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不是選擇扔掉什麼,而是選擇留下什麼,更重要的是,通過整理收納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這是最令人心動的一件事。」春節過後,家住深圳市羅湖區的張小姐專程請來一位職業家庭收納整理師,為她家做一次收納格局的重新規劃。記者採訪了解到,如今,「家庭收納整理師」作為一門新興職業,逐漸走進普通人的視線。整個深圳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數不到10位,媛媛便是其中一位,從業半年多以來,她已經積累了300小時的業務量,升級為「收納師」。
丟掉5大袋「有用的垃圾」,區分「心動」和「不心動」
幾天前,媛媛來到張小姐的家中,上門提供整理服務。一番觀察和預採後,媛媛指出她家存在的兩大問題:孩子嫌小的衣物、開會帶回來的資料、兩年未碰過的鞋服等無用物品佔據空間過多;物品存放歸類不清晰,沒有明確定位,比如,玩具散落在孩子的房間、書房、父母的臥室等多個地方。
媛媛指導張小姐先將所有常用物品清理出來,清空儲物櫃,然後按照「心動」和「不心動」將物品分類。2個小時後分類完成,張小姐驚訝地發現,家裡「不心動」的東西遠遠超出「心動」的東西。張小姐將「不心動」物品全部「斷舍離」:部分物品可以賣給廢品回收站,沒有破損的鞋子服裝則送到小區門口的舊衣服回收箱裡,實在處理不了的直接丟掉。所有東西裝了滿滿5大袋。歸類結束,張小姐發現家裡完全變了樣,環境整潔而溫馨,不僅騰出了之前想像不到的儲物空間,曾經找苦苦尋找的大學證書也「現了身」。
朋友圈接觸到「整理」,行業內目前沒有資質認證,需要上門積累小時數
今年32歲的媛媛曾經當過一段時間家庭主婦,每天生活悠哉空閒,可這並不是她嚮往的生活,她說自己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一個偶然的機會,媛媛通朋友圈接觸到了「整理」這門新興學科,「當時就特別心動」。 2017年6月,媛媛去上海日通整理收納公司參加培訓。「目前整理行業還沒有國家認證的資質,學院規定一年實踐期內,需要持續上門服務,積累滿一定的小時數,會發畢業證。」
「整理不單單是與物品打交道讓其井井有條,而是整理人、物、空間的關係。讓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脫離我們的執念,學會和過去告別,才能過上輕鬆而有序的生活,」媛媛解釋說,通過整理學到的思維方式,可以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斷重新審視反思自己,作出調整,慢慢發現親子親密關係和諧了,人際關係也變好了,逐漸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亂糟糟一團地將就下去,最終,我們都會過上理想中的生活。
收拾一個普通衣櫥需要5-8小時,全屋整理至少兩三天
大量的上門實踐案例,讓媛媛注意到,實際生活中,很多家庭衣櫥的設計並不合理,懸掛區不夠,層板特別高,導致堆放容易倒塌,垂直空間無法利用。收拾一個普通家庭的衣櫥,需要兩三位整理師花費5-8個小時才能全部完成。
媛媛坦言,整理行業上門服務通常是一個團隊合作完成,團隊中有「整理師」、「收納師」、「小助手」三個級別的成員。隨著全屋整理和搬家整理等業務量的增加,團隊一般需要提前預採,也就是把控整個房屋的格局和物品數量,然後與客戶充分溝通,由「整理師」牽頭制定全屋收納的方案,全屋整理至少需要2-3天不等的服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