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的豚骨高湯為什麼是乳白色的?製作濃鬱高湯的作法技巧!

2020-12-22 四川人在香港

濃鬱的豚骨高湯是日式拉麵的常見湯底,愛喝湯的人也特愛這一味,豚骨湯頭多呈現乳白色,像是匯聚食材的精華般,為什麼熬湯可以煮出乳白色的高湯,該怎麼煮?有哪些製作的作法和技巧?拉麵使用的豚骨高湯讓人感覺裡頭很營養,喝大骨湯、豚骨高湯可以補鈣?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拉麵高湯為什麼是乳白色的?

豚骨高湯呈現乳白色的湯頭,像是精華湯品,製作乳白色高湯相當辛苦,使用大骨、肉骨等熬煮湯頭,但為什麼湯會呈現出乳白的顏色,明明一般煮大骨湯都是清澈的,是骨頭裡的成分造成的嗎?

乳白色高湯主要是食材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經過長久熬煮後釋出,所產生的乳化效果,在熬煮過程中,鍋內水分因加熱受熱而持續滾動,而食材中釋出的脂肪與水相互混合後,開始產生乳化情況,在視覺上會感受呈現出乳白色。而湯頭熬煮出乳白色,除了滾煮時間與作法,使用的食材也有講究。

製作乳白色高湯的作法、關鍵?

熬煮一般的較清澈的大骨高湯,至少需要2 ~ 3小時,但熬高湯真的有辦法熬出乳白色嗎?一般人熬高湯會用小火慢熬,時間較短而湯頭僅為清透色澤。考量乳白色湯頭的形成原因,重點是運用食材中脂肪與水創造的乳化效果,因此熬豚骨湯的必要條件是脂肪量須足夠,坊間拉麵熬煮高湯時,會加入各種帶肉與含多量脂肪的部位,如肉骨、雞腳、雞皮、豬皮、精華火腿以及豬背脂等,藉由食材部位的脂肪與膠質,增加高湯內的脂肪量與風味。根據《日式拉麵、沾面、涼麵技術教本》指出,運用豬骨類如豬骨、豬頭、豬腳等部位,熬煮時表面會浮現油脂,但長時間燉煮,水和油脂會乳化成白濁色。而以專業熬煮大量的豚骨高湯來說, 8 ~ 12小時也是常見的製作花費時間。

拉麵豚骨高湯的做法與技巧

熬煮時要順利讓脂肪和水產生乳化效果,熬煮時的火力大小應以「中大火」為主,確保湯頭持續大幅滾動,增加鍋內的脂肪和水的作用,而肉骨成分釋出,也幫助肉質熬至軟化等效果。熬高湯時要透過「攪拌」幫助湯頭加速乳化,因此熬煮過程不定期翻動湯鍋內的湯水和食材,可幫助湯頭內的蛋白質、脂肪以及水等混合,滋味更相容。整合熬煮出乳白色湯頭的要素,可以分為:

拉麵豚骨高湯的食材準備:大骨或帶肉大骨,更包含雞皮、雞腳、豬皮等含脂肪與膠質食材更好。其他食材,建議搭配洋蔥、薑片、蔥等食材,幫助湯頭去腥。

拉麵豚骨高湯的熬煮作法:將骨頭先燙煮,要先去除內外的雜質與血水,可減少湯頭的腥味殘留。再另起一鍋水重新放入肉骨、蔬菜等食材滾煮,水滾開後維持中大火狀態,適時翻動食材與湯水,並觀察情況添加水分,避免因持續滾煮而水分收幹。

拉麵豚骨高湯烹煮過程:適時撈除表面浮出的雜質等使湯頭乾淨,衡量製作量,須熬煮約3 ~ 4小時或更久。可觀察湯頭內乳化的呈現狀況。

多喝大骨湯、豚骨高湯可以補鈣嗎?

至於豚骨高湯等乳白色湯頭讓人有營養的想像,但是真的嗎?大骨湯多數人會期待可以藉由飲用而補充鈣質,但根據《天然植物營養素》一書指出,100 cc的豬大骨濃縮高湯僅有4公克的鈣質,而經過久熬的大骨湯頭,裡頭的鈣含量也微乎其微。鈣質多數會存在與骨頭和肉內,若有補鈣的考量,只喝豚骨湯頭可能會讓你失望。而豚骨湯頭呈現乳化狀態,代表湯頭內脂肪含量高,若飲用過多而不節制,恐怕容易有熱量超標的困擾

自製快速的拉麵豚骨高湯

熬豚骨湯的過程較費時,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接受,你也可以試試快速製作豚骨湯的作法,以一般短時間熬煮的排骨湯頭並搭配適量濃縮高湯,再加點適量牛奶混合,乳香能幫助湯頭帶有濃鬱有風味,可是聰明製作快速豚骨湯的替代法。

熬煮的乳白色豚骨高湯,搭配各式麵食都美味,吸飽湯汁的麵條能讓你一口接一口,了解高湯的能形成乳白色的原因了嗎?運用熬煮技巧,嘗試煮出濃鬱豚骨高湯的鮮美味道吧!

相關焦點

  • 燉煮20小時豚骨高湯!東京豚王拉麵「拉麵凪 Ramen Nagi」將進駐洛杉磯
    Image via Ramen Nagi喜歡拉麵的吃貨們有福了!特別是喜歡豚骨拉麵的朋友們!因為來自東京、主打「豚王拉麵」的拉麵凪(Ramen Nagi)即將登陸洛杉磯,這也是拉麵凪在加州的第三家分店。在北加 Palo Alto 與 Santa Clara 也有分店的拉麵凪在 2004 年於東京的新宿黃金街誕生,兩名喜歡拉麵的小夥子生田和夏山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從4坪只有8個座位的狹小空間打拼至今,現時已在日本、臺灣、中國內地、菲律賓與香港有多家分店。
  • 面面俱道:一份關於日本拉麵的小百科
    鹽味拉麵有些類似蘭州拉麵,是清湯拉麵的一種,湯汁清澈但味道較鹹,有趣的是,有些拉麵館經過改良加入咖喱這種新食材,製作出一種類似在天津地區廣為流傳的黃湯拉麵;味噌拉麵,我嘗起來像是面裡加入了一些具有特殊味道的醬料,很難評價其味道;而最和我心意的當屬
  • 關於高湯的知識 以及製作方法!
    二、,西式高湯 ①雞高湯 材料:雞骨架,洋蔥,芹菜,胡蘿蔔,丁香,香草束,蒜,胡椒。 做法: 類似於中國高湯,不過熬製的時間改為2-3小時 ②褐色高湯(這個是製作各種汁的底料,十分重要) 材料:牛骨,洋蔥,胡蘿蔔,大蔥,芹菜,番茄醬,香草束,胡椒 做法 1用230度將牛骨烤40分鐘,烤到一半時加入蔬菜一起烤,最後加入一點水稀釋烤盤裡的肉汁。
  • 老湯和高湯的製作技術
    高湯的製作,民間各不相同,最好的可能要數老雞、甲魚兩樣混燉的;差一點的,用雞殼子、肉骨頭混燉。最不濟的,也是民間飯店用得最多的,是用豬下水和豬血混燉,據說味道相當鮮,但我總想那種鮮法乃是「虎狼之鮮」,就像給極虛之人用極補之藥,為法所不取。
  • 雞高湯和豬高湯的製作配方和使用
    — — 做法 — —濃湯(俗稱白湯、奶湯、高湯)豬骨3公斤,豬肘子2公斤,豬蹄2公斤,雞架1公斤,整雞兩公斤(也有再加老鴨的)配料:大蔥200,生薑150加高湯一般說的就是這個湯。— — 用法 — —濃湯目前用法最廣就是做麵湯、火鍋湯,日本拉麵還有很多麵條用的都是濃湯。前面也說了,成本原因,用的是二湯。做菜也是大部分湯湯水水的菜,上湯娃娃菜、奶湯燉菌菇、上湯肉皮、上湯魚翅(高級濃湯)什麼的。
  •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黑蒜油拉麵你聽說過嗎?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歷史上淵源很深,中國的飲食文化對日本產生很大影響,拉麵亦是如此。之前我們有介紹過一篇日本拉麵和中國拉麵區別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讀者的反響,特別的想知道更多有關拉麵湯料的信息。今天小編就已豚骨拉麵和味噌拉麵舉例說明。豚骨也就是豬骨,個人覺得是在中國最被熟知的一種口味。豚骨拉麵興盛於九州,一般而言「豚骨拉麵」大都是指白濁的九州博多、久留米、熊本等等拉麵。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專門製作了一期節目來揭秘了拉麵之所以叫ラーメン的由來。據說在1922年,北海道札幌有間名為「竹家食堂」的小麵館,麵館的招牌是由中國廚師製作的「肉絲麵」,非常受到一些中國食客的歡迎。札幌拉麵在傳統的味增的基礎上添加了豚骨、雞骨高湯,面碼多放炒過的蔬菜或是輔以叉燒、海苔、竹筍、魚板等配菜,整體味道濃鬱、油脂厚重。在寒冷的北國之境來上一碗,別提多得勁兒了!說完札幌拉麵,下面讓我們來說說喜多方拉麵。
  • 【珍藏秘方】9種實用高湯製作配方
    ✎什錦果蔬高湯製作方法:以個人喜好,將各種蔬菜水果,放入果汁機中,加適量清水,攪打成汁,再回鍋煮開即可。✎蘑菇高湯高湯製作方法:將松茸、蟲草、羊肚菌、牛肝菌的幹品分別用溫水衝洗、泡軟,用紗布包紮好,放入湯鍋中,加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文火煲煮2~3個小時,關火即可。
  • 日本拉麵都有哪幾種?!
    圖片參考google在日本醬油拉麵是在普通不過的拉麵之一據說100年前的東京還有淺草的拉麵店就已經開始提供醬油拉麵了。使用豬肉,雞肉,魚類煮出來的高湯加上醬油調汁而成。圖片參考google在日本國內提供的店鋪相對於其他拉麵數量較少。但是在北海道·札幌地區是非常暢銷的。大致使用大醬還有各種蔬菜高溫炒制最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
  • 豬骨高湯、牛骨高湯、萬能高湯、魚高湯、海鮮高湯、蔬菜高湯等價值數千元的10種高湯配方和做法,收藏好,隨時都能用的上!
    一勺高湯勝百料,高湯絕對是烹飪高手的一項秘密「武器」,不管是中式烹飪還是西式料理,它都能起到化平凡為神奇的作用,只要家中常備,真的是燒什麼菜都香。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發「菜譜」二字即可自動獲得。 高湯的種類很多,今天就為大家分享10款平時做飯常用,適用範圍很廣的家常高湯,做好後隨用隨取,非常方便。
  • 日本拉麵全解析
    在拉麵中也是一樣,鹽味湯頭與醬油、味噌同樣有人氣。鹽味拉麵湯有透明感,浮著金黃色油脂,為許多鍾愛細膩高貴感拉麵的食客所追捧。大部份的鹽味拉麵,為了不產生渾濁而用小火慢慢熬煮豚骨、昆布與蔬菜等,再以此湯為底加粗鹽與巖鹽調味。鹽味也是最能突出湯底香氣的,味道最為清爽純粹,是看似簡單卻是非常難製作的拉麵品種, 因此儘管歷史悠久卻普及度不高。
  • 4家永遠排長隊的日本拉麵店
    拉麵的靈魂是湯底,口味一般是由タレ(醬料)或だし(出汁,即俗稱湯頭)決定的。日式拉麵分為四大湯系:醬油拉麵、鹽湯拉麵、味噌拉麵、豚骨拉麵。其中醬油、鹽味、味噌都屬於醬料,而豚骨(以及魚貝等)則屬於出汁。
  • 穿越日本,只為這碗黯然銷魂的日式拉麵~
    鹽味拉麵的歷史雖長,但從全國覆蓋面來看鹽味拉麵卻並不多。大部份的鹽味拉麵,為了不產生渾濁而用小火慢慢熬煮豚骨、昆布與蔬菜等,再以此湯為底加粗鹽與巖鹽調味。鹽味拉麵食材精華直接反映在湯裡,可以說是看著簡便實則很難製作的拉麵種類。成功的鹽味拉麵湯有透明感,浮著金黃色油脂,為許多鍾愛細膩高貴感拉麵的食客所追捧。
  • 美味的日本拉麵:到底有什麼講究?
    鹽味也是最能突出湯底香氣的,味道最為清爽純粹,是看似簡單卻是非常難製作的拉麵品種, 因此儘管歷史悠久卻普及度不高。但也有人持相反態度,認為好的味增完全不需要湯底的加持,即使只加清水也可以制出非常美味的拉麵。而北海道味噌拉麵湯底的製作方式更是特別:客人點單後,廚師會以碎肉代替叉燒,與蔬菜和大量的綠豆芽一起炒香斷生,然後加入事先用豬骨以及蔬菜熬製而成的高湯和味噌,煮開製成拉麵的湯底,簡直就是寒冷冬天的「一杯溫暖」啊。
  • 吃貨必看----日本最全拉麵解析
    在拉麵中也是一樣,鹽味湯頭與醬油、味噌同樣有人氣。鹽味拉麵湯有透明感,浮著金黃色油脂,為許多鍾愛細膩高貴感拉麵的食客所追捧。大部份的鹽味拉麵,為了不產生渾濁而用小火慢慢熬煮豚骨、昆布與蔬菜等,再以此湯為底加粗鹽與巖鹽調味。鹽味也是最能突出湯底香氣的,味道最為清爽純粹,是看似簡單卻是非常難製作的拉麵品種, 因此儘管歷史悠久卻普及度不高。
  • 日本的豚骨拉麵好吃的秘訣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人愛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日本的美食食開到了全中國,在各大商城,檔口中都可以看到,烤肉、壽司、三文魚刺身,麵食有烏龍麵,最最出名的麵條當然屬豚骨拉麵,一碗30-50不等,一碗拉麵就能賣這麼貴,而且吃的人還特別多,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 拉麵學堂,教你學會吃拉麵!
    成功的鹽味拉麵湯有透明感,浮著金黃色油脂,為許多鍾愛細膩高貴感拉麵的食客所追捧。味噌拉麵使用的味噌醬料,本身就是相當強烈的調味料,好的味噌只加開水也可以制出非常美味的拉麵。拉麵店卻沒有因此偷懶,許多還都搭配豚骨湯與雞骨高湯,做出更順應食客刁鑽的味覺、更有深度的味噌拉麵。
  • 你最喜歡吃哪種日本拉麵?在日本,拉麵的種類居然這麼多?
    鹽味拉麵的歷史雖長,但從全國覆蓋面來看鹽味拉麵卻並不多。大部份的鹽味拉麵,為了不產生渾濁而用小火慢慢熬煮豚骨、昆布與蔬菜等,再以此湯為底加粗鹽與巖鹽調味。鹽味拉麵食材精華直接反映在湯裡,可以說是看著簡便實則很難製作的拉麵種類。成功的鹽味拉麵湯有透明感,浮著金黃色油脂,為許多鍾愛細膩高貴感拉麵的食客所追捧。
  • 【日本料理基礎—出汁】那一碗澄清的海洋鮮味高湯
    在日料中的高湯大致分這麼幾種,一種是素高湯,用什麼比如牛蒡啊,胡蘿蔔啊,幹香菇啊什麼的熬製出來的,一種呢就是用肉和骨頭熬製出來的高湯,比如我們常能見到的豚骨高湯,還有一種就是日料中獨有的這個【出汁】。 最基礎的【出汁】只會用到兩種食材,鰹魚花和昆布。
  • 一碗不可辜負的豚骨拉麵
    日本的飲食文化中有一種精神叫「一杯入魂」,是指料理人全身心的投入到製作過程中,對每一碗拉麵的美味追求到極致,通俗說便是「匠心」。福州有家店,便是以這種精神來呈現每一碗拉麵。作為國民美食,日本拉麵主要分為醬油拉麵、鹽味拉麵、味增拉麵和豚骨拉麵。博多一豚軒的拉麵就屬於豚骨拉麵,湯汁只使用豬骨熬製。叉燒則是精選豬梅肉,追求每一片肉薄厚統一,聽起來就是一種嚴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