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海藥業的數位化生產車間。 (資料圖片)
編者按:「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五年來,台州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台州日報》今起推出「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喜迎黨代會」系列報導,全面展示近五年來,台州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成功實踐,回應老百姓對「十四五」期間台州發展的期盼,從而推動台州「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敬請讀者關注。
12月17日,一場名為「青大E站線下集市」的活動在臨海舉行,我市逾百家中小微外貿企業,通過「線下集市+直播帶貨」的方式,掘金「90後」消費市場。
「在『雙循環』戰略下,台州民企如何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今天,我們便是試水從傳統的OEM工廠轉型,布局國內零售市場。」活動發起人、浙江凱佩詩雅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真說。
像這樣,近五年來,我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民營經濟活力、靈性和韌勁,不斷推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市生產總值躍上了5000億元臺階。
五年跨越,巨變譜華章。這五年,台州經濟到底有何嬗變?
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生產總值破5000億元大關
12月11日至13日,台州好產品「五進」系列活動——第14場團購周在路橋一社區舉辦,10多家台州企業參加,短短三天時間,累計銷售產品4025件,銷售額18.4萬元;
據天貓數據,今年「雙11」,台州人創下33.1億元的交易額,排名全省第五;
受疫情影響,台州一季度經濟低位開局,之後主要經濟指標逐月逐季企穩向好,前三季度GDP增速1.7%,實現由負轉正,全年預計進一步提速;
……
幾個事實和數據,充分見證了台州人的消費實力,更是彰顯了台州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放在更廣闊的視野,回望「十三五」,雖世界經濟風雲變幻,台州經濟始終無畏風雨、破浪前行,實現了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的裡程碑式跨越。那麼,這個跨越憑的是什麼?答案是:五年間,駕穩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三駕馬車」動力十足。
激活市域消費,搶灘國內市場。今年以來,圍繞刺激消費,先後舉辦了「台州製造拓市場」線上產業直播節等系列活動,其中實施的「千店萬鋪連一家」全民促消費活動,發放3億元消費券。2017年,台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破2000億元大關,2019年突破2500億元,前四年年均增速達9.9%。
有效釋放投資增量,帶動經濟企穩。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發展平臺項目等「十大百項工程」,1-10月固定資產投資逆勢增長3.8%,全市新籤約5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16個,協議投資額2781.3億元,分別增長10.2%和20%。
貿易大市地位更加鞏固。據海關數據,今年1-10月,台州市外貿實現進出口總額1438.9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1327.8億元,同比增長2.9%。隨著中國首批二手車出口試點地區、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台州對外開放格局逐步打開。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增長極蓄勢崛起
星星冷鏈的數位化車間、華海藥業的醫藥智能工廠、天成自控的車輛座椅數位化車間……放眼當下,智能製造活躍在「台州製造」的每個角落。
「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經濟更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在製造業上,我市開啟了千億級產業培育、科技新長徵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重點培育「456」先進產業集群,加快打造世界級製造基地。截至目前,台州擁有製造業企業6.9萬家,擁有21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6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稱號,299個產品細分市場佔有率國內外第一。
「十三五」期間,我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從2015年開始,全市第三產業全年增加值首超第二產業;到2019年,一、二、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分別為5.49%、45.58%和48.93%;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逐年增加。
面對疫情大考,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台州則全面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布局。
面向「十四五」,台州市委提出了打造工業4.0標杆城市的目標,核心就是以數位化轉型賦能發展。
目前,台州制定了《台州市產業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滾動實施100多個數位化轉型重點項目;到今年年底,台州將建成5G基站5000餘個;積極引進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共建台州製造數位化賦能中心。
如今,不少企業主動投身數字經濟懷抱。海德曼智能裝備主動對標「工業4.0」,引入「西門子」全套數位化解決方案,投入數千萬元進行智能車間改造。
改革開放縱深推進,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無論是量的增長,還是質的提升,都離不開改革紅利的充分釋放。
近五年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放管服」改革、民營企業改革、小微金融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
發展經濟,營商環境是關鍵。近五年來,我市對標世界銀行標準,按照「五高五低」目標,多維度提升營商環境水平——
重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開辦實現全流程「一件事」一日辦結,常態化企業註冊實現2小時完成,今年以來市場主體逆勢增長12.6%。
加強小微金融改革,今年以來信貸總量增長17.9%,貸款利率平均下降0.83個百分點,11月份,全國首份地級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台州位列第七。
站在「十四五」規劃開局的新起點,台州把「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作為釋放動能的關鍵招和決勝未來的勝負手,正以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破除種種障礙。
突出交通先行,圍繞打造「長三角南翼綜合交通樞紐」目標,杭紹臺鐵路將於明年建成通車,到時候台州到杭州只要1個小時,到上海只要2個小時。
圍繞「滬臺結親」,主動與楊浦區、青浦區等建立合作關係,成功舉辦2020上海·台州周活動,進一步擴大台州在上海的影響。
強化產業協作,北部灣區與上海市北高新集團共建滬甬臺產業園、台州灣新區與上海臨港集團共建台州(上海)產業合作園。
站在新發展階段,著眼新發展格局,台州正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