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中醫術第一世家「峏山楊」建成展覽館!世醫代傳二十四,一脈相承六百年!

2021-02-18 拇指巢湖


拇指巢湖,巢湖社交類新媒體資訊傳播交流平臺。拇指巢湖,巢湖人的大朋友圈;拇指巢湖,巢湖人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關注公眾號請點擊標題下藍色「拇指巢湖」。

最近,「峏山楊」婦科(中醫)展館在柘皋峏山五爪崗村建成,讓傳統中醫文化文化彌久留香,也為巢湖再添一個難得的人文景點。

峏山,巢湖市西北五十裡地,介柘皋、中垾兩鎮間,各距十五華裡,山以字形,故名。今柘皋鎮峏山即著名中醫婦科世家峏山楊發祥地。「峏山楊」堪稱巢湖土著中醫術第一世家,經柘皋鎮政府文化部門積極申報,2016年5月22日,經巢湖市政府第117次 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峏山楊」婦科(中醫)列為「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史料記載,峏山楊氏祖籍原本浙江慈谿。先祖楊九州於南宋理宗淳佑年間﹙1240~1250﹚以文學得中進士,授車駕司郎中,任福州知府,後宦遊於皖,晚年遂於峏山隱居。自是,後世繁衍日眾,終成巢之望族。九州公五世孫楊勇、楊義,早年追隨朱元璋,勇以軍功得授弘農郡侯,義為昭勇將軍。楊勇之後遷至福州,今巢之楊氏皆為楊義之後。

世醫代傳二十四,一脈相承六百年。有關峏山楊氏婦科的歷史記載,明、清兩朝三部尚書龔鼎孳有謂:「楊氏甲門文章,政事各有所表,見國與邑之史,不絕於書。其不為良相者,猶得為良醫」。清廬洲知府戴汝定稱:「楊氏之醫十有九世,不經其治而死者,病家不能無恨,鄉裡也不誚嚷也」。

峏山楊氏婦科源自明昭勇將軍楊義得名醫所傳。清·陳夢蕾《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醫術名流列傳》及著名醫史學家陳邦賢《中國醫學人名誌》楊名遠條均記載:昭勇將軍楊義晚年歸隱,有名醫挾婦科秘訣謁,因命其子師之,盡詳其術,大顯於時,自是世代因襲,傳及於今。根據《楊氏宗譜·指揮公傳略》考證,楊義於明·永樂三年五月初八告老回至原籍,永樂十年九月初六以疾告終,由此得知,楊氏婦科當起源於公元1405~1409年間。

清代以來,楊氏醫家逐漸向外拓展,分枝甚廣,遍及合肥、蕪湖、蚌埠、淮南、淮北、宣城等地。其中,以蕪湖、合肥分枝影響為大。如第二十一代楊光淮,字注之,於清同治年間遷至蕪湖,懸壺三十餘載,醫名遐邇,至今蕪湖中二街尚有「峏山楊巷」。光淮三子楊裕蕙,字芳田,曾撰有《峏山楊氏婦科臨床醫話》,著重闡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療婦科不孕症,大大超越了前人溫宮育子的治療法則。裕蕙侄楊佰勳、楊仲書,均為我省近代著名中醫專家,佰勳曾任商務印書館董事,長於中醫理論,仲書於中醫臨床造詣頗深。

來源:巢湖市旅遊局


本平臺法律顧問:安徽韶陽律師事務所  路飛雲律師


相關焦點

  • 【原創】婦科世家—峏山楊
    今柘皋鎮峏山村﹙原柘皋鎮峏山鄉大楊村﹚即著名中醫婦科世家峏山楊發祥地。史料記載,峏山楊氏祖籍原本浙江慈谿。先祖楊九州於南宋理宗淳佑年間﹙1240~1250﹚以文學得中進士,授車駕司郎中,任福州知府,後宦遊於皖,晚年遂於峏山隱居。自是,後世繁衍日眾,終成巢之望族。九州公五世孫楊廣、楊義,早年追隨朱元璋,廣以軍功得授弘農郡侯,義為昭勇將軍。
  • 原創丨峏山楊故事--峏山楊氏婦科「老四房」與 「老八房」
    戰後,年近而立,遂絕意進取,潛心家傳醫道,以醫行世。同治年間遭族中事變,攜眷由峏山遷蕪湖中二街一小巷掛牌行醫 30 餘年,為江城蕪湖峏山楊創始人。清宣統元年(1909)逝世,傳醫術於三子楊裕惠。楊浴惠,字芳田,著有《芳田醫案》、《芳田談醫》、《峏山楊婦科臨床醫話》於世。裕惠侄楊佰勳、楊仲書均繼承家學,為安徽省現代著名醫家。
  • 峏山楊氏中醫婦科流派傳承初探(下)
    楊應侯,孟卿第三子,醫術精湛,名震江淮間,應排行第三,鄉人呼為「三先生」,早年醫跡遍及蕪湖、巢湖、合肥、南京、上海等地,晚年行醫鄉裡,傳人有張麗峰及承源、承祥兩子。張麗峰(1932—2006),字學水,含山縣福山人,1947年問正式遞貼拜師於楊應侯,為其開山門之徒(當年拜帖仍珍藏於其子張東鳴處)。
  • 峏山楊氏婦科張麗峰經驗藥對
    張老幼入私塾,1947年,拜師安徽省三大婦科流派之一的「峏山楊氏婦科」第18代傳人楊應侯(字儀亭)先生習醫。1953年,考入蕪湖安徽省中醫進修學校學習,期間與師弟承源、承祥從蕪湖名醫楊仲書處抄得《峏山楊氏婦科秘傳》與《求診便覽》勤加研習。1958年,張老在合肥參加安徽中醫學院針灸師資班,並跟隨師叔楊新五臨證學習。
  • 梨園世家英秀堂譚:傳承七代的京劇世家為何至今屹立不倒?
    仔細想想,若是幾代人都從事著京劇事業,這得是多麼難得的現象啊,但就是有這樣的家族,他們世世代代為了京劇的繁榮與昌盛而努力,他們活躍在各大舞臺上,成就了京劇一場又一場的精彩。我國的梨園世家很多,有的已經傳承了六七代了,有得到五代,而那些三代、兩代的梨園世家更是不勝枚舉。
  • 巢湖北岸山口凌_合肥在線
    人們發現在大架山腳下有一泉眼直通窪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日流淌著。清冽的泉水,形成一塊窪地,滿滿的一汪清水足夠山口凌人畜用水,澆灌田園,故人們稱之為「井窪」。數百年來,井窪的水養育了一代代山口凌村人,培養了眾多的國家棟梁之才。
  • 百年世家之丹桂傳奇
    第二代傳承人黃榮泉於清.同治年間為夫子祠所雕刻的部分精微透雕等作品,得到了父親的認可,並對家傳佛像木雕藝術和古法傳統結構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提升,於是2004年接到在國內的第一個大寺院溫州《太平寺》的設計製作;逐步在國內的名氣越來越大!
  • 蔡氏婦科---七代傳承的婦科世家
    上海江灣蔡氏婦科肇始於清代乾隆年間,迄今已傳七代,歷有200餘年。
  • 精誠仁孝和乃生——「張一帖」世醫家族
    加上儒家文化「不為良相,必為良醫」的事功思想與「敬天法祖」的宗法觀念,以及「書中自有黃金屋」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傳統思想的影響,最終促成了新安醫學的繁榮與以家族為紐帶的世醫傳承方式。據不完全統計,從北宋以來,新安醫家有 900 多人,醫籍有 800多種。醫家之眾,醫籍之多,影響之大,堪稱第一。
  • 宕昌:木輪文化展覽館建成
    開館儀式上,王羅海、王小菊、李順花、任映濤為磑子壩木輪文化展覽館揭牌;王小菊、李順花為第一任磑子壩木輪文化展覽館館長範景榮、副館長王衛星頒發聘書;大家一起重溫入黨誓詞。王羅海代表縣委、縣政府對磑子壩木輪文化展覽館的順利開館表示熱烈的祝賀。
  • ☞ 陳木扇女科,蒼生濟世傳千年
    木扇陳氏之祖陳沂:得賜御前羅扇永流傳陳氏婦科世家可追溯至陳仕良。陳氏代代良醫輩出:家學薪傳續補秘要陳林、陳椿為陳恆崖之子。陳沂"九傳而至藎齋翁", 尤精先業,治人所不能治之疾,決人生死多奇中,著有《藎齋醫要》。陳諫之孫,錢塘陳引泉、陳引川,皆繼承祖業。引泉曾以孤鳳散治癒張翰猶妻"始笑泣,既多言,已不語,絕飲食"之疾。陳引川得婦科心傳,曾著有《引川心秘》一書。石門(今浙江桐鄉)有陳謝,字左山,明萬曆時(1573~1615)人,祖籍錢塘,後遷居石門。
  • 湖天勝境,皖中明珠,安徽巢湖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巢湖古稱南巢、居巢,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江淮丘陵南部,介於合肥、蕪湖兩市之間,是安徽省合肥市代管縣級市,素有湖天勝境、皖中明珠、魚米之鄉等美譽。大江大湖在這裡交匯,江南江北文化在這裡集聚。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景三絕」,巢湖姥山島、銀屏山、紫微洞等自然景觀聞名遐邇。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安徽巢湖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亮相故宮午門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亮相故宮午門發布時間: 2020-09-11 09:42:0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肇鵬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中國網11日訊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
  • 巢湖最大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
    1月7日上午,從巢湖市中垾鎮傳來好消息,佔地面積230餘畝的中垾鎮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目前基地內的道路也已接近尾聲。據悉,這也是巢湖目前最大的番茄基地。    該番茄基地位於巢湖市中垾鎮小聯圩村委會埠李自然村。在剛剛投入使用的第二代番茄大棚裡,有著20多年番茄種植經驗的張克成,正和家人在忙著給番茄人工授粉。
  • 新安世醫代傳輝煌 國醫雙馨哲嗣群英——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及傳人
    而影響最大的當數定潭村「張一帖」世醫。自此張家代代專攻醫道,醫技心法,口授薪傳,祖傳末藥及其他效驗良方隨之代代相傳。現據宗譜及史料所載,將自守仁公後第二代至第十三代傳人略列如下:第二代傳人張鳳昭。張守仁娶方氏,生三子,譜名以揚、以揮、以振,次子以揮傳繼父業。
  • 行者篇第一站——巢湖
    第一站環巢湖旅遊風景名勝區是以巢湖遼闊水域風光為背景,以較為原生態的湖岸環境為基礎,以湖島、山林、灣咀為自然景觀特徵,以巢文化和典型的圩田風光為資源要素,融風景遊賞、環境保持、運動體驗、科普研究、休閒康養、旅遊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特大型國家公園。
  • 魅力巢湖 | 鼓山寺遊記
    駕校的訓練場地在城東的一塊高地,可以邊練車邊欣賞美景:鼓山與旗山綿延相對,青山間雲霧繚繞、樹木蔥鬱,日出時雲蒸霞蔚、紫氣騰盈,陰雨中遠山飄渺
  • 大凡瓷藝 百年流芳——王大凡陶瓷世家120年的創業史
    縱觀中華文化五千年的制瓷歷史,從宋、元、明、清,五大名窯(定汝鈞哥官)代代相傳的世家不乏其人,但像王大凡家族四世丹青,光耀瓷壇的陶瓷世家是絕無僅有的。放眼世界畫壇、古埃及、古印度、巴比倫、古羅馬以一種技能支撐120餘年,而且世襲罔替,代代傑出,名家輩出,群星璀璨,也只有王大凡陶瓷世家。大鵬扶搖,非一羽之輕,騏驥致遠,非一足動也。
  • 巢湖最大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
    新聞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巢湖發布微信消息,位於小聯圩村委會埠李自然村、佔地面積230餘畝的中垾鎮番茄生產基地即將建成。據悉,這是巢湖市目前最大的番茄基地。在剛剛投入使用的第二代番茄大棚裡,有著20多年番茄種植經驗的張克成,正和家人忙著給番茄人工授粉。
  • 王炳忠: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訪霧峰林家宮保第古宅
    為推動罷免民進黨側翼「基進黨」的「草包立委」,也就是那個說要招香港人來當兵、臺灣「健保」養十四億人的陳柏惟,這些天都到他在臺中當地的選區活動,並順道參觀有「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之稱的臺中霧峰林家,更有幸被認了出來,請到貴賓招待室茶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