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午休代孩子寫作文 ?作業App變成新的「負擔群」!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半月談》前不久刊發了《家長群變異了!「攀比群、馬屁群、廣告群」……》一文,引發社會熱議。一些地方出臺家長群管理規定,列出禁令;有的學校禁止老師建家長群……最近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家校互動改用App後,家長群的老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的家校矛盾甚至比以前更嚴重了。

  家校溝通App:

  不能群聊,全家點讚、充錢更糟心

  家長劉女士最近被孩子所在幼兒園移出家長群,被告知即日起下載一款名為「掌通家園」的App作為家校溝通的唯一工具。

  「學校發通知、點名、請假都在這App上面,讓人不得不用。」劉女士說。

  和微信群不同的是,這類App主要以教師與家長點對點溝通為主,沒有群聊功能,仍有類似朋友圈的功能,家長可在下面留言。

  讓一些家長操心的是,App上孩子的排名在醒目位置,排名靠累積「關愛值」,給老師親友點讚、發布成長印記(發站內朋友圈)、分享站內課程和文章等方式都能獲取「關愛值」。

  「這些提升『關愛值』的做法不像是關愛孩子,更像是在關愛這個App,提升用戶粘度。」劉女士說。

  半月談記者瀏覽這款App發現,老師發的任何消息都瞬間集贊,並引來吹捧之言;有的父母除了讓祖輩下載並進群外,還將孩子的姑舅叔嬸拉進來,時不時發帖,聲勢浩大;廣告四處可見,不少課程都需要花費「掌通幣」,需要家長往App裡充值。

  幾位家長使用後反映,該App沒有群聊功能,清靜不少,且接送記錄、學校食譜等功能有利於家長了解校內動態,但同時商業化印記明顯,且一定程度上仍沒有改變「攀比」和「拍馬屁」的問題,排名功能更是新增的煩惱。

  這類家校溝通的App正覆蓋全國越來越多的學校。「掌通家園」稱目前已覆蓋近2100個區縣,服務了100萬幼師、2400萬家長;「貝聊」稱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超過5萬所幼兒園及相關機構,註冊用戶超過1000萬;「智慧樹」稱已經覆蓋全國12萬家幼兒園、2600萬用戶……

  上班午休代孩子寫作文

  作業App變成新的「負擔群」

  除了家校溝通的App外,一些與作業捆綁的App也正在中小學中興起。此前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微信家長群中貼出孩子成績、作業,家長群變異成「負擔群」,而作業App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倒是希望孩子學校能用微信群,也就用來布置作業而已,現在用了作業App,布置作業、做作業、自動批改、訂正、提交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家長幫忙完成,下班後全家都在忙作業。」學生家長王先生說。

  王先生的孩子現在公辦小學就讀二年級,令王先生不解的是,教育部多次強調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但為何上了App後,每天作業如雨,「數學一天50道計算題,作文幾乎每兩天一篇」。

  對學校利用作業App進行題海戰術而怨聲載道的家長不在少數。App裡不光能做作業,還能曬作業、曬成績,就連老師發的帖子家長是否閱讀過都有記錄,讓家長疲於應付,有的甚至代勞孩子作業。

  「尤其是作文,家長都是槍手,幾乎是半公開的秘密。」小學生家長李女士說,每次老師將批改過的作文拍照上傳至App裡,點名表揚和批評某幾位同學的作文,於是家長輔導作文的越來越多,久而久之「輔導」成了「代寫」。「孩子他爸上班午休時就在寫作文,回家後讓孩子背出來,再書寫下來。」

  由作業而影響家校關係的事例越來越多。某地一家長不滿假期作業量過多而和老師群裡爭執,最後演變成各學科老師和班主任同這位家長的口水戰,該家長也被勒令退群,其他家長則保持沉默;某地一家長因孩子作業做到夜晚12點而私信班主任並與其爭執……

  技術不是罪魁

  謹防家校關係步醫患關係後塵

  據了解,近期多地出臺家長群管理新規。比如,青海西寧城西區教育局出臺《家校網絡交流平臺「五要五不要」管理規定》,要求在平臺發布信息時:休息時間不要發;作業、成績排名等不要發,批評表揚、拉票評比不發;未經區教育局許可的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動信息不要發。一般性通知,原則上不點讚、不回復,避免「拍馬屁群」的出現;與工作無關的言論、圖片、連結等信息不要發,避免「廣告群」的出現;他人隱秘信息不要發。

  今年8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科學布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減少機械、重複訓練,不得使學生作業演變為家長作業。此後,各省級教育部門也出臺相應規定,涉及到作業布置等細化的規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一方面教育部門重視家校溝通,出臺相應舉措,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必須看到家長群異化現象背後的家校關係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錯位。

  上海某公辦小學校長表示,無論是App還是微信,都是信息技術手段,關鍵在於使用者要把握住育人為本的準則,擯棄排名、作秀等跟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商業類App需要清理,監管部門應當建立相關審核制度。」

  一位小學校長認為,錯不在微信或App等技術手段,家校雙方都要理性使用,並且遵守規則,尊重規定,而非相互施壓,出現問題積極溝通,避免家校關係步醫患關係後塵。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荀淵認為,無論哪種技術手段,都讓家校關係演變成每個個體的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呈現個性化特點,這需要教師委員會和家長委員會發揮「減壓閥」和「調和劑」的作用,而非讓家長要麼憋著要麼爆發,老師要麼不容質疑要麼被投訴而辭職。

  業內人士建議,對家校關係中如何發揚良好師德師風,應加強研究,並納入到師範生培養、見習教師和班主任培訓等環節上,尤其讓年輕教師有能力處理好家校關係。(記者:陸文軍 潘旭 吳振東)

相關焦點

  • 假期最後一天臨睡前,想起還有一篇作文沒寫……
    「各位家長,我家孩子這會說要寫三篇作文,假期趣聞、卷子上的看圖寫話兩篇都寫了。這會說還有,大家知道嗎?」國慶假期最後一天晚上十點左右,家長劉女士緊急求助家長群:「晚上都關燈了,孩子突然莫名其妙哭起來了,被熊孩子整死了!」
  • 父母都在街道辦上班 西安12歲男孩寫作文:連續好幾周都見不到面……
    ,配文:兒子的作文,這是我加班一個月的最感動、最欣慰的事。  男孩正上小學五年級  作文題目是《那一刻,我長大了》  12歲的羅晟瑋正在上小學五年級,他的爸爸媽媽都在街道辦事處上班,爸爸在西安市蓮湖區土門街道辦事處上班,
  • 作文字數寫不夠女兒報警:陪寫作業母女反目成仇,怎麼破?
    就在前幾天,一對母女更是因為寫作文字數不夠的問題而鬧到了報警的地步!一.反目成仇式的陪寫作業,為什麼會成為共性問題?在母女因作業報警事件中,無論是母親還是女兒,都有各自的委屈。女兒表示,已經是深夜時分,媽媽卻因為作文字數不合格而不允許自己睡覺,非要求自己重寫,而媽媽也有自己的委屈,她表示作文明明要求600字,而女兒只寫了300字左右,這字數明顯未達標,不重新寫就是一篇不及格的作文。
  • 學生寫寒假作業耍花招 網上搜作文分工合作共享
    趕作業去了!有的幾個一群地在快餐店裡「炮製」,有的則在電腦前等著網上槍手的「江湖救急」……  網上「拼」作文  念初二的楊易傑到昨天還差兩篇作文沒完成。他靈機一動,點開「百度」,輸入「寒假作文」,電腦屏幕上立即跳出了750多萬條信息。
  • 教育部明令禁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下面一起了解下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學生家長對此又有什麼看法?來看報導。
  • 【優秀作文展】寫作業的煩惱
    ■河津市第二小學四(6)班 宋妮煊指導教師 楊 梅說起煩惱,我的腦海裡就會蹦出兩個字——作業。那堆積如山的作業啊,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了。圖片來源於網絡我的寒假作業都快堆成山啦!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寫作業,老師每天在群裡發作業要求,催促著交作業,我都快煩死了。
  • 姚晨輔導兒子寫作業,一篇作文寫了快兩個小時,網友見狀紛紛指責
    孩子只要一上學,家長就要重新跟著再走一遭,但是孩子對知識的理解跟家長還不一樣,一道題,一份作業總是搞得家長也不知所措。無論是誰也逃不過這樣的定律。明星也是。姚晨輔導兒子寫作業,一篇作文寫了快兩個小時,網友見狀紛紛指責。
  • 小學生寫作文如何「過三關」?
    隨著國家課程改革的推進,部編版小學語文新教材隨之發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語文學習的重頭戲,寫好作文的意義也越來明顯。小學一年級開始,教材就出現了「看圖寫話」,對照圖片,根據自己的想像,簡單寫出圖片的內容,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新華社電 教育部10日就日前引起社會熱議的「家長退群」問題作出回應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採取進一步舉措治理「家長作業」。
  • 中考作文「開竅」,作業幫寒假語文課就夠了
    怎樣讓初中孩子作文「開竅」,是媽媽群裡熱度最高的教育話題之一。現在的孩子,閱讀面一般都不窄,音視頻刺激下的眼界更是比70後、80後的父母輩廣闊不少,按理說作文取材並不是難題,但事實上,很多孩子基礎題毫無問題,唯獨作文總是犯難,吭哧半天,下筆無物。而另一方面,中考作文卻是卷面分值最大的一部分。
  • 對「寫作業最高境界」別只是一笑而過
    康先生回到家看見這一幕就拍下了,同時也感到好笑,調侃稱「恭喜娘倆達到了寫作業的最高境界」。  視頻中的情形初看很可笑,但笑過之後,對於有孩子的家長卻能夠感同身受。「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寫作業時,雞飛狗跳!」是眾多家庭的真實寫照。正如有媒體所言,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而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到心梗的也大有人在,孩子負氣出走的也時有發生。
  • 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
    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到昨天一位家長在網上公開批評老師開學後利用微信群留作業,引發了家長和老師的互懟。 家長說,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老師說,不讓買資料,又不能在群裡發作業,那學生怎麼提高?
  • 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文,掌握這些方法,孩子成績突飛猛進
    可苦的卻是家長,不僅要輔導孩子學習,還要同時在家上班「帶娃比上班還累,特別是只能窩在家裡帶娃,相比之下上班簡直就是給我放假!」「平時輔導個作業都要雞飛狗跳,現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同一個屋簷下,還怎麼能夠保持母慈子孝呢?」
  • 有人說,孩子的第一次撒謊是從寫作文開始的。你怎麼看?
    但是,真正寫作文以後,卻發現:事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小孩子寫作文似乎只有兩個目的 :一是完成作業,二是考試得分。再有的話,就是負擔了。據說,有學校減負主要是取消了作文,因為寫作文的時間太長,超出了規定的作業時間。這聽起來就跟笑話一樣。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最重要的三個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說話、讓孩子學會寫作、讓孩子學會擁有正確三觀的基本認識。
  • 小學生作文常見低分短句,經過老師修改點撥,變成高分作文
    用「有……」和「是……」的句式來寫人物外貌,是小學生們常用的短句形式。這是常見的低分短句,一二年級的同學在看圖寫話中,可以這麼描寫,但是到了三四年級,開始正規的寫作訓練了,再用簡單句式、重複句式就很難在作文中出彩,那麼該如何修改呢?看老師是怎麼寫的。
  • 姚晨輔導孩子寫作業「抓狂」,專注力差的孩子,寫作業有多難?
    然而這樣一個女明星,在生完孩子之後,同樣也面臨輔導孩子作業頭疼的問題。姚晨的兒子小土豆慢慢長大後,到了上學的年齡,身為寶媽的姚晨不得不開始操心孩子的學習問題。有一天,老師給小土豆布置了一個寫作文的任務,作文要求100字左右,就是這樣一個作業使得姚晨對孩子大發脾氣。
  • 小學生不遠萬裡去西湖邊上寫作文,網友:千萬別讓我爸媽看見
    見過跑西湖邊上寫生的,沒見過跑西湖邊上寫作文的。網友紛紛評論: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千萬別讓我爸媽看到!也有一些為人父母的網友,看了一眼一旁吵著鬧著不肯寫作業的娃,感到更加心塞了。據這位同學的爸爸講,兒子剛剛在划船的時候就一直在寫作文,已經寫了一半了。在西湖邊上走了幾步,他又來了靈感,立馬原地蹲下掏出紙筆繼續寫:「湖水順著迎面而來的風飄動著,時而突起,時而落下,像是在和我們打招呼」。孩子的爸爸還說,兒子學習很自覺,回賓館還要寫作業。有時候寫到太晚,都要叮囑他早點睡覺。
  • 極光2020年K12在線教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作業幫APP穩居行業第一
    作業幫超級APP9月市場滲透率行業第一 垂直化app增長快速報告顯示,疫情為K12在線教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行業滲透率及月活在2020年2月達到一年的峰值,分別為39.0%和3.4億(包含K12適齡人群、家長及教師用戶群體);隨著疫情好轉,全國各地學校陸續恢復線下教學,行業的滲透率及MAU逐步回落,但整體來看,行業仍處於增長的態勢,而且隨著暑假結束
  • 姚晨曬兒子英文作業,網友看完不淡定:高考滿分作文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姚晨是一個實力派的演員,每次有新的作品都會讓人眼前一亮。不僅業務水平紮實,而且對待孩子的教育,也毫不含糊。最近姚晨就曬出兒子的英文作文,從細緻的配文中,可以感受到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用心。當網友們看到剛上小學的孩子能寫出這樣的作文,都不淡定了。有的說,作文邏輯性強,有一些高級詞彙,自己高中時才會用。
  • 自從寫讀後感,孩子作文水平直線下降!
    寫了三個多月的名著讀後感,孩子的作文水平直線下降!從疫情期間上網課開始,孩子所在的五年級就安排了寫名著讀後感。剛開始是西遊記,老師要求每個學生買一套原著,每閱讀三回寫一篇。剛開始孩子表現的很積極,也可能是在家上課,時間比較寬裕的緣故。在我的輔導下,孩子認真寫完,上傳到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