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作為白酒中的一種,對釀造用原料、釀造用水、釀造用輔的質量控制尤為嚴格,方能造就獨一無二的貴州醬香型白酒。那麼,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關於醬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究竟醬香型酒是用什麼原料做的呢?
首先,醬香型白酒的原料是紅纓子(糯高粱)、小麥、美酒河的水。
其中,紅纓子是赤水河畔的特產高粱,它與其他高粱不同,顆粒堅實、飽滿、均勻、扁圓、結實、乾燥,粒小皮厚質優,富含支鏈澱粉與單寧,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適合醬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相比普通高粱含量高一些。優質醬香酒需要經過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其他高粱五六次就能把酒取完了只有紅纓子高粱能堅持到最後一輪完成它的使命。
而小麥主要是在制曲的時候用來製作曲塊。在釀酒過程中,小麥蛋白質在一定的溫度、酸度條件下,通過微生物和酶被降解為小分子可溶性物質,參與美拉德反應,生成酒體中的呈香呈味物質,使酒達到香氣濃鬱幽雅、豐滿細膩、醇和綿甜。
醬香型白酒採用的是美酒河的水(赤水河),河水甘甜可口,赤水河流域紫紅色的土壤中砂質和礫土含量高,水質純淨,清甜甘爽,富含多種微量元素,釀成的酒醇厚可口,是釀造醬香型白酒的絕佳水源。
除了小麥和高粱之外,還大量使用很多輔助的原料,這些輔料中使用量最大的稻殼。
稻殼就是包裹著大米的那一層外殼,在平時加工大米的時候都會把它脫下來遺棄掉,只留下白皙晶瑩的米粒。稻殼具有吸水性和支撐性,以及適當的大小,所以非常適合作為固態發酵的過程中的一種填充劑。
因其還具有新鮮、乾燥、不黴變的特點,幾乎沒有營養物質及果膠質、多縮戊糖等成分,非常適合用來做糟醅。且稻殼在釀酒過程中能起到調節酒醅澱粉濃度、降低酸度、吸收酒精、維持漿水、保持酒醅的疏鬆度和含氧量、增加發酵界面,使後續工序能夠順利進行。
另外,在《仁懷大曲醬香酒技術標準體系》的標準是:氣味正常,無汙染、無異味、無黴變、無蟲蛀的金黃色乾燥穀殼,穀殼形狀要成塊瓣狀,其中的雜物要少,越粗壯越好,以一破兩開為宜。雜質含量要少於1.2%;水分含量要少於12%,使用前需要進行除雜和清蒸等等的一些處理。
以上都是釀造醬香型白酒所需要的主要原料,再經過12987工藝釀造出來的醬香酒口感與其他的貴州白酒大不相同,五味協調,風味十足,十分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