳機裡綜合降噪實力排名前19的耳機名單
本文提到的51款(39款頭戴+12款入耳)降噪耳機裡,綜合降噪實力在20 dB以上的有21款耳機。21款耳機中,有2款在國內基本上是買不到的,只有19款可以買到,我把這19款耳機稱為19強。本文特別把降噪實力優秀的19強耳機列出來,方便大家查閱,具體名單請看下表。
對19強名單說明如下:
1、這19款耳機的綜合降噪能力都是「消除20 dB以上的綜合環境噪音」,因此隨便哪一款耳機降噪實力都不錯。
2、19款耳機包括13款頭戴式,6款入耳式。這19款耳機的具體購買價格見下表(所有價格均為2019年9月25日查到的最低價格)。
所有耳機價格均為2019年9月25日查到的最低價格
五、19強耳機的性價比排序
用耳機價格(元)除以耳機的綜合降噪能力(dB),得到19款耳機的性價比數據,需要根據「降噪性價比」數據來選擇耳機的朋友,請看下圖:
性價比最高的3款降噪耳機分別是:Ankersoundcore space NC(頭戴式),Sony WI-SP600N(入耳式),Sony WI-C600N(入耳式)。
六、2019年終降噪耳機購買建議
1、目前市面上降噪實力最強的兩個品牌還是Sony和Bose。
2、Sony最強的頭戴式降噪耳機(1000xm3和1000xm2)和Bose最強頭戴式降噪耳機(bose700和QC35-2)降噪實力相差不大,Bose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QC20)和Sony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WI-1000X)的降噪實力也半斤八兩。因此,喜歡哪個品牌就選哪個吧。
3、購買降噪耳機還應考慮佩戴舒適度、長久佩戴悶熱程度、耳機重量等指標。
4、需要經常出差、通勤使用的朋友,購買降噪耳機的時候,還要留意耳機的低頻降噪能力這一指標。
5、對一般人來說,頭戴式耳機佩戴舒適度比入耳式要好。沒有佩戴過入耳式耳機的朋友,謹慎選擇入耳式耳機,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入耳式耳機深入耳道的感覺,建議去實體店試聽後再買。
6、頭戴式降噪耳機的主要缺點是夏天佩戴會比較悶熱。夏天建議使用非頭戴式降噪耳機。
七、降噪耳機常見問題解答
非常榮幸來回答什麼值得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號上《你問我答》欄目熱心值友的問題。
Q1:降噪耳機是入耳式的好還是包耳式的好呢?
A:如果比較佩戴舒適度,包耳式比入耳式要舒適一些。如果比較長久佩戴的悶熱程度,包耳式耳機比入耳式耳機要悶熱。夏天使用的話,入耳式耳機比包耳式耳機要涼快。冬天使用的話,包耳式耳機比入耳式耳機要更暖和。一般來說,入耳式耳機比包耳式耳機在體積上要小一些,也更便攜;入耳式耳機在重量上也比包耳式耳機要輕一些。如果比較降噪實力的話,最強的包耳式耳機比最強的入耳式耳機要好一些:降噪能力最強的入耳式耳機是Bose QC20(可消除24.42 dB的綜合環境噪音),降噪最強的包耳式耳機是sony的WH-1000XM3(可消除29.9 dB的綜合環境噪音)。
Q2:降噪耳機的音質不佳是真的嗎?
A:不對。一款耳機的音質好壞與這款耳機是否是降噪耳機無關。降噪耳機裡面有音質很好的,非降噪耳機裡面也有音質非常差的。
Q3:性價比最高的是哪些款式?
A:降噪性價比最好的5款降噪耳機是(根據2019年9月25日電商價格,按性價比排序):(1)Ankersoundcore space NC(頭戴式),(2)Sony WI-SP600N(入耳式),(3)Sony WI-C600N(入耳式),(4)JBL E65BTNC(頭戴式),(5)AKG N60NC(頭戴式)。
Q4:降噪耳機買索尼還是Bose好?
A: Sony最強的頭戴式降噪耳機(1000xm3和1000xm2)和Bose最強頭戴式降噪耳機(bose700和QC35-2)降噪實力相差不大,Bose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QC20)和Sony最強的入耳式降噪耳機(WI-1000X)的降噪實力也半斤八兩。因此,單單從降噪實力來說,索尼最好的降噪耳機與Bose最好的降噪耳機,我們日常使用不一定感受到有很大的差異。選索尼還是選Bose,還是多考慮一下耳機的佩戴舒適程度,悶熱程度,重量等其他指標吧。這些指標能讓人更加感受到兩個品牌之間的差異。實在分不清就去實體店試聽一下吧。
Q5:500元以下有啥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
A:如果把消除20 dB以上的綜合環境噪音稱為「比較好」的降噪耳機的話(20 dB以上的話,日常使用降噪效果明顯),500元以下是買不到「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的。800以下有兩款「比較好」的藍牙降噪耳機:Sony WI-SP600N(749元),Sony WI-C600N(789元)。
具體型號推薦
人氣降噪天王:SONY WH-1000XM3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1/51
性價比排名:13/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2/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22/39
耳機重量排名:28/39
最舒適頭戴降噪:Bose QC35-2代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4/51
性價比排名:9/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1/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29/39
耳機重量排名:18/39
最具性價比頭戴式降噪:Ankersoundcore space NC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9/39
性價比排名:1/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3/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倒數第2/39
耳機重量排名:並列倒數第5/39
最具性價比入耳式降噪:Sony WI-SP600N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6/12
性價比排名:2/19
索尼(SONY)WI-SP600N無線降噪藍牙運動耳機IPX4級防潑濺(黑色)859元京東去購買看百科
最強鯊魚鰭降噪耳機:Bose QC20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1/12
性價比排名:14/19
小眾實力派:微軟(Microsoft)Surface
綜合降噪能力排名:6/39
性價比排名:11/19
佩戴舒適度排名:並列第3/6
佩戴悶熱程度排名:倒數第5/39
耳機重量排名:並列倒數第5/39
後記
有值友指出,rtings網站對於Bose QC35-2和Sony 1000xm3的降噪數據與「鬼斧神工119」測出來的數據不一致。關於這個問題,「鬼斧神工119」特別諮詢過rtings,rtings的答覆是他們用的是sweep信號,「鬼斧神工119」用的是pink noise信號。具體情況點擊什麼值得買「鬼斧神工119」的文章:鬼斧神工119的QC35-2和1000xm3對比評測。此外鬼斧和rtings用的人工耳也不一樣,因此出來的結果不一樣。但是無論是鬼斧神工119的結果,還是rtings的數據,都能說明一個問題:Bose QC35-2和sony 1000xm3都是屬於降噪第一梯隊的。1000xm3的29.9dB的降噪數據和QC35-2的27.08dB的降噪數據(均為Rtings數據)比起來,在大部分場合我們一般聽不出太大的差異。
pink noise指的是:
引自《審聽訓練與音質主觀評價》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再看看不同場合噪音的分貝數(130 dB的噪音是會使人的耳朵產生疼痛感覺的哦):
引自《審聽訓練與音質主觀評價》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上圖可以看出,公交車上的噪音分貝數可達80dB,戴上降噪耳機將噪音降低到50至60dB,人的感受也會舒服很多。因此,降噪耳機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保護聽力的工具還是很有必要的。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