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一張「滿10元減2元」的支付寶消費券,究竟能對實體經濟復甦帶來多大幫助?
7月16日最新數據顯示,2塊錢不僅拉動小店流水「乘數級」增長,還激發了行業的「漣漪效應」:一批為商家提供數字經營服務的小店規劃師加速逆勢擴招,人才缺口在100萬以上。
小店規劃師是一種新職業,是小店的「軍事」,幫助實體小店進行數位化轉型。
楊鵬程是利楚掃唄武漢區域的主管,利楚是國內最早一批向實體店推廣行動支付的企業,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他們的業務開始逐步轉向幫助商家做數位化經營的運營。今年3、4月以來,全國200多個城市先後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這一百億級紅利,讓服務業「重燃戰鼓」,也讓利楚迎來了生意爆發:「今年準備擴招120%,全部都是幫商家做數位化轉型的崗位。」
與以往不同,這一輪消費券都是電子券,需要到實體店刷碼消費後核銷。對眾多商家來說,最低門檻只要開通收錢碼,就能分享到疫後最大的經濟紅利。
「商家主動來諮詢怎麼報名參加,數位化轉型的需求一下子上來了。」鄭州服務商奪冠互動CEO王文龍介紹,今年公司至少準備擴招50%,優先面向大學生。
這樣的現象不是個例。國內幾個主要服務商——收錢吧、客來多、智邁科技等都表示今年有擴招計劃,擴招幅度從50%到180%不等。
疫情後各行業數位化轉型步伐將大大加快,但對於廣大小微企業來說,還面臨著轉型能力不夠、「不會轉」;轉型成本偏高、「不能轉」;轉型陣痛期比較長,「不敢轉」的困境。這也正是楊鵬程等人的就業機會。對於很多年齡偏大、學歷不高的小店主來說,小店規劃師就是「雪中送炭」的人。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也關注到了這一創新。他認為,全國數以億計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中國經濟的底盤,而這其中大部分是關係就業和民生的「小店經濟」,穩住小微和小店,才穩住就業、保民生意義重大。從這個方面來看,數字消費券是非常有益的嘗試。(經濟日報記者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