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疫情為何愈益嚴重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0-12-16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當地時間3月21日,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負責人、新冠病毒應急委員會專員博雷利宣布,截至當日18時,義大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557例,累計確診病例53578例。這是自義大利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漲幅最大的一天。就在19日,義大利單日新增死亡病例427例,累計死亡3405例,死亡率高達8%,成為世界上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博雷利稱,義大利疫情峰值可能還需一周甚至更久才能到來。義大利傳染學專家伽利甚至認為,義大利至少在3個月之內走不出疫情困境。

疫情發生後,義大利政府出臺了強有力的管控措施,但義大利疫情為何愈加嚴重?

「佛系」封城為時過晚

2月6日,義大利確診首個感染新冠病毒的本國公民,彼時義大利境內共確診3例,隨後義大利病例開始呈指數級增長,直到3月7日22時,意政府才發布緊急草案,規定倫巴第大區及11個省為「紅色區域」,禁止隨意出入,但酒吧、餐廳仍可以繼續營業。在長達一個月時間裡,意政府只是以「適度管控」來控制疫情發展,到確診人數暴增後才下令「封城」,為時過晚。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傑拉奇坦承,義大利政府和全社會在1月底2月初時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幹預太晚。

即使3月10日義大利總理孔特宣布「封國」後,管控措施也「形同虛設」。公民可根據健康聲明,自由進出封鎖的疫區,同時商業運營基本正常,餐館、咖啡館和酒吧可按照規定營業,公交系統仍在運行。

由此可見,義大利的「封城」措施值得商榷。義大利既想控制住疫情,又想保證經濟正常運行,減少對社會的全方面影響。事實證明,保持防控和發展的「平衡」難以兩全其美。此外,由於義大利人追求「自由」,因而無法適應政府突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截至3月20日,已有約53000人因違反「封城」規定面臨被起訴。

醫療系統捉襟見肘

義大利衛生部3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重症監護床位已經佔用了94%,即將無床位可用。幾乎所有手術室都已經變成了重症監護室。隨著確診病例增加和死亡人數激增,數據顯示義大利醫務人員的感染率「非常高」。義大利循證醫學組織GIMBE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義大利疫情暴發以來,至少有2629名醫護工作者被感染,這一比例超過醫護總人數的8%。

義大利國家藥品管理局(Aifa)警告藥品普遍存在不足,原因是「由於流行病,用於醫院治療的藥品需求突然增加」,它還指出了由於交通限制造成的供應困難。由於醫療資源有限,哪些患者應該優先接受治療,成為醫生被迫面對的選擇。

隨著確診人數持續激增,歐洲多國醫療資源都十分緊張。義大利目前所有的地區,特別是各地衛生和民防部門,都在努力擴增當地醫院的重症監護床位。

為加大對醫療機構的支持,義大利政府近日宣布緊急法令,為醫療衛生系統提供35億歐元資金,用於擴大重症監護區、購買呼吸機和防護設備,同時招募5000名醫生和1.5萬名護士及醫務人員,包括尚未畢業的醫學生。目前,已有2200名醫生和護士向倫巴第大區各醫院提交了求職申請,其中一半正在評估中。

戰勝疫情未來可期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面對持續惡化的疫情,義大利政府決定將「封城」禁令再延期,並正在考慮將禁令的限制範圍擴大(包括限制各種戶外活動),以阻止一切不服從命令的外出民眾。

義大利國防部長洛倫佐·圭裡尼表示,為確保禁令能夠被嚴格執行,軍隊已經整裝待發。內政部長拉莫爾傑塞稱,各地政府可各自決定如何部署軍隊。目前,已經有7300名軍人在街道上執勤,還有1.3萬名軍人可以調用。近日,軍方已在坎帕尼亞大區和西西里島部署了軍隊,其餘地區也將從今日起陸續有軍隊進駐。

當前,義大利真正戰勝疫情的希望或許就在義大利民眾自己手中,每位義大利民眾都需要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承擔起這份責任,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舍「小家」為「大家」,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義大利戰勝疫情,才能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我們需要多少個數據中心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我國還需要投資建設多少個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為何成「香餑餑」 數據中心是什麼?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計算能力如同水、電等生產資料一般,是最根本的社會基礎設施之一。作為數據樞紐和應用載體,數據中心是承載數字計算力、各行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保障設施,是搭建信息化平臺的重要前置條件,也是發展數位化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 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刊記者站工作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在新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受到網絡媒體的衝擊很大,特別是報刊媒體受到的衝擊更大。這就給傳統媒體帶來很大的挑戰與考驗。像經濟類報刊記者站,要想高質量地完成報社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又得到地方黨委和政府及人民群眾的支持與配合,就必須立足自身特點,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記者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基於此,筆者認為要做好行業報刊記者站工作,就必須要先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 人間大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認識了一群又一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在兇猛的疫情中,他們以捨我其誰的勇氣,挺身而出;在艱難的考驗下,他們以奮不顧身的決然,勇敢逆行。 他們,被稱為疫情迷霧裡的定海神針,被稱為戰「疫」艇上的掌舵船長,被稱為抗擊病毒一線的白衣戰士,被稱為封閉社區裡的萬能守護,被稱為全民戰「疫」中的救火隊員。 他們是奮戰的火,是溫暖的光。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 義大利疫情為何如此嚴重?現在才宣布「封城」遲了嗎?
    意媒「thelocal」報導截圖 短短兩周,義大利疫情為何如此嚴重? 重視程度不足?早期措施不夠有力? 英國廣播公司(BBC)當時評論稱,新冠肺炎似乎已經攻陷了這個歐洲國家,讓這個國家成為了歐洲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和亞洲以外確診患者最多的國家。《紐約時報》也表示,義大利激增的確診病例數字打破了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近幾個月來安全感和距離感。 新冠肺炎疫情告急,義大利政府開始採取嚴密的防疫措施。
  • 胡同裡的「翻譯官」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同樣忙碌的還有建國門街道「80後」社工趙曉晴,她負責與金寶街北社區所有返京外籍人員溝通疫情防控工作。趙曉晴坦言:「英文日常對話我還可以。為更準確地表達防控要求,我找到學對外漢語專業的表妹,自己翻譯好再請表妹幫忙把關。」得到認可後,趙曉晴一一記錄並形成學習筆記,隨時攤開在桌面上,以備工作不時之需。她還把一些常用詞句分享到朋友圈。「能為社會做點事挺好!」趙曉晴自豪地說。
  • —在喀麥隆國民議會的演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非領導人共同確立發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化上交流互鑑的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將中非關係推進到一個新階段,樹立了中非關係史上新的裡程碑。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儘管中國經濟發展遇到很大困難,但中國加強對非合作的決心沒有動搖,繼續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由於中國採取了一系列鼓勵擴大進口的措施,去年我們與許多非洲國家的貿易,特別是進口還在增長。在全球跨國投資銳減的情況下,2009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47%。
  • 彰顯大國擔當 全球共克時艱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國際輿論對此高度關注,第一時間予以報導。許多國家媒體認為,白皮書真實記錄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辛歷程,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對新冠肺炎患者實施免費救治,並加強同世界其他國家合作交流、共同戰「疫」。 白皮書的發布在俄羅斯引起強烈反響。
  • 新冠疫情國際日報(0223):歐洲疫情義大利最嚴重 韓國確診病例逾600
    韓國總統文在寅23日宣布,根據傳染病專家的建議,政府決定將新冠肺炎傳染病危機預警級別上調至最高的「嚴重」,同時將大幅強化防疫應對體系。接下來的幾天是韓國疫情的重要分水嶺,中央和地方政府、防疫部門、醫務團隊及人民要團結一致應對疫情。大邱地方政府已取消所有集會,關閉所有集會場所。
  • 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新基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價值,雲、大數據、AI等信息技術不僅支撐著工作、生活、交流線上化,也滲透到人流體溫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等疫情防控環節。當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為社會智慧化升級按下了「加速鍵」。
  • 赤山集團:從淺藍走向深藍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從一家小小漁業企業成長為威海市藍色經濟領頭羊,威海赤山集團的成長在當地是一個傳奇。短短20年裡,赤山人把一個僅有2艘185馬力漁船,1座200噸冷藏庫,員工不足百人,固定資產僅百萬元的小企業,打造成擁有海洋捕撈、水產加工、海洋旅遊服務等5大優勢產業群,總資產35億元,員工7000人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  「赤山集團發展的歷程是從淺藍色變為深藍色的故事。」
  • 小遊艇消費市場有多大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記者 沈 慧 郭靜原 遊艇產業是海洋經濟中的一個新興產業。根據世界遊艇行業的發展規律,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遊艇經濟開始萌芽;當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時,遊艇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我國而言,目前人均GDP已經達到7485美元,廣東、北京、上海等7個省市更是已經進入人均「1萬美元俱樂部」。這些都為推動我國遊艇產業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一舉多得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這項措施拓寬了專項債使用範圍,有利於增強中小銀行風險抵禦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加大對中小企業提供精準有力的金融服務,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今年,我國在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的同時,為增加政府投資、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安排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
  • 個人金融信息洩露 銀行難辭其咎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王維維說,從監管層面看,違規洩露客戶信息,銀行將受到銀保監會派駐機構地方銀保監局的處罰,包括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停業整頓、吊銷經營許可證等;對相關責任人會處以罰金、取消任職資格等處罰,嚴重的甚至會被終身禁業。 其實,銀行洩露個人信息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甚至構成犯罪。在面對客戶個人信息洩露的情況下,銀行將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
  • 科學發展邁新步率先崛起立潮頭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記者何振紅 馮磊 李巍報導:遼寧營口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總量連續4年居遼寧省第四位;增長速度連續7年在18%以上,產業結構逐漸優化,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營口曾經是一座輕工業城市,工業集中在「煙鹽紙」等傳統領域。如今,營口已形成了冶金、石化、裝備製造、鎂質材料、紡織服裝和新型建材等六大產業集群。
  • 全球疫情最嚴重的不是美國,也非義大利西班牙,而是這個歐洲小國
    新冠疫情牽動著全球人民的心,每天早上起來第一時間就看看當天的疫情數據,那麼如果要問現在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是哪一個,肯定很多人會回答美國或者義大利、西班牙,但如果按感染率和病亡率算,美國、義大利、西班牙就排不上了,有的朋友可能會猜是冰島,或者盧森堡,之前曾是,不過現在這兩個榜單的第一,皆已被歐洲彈丸小國聖馬利諾牢牢佔據
  • 疫情因何會在義大利肆虐
    此外,義大利全國還暫停了全部體育賽事。這一決定的背後,是義大利已經日益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們沒有時間了,病例數字表明,感染、重症監護和死亡人數正大幅增加。我們必須立刻調整我們的行動,必須不惜一切保衛義大利。」在宣布全國封城這一決定時,孔特表示,「我們的未來和義大利的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現在,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負起責任。」
  • 西媒:義大利為何成歐洲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國家?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西媒稱,義大利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字僅在4天內就從3例飆升至300多例,成為全球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埃菲社2月25日報導,專家為這種特殊情況找出了幾種解釋,其中包括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義大利為民眾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更多,以及該國存在「超級傳播者」的可能性更高。義大利病毒學教授羅伯託·布廖尼表示,感染病例人數迅速增加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義大利比其他一些國家進行了更多人次的新冠病毒檢測,因此發現了更多確診病例。
  • 丹麥物價歐盟最高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 疫情衝擊下臺灣經濟現「寒潮」·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受疫情影響,臺灣各地皆有知名餐廳因不堪虧損於近期歇業,從臺北的大三元酒樓、祥福餐廳到高雄的祥鈺樓,「寒潮」貫穿南北。記者在臺北實地走訪見到,從101大樓到西門町鬧市,市面冷清,往日熙熙攘攘的人流不見蹤影。有店家直言,開一天虧一天,乾脆關門休假。    疫情對臺灣經濟正造成怎樣的衝擊?民進黨當局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會對經濟民生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