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溫度降低後,因為水中大量藻類、浮遊生物死亡,水質變得清澈,導致魚不敢靠近岸邊。同時魚喜歡在有水草的地方,尤其是冬季,在背風向陽的地方,草窩下因為有聚熱效應,且有食物存在,往往成為冬季鯽魚群的棲息地,而草窩或是水草間隙,往往水面面積比較小,不易下鉤。這時使用長竿短線,就能有效解決距離遠和草窩縫隙中下鉤的問題。
魚竿應選擇硬調竿,控魚方便,能快速起魚,防止掛草跑魚,長度要在5.4米以上,使用短節竿,攜帶和收放比較方便。釣線根據水深,2或3米都可以,冬季也不宜釣太深,太深雖然溫度比較穩定,但溶氧量也會隨之下降,而且淺水隨空氣溫度變化,增溫較快,比較適合魚棲息。
然後就是使用單鉤,其實以前傳統釣都是單鉤,懸墜釣流行後很多人開始使用雙鉤,雙鉤和單鉤各有優缺點,冬季釣草窩,用單鉤優勢比較大,極小的縫隙就能下鉤,容易調漂和確定餌料在底部狀態,一旦中魚能迅速將魚從草窩中拉出,不管魚如何掙扎都不會不會因為第二鉤掛住水草而跑魚和驚窩。
冬季因為魚吃口輕,浮漂動作不明顯,而雙墜釣法就是解決浮漂不易出動作的問題。簡單說就是主墜平衡浮漂浮力,子墜放大魚口動作。
調釣方法比較簡單,首先不掛子線,直接重鉛找底,然後直接開始剪鉛,直到浮漂漂尾全部漏出水面。然後在子線靠近魚鉤2-3釐米處裹鉛皮,為防止損傷線和移位,可在線上先裹一點醫用白膠布,然後纏上鉛皮後開始修剪,至浮漂平水。最後上拉浮漂至漏出水面1目即可掛餌開釣。此種調法比較靈敏,且漂訊多是頂漂,動作幅度較大。
冬季釣魚最好使用活蟲餌,如蚯蚓、紅蟲等,蚯蚓小魚很難吞入,所以能過濾小魚,上鉤的鯽魚個體比較大,紅蟲小、輕、誘惑力強,更易入口。
垂釣時一定要結合逗釣,鉤到底後每隔15秒沒口,可輕輕提起放下,幅度不要太大,水面漏出漂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