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樣的皇帝
現在十三歲的孩子還在爸爸媽媽跟前膩歪呢,可是趙禎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貴為皇帝了。
他這個皇帝當得也非常憋屈,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還有個「頂頭上司」,那便是監國的劉太后。劉太后霸道強權,因此趙禎就顯得非常懦弱,就不那麼強勢,都說禍福相因,無形中也成就了他的仁慈。
都說事出有因,本來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是李宸妃,李宸妃本是劉太后的侍女,劉太后為宋真宗所寵幸,因此李宸妃臨盆時,真宗皇帝對外宣稱太子是劉氏所生。
其實劉太后還真不像《三俠五義》或者戲劇中所描述得那麼壞,演繹那麼一段狸貓換太子,除了陳琳、郭淮之外,還有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寇珠寇承御。
劉氏順理成章成為皇后,宋仁宗即位後,劉氏又上了一層樓,那便是皇太后。劉氏還是屬於念舊情的人,他也明白李宸妃的苦衷,便晉封李宸妃為順容,還派人尋找李宸妃的弟弟委以官職;李順容病重的時候,劉氏晉封她為宸妃,派太醫探視,當日病逝。
醋打哪兒酸,鹽打哪兒鹹 兩個大臣在皇帝面前絲毫不顧禮儀
話說宋仁宗為賞賜兩位有功之臣,還舉行了御宴,以示恩寵。哪曉得這兩個不知深淺的傢伙喝了幾杯馬尿,酩酊大醉,得意忘形,一言不合就在皇帝面前嗆嗆起來了。還越吵聲音越大,根本就忘了皇帝還在他們身邊。
坐在一旁尷尬極了的宋仁宗直皺眉頭,旁邊的官員不幹了,這還了得,成什麼體統,於是向皇帝上疏讓有司治罪。哪裡知道宋仁宗揮了揮手,「讓他們回家睡覺去吧」。
第二天,當這兩個大臣酒醒之後,大驚失色,一路連滾帶爬跑到宋仁宗面前,請求皇帝懲處,宋仁宗微微一笑很傾城「有這事兒嗎?昨天我也喝醉了,記不清發生什麼事兒了」。
兩個大臣面面相覷,磕頭如雞啄碎米般表示,以後一定恪盡職守,勤勉國事。
是皇帝怎樣,擴建皇宮是你的事兒,我們家的祖宅就是不能動
宋仁宗感覺皇宮有些狹窄了,就想大興土木,把皇宮建設得更加敞亮輝煌一些,這樣也顯得巍峨。
擴建皇宮,那就要拆遷周邊的住戶,可是這些住戶和商家就像商量好一樣,就是不拆。具體負責拆遷的官員以為是拆遷補助費不到位,於是表示有什麼事情好商量,只要你們同意挪窩就行。
這些住戶和商戶明確表示,就是給座金山我們也不搬,因為這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這裡有過我們曾經美好的回憶。皇帝怎麼樣,我們就是不同意。
當官員把情況匯報給宋仁宗時,宋仁宗長嘆一聲,那就算了吧。於是北宋就出現了歷史上最小的皇宮。
宋仁宗的仁德表現在很多方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無為,其實大有作為
宋仁宗對朝中大臣仁慈,對貼身侍衛下人也非常關心。宋仁宗在花園漫步時,不由自主地回頭張望,侍衛問皇帝有什麼需要他們這些奴才做的,皇帝卻一語不發,令人納悶。
等到回到皇宮,宋仁宗抓緊讓人給他倒水喝,眾人很奇怪問他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吩咐喝水。宋仁宗一邊急不可耐喝水,一邊說他回頭看了很多遍都沒看見負責倒水小吏的影子。生怕自己一問,那小吏會受到懲罰,所以索性就沒在外面說出來。
宋仁宗執政期四十二年之久,對犯錯的官員採取從輕處罰,重新啟用,不搞族誅連坐,因此讓很多人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群星璀璨的仁宗一朝
宋仁宗時北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有宋一代,25個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活躍在他那個時候。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都是星光燦爛;
除此之外,還有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頤,程灝五人。周敦頤的《愛蓮說》大家耳熟能詳;邵雍邵康節那更是易學泰鬥,劃時代的人物;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彪炳千古;程頤程顥的理學更是開宗立派,承上啟下。
書法領域的蘇黃米蔡亦是精彩紛呈,黃庭堅不止是書法絕倫,還是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至於蔡襄,更是書法家和文學家。
狄青和種世衡是國之幹城,國家依賴的柱石。
其他如晏殊、範仲淹、梅堯臣、蘇舜欽、包拯、文彥博、司馬光、呂夷簡、富弼、韓琦等更是超邁絕倫。
此外的沈括以《夢溪筆談》名世,畢昇以活字印刷術,為傳播文化立下了不世之功。
還有那位凡有井水處,都能聽到其人詞的柳永。正是因為仁宗時期的政策,讓這位出生在齊魯的柳三變,妙筆生花,百轉千回,不知道千種風情,更向何人說?能夠奉旨填詞已足以快慰平生。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宋仁宗駕崩時,京城的很多的商鋪為其停業哀悼,平民百姓都為其痛哭不已,真是天地之間有桿秤;
.宋仁宗去世之後,京城百姓,痛哭數日不絕,連小孩和乞丐也焚燒紙錢,感念宋仁宗;宋仁宗遺詔傳到洛陽,百姓痛哭,燒的紙菸導致天日無光。
有官員去劍州為官,路上竟看到有婦女戴紙糊的孝帽哀悼宋仁宗;
有一輦官(安排出行車馬的官員)叫畢達,他痛哭:「我服侍陛下40多年,如今到天上服侍,也不悔恨了。」當天畢達死了。
宋朝派使者去遼國,路上看到得到消息的燕境之地的百姓都哭了。使者把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到遼國,遼道宗耶律洪基握著使者的手痛哭,並建衣冠冢寄託哀思,甚至要遼國以後歷代皇帝都要這麼做。元豐年間,耶律洪基再次對來訪的宋使說,自宋仁宗駕崩以後,他奉宋仁宗的御容如祖宗。
熙寧初,宋仁宗幼女魯國公主下嫁錢景臻,百姓知道是宋仁宗的女兒,跟在車架後面哭了起來。
元豐年間,宋神宗增築景靈宮,內有宋仁宗的畫像,看到的百姓都無不流下眼淚。
邵伯溫和他兒子邵博曾經編輯《邵氏見聞錄》,邵伯溫便是邵雍的兒子。
這些仁宗皇帝駕崩的紀實便是出自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