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同學們之間討論最多的,就是:
面試官都提了什麼問題?
而聽到最多的回答是:
當時太緊張了,感覺沒有發揮好……
要是怎麼怎麼就好了……
機會是稍縱即逝的,如何把握是關鍵。
這一次,我們就接著《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中,幾位同學在面試時的表現,拆解一下,應對面試官提問時的回答方法。
1、回應「裸辭」的3個要點
在第一篇拆解中,我們提到的:
丁輝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因為多出了幾個不必要的詞,給自己挖了很多坑,導致面試管提問的方向總是對他不利。
這裡包括:年齡大、非法本、辭職。
對於「為了參加這個節目辭職」的做法,丁輝是這麼解釋的:
我以一個非常乾淨的狀態來參加這個面試,我覺得一方面是對我之前律所的尊重,因為我已經來參加你們的offer面試,那我不能再佔著他們一個崗位。我覺得我從那邊離開之後,是對他們的尊重和負責,我覺得同樣也是對君合的尊重和負責。
其實,這一段說的很牽強。
面試官陷入不認同,你說的是「尊重和負責」,可面試官看到的是「賭徒心態」,不留後路不顧後果,放在律師這種顧忌風險的行業中很危險。
這裡給一個參考回答,你體會一下聽完之後的感受:
我上一份工作要求非常高,經常加班到深夜,而我為了這份工作也是全身心投入的。所以,但我無法全身心投入的時候,我覺得我不應該繼續這份工作了。
其次,我在上一份工作中的績效都是同級同事中最高的,所以我有自信在辭職後找到一個同樣薪資的工作。但是,貴公司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所以我選擇裸辭來全身心投入到這個機會中。
這一版回答中強調了幾點:
第一,我對工作的態度是「全身心投入」的,無論是上一份工作,還是當前的面試。
第二,我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是有信心的。我不是因為找不到其他工作才來這裡,相反,是因為這裡要求更高,所以我才「捨棄了暫時的利益」,選擇來這裡找一個博一個更大的機會。
第三,我非常珍惜這次面試,希望能有進一步合作的空間。
既不會暴露出「衝動」,也不會顯得「無能」,在面試官看來,才是對自己公司的一種尊重。
2、結合優勢來說年齡問題
對於「年齡大」這個問題,其實是現在比較敏感的一個話題。不說丁輝面試的「實習生」崗位,在很多中年人的轉行中,「年齡」都是不願意提及、又迴避不了的問題。
這裡 ,丁輝的答案,同樣值得警惕。
他說:
這個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
可能跟其他的實習生相比,年齡是比較大,但我覺得,在我自己的內心認知裡面,我覺得三十歲的年紀並不是一個非常大的年紀。
而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時區,可能有的人二十歲畢業,但是三十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二十五歲畢業,可能二十六歲找到工作。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他們可能會遙遙領先於我;但是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他們難以望我項背。
這一段話沒有什麼說服力,聽起來很是無力。
這裡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時區」,其實是一首詩,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No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紐約時間比加州早三個小時,但加州並沒有變慢。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有的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but died at 50.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卻在50歲去世。
……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some might to be behind of you.身邊有些人看似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in their Time.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我們不去糾結這首(想看原文的話,可以在後臺回復「時區」,查看回復。),就丁輝引用這首詩的動作,說明在丁輝看來,「年齡大」確實是一個劣勢,所以才需要如此解釋。
在平時,我們讀一讀,無論是安慰自己也好,給自己下一步的動力也好,都沒有問題,可現在是面試,面試是一個需要你展示優勢而非情懷的地方。
「穩重」「成熟」「抗壓能力強」,這些都可以成為做律師的優勢,而「年齡」是一個結合的點。完全可以結合前面提到的方法,揚長避短,談論優勢而非解釋劣勢。
3、回應其他人對自己職業選擇的影響
沒有一個老闆喜歡沒有主見、具體不定、隨風搖擺的員工。
所以,如果在面試的過程中,被問到了「父母或家人怎麼看待你的工作」,「結婚以後有什麼的打算」等等,這類牽扯到你與公司之間的「第三方」時,你的回答要謹慎。
一個好的姿態,正如何老師評價的:聽取,而不是聽從。
聽取,這是一種虛心的態度;聽說,則是一种放棄選擇的表現。、
所以,在被問到這一類話題時,你只需要把握「聽取意見,但會自己做決定」這一條就可以了。
至於「父母建議佔60」的答案,只會讓面試官疑惑:那我怎麼問你呢?
寫在最後
到這裡,關於面試的拆解就告一段落了。
從自我介紹,到職業規劃,到應對敏感問題,除了薪資談判,已經覆蓋了新人們會遇到80%場景。
自我介紹:拆解《令人心動的offer 2》面試環節:如何用「自我介紹」加分
職業規劃:《令人心動的offer 2》:與面試官 聊「職業規劃」的正確姿勢
當然,很多人在看的時候,批評王驍的面試過程「假」。
其實,這正是因為王驍很明顯做了大量的準備,每一個問題幾乎都是他提前準備過的,所以回答的「不假思索」。
這種做法好不好呢?我問了做了十多年HR的朋友,他說:
對於實習生,你答什麼不是關鍵,你面對面試的態度才是。
所以說,隨性、自然是一種表現,但這並不意味你可以真的隨便。即便有把握的面試,也一定要認真對待,記住,態度也是打動面試官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