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濃湯,包裹粘連著每一根筋道的麵條,燻制叉燒肉配上醃製嫩筍,再撒上一把香蔥,濃鬱的滿足感團團將你包圍。再安上個溏心蛋,來點海苔和紅姜,想必人間至樂也不過如此吧。
中國有刀削麵炸醬麵龍鬚麵臊子麵蘭州牛肉麵熱乾麵擔擔麵雲吞麵,麵食料理博大精深。日本的拉麵歷史不到百年,是中國傳過去的。拉麵最早進入日本,是在19世紀末的明治時代,它們誕生於橫濱和神戶的中華街。
那中國湯麵是如何傳入日本的?一般認可的說法都是,從日本1859年開放港口以後,在各大港口如神戶、橫濱,都設立了專門的外國人居住區。隨著中國人來日的數量日漸增多,這些地方都出現了「中華街」,開設了大量的中餐館。物美價廉的中式湯麵更是通過流動性小吃攤很快風靡日本,融入了當地的飲食文化之中。然而……日本人口中的ラーメン,並不是拉出來的。這是個中文的音譯,再譯回中文時被加上「拉」字,實際並非此意。
日本的飲食文化中有一種精神叫「一杯入魂」,是指料理人全身心的投入到製作過程中,對每一碗拉麵的美味追求到極致,通俗說便是「匠心」。福州有家店,便是以這種精神來呈現每一碗拉麵。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人來人往,卻又有著悠閒的步調、輕鬆的氛圍。這就是博多一豚軒。
作為國民美食,日本拉麵主要分為醬油拉麵、鹽味拉麵、味增拉麵和豚骨拉麵。博多一豚軒的拉麵就屬於豚骨拉麵,湯汁只使用豬骨熬製。叉燒則是精選豬梅肉,追求每一片肉薄厚統一,聽起來就是一種嚴謹的理念。食材選用也是如此,即使味素也是來自日本。
在日本,拉麵用杯來形容,而不是碗。所以才有了製作拉麵的最高追求「一杯入魂」。老闆王滬榕很年輕,卻為我們詳細地講解了拉麵的文化與故事,清晰地看到他對拉麵的熱愛和激情。19歲就離開家鄉前往日本,從工作的第一家拉麵店到現在,王滬榕和拉麵的「美味情緣」一直堅持了十一年。除了博多一豚軒,在新加坡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他的目標是在國內開到50家。「這家店花了我很多心血,很珍惜。剛開始我們不是為了賺錢,只是想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真正的拉麵,從而打造一個品牌。我們做的不止是一碗拉麵,其實是一種文化。」
要做好一碗好吃的招牌原味豚骨拉麵,需要準備這些食材,食材不多卻又不簡單。
要說一碗拉麵的靈魂所在,那一定是湯了。多個部分的豬骨頭在鍋中經過20小時的熬製,沒有任何的添加劑,真正做到原汁原味。
值得一提的是配菜裡的叉燒肉,雖說較瘦,但口感卻掌握的恰到好處。用機器統一切出的肉片薄度適中統一。
麵條來自香港,是上乘小麥製作而成的細面,為保證更好的與骨湯融合,幾乎每一根面都是同樣的粗細,這樣吃起來也越加勁道爽滑。
一碗好的拉麵極其注重細節,在上湯之前還要先熱碗,這樣才不會有溫差,讓湯的味道更好。
當然,配菜也是不能少的,尤其是一顆漂亮的糖心蛋。作為這裡的招牌拉麵,當熱乎乎的一碗麵端到面前,很快就會看見一層薄薄的油膜。沒錯,這就是骨膠原。一入口,濃鬱的骨湯香味便瀰漫開來,這正是來自純骨熬製而成的滋味。
(攝影_羅凱)
【博多一豚軒】
地址:東二環泰禾廣場購物中心6樓L605
電話:0591-28050666
人均:35元
如果喜歡
可以打賞
just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