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軍事觀察》網站報導,俄羅斯蘇-57戰鬥機生產線的最新畫面曝光,工人們正在使用增強現實技術(AR)來協助製造飛機。蘇-57已於2019年7月開始批量生產,熱隨著俄羅斯減少蘇-30和蘇-35戰機的生產,預計可能會開設更多的生產線來製造蘇-57戰機。目前正在生產的蘇-57質量要比以前派往敘利亞進行戰鬥測試的原型機高出許多。
蘇-57戰鬥機,是抄俄羅斯空軍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西方國家將其稱為第四代戰鬥機。
蘇-57戰鬥機 最大起飛重量35000千克,超音速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1450公裡,最高時速2140-2600公裡,作戰半徑1200公裡,戰鬥載荷可達6噸,內置4個武器艙,能實現飛行性能和隱身性能的良好結合,具備空中格鬥和對地攻擊能力。具備隱身性能好、起降距離短、超機動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點。通常第五代戰機強調所謂4S性能。隱身,超音速巡航,超音速機動,超級信息優勢,蘇57基本具備所需性能,應該是五代戰機。
報導指出,俄羅斯蘇-57戰鬥機生產線,增強現實技術使生產線上的工人能夠在他們的視覺上看到計算機生成的感知信息,這意味著工人們可以看到真實和虛擬圖像的組合,從而幫助他們製造蘇-57。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項目也採用了類似的技術,這是西方唯一一款在生產的第五代戰鬥機。如果這些新技術對生產蘇-57有利的話,那麼未來的俄羅斯戰機,如米格-41高超音截擊機和PAK-DA隱形轟炸機可能也會採用。這些技術也很可能被用於提高米格-35戰鬥機的產量,該戰鬥機使用了許多蘇-57的相關技術。但是,這些技術是否屬於俄羅斯目前仍然不能確定,俄羅斯國防部門越來越依賴於中國的相關技術投入,而中國在增強現實技術方面也確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這些技術本可以幫助俄羅斯本土技術的發展。
蘇-57預計將從2022年起裝備新型「產品30」型發動機,俄羅斯消息人士指出,這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機發動機。據報導,蘇-57計劃於2020年12月加入俄羅斯空軍。目前,俄羅斯空軍正在訂購76架蘇-57,將在2027年前交付。有報導稱,阿爾及利亞已經訂購了十幾架蘇-57戰鬥機。
隨著俄羅斯空軍準備接收首個蘇-57作戰中隊,該機也正在為減少雷達截面積,提高隱身能力方面進行著努力。此前美國的F-22和中國的殲-20已經服役,它們和蘇-57相同都是重型雙引擎戰機。而美國的F-35,則是為大規模生產和出口而設計的,該機的重量要輕得多,價格也便宜得多。在這四款五代機中,蘇-57原型機的雷達反射面積相對較高,也缺乏隱身能力。然而,隨著新一批量產型蘇-57戰機的圖像公開,該機越來越先進的隱身性能也被曝光。
據新曝光的量產型蘇-57戰機圖片顯示,該機的進氣口增加了一個新的格柵。這種由雷達吸波材料製成的同軸徑向格柵安裝在了進氣口上,在某種程度上可與美國F-22進氣口的S形通道相媲美。它們的作用是減少發動機葉片反射的雷達波,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正面雷達反射面積是戰鬥機生存能力的最重要部分。蘇-57其他設計還包括邊緣對齊,也就是控制面、蒙皮口蓋的鋸齒邊緣以及機翼前後緣在後掠及前掠角度上都互相平行,以減少雷達反射面積。除此之外,量產型蘇-57照片也顯示出了更高的製造質量,表面做工已接近中國和美國隱身戰鬥機的高標準,這對蘇-57的隱身能力同樣很重要。
西方分析人士此前多次強調,蘇-57機頭的紅外搜索和跟蹤傳感器將嚴重損害其隱身能力。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在量產型上得到了解決,傳感器在不使用時可向後翻轉,將可吸收雷達波的部件轉到前方,以減少蘇-57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使用紅外傳感器令蘇-57在中短程作戰中無需開啟雷達,與缺少類似傳感器的F-22相比,該機在生存能力和態勢感知方面具有優勢。量產型蘇-57的機身將受益於俄羅斯在雷達吸收材料方面的新進展,這種材料將減少30%的雷達回波,並保護飛行員免受紫外線或熱輻射。蘇-57將裝備更先進的「產品30」發動機,這種新發動機不僅功率大幅度提高,而且還將以更隱蔽的設計縮小尾噴管的雷達反射面積,因此預計蘇-57戰機的隱身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