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9日訊 12月8日上午,「共建重大創新平臺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會在南京舉行。會上,南京市政府與東南大學籤署「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並發布創新重大成果——5G/B5G基帶電路自動生成軟體系統。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副主任尤肖虎表示,該成果將為企業應用5G減少成本,也為5G商業化「再提速」。同時,紫金山實驗室正在積極著手6G研究,為我國率先布局6G積累更多原創性基礎技術。
此外,南京大學與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發布聯合創新重大成果。其中,南大教授張志炳牽頭自主研發的「微界面強化反應技術」,實現化工反應壓力減半、排放減半、成本減半和效率倍增,推動綠色化學製造。據悉,該技術已經申請專利500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副主任,南京大學教授李愛民介紹,「重化圍江」是長江大保護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該成果用綠色技術支撐化工的可持續發展,使工業流程實現了革命性的變化。
會上,南京市政府還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雙方共同探索跨區域校地融合創新實踐。研究生院5年內逐步達到1000人研究生培養規模,雙方還將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4個方面,構建具有戰略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校企(地)合作模式。 (王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