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在馬爾他逛「星期天魚市」

2021-01-19 人民網

原標題:記者手記:在馬爾他逛「星期天魚市」

  新華網瓦萊塔10月26日電(記者李佳)到馬爾他旅遊,不要錯過位於馬爾他島南部漁村馬爾薩什洛克的「星期天魚市」。因為在這裡,你能體驗到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並感受大自然對馬爾他的饋贈。

  每周日黎明前,魚販們都會早早地來到這個海邊魚市整理攤位,擺放好當天捕獲的新鮮活魚。他們知道,當地的老饕們會在太陽升起之前就把最為新鮮的海魚搶購一空。

  早上8點,這個距馬爾他首都瓦萊塔約10公裡的魚市已是車水馬龍。除了在各個攤位前遊走徘徊、比價砍價的當地人外,由旅遊大巴搭載的世界各地遊客也開始陸續湧入。

  帶有照相機的遊客,會對著奇形怪狀的魚兒或是大聲招徠顧客的魚販「咔嚓咔嚓」一頓狂拍。在泛著亮銀色光澤的馬爾他特有的鯕鰍魚攤位前,外國遊客會駐足停留。從鯕鰍魚身上深色的青斑可以看出,它們是在幾個小時前被捕撈上岸的。

  「我們會在凌晨一點出海捕魚,這樣才能保證為魚市帶回足夠可選的魚類,」魚販羅曼·加法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儘量選擇當天往返,但如果收穫不大的話,會在海上待滿3天,直到滿意為止。」

  據羅曼介紹,目前正是捕撈鯕鰍魚的季節,而市場需求量也很大。「人們喜歡鯕鰍魚,因為它做法多樣,肉質可口。」

  儘管沒有買魚的需求,但穿梭於熙熙攘攘的魚市,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也不失為一段愉快的旅程。觀看體型巨大的金槍魚、旗魚,或是觀察一隻活章魚試圖從鐵盤中逃脫的過程,都能給人帶來樂趣。魚市裡,一個小女孩被貽貝噴出的一注海水嚇到後,快速地躲到了媽媽的身後。

  「這裡的魚販很多,所以我們競爭相當激烈,每個魚販都希望吸引買家光顧自己的攤位,」魚販威廉笑笑說,「我和父親兩人凌晨出海25海裡才捕撈到這些鯕鰍魚。」

  據介紹,鯕鰍魚在馬爾他非常受歡迎,當地傳統的鯕鰍魚吃法是配上新鮮的土豆和橄欖。臨近中午時分,多數遊客在逛完魚市後會選擇附近的餐館大快朵頤,品嘗包括鯕鰍魚在內的馬爾他海鮮。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在馬爾他中國花園逛春節廟會
    新華社瓦萊塔1月20日電(記者袁韻)1月19日下午,位於馬爾他桑塔露琪亞市的中國靜園熱鬧起來。原來,「2019年歡樂春節廟會」活動正在這裡舉行。富有江南古典韻味的靜園裡,掛上了紅燈籠、中國結,貼上了「福」字,渲染出濃濃的中國年味。
  • 記者母親被炸死,三兄弟化身「特工」,扳倒馬爾他政府
    他們懷疑母親的死是一場被人安排的謀殺,這個人應該就在馬爾他。殺一個人的危險不及任由一個記者完成調查工作帶來的危險大。為了掩蓋陰暗的秘密而殺人,這樣的犯罪古往今來都有。他們認為,在他們母親的文件中,一定會有線索。一、馬爾他第一個女性專欄作家第二年,孩子們發現家裡的狗死在門口臺階上。
  • 馬爾他館館長:馬爾他共和國更加歡迎中國人
    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新華網上海5月7日電(記者 楊金志、季明)6日上午的世博園風和日麗,位於歐洲聯合館內的馬爾他館門前遊客絡繹不絕。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和美麗的風景,遊客們被馬爾他館的精美展示所吸引。 馬爾他館的工作人員阿麗霞·斯塔佛朗斯帶著記者,仔細品味馬爾他的歷史、文化和美景。
  • 記者手記:網球變了
    新華社昆明8月4日電 記者手記:網球變了!新華社記者嶽冉冉、劉昕宇4日晚飯時間,結束了中國網球巡迴賽男雙首輪的張擇和公茂鑫,坐到記者對面。一日雙賽的張擇苦笑道:「比賽辛苦都不是事,現在最頭疼的是自己洗衣服。」身旁的公茂鑫拼命點頭:「對我們男選手來說,洗衣服太痛苦了!」當防疫成為常態,「復工復產」的網球賽也面臨調整。
  • 馬爾他期待更多中國遊客
    新華社瓦萊塔10月18日電(記者袁韻)馬爾他旅遊局執行長保羅·布傑賈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更多中國遊客到馬爾他觀光度假、體驗當地生活。  「我們正將馬爾他的旅遊業從傳統的度假旅遊轉變為將百姓生活與社區活動結合在一起的體驗式旅行。」布傑賈說。
  •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新華社東京11月26日電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新華社記者王子江一代球王意外離世,那不勒斯市長馬吉斯特裡斯立即提議,球隊的主場聖保羅球場應該用馬拉度納的名字重新命名。
  • 馬爾他著名景點「藍窗」坍塌
    新華社記者 袁韻攝  新華社瓦萊塔3月8日電(記者 袁韻)據《馬爾他時報》報導,由於連日來的大風引起巨浪衝刷,馬爾他著名景點「藍窗」8日上午坍塌,這一景點將永遠消失。  馬爾他總理穆斯卡特8日上午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說,多年來的報告表明,這個地標性建築將因為不可避免的自然侵蝕原因造成嚴重後果,「令人悲傷」的一天終於到來了。
  • 通訊:馬爾他中學裡的「中國角」
    新華社瓦萊塔12月16日電通訊:馬爾他中學裡的「中國角」新華社記者馬丁·阿祖帕蒂是馬爾他科斯皮誇市聖瑪格麗特中學的一名科學老師。第一次訪問中國後,我帶著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和熱愛回到馬爾他,並想跟學生分享。」阿祖帕蒂表示,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去過中國,讓他們接觸到中國豐富文化的一個方法就是「把中國帶進課堂」。於是,他開始在自己教授的科學課上介紹中國,並在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和馬爾他教育部的支持下在學校創辦了「中國角」。
  • 馬爾他新總統宣誓就職
    新華社瓦萊塔4月4日電(記者 袁韻)馬爾他前外交部長維拉4日在瓦萊塔總統府大公宮宣誓就任總統,接替到任的總統普雷卡。  4月4日,在馬爾他首都瓦萊塔,維拉(前左)和他的妻子向民眾揮手致意。   3月5日,馬爾他總理、執政黨工黨領袖穆斯卡特提名維拉為下一任總統。4月2日,馬爾他眾議院表決通過這一提名。根據馬爾他憲法,總統任期5年。  維拉生於1942年,1976年加入工黨。1996年至1998年,維拉任馬爾他副總理兼外交與環境部長,2013年至2017年擔任外交部長。
  • 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赤塔2月7日電 題: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赤塔市但與從網上得來的印象不同,中新社記者在這裡走訪後發現,新冠肺炎並未在這座城市引起過多緊張。街面上,行人腳步匆匆,超市裡,人來人往,一切正常,幾乎沒有人戴口罩。而在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處,有的工作人員戴著口罩,但更多的則是為了預防本地流感。中新社記者被告之,每年這個季節,都是赤塔本地流感的高發期,所以需要戴口罩預防。
  • 走進韓國釜山:從國際電影節到最大魚市
    釜山,舉辦亞洲數一數二的國際電影節,坐擁韓國最牛的棒球隊與韓國最大的魚市。作為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與首爾一樣,獨有其光彩奪目的一面。釜山電影中心——釜山國際電影節的標誌作為亞洲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釜山國際電影節是韓國全國人民的驕傲。釜山國際電影節於每年九月舉辦。
  • 記者手記:難以歡樂的義大利聖誕季
    新華社羅馬12月24日電 記者手記:難以歡樂的義大利聖誕季  新華社記者李潔  聖誕節通常是一年中義大利家庭親友團聚最熱鬧的時候。準備節日美食、購買新年禮物、安排親友聚餐和度假行程等都是節前消費熱點。然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義大利正經歷一個難以歡樂的聖誕季。
  • 記者手記:與八廓街之約
    新華社拉薩11月27日電題:記者手記:與八廓街之約新華社記者陳天湖、劉洪明、謝佼冬日清晨,暖暖陽光穿越綿綿雪山,灑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拉薩市八廓街的經幡上、藏式民居裡。桑煙嫋嫋,雪山巍峨,人來人往。
  • 記者手記:空場賽,尷尬了老記
    新華社昆明8月7日電 記者手記:空場賽,尷尬了老記!新華社記者嶽冉冉 劉昕宇有人說,空場比賽,舒服了記者。老記們可以幻想自己置身在一個「私人訂製」的現場,獨享比賽。乍一聽,似乎可以這樣自我麻痺,但誰知道,沒有了觀眾,最尷尬的就是記者。2020年中國網球巡迴賽(下稱「中巡賽」)安寧站就是這樣的「空場賽」。
  • 聚焦疫情防控 | 記者手記:「小人物」的「大力量」
    聚焦疫情防控 | 記者手記:「小人物」的「大力量」 2020-02-26 1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解封手記:來自一個游離中的攝影記者
    或許每個疫情期間駐在武漢的攝影記者,都拍下了一些令人難忘的畫面。來自上海Sixth Tone的攝影記者史陽琨在武漢解封(2020年4月8日)前一周到達武漢,在解封前後拍下了數張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寫這篇手記的時候,我是心虛的,因為一來我在武漢只待了三周不到,我的同事們已經在那堅守了近三個月了,與他們比我更像一個旅客。二來我主要是給文字記者做好配圖工作,並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採訪經歷,因為拍了幾張業內傳播的照片,才給了我在這拋磚引玉的膽量。
  • 投資移民馬爾他,馬爾他護照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而馬爾他正是其中之一,馬爾他投資移民現在深受投資者熱捧,在眾多移民者眼中,既可以快速入籍又可以拿到含金量極高的護照現在非馬爾他莫屬了。馬爾他護照究竟有哪些獨特優勢呢?下面跟著飛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馬爾他是全球僅一的「四位一體」國家(歐盟成員國、歐元區、申根國、大英國協)  只要擁有一本馬爾他護照,就可以免籤160多個國家,並且馬爾他護照是全球護照移民項目中免籤美國的護照。  更厲害的是,有了馬爾他護照,可以在歐盟任何成員國生活和工作。  要知道這種特權,可是連美國人都沒有的。
  • 在馬爾他品味多元文化(國家人文地理)
    盛裝打扮的演員在馬爾他首都瓦萊塔參加狂歡節巡遊活動。  新華社記者 袁 韻攝馬爾他錨海灣美景。  馬爾他旅遊局供圖位於地中海中心的馬爾他素有「歐洲後花園」美譽,每年有大量遊客來此欣賞馬爾他式獨特海景。馬爾他為人稱道的還有文化多樣性,在數千年裡經受過無數徵戰的馬爾他融合了歷史上各類文化和建築。馬爾他就像一隻色彩繽紛、瞬息萬變的萬花筒,忽而歐陸風情撲面,忽而中東氣質凸顯。古老的瓦萊塔城和姆迪納古城,帶人回味中世紀聖約翰騎士團年代;原生態的戈佐島散發著鄉村溫馨質樸的氣息;挺拔的棕櫚樹、綻放的芙蓉花、矢車菊以及與北非國家相似的乳黃色城市基調,都在提醒遊客馬爾他與歐亞大陸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國十二生肖文創展在馬爾他開幕
    新華社瓦萊塔1月17日電(記者袁韻)「金鼠報吉」中國十二生肖文創展17日在馬爾他首都瓦萊塔開幕。  該展覽依託中國傳統生肖文化,結合中國二十四節氣文化,通過「中國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圖文展」「吉祥鼠藝—裝置藝術展」和「鼠來寶—春節手作體驗」三大板塊,向海外觀眾呈現了一幅中國節慶文化的優美畫卷。
  • 馬爾他移民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哪些人適合移民馬爾他?
    馬爾他作為近年來的移民熱門國家,環境優美,福利政策非常吸引人。哪些人適合馬爾他國債移民?獲得馬爾他永居身份便可以滿足這一前提,順利讓子女獲得就讀國內知名高校的機會,400分輕鬆上9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