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第二回裡,曹雪芹借賈雨村之口闡明了自己對歷史上一類人的看法。當冷子興說賈寶玉是「淫魔色鬼」的時候,賈雨村則不以為然。他把賈寶玉視作秉持了「正邪兩賦」的人。在他看來,賈寶玉這類人「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兇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之中,其聰明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亦必為奇優名倡」。
賈雨村舉了許多例子。下面讓我們看幾個例子。
陶潛,也就是陶淵明。晉代的隱士,中國山水田園詩的鼻祖。他的祖先陶侃功業彪炳,可惜到了陶淵明這一輩,家境已經貧寒。陶淵明為了養家,不得已委身官場。但是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在看透了官場黑暗本質之後,他決心歸隱田園,親自躬耕。他屢次拒絕官府的徵召,保持住了一個文人的清高與正直。他拒絕官場一方面是因為他「不願為五鬥米而折腰」,另一方面是他發自內心地熱愛田園生活。他甘於貧賤,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裡,他逍遙自在。他在當時顯得特立獨行,所以默默無聞。但是到了後來,陶淵明就成了中國古代士大夫的一個精神標杆。尤其是當他們在仕途上遭遇挫折的時候,特別容易把陶淵明視作精神偶像。辛棄疾就曾寫下「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可以說,陶淵明是魏晉風骨的最好體現。
阮籍、嵇康是「竹林七賢」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賢」裡最有才情和個性稜角的兩個人。阮籍不拘禮法,在得知母親逝世後依舊和友人下棋,但是下完棋之後立刻痛哭吐血。嵇康是一個舉止瀟灑,姿態飄逸的美男子,愛打鐵,善於彈琴,他的《廣陵散》獨步千古,被稱為絕唱。阮籍為人真率,面對欣賞的人就視以青眼,面對討厭的人就視以白眼。嵇康傲骨嶙峋,因為山濤勸他為官,而憤然與他絕交,還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兩個人的表現出一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灑脫不羈。而且,他們的行為不是故作姿態,而是發自內心。生逢亂世的他們空有滿腹才情,卻不願意和世俗相妥協,於是選擇了笑傲山林,長歌當哭。
米南宮,也就是米芾。他是北宋著名的書畫家,是一個痴人。他酷愛奇石,在紹興,他曾經在雲骨石面前頂禮膜拜。他具有強烈的藝術氣質,不俗的審美眼光。寫書法追求意趣和個性,講究體勢,筆走龍蛇,如行雲流水。他對江南煙雨情有獨鍾,一生喜好遊歷。可以說,米芾的藝術創作是他人生體驗的凝結。
柳永和秦少遊是北宋詞壇的雙子星。柳永是情場浪子,一生放浪形骸。但同時卻又是一個痴情種。他寫下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感動了無數痴男怨女。他仕途失意,漂泊終生,因此寫下了無數有關羈旅行役的名篇。如「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被蘇軾贊為「不減唐人高處」。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詞風和柳永接近。他性格不像蘇軾那般豁達,在屢遭貶謫的時候難免心情低落,感嘆「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他的詞是傷心之詞,善於「將身世之感,並打入豔情」。秦觀擅長化具體為抽象,比如「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可謂想落天外的妙句。柳永和秦觀在經世濟民方面的成就遠不如他們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柳永就感嘆「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秦觀也感嘆,「傷情處,高樓望斷,燈火已黃昏」。可以說,悽迷的風格,纏綿悱惻的情感是兩人詞作的共同點。不同的地方在於柳永流連於秦樓楚館,詞風偏於俚俗,秦觀的詞風更為清新高遠。
王朝雲是蘇軾的愛妾,也是蘇軾的紅顏知己。相傳,蘇軾曾經指著自己的大肚子問家人裡面是什麼,有人回答是一肚子學問,有人回答是一肚子胸襟,只有王朝雲笑稱是一肚子不合時宜,蘇軾對此深有同感。王朝雲可以和蘇軾共患難。蘇軾被貶到惠州後,她不離不棄,用心照料蘇東坡。蘇軾曾寫下「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而朝雲在唱這首《蝶戀花》的時候卻不忍心唱這兩句。因為她明白蘇軾是想表達一種漂泊天涯的孤寂之感。朝雲去世後,蘇軾傷心不已,寫下一首聲情並茂的悼亡詞《西江月》,其中的「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可以說將朝雲的堅貞刻畫得耐人尋味。
在了解了曹雪芹提到的秉持「正邪兩賦」的幾個人之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他們:他們都是具有真性情的人,無論處境順逆,都可以保持一種純潔的心性,不會和世俗同流合汙。他們中有人窮愁潦倒,有人被世人批駁,但是他們都可以保持初心,不改其志。曹雪芹讚美這些人身上的清風傲骨,也對於這些人在塵世當中的辛酸表示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