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亞玲
7月16日,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在北京舉行,線上線下共1131名會員代表參與了本次會議。
根據章程規定,2020年是中酒協第五屆理事會任期屆滿之年,考慮到疫情形勢,中酒協採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換屆選舉大會。
會議上,經無記名投票選舉,第五屆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當選中酒協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同時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秘書長、副理事長,以及監事會監事、副監事長、監事長等也經投票選舉落定。
01
中國酒業這五年:四大變化與四大跨越
會議上,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央編辦原副主任、現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張崇和對中國釀酒產業的成就進行了總結。他介紹道,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超過8350億元,同比增長6.8%,高於全國工業3個百分點;利潤1611.7億元,同比增長12.8%,高於全國工業16.1個百分點。
「中國酒業協會作為5A級行業協會,為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張崇和說道。隨後,他又從多個方面對中酒協五年以來的工作成果進行了總結,對現任理事長王延才的工作成果進行了肯定,並對新班子帶領下的協會工作提出了期望。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高延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司長馬純良則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當前酒業存在的問題,對產業未來發展提出了各自的指導建議。
會議現場,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就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進行了報告,他說道:「經歷2012年後三年的深度調整期之後,2015年~2019年中國釀酒產業發展取得了非同尋常的發展成就,中國酒業實現質的飛躍。」
▲2015~2019年中國酒業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指標
從2015~2019年中國酒業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指標數據來看,呈現出四大變化:一是規模以上酒類企業數量逐年減少,體現出酒業市場集中度逐年得到提升;二是產銷量基本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體現了市場供需關係和消費需求的變化;三是五年來產品銷售收入總體減少,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卻基本顯示出逐年增長的現象(僅2016年出現下降),五年累計增幅31.3%,說明酒類產品的市場議價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四是利潤水平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間接體現出的是消費者「喝少一點兒,喝好一點兒」的消費訴求。
王延才說道:「中國釀酒產業五年來質的飛躍主要體現在製造體系、管理體系、責任體系、標準體系四方面的新跨越。」具體為製造體系更加精細、管理體系更加全面、社會責任體系更加有力、標準體系更加完善。
「第五屆理事會以來,協會共開展了630項工作,其中計劃內478項,計劃外152項。在產業引領、體系建設、創新發展、展會培育方面不斷開展行業工作的同時,自身建設也有了新提高,一直致力於專業化、職業化、制度化、年輕化產業協會的打造。」王延才總結道。
隨後,宋書玉作《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財務報告》,對中酒協五年來的財務情況進行了細緻說明。
02
宋書玉當選理事長,酒協新班子落定
據悉,本次換屆選舉總監票人和監票人均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委派,總監票人為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建人事部主任楊曙光,監票人為中輕聯團委書記龐黎鑫、中輕聯辦公室會員處處長趙爽。
本次選舉投票由線上線下兩部分組成,對兩部分選票進行綜合統計後,總監票人楊曙光宣布了選舉結果,具體名單如下——
同時,現場宣布聘任王延才為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中酒協第六屆理事會全部成員就此落定!
緊接著,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召開,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宋書玉對第六屆理事會工作方向進行了現場報告。對於第六屆理事會工作,宋書玉從九個方面提出了對未來的設想——
一是構建和完善產業協會職能;二是傳承優秀文化,創新文化表達;三是以技術創新持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四是以標準建設引領產業品質升級;五是實施中國酒業教育計劃;六是踐行社會責任,提升產業美譽;七是打造名優產區和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結構;八是保護智慧財產權,提升品牌價值;九是國際、國內市場雙驅動。
宋書玉提出,在新一屆理事會期間的產業經濟主要預期目標方面,是在保證全產業產銷量穩定的同時,力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萬億元,利潤超過2000億元。
中酒協新領導班子在接下來的五年,將會對自身進行怎樣的提升,又將對行業發展做出怎樣的貢獻?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