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整個社會不論是公司也好,員工也罷,都承受了很大的損失。為了能夠更好地控制疫情發展,社會上很多企業都按照規定延遲復工,這就導致社會中大量的員工無法入職工作,也就意味著員工可能會存在沒有工資的情況,但是我們的一日三餐、水電物業、房貸車貸都是需要花錢,無形中加大了很多人的壓力。對於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應對員工工資的計算方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個典型計算方式:
完全不發工資
對於社會上一些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公司來說,沒有開工也就意味著公司無法按照預期的計劃來盈利;員工沒有入職工作,也意味著沒有給公司創造價值,種種因素導致有一部分公司在疫情期間沒有正式開工之前,因為員工沒有出勤,所以並不會發放任何工資,對於這些公司的員工來說疫情期間等於零收入。
發放部分工資
對於社會中有一部分公司規章制度比較完善,也能夠體會員工生活上的艱辛。在疫情期間,雖然公司沒有開工營業,但是員工的生活還是需要工資來維持的。於是有一部分公司就會在員工沒有出勤工作的時候發放最低生活保障,從而讓員工能夠安心地在家等待疫情結束。
發放全部工資
對於社會上一些發展比較好的企業,規章制度非常完善,公司的人性化也非常好。他們深知疫情對全社會都造成了很大影響,雖然自己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有很大的幹擾,但是企業創辦的目的是為了給全體員工帶來更好的生活,為了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正是以人為本的理念,讓這些企業哪怕在員工無法按時出勤的情況下,仍然發放全部的工資。公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社會穩定,為了員工能夠有優質的生活,為了等疫情結束後員工能夠盡心的重新投入到工作。
你覺得該不該發放工資?
你覺得在疫情期間,公司該不該給員工發放工資?該怎樣計算發放員工的工資?不知道你們的工資是全部發放?還是部分發放?或者說是完全不發放?說說你的看法,一起探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