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基本意思是你有信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的自由;你有信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那種宗教的自由……總之,合法的宗教信仰,合法的宗教活動,任何人、社會團體和政府機關不得強制和歧視,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我們國家一向強調依法治國,會取消和抵制過與宗教有關的洋節如聖誕節、受難節、感恩節……等等節日活動嗎?根本不可能!
早前國家下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只要仔細看一遍文件,通篇找不到一處不許過洋節的字眼,該文件通知要求的主要精神是傳承發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其中關於節日的要求是「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沒有一處字眼是說到要取消或抵制洋節的!
對於過洋節,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出於文化的新鮮和好奇,跟著湊個熱鬧,其實絕大多數國人並不清楚這些洋節是怎麼回事。反而在商家炒作、煽動下,和中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洋節,成為了商人們招攬生意的一個噱頭,成為了呼朋喚友吃飯喝酒的一個藉口,成為了年輕人狂歡的一個理由。若要說人們多喜歡這個洋節,依我看充其量就是葉公好龍似的喜歡,商家們使勁鼓吹一下,力圖趁機多掙幾兩銀子而已。
今年聖誕節很快就到了,商家們很快又忙碌起來,酒吧,夜店忙著招攬客人,商場忙著促銷,水果商人千方百計的包裝蘋果,外國人的節日,商人們拼命地當作中國的節日過。一些大商場門口掛上彩燈貼上裝飾物,門前擺放著聖誕樹和聖誕老人,放著鈴兒響叮噹的音樂,這個城市這幾天又有了過我們傳統節日的熱鬧氣氛了。
記得我對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萬聖節……這些洋節第一次有了感覺是在大學校園裡。那時候的平安夜還有樂隊、時裝、街舞……等等節目表演呢!學校也有留學生、外教的,我們三五成群的跟著他們過節,也是增進友誼,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這樣的和諧氛圍反而覺得我們學校是那麼的開放包容和溫馨,我們學生也很喜歡,輔導員、學校領導也是積極互動的。說句大實話,不管什麼洋節都是我們的情人節和消費節。
這幾年,可能中美關係的消極影響,再加上國外的抹黑污衊,使得我們認清了他們的嘴臉是這般可恥醜陋。因此我們很憤怒,想通過一些方式表達我們對他們不滿,從而有了不過什麼洋節之類的等等言行。
客觀一點,在我看來,一些洋節在現實社會中,有和諧氣氛、促進消費、緩解壓力、增進友誼等作用,談不上與文化自信掛鈎。畢竟5000多年傳承的優秀文化傳統節日使得我們的文化自信有了深沉情懷、價值堅守和不滅信仰,反過來我們這樣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必定會堅守好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代表的中華優秀文化。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這些洋節,只要對我們沒有損害,沒必要爭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