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鏡頭和天津擁有相似的氣質,都是高性價比的代表。而在標準鏡頭的視角之下,天津可以褪去很多變形和扭曲,還原一個真實的自己。
看完本文你會發現,任憑雨打風吹、榮辱浮沉,天津仍舊是「整條街上最靚的仔」。
平實的標頭,真實的天津
天津並非旅遊熱點地區,即便在旅遊方面也遠不如北京、上海那般引人注目。僅有的兩個5A景區古文化街和盤山,也談不上什麼號召力。
天津又是極具特色的城市,海河、租界、新舊建築交融在一起,共同構築了一幅不一定美麗卻足夠有趣的畫卷,這讓她成為城市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50mm鏡頭也就是標頭,完全不同於我們之前所展現的35mm鏡頭,它更加客觀、冷靜、專注和便宜。在氣質上和天津還是有些契合的。
天津GDP跌出全國前十近來成為熱議話題,甚至有人還發揮到了北方經濟被南方碾壓的高度。這些對於天津來說還真不叫事兒,畢竟早就是幾起幾落的城市了,GDP排在第幾真的只是浮雲。
城市水平不是看誰飛得高,而是看誰的積澱深。
什麼是積澱?
當然不可能是好看的朵朵浪花,而是無數潮起潮落仍穩穩立於水下的堅實基礎。
積澱深厚的城市才有意思,因為她會在縱橫交錯的道路之下藏著許多細節等著你去發現。而依靠雙眼和鏡頭去發現一座不一樣的城市,不就是城市旅遊的收穫麼?
下面我們就看看平實的標頭之下,一條天津普通街道的真實模樣是什麼。
建築之美
位於天津站南側的赤峰橋,是海河上建設投資最高的橋梁。它是中國唯一的斜塔雙索麵彎斜拉橋,粗壯的斜塔以及頂端的飛碟樣觀景平臺是它的顯著特徵。
天津橋梁的結構、樣式大多不同,位於赤峰道一端的赤峰橋也算是比較有特色的橋梁之一了。
標頭舒服的透視,用騎車人和背景天津站的塔樓,很好的襯託出了赤峰橋斜塔的粗壯。而赤峰橋的6.06億元建設投資,大部分都用在這斜塔上。
圖中是原鹽業銀行大樓的外牆,如今它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工商銀行天津分行的辦公場所。
因為其博採眾長的折中主義風格以及東方特色,鹽業銀行大樓還入選了《弗萊徹建築史》,這是天津入選的唯一近代建築。因此,把鹽業銀行大樓看作是天津近代建築代表,也是成立的。
這是在赤峰道另一端拍攝的照片,圖中建築為天津國際金融中心。其主樓高339米,在天津建成大樓高度排名中位列第二。
50mm鏡頭的平坦成像,對於拍攝建築很友好,能夠忠實再現建築各部分的比例。如果建築本身有美感,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差。
另外標頭也能拍出有氛圍感的照片,比如鹽業銀行大樓那一張,就很有意思。
赤峰道並不長,不到2公裡,卻擁有這麼多特色鮮明、反差強烈的建築。而且赤峰道只是天津中心城區內的一條普通街道而已,天津歷史積澱之深厚可見一斑。
市井人聲
50mm標準鏡頭相比35mm鏡頭視角要窄很多,因此很難在街巷之中再以完整建築為主拍攝,需要另尋興趣點,人自然就成了主要目標。
當然並不是拍人本身,而是藉助人這個興趣點展現環境,展現人與城市的關係。至於為什麼旅遊攝影不拍人本身,這點比較複雜,後續文章再展開講吧。
比如這張照片,騎車的人很顯眼,但讓整個圖片有趣的還是古今對比的建築,人與環境完美融合才是城市旅遊攝影的主要方向。
天津作為現代城市的歷史要遠超國內大多數城市,因此有著龐大而穩固的市民階層。市民的吃喝玩樂都在城區內完成,市民文化也因此發達。
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可以看到很多生活化的場面,雖然近年來管理者受到後進城市的影響,也有管理僵化、表面化的傾向,但天津街道上的生活氣息,還是會比大多數北方城市濃鬱。
旅遊區域的市容管理比普通街道要嚴格,而且建築也更加統一,甚至周邊區域的建設也有控制。這樣固然保持了較統一乾淨的面貌,但也少了很多趣味與生氣。
相比之下,普通街道反倒拍攝素材會更多一些。
魔幻主義
中國城市飛速發展導致的割裂感在天津一樣存在,特別是天津對於老城區的保護做得並不太好,但由於家底實在是厚,仍有大量歷史建築存留。
比如在赤峰道上,新老建築就互相摻雜在一起,如果有心很容易拍到一些具有魔幻主義風格的影像。
例如上面這張照片,赤峰橋斜塔頂端的「飛碟」,原本應該是旅遊設施,但建成後就沒有開放過。當它出現在法國兵營屋頂的層層紅瓦之上時,對比的效果明顯,具有強烈的非現實感。
在赤峰道的另一端,國際金融中心的玻璃幕牆,宛若天外來客一般佇立。巨大的體積給了前面的傳統建築強烈的壓迫感,時間似乎被魔法壓縮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面,而街上人來車往一如平常。
在赤峰道的中段,瓷房子突兀地存在著,吸引了很多人駐足圍觀。一名老大爺拿出手機在拍攝豎版視頻,不知道是在發抖音還是朋友圈。
在夢中都不會出現的場景,就真實地出現在了眼前。
一條短短的赤峰道不過是天津的一個縮影,天津是古樸的,天津是現代的,天津是魔幻的,天津也是美麗的。時光打磨,歲月沉澱,這一切鑄就了天津獨特的氣質。
下一篇我們繼續用標頭拍攝,講一講如何拍一張好看的火車站留念照,不過形式會換成視頻,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