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廣陵散》,文人風骨最明顯。《紅樓夢》讀一百遍...

2020-12-11 秀秀書院

為什麼讀《紅樓夢》?

且看歷代評家怎麼講:

清代諸聯《明齋主人總評》:書中無一正筆,無一呆筆,無一復筆,無一閒筆,皆在旁面、反面、前面、後面渲染出來。中有點綴,有剪裁,有安放。或後回之事先為提掣,或前回之事閒中補點。筆臻靈妙,使人莫測。總須領其筆外之深情,言時之景狀。作者無所不知,上自詩詞文賦、琴理畫趣,下至醫卜星象、彈棋唱曲、葉戲陸博諸雜技,言來悉中肯綮。想八鬥之才又被曹家獨得。全部一百二十回書,吾以三字概之:曰新、曰真、曰文。

清代戚蓼生《石頭記序》:吾聞絳樹兩歌,一聲在喉,一聲在鼻;黃華二牘,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見也。今則兩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牘而無區乎左右,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此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嘻!異矣。……寫閨房則極其雍肅也,而豔冶已滿紙矣;狀閥閱則極豐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寫寶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減歷下琅琊;寫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篤愛深憐,不啻桑娥石女。……蓋聲止一聲,手止一手,而淫佚貞靜,悲戚歡愉,不啻雙管齊下也。噫,異矣!

近代詩人黃遵憲:《紅樓夢》乃開天闢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

現代文學家魯迅:《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纏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

現代理論家毛澤東:不讀《紅樓夢》,就不了解封建社會。……(中國過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上有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說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緻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

現代紅學家俞平伯:《紅樓夢》作者第一本領,是善寫人情。細細看去,凡寫書中人沒有一個不適如其分際,沒有一個過火的;寫事寫景亦然。《紅樓夢》自發牢騷,自感身世,自懺情孽,於是不能自已的發為文章。並且他底材料全是實事,不能任意顛倒改造的,於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讀者了。作者當時或是不自覺的也未可知,不過這總是《紅樓夢》底一種大勝。

……

這樣多的好處,落實到秀秀書院雅士生活當中,其實先且不論其歷史的,文學的,宇宙的,哲學的高度,僅就「詩詞文賦、琴理畫趣,下至醫卜星象、彈棋唱曲、葉戲陸博諸雜技,言來悉中肯綮」一點,便足夠我們閒暇研習不輟的了。

書院所踐行研習推行者,無過於「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八字。

琴棋書畫於《紅樓夢》當中的體現,單從「紅樓四春」所擅之事及侍婢之名即可窺見一二。

大姐姐元春因為「賢孝才德」而被封「賢德妃」。她帶進宮的丫頭叫「抱琴」,可知元春之才,多半在於琴藝高超。至於詩詞題詠,據她自己所云,只是「平平」--此二字大約亦有自謙的成分在,但以貴妃身份,在一乾姊妹面前,亦無虛應之必要,所以還應當是實在的成分多一點。

「二木頭」迎春擅棋。她的大丫頭叫「司棋」。迎春去後,寶玉徘徊紫菱洲,曾有對景念姊之作曰:「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蓼花菱葉不勝愁,重露繁霜壓纖梗。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汙棋枰。古人惜別憐朋友,況我今當手足情。」

「三丫頭」探春擅書。她的丫頭「侍書」,在同「王善保」家的交鋒當中,也有幾分主子的「才自精明志自高」。

「四姑娘」惜春擅畫,劉姥姥遊大觀園時,眾人因說起畫園子的話,賈母笑指惜春道:「我這個小孫女兒就會畫。」劉姥姥所以拉了惜春的手,贊其「別是個神仙託生的罷?」這四姑娘的丫頭叫「入畫」,雖則受了兄長之累而被攆了出去,想來對於孤介過甚的四小姐來講,素日畫海徜徉之時,行動不離她左右的,一定是那位纖纖弱質的「入畫」。

詩詞歌賦更勿須細論。賈寶玉初見小紅時,也便留了心,次日清早起遍尋不到,「只恨眼前一株海棠花遮著看不清楚」,脂評曾評曰:「此非隔花人遠天涯近乎?」「餘謂此書文字,皆從詩詞化出。」

海棠詩社、柳絮詞、紅豆曲、好了歌、警幻仙姑賦…….可不諸體皆備麼?

「開口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對於文人雅士來講,曹雪芹所創造的這一座「文學寶庫」,總應該是無可替代的「珠穆朗瑪」,終身攀登,未必能及。讀一百遍哪能夠呢?

琴士對於《廣陵散》之認識,大約也同文人對於《紅樓夢》「高山仰止」之感相差無幾罷?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曲調較為激昂的古琴曲。根據劉東升的《中國音樂史略》,《廣陵散》大約產生於東漢後期。據說,《廣陵散》這一曠世名曲,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闢刑而絕世。因而古曲《廣陵散》的背後,實則包含了聶政和嵇康的兩個典故。

《廣陵散》的各曲段分為井裡(聶政故鄉)、取韓、亡身、含志、烈婦、沉名、投劍、峻跡、微行,與聶政刺殺韓相的整個過程大致相切合。

《世說新語·雅量第六》中記載,「嵇中散(嵇康)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縱使有三千太學生上書「請以為師」,司馬昭也未允。為了剷除異己,司馬氏早已族滅了曹爽、何晏等八家名門望族,又何忌於嵇康這樣「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的獨立不羈之士呢?

據《神奇秘譜》:慢角調,開指;

小序:止息;

大序:井裡第一,申誠第二,順物第三,因時第四,幹時第五;

正聲:取韓第一,呼幽第二,亡身第三,作氣第四,含志第五,沉思第六,返魂第七,徇物(一名移燈就座)第八,衝冠第九,長虹第十,寒風第十一,發怒第十二,烈婦第十三,收義第十四,揚名第十五,含光第十六,沉名第十七,投劍第十八;

亂聲:峻跡第一,守質第二,歸政第三,誓畢第四,終思第五,同志第六,用事第七,辭鄉第八,氣衝第九,微行第十;

後序:會止息意第一,意絕第二,悲志第三,嘆息第四,長籲第五,傷感第六,恨憤第七,計亡第八。

薛山長一遍一遍彈過去,愈彈愈快,愈快愈彈。於其中真意體會得愈深,對於嵇康,對於魏晉風度的欽佩感念愈是無以復加。

前蜀·韋莊《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詩:「《廣陵》故事無人知,古人不說今人疑。」

宋·陸遊《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絕還堪惜。」

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之四:「萬裡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明·張煌言《序》:「獨從前樂府歌行,不可復考,故所訂幾若《廣陵散》。」亦省稱「廣陵」。

金一《文學上之美術觀》:「虞淵未薄乎日暮,《廣陵》不絕於人間。」

可見凡奇才傑出之士,對於《廣陵散》之曲,對於嵇康其人,皆有不一樣的期許與感懷。

千年之下,風骨凜然。

「彈琴之法……正聲和暢,方為善矣。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或怡情以自適,或諷諫以寫心,或幽憤以傳志,故能專精注神,感動鬼神……」

《廣陵散》之曲倘或真能彈一萬遍,想來「感動鬼神」亦是有望的了。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闢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

--《史記-孔子世家》

孔夫子自然是萬世師表,為儒家世代尊崇,而其習琴之苦志,於如今文人雅士而言,又何嘗沒有現實之意義?

鍥而不捨,知音自深;讀《紅》百遍,其義自見。

「《紅樓夢》、《廣陵散》,文人風骨最明顯。《紅樓夢》讀一百遍,《廣陵散》彈一萬遍。」衡量真正的文人的一個標準,大約正在於對《紅樓夢》和《廣陵散》的熟悉程度?《紅樓夢》是審美,眼光,修養,「貴族範兒」;《廣陵散》則是高度,層次,勇氣,「才子範兒」。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主旨是什麼?為什麼要讀紅樓夢?
    文/雪月溪《紅樓夢》主旨是什麼?為什麼要讀《紅樓夢》?文人下到民間,美其名曰體驗生活——曰調研也好,曰採風也罷,一切知識要講給別人聽,都得要回歸語言。古話說「士別三日,刮目櫚看」,無非是說其人出言吐語談吐異於以前。
  •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
    外國人怎麼讀《紅樓夢》?這在「紅學」中是一個冷門的課題。李晶,中國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卻對這門「冷知識」進行了多年研究。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最早翻譯《紅樓夢》的人並非來自近鄰日韓,而是來自西方。
  • 紅樓夢不好看,讓人困惑難解,紅樓夢很好看,讓人慾罷不能
    讀紅樓要靜心:讀紅樓夢之前,首先要調整自身心態平靜,不靜心會沒有耐心、會急促的泛讀而忽略細節,會感覺乏味繁瑣,還要有耐心的一點點精讀細品;要仔細讀每一個字,因為書中沒有哪個字是多餘的廢話,要慢慢體會所有的內容,甚至是每一道菜的做法、每一件服飾器皿的介紹、每一種富貴之家該遵守的規矩
  •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紅樓夢》的魅力在哪裡
    《紅樓夢》曾經是禁書。書裡面寫的很多內容,與封建正統主義思想是相違背的。可越禁,人們越是想讀。民間甚至有了「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說法。《紅樓夢》儼然成了讀書人的《聖經》。清代一篇筆記小說,寫到有一人讀了《紅樓夢》之後,被寶玉、黛玉的愛情感動到生了病,發了瘋。這簡直不是魅力,而是魔力了,到了嚇人的地步。
  • 盛名之下的《紅樓夢》,為什麼很難讀進去?
    《紅樓夢》這本小說在我們華人世界的確有極高的聲譽,一提起幾乎都知道,也都能說出幾個書中的人物,但實際中把這本小說完整熟悉地看完的可能只有極少部分人。筆者嘗試再三,算勉強看完了,之前也曾想看,但總是看了一些就看不下去了。
  • 《紅樓夢》英譯品讀
    《紅樓夢》作為中國文學的代表作能夠走向世界,為西方讀者所了解,主要歸功於四位譯者:大衛·霍克斯、約翰·閔福德和楊憲益、戴乃迭。前兩位是師生兼翁婿,後兩位則是夫妻。這兩對組合分別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將《紅樓夢》譯成英文,讓外國讀者能夠走進大觀園,一窺這座奇偉瑰麗的文學寶庫。
  • 87版《紅樓夢》的演員們,戲裡戲外,曲終人散,已物是人非
    文|汐汐《紅樓夢》的成就突出地表現在作者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形象。小說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達四百八十多人。《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戲裡戲外,曲終人散,物是人非。看了紅樓夢,難免很多人會意難平吧。因為《紅樓夢》書中的結局是賈府落敗,諸芳流散。87版紅樓夢劇組演員們曾集體生活過三年,彼此結下了深厚情誼。但這部劇拍完之後,劇組人員時隔20年後才重新聚首。
  • 紅樓夢八卦之曹寅
    又是康熙籠絡江南文人的「特務頭子」。曹寅是個學富五車的才子,不是韋小寶的不學無術,「什麼馬都難追」的白丁。因為他,有了紅樓夢。因為他,我們看到了全唐詩。不簡單吧。不夠,還不夠。曹寅在揚州時,與這些反清復明的文人打得火熱。大觀園吟詩作賦性轉一下就是曹寅組織江南文人的楝亭夜話。他交往的文人都是江南有名的文人墨客,《長生殿》的洪昇因為大喪期間排演戲劇被康熙罷免。但他卻可以成為曹寅的座上賓。兩人邊改邊演這齣戲,三天三夜啊。難道天高皇帝遠,康熙不管?
  • 《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
    曹雪芹著,高鶚續儘管《紅樓夢》以及高超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流傳於世,但對於作者曹雪芹世人知道的實在太少。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以前,人們甚至對《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都不是誰都知道。隨著《紅樓夢》刊印本的流行與普及,關於它作者的話題便引發了世人曠日持久的爭論。
  • 歐麗娟講座①:《紅樓夢》是對整套詩學理論與雅文化的沿襲
    【編者按】近日,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歐麗娟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講壇,在「讀不完的紅樓夢」系列活動的第一場「如何讀懂紅樓夢中詩」中,從常常被人「過門不入」的紅樓夢中詩入手,挖掘《紅樓夢》小說中浸潤的詩詞氣韻,討論了詩詞在《紅樓夢》中的特殊地位與其背後的傳統貴族雅文化背景。
  • 簡析《紅樓夢》後半部原稿的遺失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的人物形象描寫,透徹且前衛的反封建主義的精神,以及華美深刻的詞藻,無一不使我們熱愛這一作品。然而,其作者曹雪芹所寫的著作,並不完整,僅僅前八十回為原著,後四十回卻遺失了。這無疑不是我們文學上的遺憾。那麼,這遺失的過程是怎樣的?且聽細講!
  • 讀《紅樓夢》的最高境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很多人讀《紅樓夢》,只看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但實際上,這本書的內涵很深,深到倘若你眼中只有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就太淺顯了。這本書至少要讀5遍,才能堪堪了解其中真意。一、年輕時,愛情很重要少不讀紅樓,是因為沒有人生閱歷積累,錯以為愛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 不可一日無此君,《紅樓夢》中提到過這些文人雅器,你留意過嗎?
    《紅樓夢》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除了它極高的文學水平,更重要的,它還包羅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國傳統文化生活的全景式展現。因此,在《紅樓夢》中能夠找到傳統中國文人的諸多生活細節,比如「不可一日無此君」的竹子、「半箋嬌恨寄幽懷」的花箋、「彩雲易散琉璃脆」的玻璃器(詩句為唐代白居易所作,唐代琉璃指的是玻璃)以及各類屏風都有生動的描寫。
  • 央視常客蒙曼:成功和怪癖習慣有關,看看人家是咋讀紅樓夢的
    這個問題並不單單為了考察對《紅樓夢》故事的熟悉程度,它考察的是孩子們課外閱讀和思考的綜合能力。只有積累得足夠多,養成了思考的習慣,才能真正回答得好這樣的問題。所以,不讀肯定不行,那到底什麼時候讀,小學期間就開始讀,到底合不合適?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明白,《紅樓夢》它講的是什麼?
  • 《紅樓夢》到底在寫什麼?四個階段,我看出了四層意思
    我時常會問,《紅樓夢》這部書到底在寫什麼?竟讓那麼多的人如痴似狂?作者說「滿紙荒唐言」,難道真的是文人的囈語嗎?我從中學開始讀紅樓夢,至今已經四十有餘,讀的遍數不多,大概每十年讀一回,從最初的囫圇吞棗到後來的精讀,讓我深感《紅樓夢》這部書博大精深,魅力無窮。我發現每讀一遍,都會對這部書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這個認識還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過程。
  • 新文化運動105周年|胡適與《紅樓夢》研究
    「亞東圖書館遺珍——陳獨秀、胡適重要文獻特展」於8月25日-31日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啟幕,展出亞東圖書館陳獨秀、胡適等9種重要文獻,這也是塵封百年的亞東遺珍首度集結面世,包括目前最完整的《胡適留學日記》手稿、陳獨秀《<科學與人生觀>序》、胡適《跋<紅樓夢>考證(一)(二)》以及胡適與友人往來信札等——被譽為「新文化運動文化遺產
  • 《紅樓夢》成為四大名著的根本原因,它能甄別真文盲和假文人
    中國有六億以上的「真文盲」都要感謝北大教授胡適先生為首的「假文人」。說話要講證據,《紅樓夢》成為四大名著的根本原因,它能甄別「真文盲和假文人」。文盲是指不識字並且不會寫字的成年人。 按照我國的標準是指年滿十五周歲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現代社會中國人不識字恐怕比中彩票一等獎都困難,但是人類社會永遠不缺少奇蹟!能讓全世界人民驚訝的事件出現了!
  • 曲終人散繁華去 紅樓夢空化虛無(原創)
    最近許多人都在追劇《三十而已》,而我卻在追87版經典《紅樓夢》。《紅樓夢》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篇,按理說應該是早看完的。但是我卻一個字都未曾讀過,這對於我這個愛好文字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大諷刺,令人汗顏。
  • 1954年毛澤東走在西湖畔,對周圍說「《紅樓夢》應當歷史讀」
    對於毛澤東來說,除了遊泳,最喜愛的運動就是爬山了。吃過早飯,準備妥當,毛澤東一行人就出發了。雨沒有停,濃濃的春意沁人心脾。北高峰在杭州靈隱寺的背後,與南高峰對峙而立,海拔只有300多米。數百級石磴自下而上盤旋36道彎通向山頂。
  • 《紅樓夢》讀不下去怎麼辦?給你幾個小建議
    一、作為一個喜歡紅樓夢的普通人,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你要明確自己嘗試讀《紅樓夢》的目的是什麼。讀書有很多的目的,有人為了娛樂消遣,有人為了增長知識,有人認為讀書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有人讀《紅樓夢》是為了了解歷史,有人是為了提高寫作水平,還有的人是為了積累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