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前的「劇本殺」:線上APP火爆 頭部產品5年融了5輪資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溫夢華 畢媛媛 每經編輯:杜 毅

一場疫情,幾乎改變了整個中國的線下消費。近幾年風靡市場的「劇本殺館」也不例外。早在春節前一周,多家劇本殺館就陸續被預定完畢,但隨著疫情爆發,店家不得不一一取消訂單。

「春節期間,原本可以迎來一波爆發,但現在,我們每個月場地、人工支出就數十萬,也許只能支撐2個月了。」多家劇本殺館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與線下劇本殺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線上劇本殺迎來一波熱潮。記者了解到,春節假期的15天中,線上頭部劇本殺APP《我是謎》總用戶約增長了20%~30%。

「劇本殺」又叫謀殺之謎。它是一種在歐美非常流行的派對遊戲,派對中的一名賓客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秘密扮演兇手的角色,而其他賓客作為玩家需要通過調查和推理尋找出兇手。數據顯示,2019年,在大眾點評上被表示5星的劇本殺店,全國有2萬多家。多位線下劇本殺店家、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很多2018年進入行業的店家,在2018年下半年或2019年初已開始盈利。

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劇本殺已站上「小風口」,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或是行業迎來爆發增長的1年。

線下旺季「泡湯」:辭退員工成本高

臨近春節,在線下劇本殺店即將迎來一波爆發時,卻正面迎上了疫情。

「很早之前,春節的場次就訂滿了,在意識到疫情嚴重後,我們把訂單都退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多位劇本殺店家如是表示,有的甚至早已安排好春節加班計劃。

杭州頭部劇本殺品牌「素未謀面」的團隊告訴記者,疫情變重後,旗下兩家店在1月23日正式閉店。「我們一家在大悅城,一家在寫字樓,春節期間停止運營,放假了。」

越大的店,這次所受損失越多。以「素未謀面」舉例,兩家店共可容納80~120人,按非節假日的經營狀態計算,兩家店的月營業額在10萬~15萬元,春節期間營業額預計可上漲30%~50%,其過年期間的目標營業額是2萬元。

上海一家劇本殺店的負責人透露,淡季營業額在每月20萬元左右,旺季可達每月50萬元左右,旺季時可從早上9點忙到半夜2點,每天接待近100人。

「資金壓力很大。」多位劇本殺館負責人告訴記者。停業不止沒有收入,人力成本和場地租賃費用都壓在店家身上。劇本殺館行業不同於其他娛樂消費行業,其收入和支出都較穩定和單一,最承壓的支出就是「場地租金」。

據「素未謀面」的團隊透露,其每月的場地租金,大悅城店6萬元,寫字樓店的1萬元出頭,加上員工費用,每月純支出大概在10萬元。上海一家劇本殺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店裡共有19名員工,兩家店每月的租金近30萬元,員工工資近20萬元。

場地在商場、寫字樓的店還能獲得租金減免優惠,如果是租用個體房東的劇本殺店,有些則感到很被動。「我寧願先別出臺復工政策,我還能跟房東談一談,不然復工了還是沒有人來玩,我就沒得談了。」一家劇本殺店的老闆如是稱。

員工工資支出方面,有繼續堅持正常發放工資的,也有隻發放基本工資的。劇本殺行業特殊的是,即便暫時不能營業,簡單辭退員工也不輕巧。「我們入行門檻有點高,店家要花近一個月時間去培養員工的主持技巧和演出技巧,輕易解僱意味著前期的投入都白費了。」有店家表示。

雖然大多數受訪店家表示資金還能夠堅持,或是到4月中旬,或是到年底。但也有2019年下半年剛開業的一些劇本殺店,前期投入資金沒有回收,幾乎只能黯然退場。

資本青睞線上:2020年本是爆發期

作為當下年輕人喜愛的線下娛樂方式之一,劇本殺近兩年發展迅速。記者了解到,很多劇本殺資深玩家此前都是三國殺、狼人殺的資深玩家和愛好者。

對此,上海靜安區一家劇本殺店的老闆許言深有體會:「2018年我剛開始做劇本殺時,同一個區域大眾點評上搜不到幾家,到2019年,一棟樓裡可能就有5家劇本殺店。」

在多數從業者印象中,劇本殺真正火起來是在2018年下半年。「我有兩家店,第一家店是2018年開的,第二家是2019年開的。第一家店開張後大概3個月開始盈利;不算最前期成本,第二家點是一開店就開始盈利。」李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線上APP接受機構資本的融資,多家線下店家認為,線下店不太適合對接大投資機構的資金,更多偏向於個人投資者,即合伙人式投資。

「一些大的投資機構會要求資金進入後把估值做大,但線下劇本店大多一個蘿蔔一個坑,店家很難把估值做大。不過,我們店有一些個人投資人,基本上都是85後、90後,都是純財務投資。」杭州「素未蒙面」劇本殺線下店合伙人表示。

採訪中,多位劇本殺從業者向記者表示,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將會是劇本殺行業一個很好的爆發期。

「2019年開業的劇本殺店已超過2018年前的總和。大眾點評上有5星好評的店,全國已有2萬多家。」在林世豪看來,劇本殺線下店不太會因為一次疫情就被打敗,線下遊戲需求會永遠存在。

不過,目前來看,劇本殺行業懸殊仍然很大,尤其是線下部分,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各大品牌之間尚未形成穩定的行業格局。

對於未來發展前景,也有品牌和店家很憂慮。他們認為,雖然當下劇本殺站上了「風口」,但就像三國殺、狼人殺一樣,由於行業的垂直性,行業的目標用戶體量有限,劇本殺仍存在較大局限性。

「在行業洗牌來臨前,我們要做好流量積累,運營好自己的社區,我們最終的落點不光是劇本殺,線下實景沉浸式項目是嘗試的一個方向。」杭州「素未蒙面」的線下店合伙人表示。

線上APP火爆:用戶上漲兩三成

與線下劇本殺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疫情發生後,線上劇本殺APP實現爆發。

大年初一,就有網友反映線上劇本殺APP——《我是謎》,由於人數湧入過多而造成卡頓,《我是謎》也登上熱搜。當日,《我是謎》緊急新增5臺伺服器後依舊無法承載用戶,團隊不得不再次增加伺服器。

天風證券的研報顯示,春節期間,各類社交遊戲(如《玩吧》《狼人殺》《誰是臥底》等)關注度躍升,其中《我是謎》和網易出品的《狼人殺》在1月30日分別登上了社交類APP免費榜的第三名和第四名。

《我是謎》APP的CEO林世豪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去年春節,我們是社交榜評第四,總榜排名第三十四。今年是社交榜第三,總榜排名第十二。春節15天內總體用戶上漲了20%~30%。」

目前,線上劇本殺APP的總體用戶量在5000萬人左右,在林世豪看來,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隨著劇本殺火熱,2018年誕生了不少劇本殺APP,「2018年暑期,最熱鬧時大概有20多個劇本殺相關的APP。」據林世豪介紹。2019年,線上劇本殺加劇淘汰,市場上只剩下《我是謎》《劇本殺》《百變大偵探》《玩吧》等幾家。

「競爭從2017年就開始了,2019年線上劇本殺格局基本穩了。2019年,我們花了4000萬元去抖音、知乎等平臺做投放,競爭對手除非再花這麼多錢去做這事。線下產品越來越同質化,資本也不會再給機會了。」林世豪稱。

2018年可謂是劇本殺類產品的「融資元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多個知名的線上劇本殺APP均有資本進入,融資金額從數百萬元到數千萬元人民幣不等。其中,頭部APP《我是謎》,8個月完成了三輪融資。

「2019年暑假付費功能一上線,我們就盈利了,未來付費潛力很大。2015年成立至今,我們已經進行了5輪融資,融資金額一輪比一輪多。」林世豪透露,「正常節奏下,2020年應該會有一輪融資,但因為已經盈利了,現在融資主要考慮投資人和我們的契合度,資本找我們的比較多。」

據了解,目前,線上商業化變現核心主要圍繞劇本付費,此外皮膚、道具等也採用付費模式。

雖然疫情後線上迎來爆發式增長,但多位劇本殺從業人員表示,未來更看好線下劇本殺發展。「第一,線下利潤高,除了租金、工資和劇本,剩下的都是收入;第二,線上是在為線下導流,玩上癮了都會跑去線下玩。」

對於未來打算,林世豪表示:「《我是謎》整體還是會做線下,2020年也有線下開店的計劃,在全國做加盟店。預計接下來兩年,全國開到300家店。」據悉,目前,《我是謎》品牌上海擁有5家線下店。

劇本受影響小:線上線下價格迥異

不同於單純的線下劇本殺店家,一家在上海有兩個分店的「推理實景演繹館」,還涉足了劇本殺產業鏈上的發行環節。「發行方面,我們今年預估會出10個劇本。」身兼遊戲設計的店老闆李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作為劇本殺產業鏈的最上遊,劇本無疑至關重要。記者了解到,相比線下停滯,劇本殺發行環節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發行主要是做產品,只要市場還在,劇本今年發和明年發本質上只有過時和不過時的概念。目前,主要是線下店受到的影響太大,對劇本需求有所下降。」李明表示。

多位線下劇本殺店家和發行商告訴記者,當下,行業內劇本類型主要分為三種:普通盒裝本、城市限定本、城市獨家本。「普通本價格一般在400元~600元,城市限定本在2000元左右,獨家本比較貴,一本的價格大概在5000元~6000元,也有質量非常好的城市獨家本,價格在1萬元左右。」一位劇本發行商表示。

目前,大多數劇本殺店家的劇本都是從發行商手中購買,購買頻率一周至一個月不等。上海一家劇本殺店負責人稱:「桌面紙質本部分,我們大概1個月會購買4套,基本都是普通本,每個月購買劇本的成本大概兩三千元。」

不過,也有店家偏好城市獨家本。杭州「素未謀面」的團隊合伙人稱,大概擁有30多個獨家本,「獨家劇本價格是普通盒裝本的8~10倍,所以佔劇本成本的80%以上,每個月差不多會留2~3萬塊錢用於更新劇本。」

記者注意到,雖然線上劇本殺火爆,但由於線下劇本的開發成本明顯高於線上本,很多發行商並不願意把劇本放到線上。

對於發行商而言,劇本殺行業發行成本相對靈活,劇本創作大多採取分成模式。「有2018年籤約的作者,現在還在參與分成,一年大概能拿10萬~20萬元分成,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一位線上劇本殺負責人告訴記者。

擁有3名籤約作者的李明告訴記者:「具體的分成比例不等,頭部作者的分成比列可能是作者七成、發行商三成;普通作者則是發行商七成,作者三成。」

●名詞解釋

劇本殺又叫謀殺之謎。它是一種在歐美非常流行的派對遊戲,派對中的一名賓客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秘密扮演兇手的角色,而其他賓客作為玩家需要通過調查和推理尋找出兇手。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站在風口前的劇本殺:屬於年輕人的「鬥地主」,頭部產品5年融了5輪錢
    數據顯示,2019年在大眾點評上擁有5星的劇本殺店全國就已經有2萬多家了。多家線下劇本殺店家、行業人士告訴每經記者,很多2018年進入行業的店家,在2018年下半年或者2019年初已經開始了盈利。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劇本殺已站上「小風口」,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本該是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的一年。
  • 虎牙二次元X劇本殺app《我是謎》撬動劇本殺推理節目市場
    虎牙二次元X劇本殺app《我是謎》撬動劇本殺推理節目市場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04-20 分享到:為此虎牙二次元在2020年聯手劇本殺知名app《我是迷》推出的首檔真人加虛擬的推理綜藝節目《推理事件簿》,在PGC內容和泛娛樂內容上做了新的試探。
  • 從推理桌遊到內容消費,線上劇本殺能否成為社交手遊領域的下一個...
    與狼人殺有著相似的名字,但遊戲內容卻大相逕庭。和狼人殺一樣,劇本殺的火爆從線下桌遊吧開始,後逐漸蔓延至移動網際網路,從公眾號到小程序最後到獨立的app,兩款社交遊戲不同之外,又有相似之處。從線下到線上的劇本殺在2016年《明星大偵探》播出之前,劇本殺就有一批狂熱愛好者。不過,當時還沒有人稱其為劇本殺,它另一個名字叫謀殺之謎。
  • 實景沉浸式劇本殺能持續火爆下去嗎?
    從桌遊、狼人殺,再到劇本殺;從密室逃脫到沉浸式戲劇;這兩條線正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我們今天要討論「沉浸式劇本身」。近年「沉浸式密室」,以「沉浸式劇本殺」、「沉浸式戲劇」為代表的一系列「沉浸式」體驗產品,都在逐漸佔據原有的文娛消費場景。 疫情讓實體商業停擺,但同時它也加速了一些娛樂類產業的線上發展,例如最近走紅於年輕人中的劇本殺。
  • 劇本殺,能「殺」出一條財路嗎?
    線上劇本殺曾在2018年有個小風口,我是謎、百變大偵探、戲精大偵探等項目都先後獲得了融資,其中也不乏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魔量資本等明星機構的身影。資本的進入讓很多人在近兩年注意到這個行業,我是謎和《明星大偵探》等綜藝的聯動也吸引了不少小白用戶。
  • 劇本殺,能殺出一條財路嗎?|36氪新風向
    線上劇本殺曾在2018年有個小風口,我是謎、百變大偵探、戲精大偵探等項目都先後獲得了融資,其中也不乏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魔量資本等明星機構的身影。資本的進入讓很多人在近兩年注意到這個行業,我是謎和《明星大偵探》等綜藝的聯動也吸引了不少小白用戶。
  • 一月消費2000塊,劇本殺是暴利生意嗎?
    · 線上線下齊開花 · 線下的流行同樣風靡到了線上。在疫情籠罩的網課期間,劇本殺成為了學生黨填補娛樂社交空白的重要選擇。 今年上半年,上海某劇本殺網際網路公司app用戶一下增加到了800萬,伺服器一度癱瘓。
  • 劇本殺為什麼會這麼火?線上和線下劇本殺的區別是什麼?
    HELLO,各位準備入坑劇本殺的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老魚是給大家籠統的分析一下劇本殺爆火的原因,以及線下和線上劇本殺的區別和推薦玩的劇本類型。劇本殺為什麼會爆火?線上劇本殺的優劣勢及其推薦玩的劇本類型線上劇本殺的優勢是——搜證快,看相關線索的時候非常方便,所以不容易因為漏掉某個關鍵線索而丟失真相(不過有時候也是雙刃劍,畢竟玩家私藏線索的話,你也不會知道)。組局快,幾乎不管什麼時間段,都有房間。
  • 娛樂新寵「劇本殺」:朋友,你到底是誰?
    劇本殺這項新式娛樂,在今年春節一夜爆紅,「我是謎」、「百變大偵探」一類線上劇本殺app在大年初一到初五下載量突增8倍。背後原因,離不開疫情背景下,居家隔離的青年學生群體尋找新的線上社交娛樂形式。劇本殺的進化史劇本殺的規則不難理解——玩家分為平民玩家和兇手玩家兩種。
  • 新職業:「劇本殺」編劇一月掙5萬!心動嗎?
    鮮鵬軍告訴記者,很多時候,外賣平臺用戶在平臺上看到的菜單、頁面設計、餐飲店定位等,未必是出自店家自己的創意,這些都是「外賣運營規劃師」工作的一部分。從店鋪入駐平臺,到設計店鋪在線定位、設計食品菜單,再到進行線上運營管理維護等等,「外賣運營規劃師」都會深度參與。鮮鵬軍舉了個例子,一家位於西南財經大學附近的乾鍋老店,剛剛入駐美團時,每5、6天才有一單生意。
  • 復工記|把自己變成「線上客服」,杭州劇本殺老闆把店鋪開到了線上
    其實,劇本殺2016年就傳到中國了,算不得什麼新名詞。但是許亞萍可以算得上時尚達人,她也沒有聽說過,可見劇本殺還是在90後、00後等小年輕的圈子裡較為普及。簡單來說,劇本殺就是角色扮演的推理破案遊戲。舉個例子,大家都看過綜藝《明星大偵探》吧?劇本殺也類似,集懸疑、推理、驚悚等元素於一身,是一種浸入式推理遊戲。
  • 火遍半邊天的狼人殺只剩「曾經」 劇本殺會表現如何?
    其實說起來劇本殺與狼人殺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是推理類遊戲,都是從線下桌遊逐漸向線上發展,不同的是,狼人殺的熱度在逐漸褪去,而劇本殺正處於升溫階段。為什麼這麼說呢?還請各位看官聽在下細細道來。  相信有不少人看過《明星大偵探》這個綜藝節目,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每一季的評分均在9分以上,不止口碑高,其在收視上也是槓槓的。就拿最新的《明星大偵探》第四季來說,第一期播放量就已經高達2.5億了,可見《明星大偵探》的火爆程度不一般。而《明星大偵探》的火爆,除了讓市場上的推理類綜藝越發多了之外,還帶火了一款遊戲——劇本殺。
  • 作業幫獲7.5億融資的背後,藏著2020年最強風口
    作業幫獲7.5億融資的背後,藏著2020年最強風口 2020年07月10日 16:15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6月告一段落。
  • 看見ET時代:那些站在歷史風口上人和事
    站在歷史風口上的中關村賣場背後的則是那些個個體賣家。樊長路便是其中一位。高中畢業便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來到異鄉打拼,2007年選擇創業的樊長路,走進了IT行業。2000年到2008年是中關村電子市場的黃金階段,趕上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大潮的樊長路生意經營的還算不錯。而後由於09年北京的金融危機對中關村電子賣場的影響日益顯現。中關村IT產品交易開始走下坡路。
  • 年輕人新寵"劇本殺",成今年熱門行業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李世佳表示,"尤其學生群體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劇本殺'中各類角色的扮演以及解謎過程,迎合了這個年齡段人群好奇,而又迫切想找到自我、證明自我的痛點。" "劇本殺"行業迎來新一波廝殺 線下門店、線上遊戲APP、劇本發行等各自湧現出行業翹楚,初步打通產業鏈上下遊。
  • 豪擲500萬開店,這是你看不懂的「劇本殺」風口
    繼桌遊和密室之後,劇本殺成為城市年輕人的新寵,劇本殺體驗店開始在全國各地興起,一個行業初現雛形。有行業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2月,全國的劇本殺店已飆升到12000家,門店多集中在商圈、大學等人流密集處。
  • 百億市場爆發,「劇本殺」第一波大廝殺
    今年春節隔離高峰期,「我是迷」等四款劇本殺或內嵌劇本殺遊戲APP,屢次殺入手機應用市場社交遊戲類前10名,成為眼下最受資本關注的網際網路經濟品牌。日活用戶最高峰時,「我是謎」曾創下因流量爆發而一度系統崩潰,不得不連夜增設5臺伺服器應急的「戰績」。
  • 線上VS線下陪玩APP獨家測評|好用到哭!
    比心陪練APP推薦指數:5星目前最大的線上陪玩APP。進去就能看到推薦的陪玩、陪玩的視頻動態。平臺也經常聯合戰隊舉辦一些活動。皮皮pipi推薦指數:4星價格相對比較親民~陪玩項目:線上陪玩,主要是遊戲(王者、LOL、和平精英)、唱歌、小遊戲(劇本殺等)
  • 央視財經:「劇本殺」迎來井噴期,國內市場規模破100億元
    12月28日,央視財經報導了年輕人之間興起的娛樂與社交新寵——「劇本殺」。這篇報導在網上發酵,#我國劇本殺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截至12月29日19:00分,話題閱讀量達到1.2億。報導顯示,最近,無論在北上廣深,還是四線小城,「劇本殺」開始興起。截至2019年12月,全國的「劇本殺」店已經由1月的2400家飆升到12000家。
  • 劇本殺走下坡路了嗎?
    復盤階段,主持人段段跟圓桌上的玩家說。段段是一家劇本殺線下店的主持人,業內把他這種職業稱為DM。劇本殺是一種邏輯推理遊戲。經過一段市場的混沌期,2019年,宋寶子的第一間劇本殺門店「戲精學院」開業時,已經有近10家同行入局了。受限於規模,他們大多蝸居在公寓和小區裡。一年後的5月,濟南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沿街劇本殺門店「五間」開門,劇本殺不必隱匿於樓房間,而此時,市面上已經有50多家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