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時代晶片有多重要,看看臺積電就知道了

2020-12-23 彭某與妖嬈

通訊時代晶片有多重要,看看臺積電就知道了

臺積電是由臺灣企業家張忠謀創辦的晶片品牌,憑藉著優質的產品和先進的技術,臺積電成功包攬了市場上各種品牌晶片的供應和定製,其中就包括廣為人知的蘋果手機A系列晶片,以及華為手機的麒麟晶片等等。

作為中國在通訊行業中首屈一指的企業,臺積電真正帶領著品牌走向世界、走向國際,目前在世界晶片領域佔有的市場份額高達53%。

為什麼臺積電能夠在晶片市場獨樹一幟,這要從它開設晶片設計模式說起。在最早的時候,很多電子產品科技公司都要依靠自己來設計晶片,包括英特爾、三星公司等等,直到臺積電的出現。

臺積電創辦了首屈一指的晶圓代工模式,而且它是第一個掌握7nm技術的晶片製造商,它用最專業的技術幫助無數網際網路和電子產品公司解決了最難辦的晶片部件問題,降低了產品的設計生產成本,解決了這些公司在技術研發上的難題,因此迅速佔領市場,打敗了無數競爭者,成為晶片行業首屈一指的王者。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行業逐漸興盛,臺積電憑藉著技術優勢和提前打下的品牌基礎逐漸擴大生產規模,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場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被美國市場拒絕的關鍵時期,臺積電鄭重表率,不會斷絕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也讓華為吃了一顆定心丸。

如今臺積電發展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其創辦人張仲謀卻從來沒有忘記過在創辦初期那些崢嶸歲月。臺積電創辦於1978年,正是百廢待興,網際網路行業在中國初見端倪的時候,那時候很多網絡信息和通訊公司都是垂直化的產業鏈,從產品到設計,從晶片到各種細節都需要自己加工設計完成,處於一種完全整合的製造狀態。

而臺積電成功之處就在於它正式打開了導體代工時代,可以說沒有臺積電,當下很多發展繁榮的產品和通訊公司都不會存活,因為很多中小型企業在創辦初期根本沒有經濟實

力,也沒有技術獨自研發製造自己的晶片,必須依賴於外包,所以臺積電的優勢便逐漸顯現了出來。

就在西方國家逐漸霸佔通訊信息行業,已經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時,臺積電的出現給了中國人科技研發的信心,同時也讓世界改變了對華人歧視的目光。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張忠謀在創辦臺積電時已經56歲,在最初開展事業時也接連碰壁,尤其是在建立廠房、拉投資時屢屢不被看好,但是就在這種關鍵時期他偶遇了就職英特爾的朋來友,正是在他的支持鼓勵下才開創了晶圓體的新紀元。

正是因為臺積電為中國通訊智能和網際網路行業開了一個好頭,才讓很多網際網路品牌和電子產品的後起之秀能夠抓住機會,迅速發展自己的市場,開發自己的產品。

同樣臺積電能夠在英特爾這樣強大的對手面前存活下來並且獲得肯定,也足以證明它的存在有絕對的意義,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所以張忠謀才可以驕傲地說:沒有臺積電,就沒有現在如此發達的網絡時代,更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相關焦點

  • 臺積電,聯發科,你知道中國臺灣的晶片技術到底有多強嗎?
    而要說手機的代加工工廠,加上最近華為被美國打壓的事件,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臺積電。而湊巧的是,聯發科和臺積電這兩家企業同屬於中國臺灣的電子晶片企業。而這次華為被打壓事件後,大家可能會疑惑,一個小小的灣灣為什麼在電子晶片領域能有這樣的成績和水平?首先現在說一說臺積電這個企業。現如今提到電子晶片的代加工工廠,無非也就只有三家。英特爾,三星和臺積電。
  • 英特爾7nm晶片受挫,臺積電或成超級贏家
    作為美國晶片行業的門面,英特爾一直引領著全球晶片製造的發展。過去數十年,在始終堅持在美運營和自主生產的前提下,英特爾曾創造了一個輝煌的制霸時代。但近年來,伴隨著其相繼關閉智慧型手機晶片等業務,不斷失去一些大客戶訂單,以及下一代晶片生產受阻,屬於英特爾的時代似乎正在走向終結。
  • 臺積電+arm在前,國產晶片出路在哪裡?
    這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懟美國禁令和華為的問題的最新表態。過去一年來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引發了所有人的思考,沒有臺積電這樣的晶片製造企業,沒有arm這樣的IP授權企業,沒有美國的EDA,國產晶片的出路究竟在哪兒?
  • 華為晶片被限制,為什麼臺積電可以活得更好?
    華為一直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臺積電23%的營收來自華為有著30年悠久歷史的晶片製造行業老大臺積電,拿下全球超過一半的晶片訂單,也是目前唯一可以量產5nm晶片的代工廠商。臺積電前兩大客戶分別是蘋果和華為,佔臺積電營收的23%和17%。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其實亞利桑那州的選址、5nm的製程、2024的時間點選擇都是非常講究的,先進位程的晶片戰略意義非常重要,背後的博弈也是錯綜複雜,工廠會建立的,但是先進與否,為哪些企業服務,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意味著臺積電的先進位程已經在從5nm推進到了3nm時代了,按照這個速度推斷,到了2024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量產時候,已經不是最先進的工藝了,可能臺積電在臺灣新竹的本部已經在量產N3工藝的3nm製程,更或者2nm也有可能,美國想要臺積電最先進工藝製程工廠的願望可能就此落空。
  • ...臺積電美國|美國亞利桑那州|臺積電|晶片|鳳凰城|美國_科技
    臺積電計劃在該市投資120億美元建設一個半導體工廠,據稱目前正在具體選址、協議商討和籤署過程中。根據協議,臺積電將在5年時間裡建造一座新工廠,並創造1900個新的全職工作崗位。工廠建設將從2021年初開始,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其晶片代工客戶包括蘋果、高通等許多科技公司。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但晶片的代工不是這樣,所以張忠謀對於將Foundry漢語翻譯成代工頗有微詞,代工這個詞確實不能準確反映晶片生產的科技能力。 晶片生產沒有品牌,不是行業內的人,一般不知道,如果不是美國打壓華為,華為的晶片不能再得到臺積電的代工,而我國沒有企業能夠替代,華為的晶片將被斷供,恐怕很多人至今也不會知道在半導體行業還有一個臺積電這樣的牛企。
  • 新的晶片「競技場」,晶片封裝技術急需發展,臺積電入局
    這些年,由於華為晶片發展被美國制裁之後,晶片技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有朝一日能夠生產出完全中國自研的頂級晶片成為每一個晶片公司的共同目標。晶片前段的進程十分迅速,從12nm、10nm到現在的7nm、5nm,晶片做的越來越精細。
  • 不止臺積電,另一晶片巨頭也做出決定,美國這次可開心了
    說到晶片工廠,我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臺積電。作為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手中的訂單數量可謂增長的十分迅速。以蘋果為首,高通、AMD、聯發科等企業都積極尋求與臺積電的合作,大量的訂單自然也讓臺積電賺得盆滿缽滿。
  • 矽基晶片頂到天花板?臺積電正式宣布,國產晶片機會來了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5G、AI、自動駕駛、物聯網等千千萬萬種行業,然而,領域雖然不同,但有一點卻相同,都需要晶片作為驅動!在晶片領域,設計企業有許多,像華為、聯發科、蘋果、高通等,但在製造環節,能完成高端晶片製造的只有兩家,臺積電和三星。
  • 科普:同樣涉及晶片,ARM、高通、英特爾、臺積電有什麼關係?
    在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的今天,知識的傳播速度和獲取知識的渠道都有了極大的改善,相信大家都都或多或少的知道這些企業的名字,但它們具體做什麼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就未必那麼清楚了,現在我們簡單總結一下。英特爾、ARM、AMD、高通、聯發科、臺積電、三星都是晶片相關企業。ARM與臺積電業務最簡單,一個負責移動端處理器架構設計,一個負責晶片代工。聯發科和高通類似,主要以Soc晶片設計為主,不過高通手上專利要更多一些。
  • 除了臺積電、三星等晶片代工廠,國內晶片代工主要是哪幾家?
    晶片生產屬於高精尖技術,目前已經進行到了7nm的技術了,論實力,除美國等廠商外,我國的臺積電、國外的三星都有很強的代工技術,如果是很先進的製程的話比如28nm以上,基本上選擇比較少,臺積電,臺聯電,global foundry,中芯國際,三星。再往上,十幾nm的,也就剩臺積電,三星。
  • 蘋果晶片大躍進,關鍵晶片全自研,急了英特爾、高通,樂了臺積電
    眾所周知,自從晶片被發明之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晶片越發的凸顯出了其重要性,因為所有的智能產品,都離不開晶片了。尤其這一兩年,因為中興、華為等事件的刺激,全球的廠商們,都越來越重視晶片的研發,想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 臺積電突破納米極限,北大突破晶片極限?碳基晶片究竟是何物?
    自從晶片戰爭開始以來,我國一直都在尋找著一個突破的機會,許多的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就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領域的封鎖,別看晶片只是一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存在,可其實這其中包攬了全人類的頂尖智慧,還有未來科技時代的發展前途。
  • 網友嘲諷一語成緘,華為晶片靠自研,臺積電3nm或首發蘋果A16
    也就是因此,臺積電所研發的5nm、3nm工藝,甚至是以後的1-2nm工藝都無關華為了。在今年9月15日禁令生效之後,臺積電就被要求停止對華為供貨晶片。華為今年的新品華為Mate 40系列機型的晶片都是由臺積電的5nm工藝生產的,被「斷芯」之後,華為就只能使用臺積電在禁令生效之前提供的5nm晶片儲存,但是這也有用盡的那一天。
  • 張忠謀的成與功,帶領臺積電進軍國際,改變晶片製造格局
    前言在當今時代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改變了世界半導體行業的格局,使中國在半導體行業不至於處於尷尬地位,這個人就是時年89歲的張忠謀。臺積電的成就和成長就連晶片行業的龍頭因特爾也甘拜下風,現在因特爾的晶片製造任務大部分都交給了臺積電,這表明臺積電的晶片製造能力已經屬於一流。
  • 大量技術人才離開臺積電,到大陸晶片企業就職,釋放怎樣的信號?
    科研近年來晶片成為了我國關注的一個焦點,晶片的國產化勢在必行。要知道目前我國的晶片面臨著,外購晶片被斷供,自研晶片造不出的局面,而我國對於晶片的需求量又是龐大的,那麼晶片的國產化成為了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
  • 晶片代工廠臺積電也要漲價 汽車晶片越來越貴
    臺積電此前在為大客戶代工12英寸晶圓時,提供了約3%的折扣,但在2021年,他們將取消這一折扣,價格折扣取消之後就意味著大客戶的代工成本,將因此而上升。前幾日,大眾汽車因晶片短缺導致停產的消息已經暴露了汽車晶片緊張的境況,連鎖反應正在相繼顯現。
  • 40年成全球「晶片一哥」!市值是英特爾2倍,臺積電靠的是什麼
    臺積電能佔據晶片代工半壁江山,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與長年的技術積累固然分不開關係,但除此之外,想必多種因素使然,就如同多數成功的企業一樣,有內與外諸多因素的配合,或是創始人的成功領導在創辦臺積電時,張忠謀的年齡已達到55歲,彼時他已經成為美國半導體行業的資深從業者,一度擔任美著名半導體製造商德州儀器的資深副總裁,這給他帶來了豐富的資源與人脈,為後續公司技術升級和開拓業務發揮重要作用。
  • 臺積電再放狠話!新封裝技術誕生:全球晶片封測廠將迎來大挑戰
    【11月3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張忠謀在33年前 創立的臺積電,直接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發展模式,讓半導體產業分工也開始越來越細,很多晶片企業都只專注於某一領域,例如目前蘋果、華為海思、高通、聯發科等等,只專注於晶片設計領域,而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則專注於晶片製造領域,日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