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電信網絡的雲化和全光化趨勢

2020-12-18 電子發燒友

淺談中國電信網絡的雲化和全光化趨勢

水易 發表於 2020-12-16 15:28:09

今日,在2020年ODC上,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發表「網絡的雲化和全光化趨勢」的主題演講。他表示,雲網融合是電信業深化轉型和科技創新的大方向和最新前沿,通過雲網融合的拓展,促使產業鏈更加強壯,支撐電信業進一步可持續的發展,而全光網是實現雲網融合的堅實底座。

雲網融合是運營商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雲計算和網絡互相滲透,使得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實現深度融合,雲網融合正成為主旋律。韋樂平介紹,雲網融合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一體化供給:網絡資源和雲資源統一定義、封裝和編排;一體化運營:全域資源感知、一致質量保障、一體化規劃和運維管理;一體化服務:雲網業務的統一受理、統一交付、統一呈現。

韋樂平強調,雲網融合無法一蹴而就實現,而是需要從資源和數據、運營管理和業務服務、能力開放等四個維度出發,歷經協同、融合、一體三個發展階段,不斷提升,最終實現雲網一體。

協同階段(2020-2022),雲網基礎設施層「對接」,業務自動化開通和加載,一站式雲網訂購;融合階段(2023-2027),邏輯架構和通用組件趨同,資源和能力「物理反應」,雲網統一發放和調度;一體階段(2028-2030),打破雲網技術邊界,物理和邏輯層「化學反應」,雲網資源和服務成為數位化平臺標準件。

隨後,韋樂平介紹了雲網融合大趨勢下運營商的機遇和優勢。資源優勢方面,運營商擁有寶貴的頻譜、號碼和成千上萬接入局所等稀缺資源。用戶優勢方面,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掌握完整可控的用戶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網絡和IT優勢方面,擁有無處不達的網絡和大量DC,可有效整合昂貴的帶寬、計算和存儲資源,降低整體成本。擁有網絡和IT資源控制權,可有效分配雲服務,業務的可用性、實時性、安全性和時延性能應該會更好。擁有雲網資源控制力,可望提供更嚴格的雲網SLA和創新的服務和技術形態,諸如雲網作業系統、雲網切片等。

全光網是雲網融合的底座

在韋樂平看來,全光網的巨大可用頻譜(10THz)、超大容量鏈路(100Tbps)、超高速率(1Tbps)、超大容量節點(Pbps)是實現雲網融合最理想的承載網底座。

韋樂平指出,全光網的演進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傳輸鏈路光纖化,目前傳輸均已實現光纖化,正向200-400Gbps速率演進;第二步:接入網光纖化,目前正在推進配線段和引入線乃至房屋和桌面的光纖化,已經進入攻堅戰階段,光進銅退依然路上;第三步:傳送節點光交換,CTC骨幹網將在年底前全面部署ROADM網,形成骨幹全光網2.0,並繼續向城域網乃至接入網延伸。

不過,目前來看,全光網還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方面光層組網範圍受限,省際幹線1000公裡以上電路80%,多數電路無法光層直通,目前僅適合城域網和區域幹線網,另外全國組網尚待開發跨域跨廠家電層控制系統。另一方面,骨幹網ROADM節點維度和容量需繼續提升,由於大節點線路方向多,多個平行節點,浪費接口,佔地大,需開發基於光背板32維乃至64維ROADM。

此外,還需引入集中算路,避免波長衝突,減少恢復時間。城域網接入光節點需大幅降低複雜性和成本。網絡規劃和運維支撐工具尚待優化和標準化。網絡自動化還有待ML/DL的深度應用。另外引入SDN,可望最佳地利用全網帶寬資源,縮短收斂速度,減低時延,SDN還可根據上報鏈路情況,獲取時延最短業務路徑。

不過,韋樂平指出,有了集中控制的SDN後,儘管可以大幅提高運維效率,但是光路的建立/拆除還得依靠人工指令,難以實現主動網絡重構和主動運維。因而全光網還需走向認知光網絡,韋樂平介紹,認知光網絡(CON)是一種基於機器學習的新一代智能光網絡,能感知外部環境並通過對外部環境的理解和學習,實時調整網絡配置,智能的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引入認知光網絡後,不僅可以自動優化光網絡配置,還可以提高光信噪比、預判光路質量、減少光層恢復時間,實現不同調製方式的自優化切換、提高全光網的整體質量。

目前中國電信的全光骨幹網2.0覆蓋和規模全球最大,擁有470個ROADM節點,網絡總容量達到620T;架構扁平,實現了一二級幹線融合;啟用WSON光層恢復和動態重路由,恢復時間小於2分鐘;基於20/32維WSS的CD主導;實現了端到端光層直達,時延小;使用超長板卡,減少中繼;並啟用了多功能板卡和超級控制器。展望未來,目標實現分鐘級分發、秒級優先恢復、30毫秒時延,拓撲自動發現和選路。
       責任編輯:p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國電信:雲改數轉勇立轉型潮頭上雲用數賦智千行百業
    在MWC19上海大會高峰論壇期間,中國電信表示將積極推進5G﹢雲改,打造具有中國電信特色的信息基礎設施,最終形成簡潔、敏捷、集約、開放、安全的新一代全雲化全光化智能網絡。這無疑將雲改的外延再一次擴大。為適應雲化需求,內部改革早已悄然發生。2019年年底,中國電信進行內部機構改革,雲網融合成為改革最大的亮點。
  • 盤點中國電信2019:穩中有進,深入推進雲網融合
    在5G標準層面,中國電信一直深度參與5G國際標準制定,重點在5G業務和商業模式、網絡智能化、網絡融合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先後在ITU、ETSI、3GPP等國際標準組織牽頭了多項標準制定。在2019年,中國電信智能網絡與終端研究院專家夏旭當選新一任3GPP SA1副主席,這是中國運營商專家首次擔任SA1副主席職位。
  • 城域網雲化實戰:陝西移動攜手華為完成全球首個轉控分離雲化BRAS現...
    如何推動城域網向雲化轉型,成為運營商有效應對上述挑戰、邁向全面雲化以及成功實現數位化轉型的關鍵。   為此,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陝西省分公司(下稱「陝西移動」)近日攜手華為完成全球首個基於轉控分離架構的雲化BRAS現網試點,用實踐支撐了中國移動TIC(電信集成雲)戰略落地,加速推動了城域網雲化產業進程。
  •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
    「三橫」是數位化轉型的三個共性需求,表現為線上化、智能化、雲化。面對「五縱三橫」的數位化轉型趨勢,中國移動採取的措施是「四個數位化創新」。數位化網絡創新方面,主要是打造數位化基礎設施。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加快5G網絡建設。
  • 華為雲化BRAS率先通過中國移動CU分離測試,100%滿足各項測試要求
    此次測試由中國移動研究院主導,以中國移動企業通信標準和集採測試用例為依據,重點驗證了各個廠商雲化BRAS商用滿足度,是規模集採的一次預演示。截至目前,華為雲化BRAS方案是眾廠商中唯一100%滿足雲化架構各項要求的產品,實現了千萬級超強會話承載、分布式資料庫、毫秒級熱備切換等,各項性能指標均超過了測試基線,為規模商用奠定堅實基礎。
  • 中國電信柯瑞文:以SA為5G發展方向和目標 打造雲網融合最佳實踐
    (原標題:中國電信柯瑞文:以SA為5G發展方向和目標 打造雲網融合最佳實踐)
  • LAN布線、電信和數據中心網絡的8個發展趨勢
    正如製造商所指出的那樣,「直到最近,這些網絡還並存,幾乎沒有重疊」。然而,R&M認為「隨著細分市場的不斷合併,這種分離將會消失」。在對2020年的展望中,R&M已經確定了橫跨公共網絡、數據中心和區域網的8個主要趨勢。
  • 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積極參與「5·17」 國際電信日活動
    廈門網訊 5月15日下午,在第51個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以下簡稱「廈門電信」)應邀參加廈門市通信管理局主辦的「連通目標2030:利用ICT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主題活動
  • IP城域網雲化BRAS平滑演進方案探討
    這種配置模式很難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和新業務的引入,實現對業務的高效管理和對故障的快速排除。業務開通緩慢:由於控制平面和數據平面深度耦合,且在分布式網絡控制機制下,導致任何一個新技術的引入都嚴重依賴現網設備,並且需要多個設備同步更新,使得新技術的部署周期較長,嚴重製約網絡的演進發展。
  • 中國電信柯瑞文:5G SA不僅是技術演進 更是一場變革
    中國電信將積極繁榮SA生態環境,加速5G技術創新,讓5G SA成為雲網融合的最佳實踐。柯瑞文在演講中指出,首先,5G SA實現了行動網路性能的全面提升,推動了信息通信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可以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差異化、個性化的業務和服務。
  • 中國電信打造「5G﹢天翼雲﹢AI」三生萬物格局
    在2020年天翼雲5G雲網媒體交流會上,天翼雲副總經理徐守峰表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就是構建「5G﹢天翼雲﹢AI」三生萬物的生態格局,天翼雲將從邊緣、AI、平臺三方面儘可能接近用戶和行業夥伴,繼續做深做細,提升邊雲協同能力,進一步提升雲的效率。為適應雲網融合的趨勢和發展戰略,中國電信在2019年年底進行了較大範圍的組織架構調整。
  • 中國電信啟動新一輪集採打造雲網端一體化安全能力
    作為網絡強國建設的主力軍,中國電信不斷在安全領域加碼,護航新基建和社會經濟的數字轉型。據近日中國電信官網消息, 中國電信2020 年移動網際網路(5G SA)惡意程序監控系統(省平臺)建設工程將啟動招標工作。這是中國電信為夯實安全「底座」之外的另一個重磅舉動。
  • 翼生雲網、智創未來 中國電信亮相全國首屆5G+工業網際網路成果展
    在國電投,內蒙白音華智慧煤電項目便是以天翼雲Stack為雲服務基礎底座,承載和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支持14個子系統的雲化部署,實現了智能化調度。在專屬雲資源基礎上,企業還可以實現統一運維、資源彈性擴展、快速部署新業務,結合電信的5G、AI等能力,打造智慧礦山與煤電系統。
  • 信息技術行業發展趨勢 - CSDN
    類比美國2015年-2018年的雲計算、IDC產業發展趨勢,中國雲計算發展規模和增速與美國2015年相當,處於企業IT雲化的初期,整體雲計算資本支出增速維持相對高位。按照諮詢機構的預測,IDC行業未來幾年增速在25%-35%區間,維持平穩快速增長。
  • 建雲、築池,探索下一代城域網架構——河南移動BRAS雲化、池化實踐
    為此,河南移動聯合華為公司,在城域BRAS雲化及池化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創新,從雲化新型設備形態、存量網絡池化不同技術入手,多維度深入研究了未來城域網架構轉型。一、雲化BRAS實踐分析雲化BRAS(CloudBRAS)建立在虛擬化技術和雲計算的基礎上,核心是實現軟硬體解耦和業務自動化。
  • 聯想、中國移動、賽靈思、Napatech、銳德世聯合推出業界首個硬體加速、軟硬解耦的5G接入網雲化方案
    在6月27日開幕的世界移動大會MWC上海展會上,聯想集團、中國移動、賽靈思(Xilinx)、Napatech、銳德世(Radisys)五家公司聯合推出了業界首個支持多形態加速硬體、軟硬體充分解耦的移動接入網雲化方案 。
  • 聯想、中國移動、賽靈思、Napatech、銳德世聯合推出業界首個 硬體加速、軟硬解耦的5G接入網雲化方案
    在這次大會上,聯想集團、中國移動、賽靈思(Xilinx)、Napatech、銳德世(Radisys)五家公司聯合推出了業界首個支持多形態加速硬體、軟硬體充分解耦的移動接入網雲化方案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企業服務雲計算實驗室和5G實驗室負責人黃瑩博士表示:「無線網基站雲化與虛擬化是5G時代的重要技術方向,對運營商優化網絡效率、促進業務創新、提升用戶體驗等方面,均具有深遠意義。
  •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引領全球5G SA產業 打造雲網融合最佳實踐
    此次大會正式發布《5G SA部署指南》,該《指南》由中國電信牽頭、協同全球5G產業共同制定。這將對全球5G SA產業健康發展和SA網絡規模部署起到積極重要的推動作用。  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發表題為《5G SA雲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最佳實踐》的主題演講,強調5G SA不僅是網絡技術演進,更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民生改善都會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 手機App雲化勢不可擋,5G消息會成為下一個流量風口嗎?
    App雲化趨勢明顯,雲應用才是未來?有意思的是,最近幾年,傳統App之外,輕應用或者說小程序開始逐漸興起,智慧型手機生態中能明顯看到App雲化的趨勢。根據官方以及其他渠道提供的數據,微信小程序數量超過了500萬,用戶數則突破了4億。另一款國民應用支付寶,對應的小程序數量也超過了100萬,用戶數也是早早破億。
  • 中興通訊尤琰:中國電信雲網融合大有可為
    面對奔湧而來的5G機遇,中國電信高層提出,堅持5G﹢雲網融合實踐路線,一方面,雲網融合為5G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5G的發展推動雲網深度融合。毫無疑問,5G時代,如何讓中國電信的雲網融合戰略更好地發揮效能,已經成為中國電信及其合作夥伴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