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8日,美國血液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ASH年會將以線上虛擬會議的形式舉行。本次ASH年會上,在惡性血液腫瘤領域備受矚目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有諸多研究進展披露。眾所周知,中國在CAR-T方面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那麼今年ASH年會上,中國學者帶來了哪些相關進展呢?一起來看下吧。
CD19/CD22-CAR-T細胞(CTA101)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
研究背景
儘管靶向CD19+ B細胞的自體CAR-T治療對惡性血液腫瘤的療效已被證實,但其不可預期的等待時間、製備失敗的可能性及高額的費用等問題亟待解決。此外,抗原缺失/下調也可導致單靶點CAR-T治療失敗。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者開發了一種通過CRISPR/Cas9技術敲除TRAC區域和CD52基因的靶向CD19/CD22的CAR-T細胞療法(CTA101)。臨床前研究證明了CRISPR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和CTA101的抗白血病能力。
研究方法
給予CD19+或CD22+的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CTA101單次治療(傳統的3+3劑量遞增方案,劑量水平:1、3和6×106CAR-T細胞/kg)。在CTA101輸注前,給予患者預處理化療方案(包括環磷醯胺、氟達拉濱和alemtuzumab)。主要研究終點是劑量限制毒性(DLT)和不良事件(AE)的發生頻率,次要研究終點包括總緩解率(ORR)、總生存期(OS)、細胞藥代動力學等。
研究結果
CTA101的特點:
CTA101是通過電穿孔核糖核蛋白複合體(RNP)製備的,RNP由負載著靶向TRAC和CD52的sgRNA的Cas9組成,隨後用慢病毒轉導CAR基因。製備10-12天後,所有表達都增加了100倍以上(圖1a)。通過FCM染色檢測CAR的表達情況,範圍是40%-80%(圖1b)。使用流式細胞術測定TRAC的編輯頻率均高於85%(範圍:88%-97%),CD52編輯頻率均高於65%(範圍:68%-83%)(圖1c,1d)。並且,CD19/CD22雙靶點通用CAR-T細胞顯示出強效的抗原特異性的細胞毒性,能減弱腫瘤抗原的逃逸能力(圖1e)。隨後,我們開展全基因組測序以評估在編輯過程中在靶和脫靶的情況。結果顯示雖然大多數突變位於靶標上,但存在小部分脫靶突變,需進一步研究(圖2)。
在生產工藝中,同時編輯4個基因座:TRAC和CD52 (TRAC-CD52)時,QPCR試驗未發現可檢測的重排,並對殘留的Cas9蛋白進行定量,結果顯示在最終產品中下降水平為0.195fg/cell(靈敏型ELISA的檢測限度)。
臨床結果:
截至2020年8月5日,我們篩選了8例成人患者,成功入組6例。6例患者均接受一次CTA101輸注(DL1:3例患者;DL2:3例患者),患者入組至CAR-T輸注間隔不超過8天。6例患者中位年齡為49(範圍:26-56)歲,既往治療中位數為5(範圍:2-8),骨髓原始細胞中位百分比為52%(範圍:1-82)。3例患者在入組前出現白細胞增多,難以進行自體T細胞單採,1例患者在自體CD22-CAR-T治療後復發,3例患者有高危基因組病變(表1)。
6例患者均可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迄今為止未發生DLT、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ICANS(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症候群)和死亡。所有患者均發生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3例1級、2例2級、1例3級),3級CRS在給予單次託珠單抗和糖皮質激素後7天內恢復。其他常見AE為長期血細胞減少症(3例3級)、病毒再激活/感染(CMV:1例2級、2例3級;ADV:1例1級)、細菌性肺炎(1例3級)和真菌性膿毒症(1例3級)。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不良事件均已恢復。並且未檢測到具有複製能力的慢病毒(RCL)。
CTA101輸注後第28天,5/6(83.3%)例患者達到完全緩解/伴不完全血液學恢復的完全緩解(CR/CRi),5/5(100%)例患者達到微小殘留病(MRD)陰性。中位隨訪時間為85(範圍:53-202)天,4/5例患者保持MRD陰性,1/5例患者為MRD陽性CR(圖3)。僅1例患者在第60天緩解時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
CAR的拷貝數目在所有患者中均有擴增,並在10-14天時達到峰值(圖4)。目前,無法確定劑量水平、供體差異、腫瘤負荷和擴增程度之間的相關性。中位持續時間為42天。通過qPCR檢測,我們發現在無反應且T淋巴細胞在7天內恢復的患者中,存在最低擴增峰值,而通過FCM方法未檢測到CTA101擴增。
研究結論
CTA101表現了其可控的安全性特徵和較好的深度緩解(伴MRD陰性的CR/CRi率較高),未發生GVHD和與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相關AE。細胞藥代動力學和療效的早期數據表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並不會遏制CAR-T的擴增和抗白血病能力,而長期的基因編輯相關AE的更新數據,將在進一步隨訪後發布。
ASCT後CD19/CD22-CAR-T細胞雞尾酒療法用於復發/難治性B細胞淋巴瘤
研究背景
大劑量化療後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DT-ASCT)是R/R 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法。ASCT前PET陽性的患者生存期較短。此外,挽救治療後疾病進展的患者預後極差。設想在HSCT後,由於清髓性預處理其免疫微環境為抑制狀態,那麼在造血重建期給予CAR-T細胞輸注是否可進一步清除HSCT後殘留病灶,從而降低HSCT後的復發率呢?
研究方法
基於前期研究工作,即靶向CD19和CD22的雙靶點CAR-T細胞雞尾酒療法序貫CAR-T細胞輸注可能有助於克服復發B細胞惡性腫瘤中的抗原逃逸。為此,研究者進行了一項開放標籤、單中心、單臂的初步研究,旨在評價ASCT後連續輸注CD22和CD19 CAR-T細胞治療對R/R 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結果
2016年11月14日-2019年8月15日,共42例患者接受了HDT-ASCT,隨後接受了CD19/CD22-CAR-T細胞輸注。ORR為90.5%(95%CI:77.4%-97.3%)。中位隨訪13.8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和OS未達到。12個月PFS率為85.7%(95%CI:70.9%-93.3%)。僅2例(5%)患者發生了3級CRS。21%的患者發生了任何級別的神經毒性,5%為重度3級。所有CRS和神經毒性均可逆。
研究結論
ASCT後CD19/CD22-CAR-T細胞雞尾酒療法緩解持久且毒性較低,表明清髓性預處理和多靶點CAR-T方案對R/R B細胞淋巴瘤具有巨大潛在獲益。
參考來源:
1. Yongxian Hu, Yali Zhou, Mingming Zhang, et al.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CRISPR/Cas9-Engineered Universal CAR-T Cell Product (CTA101)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2020 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499.
2. Yang Cao, Yi Xiao, Na Wang, et al. CD19/CD22 CAR-T Cell Cocktail Therapy Following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B-Cell Lymphomas. 2020 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