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空場賽,尷尬了老記

2020-08-08 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8月7日電 記者手記:空場賽,尷尬了老記!

新華社記者嶽冉冉 劉昕宇

有人說,空場比賽,舒服了記者。老記們可以幻想自己置身在一個「私人訂製」的現場,獨享比賽。乍一聽,似乎可以這樣自我麻痺,但誰知道,沒有了觀眾,最尷尬的就是記者。

2020年中國網球巡迴賽(下稱「中巡賽」)安寧站就是這樣的「空場賽」。每天8個場地同時開打,空蕩蕩的球場,沒有觀眾,無人喝彩。哪怕比賽再精彩,哪怕球員再有戲,少了掌聲與笑聲,總覺得缺點什麼。

中巡賽男單第三輪,頭號種子張之臻與李健輝之戰,成為本次賽事經典。

決勝盤「搶十」,兩名球員開始上演挽救賽點的好戲。安靜的兩人忽然開始聲嘶力竭大叫,自我加油。17:16,李健輝拿到賽點。此時,他大喊一聲:「拿下,別給他!」這句話仿佛刺激了張之臻,他以一記網前高壓扳平比分,回敬了一句:「拿不下!」最終,這場「搶十」大戰在雙方語言上的「拋梗」和「接梗」中結束,比分定格在20:18,「一哥」勝。

現場遠比記者的文字描述精彩,但可惜的是,沒有觀眾,沒有共情。

戰勝過小威、受過澳網滿堂彩的「一姐」王薔也坦言,空場賽怪怪的,但特殊情勢下,有比賽總好過沒比賽。主裁瞿喆也承認,對於依賴觀眾反應的比賽型選手,少了現場觀眾,球員狀態是會受到一定影響。

職業球員倚賴觀眾,記者何嘗不是。

每場焦點戰,除了球員外,現場觀眾也是老記們的「座上賓」。他們對勝負或「喜」或「悲」,對球員或「粉」或「黑」,對裁判或「贊」或「噓」,都進入了記者筆下或鏡頭中。

如果說觀眾的歡笑、淚水是比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能影響比賽進程。

1999年法網女單決賽,辛吉斯因不滿主裁判罰,做出了出格舉動,遭到了全場觀眾噓聲,瑞士公主很快心理崩潰,失誤增多,最終淚灑羅蘭·加洛斯。

1996年溫網半決賽,格拉夫被看臺觀眾「求婚」成為記者報導的經典一幕。「格拉夫,你願意嫁給我嗎?」一位觀眾大聲發問。正準備發球的格拉夫停了下來,整理了下球衣,害羞地笑了,思索片刻,她說:「你有多少錢?」全場大笑。

當球場剩下的只有球員、工作人員和記者,當球場聲音中少了喝彩、歡笑與掌聲,相信每個人心裡想念的,都是空座上本該承載的那名觀眾。

疫情尚未遠去,體育艱難轉身,至少,它已經前行。觀眾的回歸,還會遠麼?(完)

相關焦點

  • 記者手記:冬天裡的「一團火」記柏林電影節影迷
    新華網柏林2月18日專電記者手記:冬天裡的「一團火」——記柏林電影節影迷  報導員周谷風 記者韓墨  18日的柏林沒有落雪,但路面依然溼滑,氣溫也在零攝氏度以下。與寒冷的天氣相比,參加第60屆柏林電影節各項活動的影迷們好像心裡都揣著「一團火」。
  • 中國網球巡迴賽舉行:空場賽 也精彩
    原標題:空場賽 也精彩 空場賽,是無奈之舉,卻是安全之選。 8月3日8點半,昆明安寧,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正賽男單首輪,華潤豪與紀昂走進了中心球場。這場比賽,能容納2000多人的看臺空空如也。
  • 記者手記: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記東京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
    新華社東京3月9日電 記者手記: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記東京六本木之丘震災訓練  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鄧敏  「當時大腦一片空白,完全沒有辦法保持冷靜。」剛剛體驗了模擬7級地震的福林女士走下地震體驗車後對記者說。
  • 「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在南梁蹲點採訪的幾天裡,記者把關注的「鏡頭」不斷拉近,聚焦到一個個家庭、一張張面孔和一段段往事上。老黨員韓懷清一家三代人,正是南梁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近10年來翻天覆地變化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記者手記:網球變了
    新華社昆明8月4日電 記者手記:網球變了!新華社記者嶽冉冉、劉昕宇4日晚飯時間,結束了中國網球巡迴賽男雙首輪的張擇和公茂鑫,坐到記者對面。一日雙賽的張擇苦笑道:「比賽辛苦都不是事,現在最頭疼的是自己洗衣服。」身旁的公茂鑫拼命點頭:「對我們男選手來說,洗衣服太痛苦了!」當防疫成為常態,「復工復產」的網球賽也面臨調整。
  •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新華社東京11月26日電 記者手記:一座應該叫「馬拉度納」的城市新華社記者王子江一代球王意外離世,那不勒斯市長馬吉斯特裡斯立即提議,球隊的主場聖保羅球場應該用馬拉度納的名字重新命名。
  • 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赤塔2月7日電 題:記者手記:赤塔,不怕病毒,怕謠言中新社記者 王修君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赤塔市但與從網上得來的印象不同,中新社記者在這裡走訪後發現,新冠肺炎並未在這座城市引起過多緊張。街面上,行人腳步匆匆,超市裡,人來人往,一切正常,幾乎沒有人戴口罩。而在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處,有的工作人員戴著口罩,但更多的則是為了預防本地流感。中新社記者被告之,每年這個季節,都是赤塔本地流感的高發期,所以需要戴口罩預防。
  • 記者手記:難以歡樂的義大利聖誕季
    新華社羅馬12月24日電 記者手記:難以歡樂的義大利聖誕季  新華社記者李潔  聖誕節通常是一年中義大利家庭親友團聚最熱鬧的時候。準備節日美食、購買新年禮物、安排親友聚餐和度假行程等都是節前消費熱點。然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義大利正經歷一個難以歡樂的聖誕季。
  • 記者手記:與八廓街之約
    新華社拉薩11月27日電題:記者手記:與八廓街之約新華社記者陳天湖、劉洪明、謝佼冬日清晨,暖暖陽光穿越綿綿雪山,灑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拉薩市八廓街的經幡上、藏式民居裡。桑煙嫋嫋,雪山巍峨,人來人往。
  • 記者手記:在馬爾他逛「星期天魚市」
    原標題:記者手記:在馬爾他逛「星期天魚市」  新華網瓦萊塔10月26日電(記者李佳)到馬爾他旅遊,不要錯過位於馬爾他島南部漁村馬爾薩什洛克的「星期天魚市」。因為在這裡,你能體驗到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並感受大自然對馬爾他的饋贈。   每周日黎明前,魚販們都會早早地來到這個海邊魚市整理攤位,擺放好當天捕獲的新鮮活魚。
  • 聚焦疫情防控 | 記者手記:「小人物」的「大力量」
    聚焦疫情防控 | 記者手記:「小人物」的「大力量」 2020-02-26 1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老港記甜品經理:老港記如何脫穎而出?
    即使國內甜品市場競爭激烈,但甜品行業中的標杆品牌老港記甜品多年來始終穩坐行業第一的寶座。那麼,老港記甜品是如何從千萬大軍中脫穎而出,在國內甜品市場上「一枝獨秀」的?為解開疑惑,記者特邀請到了老港記甜品經理進行了一次難得的專訪。  記者: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老港記甜品的品牌起源嗎?  經理:老港記甜品的起源要追溯到道光年間。
  • 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  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20日電 題:記者手記:草原「白衣天使」與荊門相伴53天的歡笑與淚水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從接到休整、準備撤離通知,到開始收拾行李,再到與各位「戰友」拍照、互相祝願
  • 記者手記:盲盒、卡通公仔、機器人,服貿展商「費思量」
    新華社上海11月4日電記者手記:盲盒、卡通公仔、機器人,服貿展商「費思量」新華社記者宿亮 周蕊盲盒、卡通公仔、機器人、環形大屏幕、社交媒體留影窗……即將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貿易展區很特別。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相關服務產品、更好地打入中國市場,參展商們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 記者手記:「金鐘罩」下有了放心肉
    新華社蘭州11月25日電 題:記者手記:「金鐘罩」下有了放心肉  新華社記者白麗萍  歲末年尾,豬肉安全能否得到保證,成為許多老百姓關心的話題。記者近日想到生豬生產企業去看一看,但在甘肅省武威市部分企業走訪時,卻一路「碰壁」。  想要直接看到生豬,竟成為一件難事。
  • 記者手記:疫情中的別樣納吾魯孜節
    新華社努爾蘇丹3月22日電 記者手記:疫情中的別樣納吾魯孜節  新華社記者任軍 張繼業  沒有彩色的帳篷與熱鬧的遊園,沒有歡快的冬不拉彈唱和靈動的舞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今年的納吾魯孜節顯得寂靜而冷清。
  • 記者手記:相信足球愛好者的力量
    新華社福州10月10日電 記者手記:相信足球愛好者的力量 新華社記者肖世堯 2019年下半年,記者隨團隊走訪了全國十餘個省區市,對《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實施以來的現狀進行了集中調研。其間,一個話題被屢屢提及——足球協會建設的「倒金字塔」。
  •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記者手記③金融人的「四力」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記者手記③金融人的「四力」 2020-12-17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者手記:最硬「龍鱗」也只是「普通人」
    (抗擊新冠肺炎)記者手記:最硬「龍鱗」也只是「普通人」  中新網杭州2月14日電(張斌)為防範感染新冠肺炎,確保穿戴防護用品有效,一位姑娘哭著剪掉長發;一位顧念髮型的小夥在未婚妻和同事的「催促」下最終妥協;一位參加工作不久,直言有些「緊張」的男醫生冒著汗、一遍遍熟悉著穿戴防護用品的每個細節……圖為媒體記者記錄張晟剪髮前的模樣
  • 記者手記:備受關注的一次口罩運輸行動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紐約4月2日電記者手記:備受關注的一次口罩運輸行動新華社記者徐興堂4月2日晚,一架裝載著120萬隻N95口罩的波音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