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丨聽一曲《梅花酒》: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2020-12-23 騰訊網

琴譜 | 課程 | 演奏 | 欣賞

古琴音樂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 至 節 日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 至 三 侯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 至 習 俗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圖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划。

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此外,還有採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冬 至 飲 食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 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西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 至 養 生

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要及時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時值冬至時節,

聽一曲《梅花酒》,

寄追憶之情,

於泠泠七弦之上。

來源:古琴曲大全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通篇沒有一個「思」字,卻字裡行間都是深情
    所以說,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還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而此刻,33歲的白居易卻獨居驛館,孤單寂寞冷,想起家中熱鬧的燈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下了這首《邯鄲冬至夜思家》詩。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冬至到——跟著雷子哥哥一起「遊冬至」
    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素有「冬至大如年」這樣的說法,雖然都是24節氣,但是可千萬不要和其他的節氣混為一談哦~冬至為什麼稱為冬至呢?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冬至之夜,思家心切的白居易,寫下一首清新質樸的詩
    在中國,每逢冬至,一家人都要像過年一樣團聚在一起,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或者湯圓。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那些漂泊在外不能與家人團聚的遊子,自然會泛起思鄉的愁緒。在一個冬至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獨坐旅館,思念起了家人,寫下了一首清新樸實的七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我愛記詩歌|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一、說文解字在記憶《邯鄲冬至夜思家》時,第一步是理解《邯鄲冬至夜思家》全文的意思。冬至: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驛:驛站。4.全文意思我在邯鄲驛站的時候剛好遇到冬至日,抱著膝蓋在燈火前只能和影子陪伴。
  • 那年冬至,白居易在河北想家了
    冬至,吃餃子的時候,本應該是一家圍坐的時候。可是,總會有一些人,雖然也能吃上餃子,但是,他們卻無法與家人圍坐。還有一些人,他們可能會身在某地,孤獨一人,甚至連個餃子也吃不上。比如,那年的冬至,白居易在河北邯鄲。那一天,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吃上餃子,可能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冬至習俗吧。
  • 今日冬至,願所有的美好如約而至
    今日冬至今天是2020年的12月21日,星期一。庚子年(鼠年)十一月初七,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冬至。後來,每到冬至時節,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從而形成了這種習俗。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所以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也要吃餃子。時至今日,民間還流傳著那句「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寒冷的冬天裡,能夠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餃子,瞬間便會覺得溫暖了許多,舒服了許多。
  • 庚子雜議——冬至
    天氣日漸寒冷,不知不覺,冬至來臨,作為四時八節之一,冬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同時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所謂「冬至大如年」。既然到了冬至,意味著春節也就不遠了。在冬至這一天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習俗。
  • 古代冬至詩詞選
    >至後[唐] 杜甫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書異[唐] 元稹孟冬初寒月,渚澤蒲尚青。飄蕭北風起,皓雪紛滿庭。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
  • 冬至的古詩|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古詩。
  • 白居易在邯鄲過冬至,吃餃子了嗎?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離家遠行,在邯鄲驛站休息整頓時,正巧趕上冬至,在此情此景中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而白居易在冬至這種特殊的日子,身處異鄉,看著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吃著餃子,聊著閒天,更是思念家人。白居易是河南新鄭人,來邯鄲時是33歲,若這時,驛站的工作人員給白居易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也不知能否緩解他濃烈的思鄉之情?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這天,黑夜最長,是寒冷季節開始的標誌。
  • 冬至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每逢佳節倍思親,冬至是24節氣之一,在古代這一天有全家團聚的習俗,對於遠在他鄉的遊子,總是渴望回家團聚,落葉歸根,每當寒冷的冬天,特別是冬至本應該闔家團圓的時候,這種離愁別緒為明顯。公元804年歲末冬至日這一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宦遊在外,恰好客宿邯鄲一站,孤單寂寞之時中想起家中熱鬧的場景,一家人圍著燈火的樣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了一首詩,全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至今讀來仍令人感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冬至】願所有美好如約而至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願你冬至有湯圓、有餃子,有家人和朋友作伴~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至」有極致的意思 冰益壯,地始坼
  • 讀冬至古詩詞,讓大家在寒冬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天,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這意味著各地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但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在北方多數人有吃水餃的習俗,南方人多數人有吃甜食的習俗。節日來源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冬至:20首冬至詩詞,請收好!
    2.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3.邯鄲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慕柏網:冬至,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今日冬至,長夜相思日,歲月正醇時,願所有的美好和幸福都如約而至。 意思就是,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相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出來的,因此有了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說法。
  • 常識▕ 有關於節氣冬至的諺語
    山大華特臥龍學校辦學指導思想(點擊二維碼長按識別閱讀)二十四節氣 之 冬至泠風永晝猜和歲,冬至陽生淑氣回。雙鯉著夢慰遊宦,六管飛葭失細灰。 對於冬至,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史記·孝武本紀》:「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 今日冬至:歲首年近,「數九寒天」開始
    對於南北半球來說:對北回歸線或以北而言,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北最短者為夏至;對北回歸線至赤道之間而言,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夏至;對南回歸線至赤道之間而言,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北最長者為夏至;對南回歸線或以南而言,日影往南最長者為冬至,日影往南最短者為夏至。
  • 古詩詞裡的冬至,冰封雪壓中自有春意萌動,艱難困境中不忘初心
    在杜甫的這首《冬至》裡,很顯然他只感受到了冬至三候的「一候蚯蚓結」。在腐朽的封建社會,他確實是無法看到「二候麋角解」,更無法體會到「三候水泉動」。詩人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局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