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為冰雪運動及產業發展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官方規劃,到2025年讓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超過5,000萬,並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冰雪產業總規模預計將達到10,000億元人民幣。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對媒體表示,今後將堅持「全民普及、優化提升、市場主導、政府引領、重點發展、協調互動」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激發社會參與動力,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冰雪運動需求。
一直與中國體育產業同風雨共進步的ISPO Beijing 2018,再一次匯集全球戶外運動、冬季運動、體育訓練、功能性紡織品行業的創新產品及技術,與眾多體育運動產業從業者齊聚一堂,共襄年度盛舉,分享在政策助推器作用下體育產業所蘊藏的巨大商機和發展。本屆展會上如3M、AquaMarina、Arctos、Asolo、Beaume、Blackdeer、Black Diamond、Black Ice、Buff、CamelBak、Craft、Deuter、EagleCreek、Epson、Fenix、Fire-maple、Fjallraven、Garmin、Garmont、Gola、GORE-TEX®、Gregory、HotChillys、Kailas、Keen、Leki、Lizard、Lorna Jane、Lowa、MBC、Micro、MobiGarden、MUNKEES、Nathan、Nextorch、On、Osprey、Pacsafe、Pelliot、Petzl、Point65、Primaloft、Rebornsun、Salewa、Santoni、Scaler、Scarpa、Sea to Summit、SnowWolf、Tecnica、Thule、Tifosi、Timbuk2、Tittallon、Toray、Toread、UTO、Vasque、Vaude、Vibram、YKK、Yvette、Zamberlan、Zealwood;Alpina、AlpinePro、Bolle、Briko、Capita、ClubMed、Crabgrab、Dannies、DC、DEELUXE、Dynastar、Elan、Fischer、GNU、Halti、Head、Horsefeather、ISSnowboard、Julbo、Kessler、LIB TECH、Lidakis、NOBADAY、Nordica、Picture、Poc、RIDE、ROME、Rossignol、ROXY、Smith、SPY、Swix、Thaiwoo、Thirtytwo、Vight、Volcom、Volkl等在內的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傾力加盟。同時,國際體育運動行業對ISPO Beijing也是親睞有佳,本屆展會迎來了7大國家和地區展團:奧地利展團、瑞士展團、法國展團、捷克展團、加拿大魁北克展團、韓國展團、中國臺灣地區展團。
領域的不斷提升,冰雪運動的普及率也在迅速擴大。曾經滑雪只是少數人的專利,悄然間它已成為了一項大眾運動。中國旅遊研究院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17年)》中預測,在2021至2022冰雪季,中國冰雪旅遊人數將達3.4億人次。ISPO Beijing 2018匯聚產業各方力量,將從多個角度剖析中國這個世界矚目的初級滑雪產業市場。展會同期 1 月 25 日將舉辦亞太雪地產業論壇(APSC),將從中國滑雪產業人才培訓教學、滑雪場的多種運營模式、信息化等角度,共同探索滑雪產業良性發展的密鑰,以期給行業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
2017年亞太雪地產業論壇(APSC)現場照片
2017年第三屆中國民間攀巖高峰論壇現場照片
這個春天,體育小鎮「遍地開花」。本屆ISPO運動產業論壇——體育小鎮正是重點解析此概念,200 餘名國內外資深行業專家從業者,細分解讀國內外成功案例,就其資源整合、運營管理等核心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此外,還有聚焦亞太地區跑步運動發展的ISPO 跑步產業高峰論壇及旨在為設計師、品牌經理帶來更多創意靈感的中國運動流行趨勢論壇,分享經驗和故事,預測未來革新與變化。
長久以來,運動用品行業被國外品牌佔據,而其實【中國製造】已然正在崛起。深耕中國市場的ISPO Beijing一直著力為中國製造提供舞臺。本屆展會將繼續推出備受好評的「新銳品牌展區」,這些受邀展示的新銳品牌代表了中國運動用品行業重要的新生力量。
在2020/21秋冬「ISPO功能性紡織品流行趨勢」發布區內,將對2018年「ISPO功能性紡織品流行趨勢大獎」全部入選產品進行展示,為運動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以及記者帶來富有創意的功能性面輔料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ISPO Beijing將繼續攜手Alpitec China於同期展出。這將是Alpitec China在中國市場的第十個年頭,規模創史上新高。截至目前,已有十餘家新企業參展,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國企業。由此可見,中國本土品牌及公司正在迅速發展,將佔據約一半的展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