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雪梨、洛杉磯、溫哥華等國際大都市以後,2015年開始,中國的房產投資者瞄準了東亞鄰國——日本,大規模進軍日本房地產市場。
外國投資者的湧入讓原本沉寂多年的日本房產出現了生機,要知道,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後20年間日本房地產市場一直處於低迷狀態,日本本土對房產投資的需求並不旺盛,直到2015年開始,日本房地產才開始慢慢升溫。
有數據統計,2015年,來自中國的投資客戶在日本置產總量高達16億美元,相比較2014年,2015年的置產量上漲了167%!足以見得中國投資者對不動產的狂熱,和很多不願購房的佛系日本人形成了強烈對比,也難怪國外很多人一說到中國人,第一反應就是買房大戶。
日本作為亞洲富人的避風港之一,買家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投資者,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也有投資者看好日本房產。
日本東京一家專門面向華人服務的地產公司負責人總結了在日本買房的群體,大致有三類:
第一種是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的公司高管,這些人在國內一般已經購置不止一套房產,海外投資主要是為了實現多元化資產配置;
第二種是像國內某大牌導演那樣隨手在世界各國買房的富豪階層,這些人買房的目的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為了在海外度假的時候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裡;
第三種就是新世紀以後異軍突起的中產階級,他們正面臨「投資荒」的問題,預算比較有限,更看重回報率。
第三類群體的人數要比前兩種多很多,誇張點可以說是這些人撐起了日本房產投資市場的半邊天。
中國人在日本買房投資,很多人的預算都是200萬~300萬元人民幣。兩三百萬在北京、上海、深圳這種高房價城市也就是一套首付錢,而且還不一定有購房資格,放在銀行利息太低,炒股的話風險又高,於是很多人萌生了海外置產的想法。
日本是眾多海外投資選項中的一個,房子一般都是買在東京、大阪等集經濟和人口優勢於一體的國際大都市。
投資收益率相對可觀,出租或經營年租金回報率可達到6%~8%。這個收益可能會不符合部分投資者的預期,但如果跟大陸房價居高不下租金回報率卻徘徊在1%~2%之間的熱門城市相比較,日本的這個租金回報率其實已經非常不錯了。
如果還想要更高的收益率,那只能投資別的領域,房產這塊基本是很難實現了。
東京是日本首都,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東京都市圈總人口3700萬,日本總人口也才一億多,大部分日本人尤其是年輕人都集中到了東京,一點也不輸給中國人奔赴北京的熱情,高密度人口和集中消費使得東京房產的租房市場非常穩定,租售很高,空置期很短。
據了解,因為大量人口的流入,2010年~2019年東京平均房價累計漲幅高達47%。
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各國實施旅行限制,東京一些地段好的房子依然是搶手貨,不少外國投資者通過線上看房的方式最終確定合同。
穩定的經濟、與國際接軌的金融體系和開放的投資環境,日本房產近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者。
日本去年的人均GDP達到4萬美元,經濟實力雄厚,是亞洲最大的發達國家。日本政府對國外投資者投資房地產持歡迎態度,限制少,現在投資日本房產正是絕好時機。
日本房產投資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房東和租客的矛盾較少。和國內頻頻曝出的租約糾紛不一樣的是,日本的房子租約非常穩定。
在國內,租客在租房的時候,通常是押一付三,一次性支付4個月的租金,合同到期以後,房東會退還押金。對於租客來說,只要不違約,損失可以降到零。
日本租房可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在日本租房,禮金、保證費、管理費、共益金等各種費用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並且這些費用原則上是不退的,而這些「原則上不退的費用」則成為了長租房穩定性的保障之一。
日本租客在籤租房合同時,通常需要交付以下幾種常見的費用:
1、家賃:房租;
2、共益金:公共衛生(門口、走廊、垃圾場、電梯等)費、管理費等。和房租一起,每月繳納。共益金裡可能會包括水費;
3、水道代:每月水費;
4、禮金:籤約時一次性交的費用,當作送給房東的禮金,原則上不退還;
5、敷金:押金,最後退房時會根據情況,除去房屋清掃費、修補費、未償還費用之後,退還剩餘部分;
6、手付金:一般是一個月的租金。收取了手付金的房東必須保證不收回房子轉租給別人,如果房客主動提前中止合同,那麼這個費用就作為「解約手付」,不予退還;
7、更新料:合同到期後更新續約合同時繳納的費用;
8、中介手續費:法律規定最多收取一個月的房租;
9、鍵交換代:重新換鎖芯的費用;
10、火災保險費:當房子發生意外的時候,火災保險會給予資金補償,這個也是租客必須交的;(法人租的情況下,火災保險會比個人租貴一些)
11、保證會社初期費用:就是保證會社做擔保審查租客信用問題的機構,這個也是必須要繳納的。
有的長租房可能還有24小時保障費、清掃費這些費用,算下來,第一次要繳納的費用就是3到6個月的房租。成本如此高,日本租客確定房子以後通常不會輕易換租。
此外,很多經歷過泡沫破滅的日本人並沒有中國人的買房情結,結婚買不買房也取決於當事人的意願和經濟能力,父母長輩不會施加壓力,不存在掏空六個荷包買房的現象。
在日本人的觀念裡,買房應該是一件量力而行的事,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而決定。日本人買房的年齡普遍都是中年以後,有的甚至一輩子租房。
在日本,租房的人佔比大且穩定,這也保證了日本長租房市場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