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孩子到底要不要送去託班?決定前父母要想好這些

2021-01-19 七悅媽

2歲的孩子要不要送去託班?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寶媽都會遇到。曾幾何時,育兒好像僅僅只能是在家裡由媽媽這個角色來照顧,然而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和需求,育兒已經完全地拓展化,市場上更多育兒機構應運而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滿足了一些家庭的育兒困難和不足,但同時也會給一些家庭帶來困惑:到底要不要給孩子上託班呢?

2歲的娃被媽媽送去託班

小琴是一名二胎寶媽,大寶上一年級,二寶2歲多,原本大寶由婆婆幫忙照顧,每天接送上學。小琴和老公上班賺錢養家。然而隨著二寶的來臨家庭環境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婆婆今年身體生病回了老家看病,公公忙著老家農活抽不開身,自己娘家媽忙著帶弟弟的2個孩子根本走不開,於是二寶面臨著沒人照顧的地步。

倘若自己辭職不幹在家照顧孩子,老公一人工資養4口人和房貸,壓力真的很大;自己堅持上班孩子怎麼辦?夫妻二人商量之後於是一致認為把孩子送進託班,由那裡進行照顧。

小琴早上匆忙趕時間送二寶,聰明的二寶就是抱著小琴的大腿不放手,下班之後每每去接孩子已經天黑,看著獨自一人在教室等待自己的二寶,小琴內心真的五味雜陳。

她說但凡自己有一點兒辦法也不會把孩子送到託班去,孩子依依不捨的眼神真的讓人心疼。天下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能夠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可是往往現實太殘酷。

哪些情況下孩子會被送去託班?

家庭實際情況不同養育孩子的方式就會不同,孩子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被送去託班。1、父母無暇照顧孩子

就像上文中小琴一樣,因為家庭生活壓力所迫,夫妻雙方不得不全力以赴上班賺錢,家裡老人一旦有個生病的情況,孩子真的是無人看管。年幼的孩子需要24小時被人照看,這時候把孩子送進託班應該是當下最好的選擇。畢竟那裡有專門看管的老師,孩子能夠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也能夠開拓自己的小世界。

2、父母崇尚先進育兒的理念

80、90後已經成為了生育的主力軍,年輕一代父母的育兒觀念相比老一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們不再拘泥於個人的經驗,而是更崇尚科學和觀念。年輕父母更相信託班能夠全方位地對孩子開展教育,更希望孩子能夠提前接受一些基礎的教育知識。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上託班?

凡事都有利弊,讓孩子上託班也是如此。對於孩子的一切都如此上心的父母們來說,孩子的教育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不可邁錯一步,父母如何選擇之前就要先想好這些。

首先,託班永遠不可能代替父母的陪伴

把孩子送去託班並不意味著父母就可以完全拜託照顧孩子的責任。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有效陪伴才是最為關鍵的。

父母發自內心的關懷和愛是溫暖的床,能夠滋養出孩子自信、開朗、安全感的人格,孩子能夠大膽地對世界進行探索而不畏懼。相反,一旦父母缺失孩子的成長,只是一味地敷衍把孩子送進託班,孩子完全能夠變成一個內向、緊張、缺失安全感的孩子。

其次,父母才是引導孩子學習的最好的榜樣

雖然在託班孩子能夠學到一些生活技能,但那些遠遠不夠,父母才是孩子學習的最好的榜樣。幼兒期的孩子語言發展欠缺,孩子更多地是從觀察和模仿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和技能,而陪伴孩子最長時間的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對象。

父母要有引導孩子成長的意識,以身作則,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轉化為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

其實,孩子要不要送去託班真的因人而異,家庭環境不同父母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但不論何種選擇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

只要父母真的對孩子充滿了愛,相信孩子必定能夠茁壯成長!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上託班了嗎?你是如何決定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放學後,是該直接回家還是送去晚託班?要先了解「晚託」利弊
    近日漸漸地有人在說晚託班的事情,尤其是我的同事也有打算讓自己的孩子去晚託班,然而對於這點在網上是有爭議的,到底是直接讓孩子回家還是送去晚託班,網友們有各自的說法。
  • 亞米託班 | 一起聊聊託班那些事兒
    3人3-4歲桃子班5人2.3-3歲櫻桃班 10人1.5-2.3歲    以蒙氏教育為主,蒙氏教育理念是自由,自主。寶寶到了2歲左右,許多家長就開始把寶貝送來託班。入託一方面可以解決雙職工父母沒人幫忙帶孩子的問題,同時也是給寶寶接觸社會的機會,幫助寶寶學習建立社交關係等,為日後進入幼兒園做準備。
  • 提升孩子專注力,父母要抓住10歲前的黃金期,養育方式是關鍵
    專注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孩子課堂吸收知識的多少。所以,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時間、同樣的試卷,一個班的孩子的成績也會呈現出優良中差的差異。 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
  • 寶寶無人照顧,僱保姆還是送「小託班」?兩種選擇策略大考量
    一是在家中僱個保姆帶孩子,二是把孩子送去託兒所,關於這兩種形式,到底該如何抉擇呢?18個月寶寶被「幸運」送去小託班小楓自從生下寶寶後就辭職在家做全職寶媽,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了,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她重返職場的心思也更重了,「再等2年我工作都生疏了,恐怕也沒人要了」。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好?父母的憂慮,要看看孩子的適應能力
    朋友小美家的孩子今年兩歲了,小美想讓孩子抓緊時間去幼兒園,但是婆婆卻感覺孩子太小,去幼兒園根本無法照顧自己,小美卻認為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必須比同齡的孩子要早去幼兒園,於是兩人就為了孩子的事情爭吵起來。
  • 孩子4歲前不要接觸這2種興趣班,會影響身體發育,父母要了解
    父母給孩子報名興趣班的心情可以理解,希望孩子能擁有一技之長,但是,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還是不要接觸這2種興趣班最好,否則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甚至是身體的健康。01孩子4歲前不要接觸這2種興趣班,會影響身體發育跆拳道
  • 一神童「逆天簡歷」曝光:父母的急功近利,到底扼殺了多少孩子?
    「快人一步」無不是何父精心設計的,這和前不久橫空出世的14歲天才少女岑怡諾如出一轍。01你以為的起跑線,並不代表一切「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想必父母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前幾天,和定居香港的表姐聊天,才知道,香港的孩子要贏在射精前。
  • 「恆河猴」實驗:孩子一哭要不要馬上抱?1歲前要「慣著」
    看著寶寶無助的樣子,我就是想緊緊抱他在懷……相信有很多的新手爸媽,都容易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馬上抱?本題答案是:不會寵壞,要馬上抱!尤其對於1 歲以內的寶寶,我們要做的就是「無條件回應」。先告訴寶寶「我在」,然後再看情況解決他真正的需求。孩子哭了馬上抱真的會寵壞孩子麼?不抱以後就會聽話?一面是新手媽媽的擔心,一面是父母的親身經驗,抱還是不抱?
  • 公益暑託班,不妨嘗試推廣
    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報導,7月27日,杭州的錢江國際時代廣場出現了有趣的一幕,許多孩子背著書包跟隨父母興匆匆地走進樓宇。   這群小朋友也是來「上班」的,參加一個叫「小候鳥」的公益暑託班。而這個暑託班是由江幹區四季青街道關工委聯合其他部門共同舉辦的,旨在解決暑假期間家長上班之後孩子無處可去的問題。
  • 孩子的身高誰決定?5種食物有助於孩子生長發育,父母要記住
    不得不說,孩子的壓力也是很大了,但是父母也是希望孩子能夠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畢竟現在是一個既看臉又要求身材的年代,除了讓孩子學習好一點之外,這些也要儘量達到。孩子的身高誰來決定?5種食物有助於孩子生長發育,父母要記住朋友家的孩子今年2歲了,因為自己身高並不是很高,所以一直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時不時的就給孩子「伸一伸」,因為老人都有這個說法,「伸一伸」有助於孩子長大個兒,但是大家都知道,這並沒有科學依據。
  • 周潤發享受和妻子二人世界,新時代的婚姻,到底要不要生孩?
    新婚夫婦為要不要生孩子而拿不定主意怎麼辦問:人生中有比結婚更大的事情嗎?答:生孩子呀!沒錯,生孩子真可以說是足以改變兩家人命運的大事。因此,有一些新婚夫婦在剛剛步入婚姻的兩三年內始終無法決定,自己到底該不該要孩子。
  • 2至3歲幼兒誰來帶?公立幼兒園將開設託班
    2至3歲幼兒誰來帶? 每天去上班戴女士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一歲半的女兒孩子還很小沒有合適的幼兒園可以送只好把孩子交給媽媽帶
  • 孩子成長過程中,6歲前有兩次關鍵時期,父母至少要抓住一次!
    這些方面的發展,都依賴於大腦的開發。也就是在這個重要的時期,大腦發育的好,孩子會變得更聰明。有一個關於孩子語言方面發育的例子。科學家通過對大腦皮層受到不同損傷的孩子,進行了長時間的追蹤調查。這些孩子的左半腦或是右半腦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但都發生了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都會一直持續,直到孩子成長到三歲半的時候。
  • 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父母的放縱,遲早會毀了孩子
    懇求之餘,這位媽媽還為孩子找藉口,說她家孩子不是故意的,是在外面被欺負了,才打小男孩出氣。而爸爸則解釋,孩子生過病,智力和年齡不一致,17歲讀初三。可是,這雙父母說的種種,都不是為施暴少年開脫的理由。8歲的小男孩什麼都沒做,卻無辜被暴打2小時,對方家長卻只懂得為兒子開脫。可以說,少年的暴戾,跟家長的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寶寶三歲半了還喜歡吃手,你可千萬要注意,背後的原因必須要知道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前幾天,鄰居家的媽媽忽然半夜急衝衝的問我,「你家孩子吃不吃手呀?我家孩子這幾天不知道怎麼搞的總是吃手,說也不聽,」要知道鄰居家的孩子已經3歲半了,這時候吃手確實要引起重視。
  • 民生十為|託班門前為什麼要種矮矮的金桔樹?原來是老師把愛藏在...
    另一方面,家中老人年歲已高,也沒法幫我們帶養二寶。因此,從女兒到兒子,所有的育兒環節基本上都由我和先生親力親為。二寶的降臨,給我們的家庭帶來了甜蜜,也帶來些許負擔——原本按部就班的三口之家生活被打亂了,重來一遍的育兒壓力讓我和先生有點忙不過來。 從大半年前,我就開始為兒子物色一個託班,既想緩解育兒壓力,也想讓兒子能在群體生活中增加和同齡人的交往。
  • 小嬰兒不舒服父母如何得知?要加大這些觀察,孩子的身體會說話
    剛開始趙先生的妻子懷疑他給孩子洗頭是不是沒洗乾淨?孩子總說有點癢,趙先生的妻子於是就增大了給孩子洗頭的頻率,可是孩子頭癢的現象並沒有所緩解。趙先生的心裡感覺十分的疑惑,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以防萬一的決定去醫院去確定一下孩子是否有什麼問題。
  • 8歲女童疑因練舞「下腰」癱瘓,學習舞蹈的幾誤區,父母要避開
    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孩子的父母完全無法接受。前一秒還好好的孩子,怎麼這就要截肢了?父母一番好意想要培養孩子舞蹈特長,為什麼看似正常的舞蹈訓練卻成了傷害女兒的利器?同時病床上的女兒也十分痛苦,懵懂的孩子還不知道什麼是癱瘓,她以後要面臨怎樣的生活。
  • 孩子到底要不要「光腳」?兒科醫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家裡有小寶寶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平常雙腳總是喜歡蹬來蹬去。有時候用被子蓋住寶寶的腳,他就會把被子給蹬掉了。有些父母會選擇給寶寶穿上襪子,擔心他著涼。但有些父母則認為孩子處於發育階段,不應該被襪子束縛。寶寶到底要不要"光腳"?
  • 14歲少女已是2個孩子的媽,「看光碟」成「元兇」,父母很後悔
    14歲少女已是2個孩子的媽,「看光碟」成「元兇」,父母很後悔小青(化名)今年14歲,但已經是2個孩子的媽媽了,這在這個花一樣的年級,自己明明還是一個孩子,卻要照顧2個孩子,這種事情是任誰都無法接受的。後來,小青一家接受不了鄰裡鄰居的指指點點,帶著12歲的小青和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搬了家,想要逃離生長環境重新開始。後來,到了新的環境,媽媽幫忙撫養孩子,給小青送去上學,但是,小青並沒有因此學好,反而胡亂結交異性朋友,並且再一次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