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式高湯
1 傳統上湯
2 素上湯
3 魚湯
二、西式高湯
1 雞高湯 Chicken Stock
2 褐色高湯 Brown Stock
3 魚高湯 Fish Stock
4 蔬菜高湯 Vegetable Stock
5 昆布高湯 Seaweed Stock
6 野味高湯 Game Stock
三、保存以及tips
① 傳統上湯
上湯又稱高湯,顧名思義在中菜中擁有至高的地位 常用於烹調湯羹, 燜燴菜餚和勾芡等,可提升食材的味道,尤其是味淡的材料如魚翅,鮑魚,蔬菜,豆腐等。
材料:新鮮老雞1隻,豬腿肉,金華火腿,白胡椒。
做法:1 老雞洗乾淨後斬開4塊,豬腿肉洗乾淨後切成大塊。2 將老雞和豬腿肉一同飛水,用清水衝洗乾淨。3 將所有材料放入大湯鍋內,注入6公升清水,大火煮沸一會,將泡沫撇掉,轉小火熬5個小時,4 熄火撇油,起湯時用湯布隔去湯渣。
注意: 上湯在於熬,用大火煮沸後必須以小火長時間熬製,讓湯水呈現微沸狀態5-6小時,以保證湯的清晰度
撇去泡沫和油,湯底以味道鮮美,清澈透明呈淡茶色為佳
②素上湯
素菜以味道清淡取勝,多用於增加食物本身的味道。
材料:幹冬菇蒂,大豆芽,胡蘿蔔,馬蹄,去核紅棗。
做法:1 幹冬菇蒂浸泡15分鐘,和其他材料一起洗乾淨 2 所有食材放入湯鍋,加8杯清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熬2小時。 3 起湯的時候過濾
③ 魚湯
魚湯菜式變化多, 常用於煮,燴菜,湯羹,麵食,火鍋底等
材料:鯽魚一條,新鮮光雞一隻,(查了一下,光雞就是宰殺去毛之後常溫下的生雞),腐竹,黑胡椒,果皮,薑片。
做法:1光雞洗淨,飛水 2鯽魚去鱗和內臟,洗淨 3 燒熱鍋,下4勺油,煎香薑片 4 再燒熱鍋,下一勺生油,大火煎鯽魚至微黃 5 所有材料放入湯鍋,6公升水,大火煮沸,撇掉泡沫,轉中火兩個小時 7 起湯過濾
注意:一般使用鯽魚或者鯪魚,魚不鮮則不用。 魚湯加入雞肉會更鮮甜,加入腐竹可以更加白滑和香濃。
待水煮沸再放入魚,魚湯更加奶白。
二、,西式高湯
①雞高湯
材料:雞骨架,洋蔥,芹菜,胡蘿蔔,丁香,香草束,蒜,胡椒。
做法: 類似於中國高湯,不過熬製的時間改為2-3小時
②褐色高湯(這個是製作各種汁的底料,十分重要)
材料:牛骨,洋蔥,胡蘿蔔,大蔥,芹菜,番茄醬,香草束,胡椒
做法 1用230度將牛骨烤40分鐘,烤到一半時加入蔬菜一起烤,最後加入一點水稀釋烤盤裡的肉汁。2 所有材料倒入湯鍋,慢火燉3-4小時,撇去泡沫和油。3 過濾。
③魚高湯(個人認為中式魚高湯比這個高好多個檔次)
材料:魚骨和邊角料,洋蔥,胡蘿蔔,芹菜,12顆胡椒,2片香葉,半個檸檬
做法:鹽水浸泡魚骨和魚邊角料,所有材料放入湯鍋,慢火燉20分鐘。過濾。
④蔬菜高湯
材料:胡蘿蔔,洋蔥,大蔥,芹菜等
做法:雷同。。。。
⑤昆布高湯
材料:鰹魚片,昆布
做法:將水倒入鍋內,放入鰹魚片和昆布,燒開,將鍋離開火,待魚片沉入鍋底。然後慢慢將魚湯過濾到乾淨的鍋再慢火燒10分鐘。
⑥野味高湯
材料:把雞高湯的雞骨頭換成其他野味
做法:用牛油把野味骨煎香,其他方法如同雞高湯。
三、保存以及小tips
1、飛水的4大作用:以防血水和油脂汙染湯水,去除異味,防止營養流失,令湯水更加清澈。
2、煲湯時可以放入豬骨墊底,一來可以增加風味,更是可以防止其他湯料沉底和煮焦
3、上湯製作麻煩而且昂貴,材料可以用來做二湯,平時可以使用。
4、每次製作的分量要多,待冷卻後用密封盒存好放入冰箱,可以保存兩個月
5、可以製作湯料塊,倒入冰格後製冷,待結成冰塊後拿出,隨時使用
6、趁著湯熱,用雙層的紙巾從湯表面掃過,紙巾會快速吸取油脂
7、可以冷藏後拿出湯再刮掉上面一次油脂
圖中就是西式高湯常用的蔬菜。。 我來介紹一下那一大坨的 就是香草束 由:大蔥的深綠色部分把一束百裡香,香葉,香芹和迷迭香組成。燉菜也經常用到
補充一、
其實自己在家製作一次高湯真的十分的麻煩 平時存貨用完的時候我會製作簡易湯底(其實就是自己胡亂搭配 但感覺還不錯 - -#)
」濃湯寶「裡面我推薦史雲生雞湯 港版的會更好,但不建議用價錢更貴的那種濃醇高湯 因為感覺沒差。
雞湯和清水1:1的倒入鍋內,切一塊大塊一點的豬梅肉放進去,一塊薑片,兩塊蝦幹(就是潮州的那種蝦幹,沒有的話就蝦皮蝦米),一小塊火腿, 然後也是慢火燒15分鐘, 感覺這樣的湯底也十分鮮美!用來下面啊 煮青菜啊都能提高不少的幸福感。
補充二、
這個就是家傳秘方了!聽說在我沒出生之前一個香港知名餐廳的大廚教我媽製作鮑汁,最主要的原料就是高湯,但是這款高湯味道十分的濃鬱,直接喝都會有膠喉的感覺 不過正因為味道濃鬱,所以用它來調製其他菜式(主要是鮑汁...)簡直就是完美。
材料:老鴨半隻,老母雞1隻,金華火腿400克(最好是帶骨頭的),白胡椒6顆,豬皮+豬肉2公斤(這個好像有點嚇人) 豬筒骨若干(墊在鍋底防止沉底)幹瑤柱6顆 ,海螺肉250克
做法:大致和雞高湯的做法是一樣的,但煲的時間要多2-3個小時。
成品是奶黃色的濃湯,然後下一步就可以製作更多美味的菜餚了
下圖已經算是三湯了。。所以成奶白色,我以為還會味道很濃鬱的不過差勁了好多
whatever 二湯繼續冷藏然後隨時使用還是槓槓的。
補充三、
這條我是看一個廚師在製作澄清的高湯時的一個做法,我沒有觀看全程也沒有實踐過,僅供參考(平時在家也不會這樣做吧!)
其實就是當高湯完成後不夠清澈,就會用這個方法讓湯色更好看
用3-4個蛋清,加入以一勺檸檬汁,打發至起泡,然後加入到高湯中,大概5分鐘後會看見整個表面都是一坨一坨的蛋清,這時候撇開一個小孔洞然後再慢火燒1個小時,用濾布過濾湯水。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