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中華白海豚「組隊」來昌江鬧海

2020-12-16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10日訊(記者 譚琦)10日上午,昌江鯨豚救護隊隊員在昌江海域偶遇數隻海豚,經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下稱中科院深海所)專家確認,這些海豚為中華白海豚,因數量稀少,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其實,近年來,三亞、東方、海口等地附近海域曾多次被發現鯨豚類海洋生物。今年4月5日,三亞海警局千舟艦在執行日常巡邏任務時,先後兩次看到大量海豚在三亞附近海域騰空嬉水,最多一次遇見上百隻。3月10日,海口海警局在瓊州海峽海域開展日常海上巡邏過程中,發現近70隻海豚躍出海面,場面特別震撼。2019年5月,七連嶼海域出現十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偽虎鯨,最長的有2米多。2018年8月,約30隻中華白海豚到訪東方海域。

  據中科院深海所海豚研究專家團隊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在海南近海出沒的鯨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就有30餘種。此外,還有熱帶魚類1000多種,蟹類、蝦類、貝類、棘皮動物類、藻類、珊瑚等各有數百種,這些海洋生物多數都具有極高的生態和保護價值。

  「海南近海漁業恢復較快,海豚隨著正常的捕食行為出現在沿海海域,是很正常的。」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所長陳宏解釋道,海南自然生態環境良好,近海具有極高的海洋生物多樣性,鯨豚類海洋生物的頻繁出現,說明海南周邊海域的生態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近海生物多樣性日趨增長,與海南不斷強化生態保護的工作密不可分。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亞熱帶和熱帶近岸淺水水域,由於數量稀少,被譽為海洋中的「大熊貓」。2014年,中科院深海所首次於海南島西南海域發現中華白海豚,這個發現扭轉了學術界和動物保護界對海南島周邊沒有中華白海豚分布的傳統認知。此後,中華白海豚就頻繁到海南做客,在瓊南和瓊西一帶海域多次出現。

  2016年,三亞成立了海南中華白海豚保護地,由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中國生物多樣性綠色發展基金會、中科院深海所三方共建,開展海洋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和擱淺鯨豚救助工作。

相關焦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開飯嘍!
    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年夜飯的暖心之旅,1月22日晚,南國都市報成功舉辦了第七次愛心年夜飯大型公益活動,為孤殘兒童、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留守兒童、貧困大學生、環衛工人、投遞員、小區保安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共計6000多人,送去暖暖的愛意和新年祝福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1000000+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黃婷  發布自貿港報導5200篇  吸引過億人次瀏覽閱讀  今年5月7日, 海南省省級融媒體移動客戶端「新海南」正式上線。該客戶端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南海網開發建設,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聯合運營。新海南客戶端致力於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權威信息發布平臺、海南自貿港國際傳播門戶和區域媒體融合的協同平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阿姨,我跟你回家好嗎?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胡誠勇)「阿姨,我跟你回家好不好?」
  • 中華白海豚在三娘灣海域求偶、交配被「偷拍」
    10月31日,北部灣大學和廣西科學院聯合鯨豚研究團隊在三娘灣海域進行例行考察時,研究人員黃祥麟用無人機捕捉到中華白海豚求偶交配的視頻:兩頭中青年海豚追逐嬉戲,情意綿綿,姿勢優美,就像在表演一場水中芭蕾。
  • 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鐵桿讀者楊少娜:南國都市報 我們全家都搶著看
    楊少娜(個體戶)從南國都市報創刊第一期開始,我們全家人就喜歡上了這張報紙。我還記得很清楚,當時爸爸說海南出了一份新報紙,以後就有好看的報紙可以看了。從那天起,每天早上爸爸出門買早餐,總會從菜市場帶回一份南國都市報,吃完早餐,一家人搶著看報紙。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南省網球公開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7日訊(記者 陳望)10月16日,2020
  • 地圖湃 | 中華白海豚的生存難題
    作為1997年香港回歸的吉祥物,中華白海豚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中華白海豚有「水上大熊貓」之稱,1990年初,香港國際機場的興建讓民眾開始關注這個物種。當時,機場需要在大嶼山北部填海9平方公裡,那裡正是中華白海豚重要的棲息地。
  • 中華白海豚寶寶暢遊廣西三娘灣
    (新華網發 趙一 攝)  中華白海豚是世界瀕危的一類海洋哺乳動物,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水質優良,海產資源極為豐富,是中華白海豚世代棲息地之一,被譽為「中華白海豚的故鄉」。  4月14日,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的科研人員在三娘灣考察時拍攝到三隻中華白海豚。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中小學下學期9月7日開學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4日訊(記者 黃婷 實習生 陳星妃)經歷了延遲開學、線上教學、復學複課,轉眼,這個特殊的學期接近尾聲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南本土國際航運企業首開國際班輪航線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9日訊(記者梁振文 李紹遠) 29日上午,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朋友再會 朋友再「惠」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 任桐)距離2020海南日報報業集團金秋車展還有
  • 中華白海豚適應性和種群發展史獲揭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李松海科研團隊與青島華大研究團隊合作,在期刊iScience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11月8日有惠州市民稱在東江惠州博羅縣段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博羅縣農業局實地查看後確認是中華白海豚,但農業局工作人員不無擔心稱白海豚一般生活在河水海水交界處,出現在離珠江口這麼遠的東江惠州段很可能是病了回聲系統有問題。
  •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12月16日上午7時許,接沙口水閘通知,一頭疑似白海豚活體生物從東平河誤入水閘內。市水利局已將其關進水閘內並報市委網信辦。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免費電視直播及點播課
    南國都市報2月6日訊(記者  黃婷)按原計劃,我省中小學生2月10日正式開學,受疫情影響開學推遲
  • 中華白海豚現身佛山洪閘
    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12月16日上午7時許,接沙口水閘通知,一頭疑似白海豚活體生物從東平河誤入水閘內。市水利局已將其關進水閘內並報市委網信辦。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太陽戴美瞳 刷屏朋友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15日訊(記者 劉麗萍/文  通訊員 陳文武/圖)5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
  • 廣西不止有北海,還有欽州三娘灣,這裡還有中華白海豚
    那麼今天要說到的是廣西欽州的三娘灣,是廣西十佳景區之一,國家4A級景區,是中華白海豚的故鄉。三娘灣地處中國南方北部灣沿海,位於廣西欽州市犀牛腳鎮南面。三娘灣村東與北海隔海相望,景色非常的漂亮。獨特的海景,吸引了很多人到此遊玩。三娘灣景區以它自己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很多遊客。
  • 感動昌江丨陳楚鄉、黃素敏:昌江志願服務大軍中的「母女兵」
    在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礦建社區開展的志願活動中,一個幹起活來十分麻利的鶴髮老人,總能吸引著路人的眼光。老人叫陳楚鄉,今年79歲,老人的女兒叫黃素敏,今年49歲,這對母女都是石碌鎮礦建社區的志願者。「母親現在隔三岔五就要我帶她去義務勞動,有時還自己跑去跟社區幹部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