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有些傷害像冷暴力,壓抑痛苦,又無從訴說

2020-12-12 開元情感工作坊

看完這部電影,一直想寫點什麼,因為這部電影的主人公金智英,我覺得她就是我本人。看電影時,我從頭哭到尾,看著女主時時壓抑自己,處處討好他人,結果卻苦了自己。

一位網友留言,我實在不明白這部電影在講些什麼,女主的老公很疼她,兩家的老人也都健在而且還很閒,完全可以讓老人幫她帶孩子,不明白她痛苦個啥,實在太矯情,還把自己搞成精神分裂,真是無語了。

我想說,老人不看孩子是有很多現實的不能在現實的原因,女人所承受的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問題,不是一個好丈夫就能幫她全部解決的。

女主金智英自從生了女兒就當起了全職太太,兩年來每天掃地做飯收拾玩具一刻不得閒,由於積年累月的繁重家務,讓她的手腕經常疼痛不得不去就醫。結果醫生卻說,飯是電飯煲做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不明白你的手腕怎麼會疼?

當金智英帶著女兒外出散步時,就有不少好事的男男女女對她指指點點說:「我也想喝著丈夫掙的錢買的咖啡,到處閒逛。」

我突然明白,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什麼感同身受,有些事你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壓倒駱駝的除了最後一根稻草,還包括所有的稻草。

我想,如果不是女主得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她的老公還有兩家老人,可能從沒覺得對她有什麼愧疚,也從沒想過是不是一直忽略她了,更沒反思過是不是對她關心不夠。

有些傷害像冷暴力,壓抑痛苦,又無從訴說。這種傷害不像暴力,傷擺在那裡,你可以哭你可以鬧,全天下的人都會理解你,站在你這邊,這種痛苦在哭鬧中得到宣洩,得到理解,你又可以從新開始。

面對社會對全職媽媽的偏見,金智英是痛苦的是焦灼,甚至連她自己也認為,全職媽媽是社會的寄生蟲。

所以,金智恩想過到蛋糕店裡做兼職,但是丈夫不同意。她又決定去找老東家,想從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去。但是保姆卻遲遲找不到,當丈夫提出替換妻子辭職回家帶一段孩子時,婆婆又打來電話斥責媳婦毀了她兒子的前程。

為什麼讓男人在家照顧孩子就是毀前程,而讓女人在家就是理所當然。金智恩最後還是妥協了,她嘴上說的理由是工作後的收入沒有丈夫多,無法負擔起家裡的開支,其實還是不想忤逆婆婆,不想為難老公。

可能有人會說,當全職太太怎麼了,只要自己的老公理解,管別人怎麼說,但是她的性格就已經決定了,她會很在意。

金智恩就像大多數女孩一樣,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裡。奶奶和爸爸重男輕女的觀念最重。奶奶認為女孩子總有一天要嫁人,能夠依靠的還是兒子,所以逼著金智恩的媽媽一定要生出兒子。

金智恩的爸爸全部的注意力都關注在兒子身上,對女兒不是忽視就是苛責。金智恩小時候,

一次坐公交車,遭遇色狼尾隨。結果爸爸知道後,不但不安慰驚慌失措的智恩,反而指責女兒穿得不端莊,裙子太短。在爸爸的傳統觀念中,被色狼尾隨,不是色狼的錯,而是女兒的不端莊造成的。

金智恩的媽媽也是重男輕女家庭的受害者,原本她學習很好,卻不得不退學,掙錢供哥哥弟弟們讀書,她對女兒們也充滿了期待。

所以,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金智恩從小懂事、孝順、又好強。金智恩學習勤奮,成績優異,上的是名牌大學,工作之後,也非常出色。

其實金智恩的好強,源自自卑,她需要別人的認同。同時,她的傳統思想,讓她對婆婆處處討好,不想違背老人的意願。

所以,過年時就算丈夫提出不回家過年,金智恩仍然決定回婆家,而且在婆家也是努力扮演好媳婦的角色,甚至把自己壓抑到精神分裂症復發。

金智恩一直默默地承受著,她想做一個孝順的女兒,賢惠的妻子,還有好兒媳婦,好媽媽。

她一直在逼自己,這樣的智恩,讓人看得心疼。

看著智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我也是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內心自卑又好強。

雖然心中對父母的不公平感到不滿,但他們辛苦把我養大,還支持我考上研究生,我覺得我不應該怨恨父母。

但是,我的性格敏感又好強,我想要處處都做得好,就像金智恩一樣,結果只能是苦了自己。

這種痛苦,這種傷害好像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它就像冷暴力,不知該從何說起。

不過,追根溯源,這一切還是由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造成的,原生家庭也只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所以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期望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全職媽媽的價值,對女性有更多的理解;做父母的能夠更加平等的愛護女兒。

電影的最後,金智恩接受了心理治療,她開始勇敢地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還開始寫作療愈,文章還得到發表,她成為了一名成功的作家。

我很喜歡這個結局,讓我們都從勇敢的做自己開始。

相關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 (2019)
    在「女性之聲」主題單元中,《82年生的金智英 (2019)》將在線下與觀眾見面。該影片講述了表面看來,金智英是一個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家庭主婦,有一個收入不菲又溫柔體貼的丈夫鄭大賢和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在波瀾不驚的日子裡享受著每一天的平淡和安穩。
  • 《82年生的金智英》,謝謝你讓我遇見
    很遺憾,在2020年初才遇見《82年生的金智英》。這是一部勇敢且直言不諱的作品,由金度英執導,鄭有美和孔侑主演的劇情電影。電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直擊韓國家庭和社會上的性別不公議題。電影上映後收穫了極高的口碑,這要謝謝影片中的金智英。
  • 《82年生的金智英》:「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82年生的金智英》01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我有些不忿,抬頭,卻剛好與母親的目光相撞。好久未曾看過母親的眼睛了,曾經眼波流轉間的顧盼生姿到如今的疲憊黯淡、皺紋橫生,竟一時間讓我有些鼻酸。目光不自覺地落到角落裡那本被我閒置了許久的《82年生的金智英》。
  • 《82年生的金智英》智英為何母親「附體」?她遭遇了哪些不善良
    文|黏黏書怪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從製作開始便爭議不斷,圍繞著男權和女權這一話題在韓國爭議不斷。政府甚至收到中斷該片拍攝的請願。影片上映當天,韓國網站上還出現了關於男性訴苦的長篇文章,目的是為了諷刺這部「女性訴苦」的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電影,讓你看到女性的絕望
    前些日子,我偶然看到一部推薦電影,《82年的金智英》片名似乎沒有什麼特殊,大意上,應該是講述某一個人的生平事跡。但朋友圈裡很快有人安利,這是一部少有的反映殘酷現實的電影。出於好奇,我上網搜索關於它的消息。
  • 講座丨《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文學分享會將於16日舉行
    韓國暢銷書《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趙南柱、韓國五大出版社之一的民音社資深版權人金多情、中國資深媒體人傅適野將親臨活動現場,三位嘉賓將從《82年生的金智英》出發,討論文學與現實的聯結,以及文學作品對於現實生活的意義。本次活動免費參加,無需預約,現場座位有限,歡迎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人只能在家做飯帶娃?2019韓國票房冠軍影片...
    ——《82年生的金智英》 」 原創 |書影君 第419篇原創文章 全文共2700個字,閱讀大約需要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需要中途按暫停去緩解情緒的電影
    看看這部《82年生的金智英》就知道了。沒有慷慨激昂的背景配樂,也沒有急促緊張的鏡頭,卻硬生生逼得你看到中途,不得不按下暫停,好讓自己稍微離開裡面的世界,緩解一下自己。可誰知道,面前的這個世界,卻與電影裡面沒有什麼區別。01 故事與現實,只隔著一個屏幕片中女主金智英,82年出生於韓國首爾市。
  • 《82年生的金智英》:生而為女,不必抱歉,你也可以做自己
    文/若水希言看完趙南柱寫的《82年生的金智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主人公金智英的人生不就是大多數女性的一生嗎?作為一個女人,似乎一生只能服務於丈夫和孩子,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工作和個人愛好,還要忍受別人的惡意,不能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這難道真是女人們想要的人生嗎?
  • 從《82年的金智英》說起,女性為什麼難以成為自己
    ​如火如荼的《82年生的金智英》終於上映了,從小說出版到電影上映,這部作品都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引爆了韓國社會輿論的同時,也在中國颳起了輿論熱潮。有人說這部電影是韓國女性的人生報告書。
  • 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我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女性不願生孩子了
    這幾天讀了《82年生的金智英》,這是以韓國平凡女性的經歷為背景寫的書,可是這個主人公金智英的經歷在我們國家女性的身上也有太多共鳴。我們的社會雖然不像以前一樣「重男輕女」,但是在孩子成年以後,父母首先要考慮的一般是幫兒子買房子,而女孩不是必須要的。
  • N號房、《82年生的金智英》……韓國女性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一度被列為禁書,因為它非常典型的概括了一個韓國女孩的一生,因為是女孩,所以從生下來開始,金智英就註定將在她的人生路上遭受到數不盡的歧視與傷害。韓國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似乎永遠是這麼嚴苛。外貌、談吐、工作、家庭……各個方面。
  • 《阿基拉》《黑客帝國》《82年生的金智英》……北影節新老佳片匯聚
    「電影萬歲」「鏡界」「環球視野」「女性之聲」與「雲上共享」主題單元中,《蜂蜜之地》《真相》《馬丁·伊登》《我失去了身體》《吉祥如意》《燃燒女子的肖像》《82年生的金智英》《熱帶雨》等都是近年備受影迷關注的熱門影片,可以想見它們的出現,又將是影迷們一年一度的「一票難求」大關。
  • 《82年生的金智英》:我想把初為人母的這3點真實感受告訴女兒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本韓國小說。該書於2016年10月首次出版,就榮登2017年韓國新書暢銷榜排名第一,很快在亞洲其他國家,也暢銷起來,是亞洲10年來少見的現象級暢銷書之一。改編成由鄭裕美、孔劉主演的同名電影,上映後也成為當時韓國一隻票房黑馬。作者趙南柱也因為這本書獲得了「年度作家」的榮譽。
  • 有些痛苦壓抑太久,說多少次也無法釋懷
    有人說,當你心裡有不愉快、不痛快的事情的時候,可以找人說一說,說出來心裡就會暢快很多,但有些痛苦埋藏太久,壓抑太久,雖然說過很多次,提起過很多次,但每一次都還是會觸動內心最脆弱的地方,每一次都會痛,不管你說多少次,好像也無法減低這種痛苦或降低這種折磨。有些痛,儘管過去很多年也依然無法釋懷,總被其折磨、被其影響著。
  • 韓文小說推薦|《82年生的金智恩》
    教韓語的歐尼最近看了很多朋友推薦的書《82年生的金智英》一本被貼上女權主義的書,文在寅總統推薦,開始第一章就發現不是,金智恩這是普通的沒有更普通,又特別鮮明的女性形象,像我們身邊所有人一樣,在她身上很輕易的就可以找到自己。
  • 《冷暴力》:心理學家總結的精神虐待伎倆,每個人都深受其害
    其實我們完全不必詫異,如果我們知道冷暴力這樣的精神虐待是如何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就會明白,每一個人都曾經受到過精神虐待,並為此痛苦、煩惱。只是有些人需要承受的虐待時間更持久,方式更隱蔽,而在法律上又缺乏明確的規定製止精神虐待,導致我們忽視了精神虐待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