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美國曾經的第四大城市,為何卻淪落到破產的地步?

2020-12-16 環球情報員

底特律坐落於美加邊境,曾為密西根州首府(現首府蘭辛),是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福特、克萊斯勒)的總部所在地,享有「汽車之城」的美譽。1920年前後,在蓬勃發展的汽車工業影響下,底特律是僅次於紐約、芝加哥、費城的美國第四大城市。

▲底特律天際線

然而一度創造繁榮的底特律,卻在20世紀後半葉不斷衰退,人口減少、稅基流失、基建落後。其內城房地產價值不斷下降,大量閒置房屋空置,很多地塊廢棄率高達一半以上。到21世紀,底特律更是成為了美國史上最大的破產城市。何以至此?

▲底特律遍地可見被空置的房子

一、從皮毛交易中心到城市化

1701年,有一位名叫卡迪拉克的法國軍官經過考察,發現底特律河畔的那片土地,不但極其適合定居,而且還能為往來五大湖流域的法國艦船提供保護,同時也能同化當地原住民。

▲底特律河的位置

因此,他便於在當地設立了一個定居點,屬於法國的「新法蘭西」殖民地管轄,這也是底特律的建城之始。

▲底特律河兩岸

然而法國並沒有對底特律進行大規模開發,就丟失了這片扼守水道的咽喉之地。18世紀中期,英國、普魯士等國一方與法國、奧地利等國一方為了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在歐洲爆發了「七年戰爭」。戰後,法國龐大的「新法蘭西」殖民地就此易手給英國。

▲18世紀的北美

美國贏得獨立戰爭後,便不斷向西擴張。五大湖周邊地區由於水草豐茂、土地肥沃,便成為美國虎視眈眈的對象。1794年,再度與法國處於戰爭狀態的英國為了緩和美國的關係,同美國籤訂了《傑伊條約》。其中,底特律及其周邊所屬被英國轉讓給美國控制。

底特律,其得名於同名聯通聖克萊爾湖和伊利湖的河流「底特律河」。當地海岸低平,土壤肥沃,航運條件便利,因此早在歐洲人設立定居點之前,就已是印第安人諸部落之間重要的皮毛交易中心。

早期的底特律深處內陸,人煙稀少,所以發展十分遲緩,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個較大的村莊,直到1802年才升格為「鎮」。不過隨著溝通伊利湖和哈德遜河的伊利運河工程於1825年的完工,底特律的發展速度立馬有了質的飛躍。

▲伊利運河

這使得五大湖流域周邊開採而出的鐵礦、煤礦、木材、皮毛等重要商品也得以通過底特律源源不斷地外運。底特律也因此成為五大河流域的重要港口和交通樞紐。與此同時,1827年,俄亥俄州也修好了第一條跨過沼澤通往底特律的驛路。隨著交通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底特律的發展速度明顯有了大幅度提高。

▲五大湖流域附近礦產資源豐富,美加的主要工業區都位於這一地帶。美國五大湖周邊的工業地區,泛稱「鐵鏽地帶」

南北戰爭前後,底特律逐步迎來工業化時代。由於五大湖周邊各類礦產資源豐富,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條件,底特律在這一時期得以憑藉優秀的區位優勢興建各類工廠。

當時底特律的製造業主要集中在底特律河沿岸地帶,這樣便於通過水路運輸原材料和加工品。而19世紀80年代,底特律就已擁有九百多家企業,產值達3300萬美元,規模不可謂不大。

二、世界汽車之城:福耶?禍耶?

1896年,一位機械工程師亨利·福特成功在底特律的一處小車間內製造出了一輛小汽車,並在7年後創辦了大名鼎鼎的福特公司。隨著福特公司的成立,底特律的汽車製造業便不斷突飛猛進,最終徹底改變了底特律的命運。

▲福特公司總部

福特公司在1913年採用流水線作業方式裝配汽車後,不但使得汽車的量產成為可能,而且還節約了生產汽車的時間和成本。

當時福特公司生產的T型車的基價便從950美元下降到了250美元,並把工人每天的最低工資增加到5美元(幾乎是競爭對手的兩倍)、最低工作時間減少到8小時。

▲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工人

由於汽車製造技術的革新,底特律的汽車製造業規模也不斷越來越大,也開始走向壟斷。當地因此出現了產業集群效應,帶動了同類競爭對手或相關配套廠商的遷入。到1925年左右,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都把其總部搬遷至底特律市或其近郊,使得底特律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汽車之都」。

▲福特紅河工廠。其鼎盛期,超過2平方英裡的廠房內有多達9萬工人在同時工作

汽車製造業的發展,也改變了底特律的城市發展。1930年時,底特律人口達到156.9萬,已經是1900年時的5.5倍。城市建成面積也從1890年的28平方英裡擴展到1925年139平方英裡。

汽車的日常化,方便了居住在郊區的普通人,從而加速了城市向郊區的擴張。以洛杉磯為例,1890年時不過是萬餘人的小城,到「大蕭條」前夕時,人口已超過120萬。

▲底特律歷年的人口數量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大危機後,底特律的發展也一度隨之進入蕭條時期。但由於底特律的汽車製造業發達,因此它在二戰期間,迅速地將民用汽車生產線轉為軍工生產。

據相關資料顯示,底特律在戰爭時期生產了美國的92%的軍用汽車、50%的發動機、56%的坦克,被譽為「民主的兵工廠」。然而繁榮的背後,底特律卻也存在十分嚴重的經濟問題。

▲1942年的底特律

50年代後,由於底特律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強大的工會組織、昂貴的勞動力成本、高稅率也成為影響城中企業利潤的重要因素。

當時底特律周邊地區為了謀求自身發展,也紛紛用優惠政策進行招商引資。很快,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搬出底特律。

▲美國工業分布地區的變化

與此同時,汽車製造業在底特律的一家獨大,也制約了底特律的發展。然而底特律市內的幾家主要汽車製造商仍然把重心局限於民用汽車製造。導致底特律經濟結構單一,難以實現產業轉型。

20世紀60年代開始,德系車、日系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異軍突起。尤其是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日系車更是以低能耗的特點,迅速擠佔了美系車的市場。以福特為例,1978-1982年間,其每年汽車銷量下降42%。底特律單一的汽車製造業受此影響,直接導致了失業率的上升和人口的流失。

▲日系德系車崛起。1961-2016年美國汽車市場的品牌份額變化,通用和福特曾分別佔據46%和29%的份額,但2016年僅剩下17%和15%

三、日落西山的底特律

由於底特律經濟結構上存在的嚴重問題外,其社會問題也十分嚴重。最終這些問題後來集中爆發,造成了底特律黑人群體和白人群體之間的嚴重對立,而底特律卻也因此墮落為「罪惡之城」。

▲底特律製造業減少情況圖(1947-1977年)

戰後,隨著底特律城市化進程進入到郊區化階段,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白人也開始隨著企業一併遷至郊區。此外,當時北方地區正處在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年代,各類工業建設亟需廉價勞動力,因此有大量自由黑人從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地區湧入北方謀生。

▲底特律歷年的人口構成,白人從90%跌至10%

對底特律這類以汽車製造業為主的城市來說,廉價勞動力就更為重要。到1960年,底特律的黑人人口已從戰前不足10%上漲至28.6%之多。

▲1950年-2016年,底特律人口流失了上百萬

然而,面對日益增多的黑人,底特律的白人也十分不滿,將其視作是一種威脅,不但拒絕出售住房給黑人,而且在就業上也存在歧視和阻撓,使得兩大群體之間出現了對立情緒。而底特律市政府不僅沒有採取措施預防,反而默認了「住房隔離」的合理存在。

▲底特律種族分布地圖(2010)每點代表25人:白人(紅),黑人(藍)、亞裔(綠)、拉丁裔(橙)以及其他(黃)。黑人主要分布在底特律市中心

由於黑人在內城擠佔了白人的生活空間,因此有能力的白人紛紛遷往郊區,使得底特律市政府對郊區學校的投資加大,而內城黑人子弟的學校則因教育投資減少而舉步維艱。黑人受教育率的落後,使得他們無法勝任一些具備技術性的工作。

黑人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最終釀成了著名的「1967年底特律種族騷亂」。這場由底特律市警察突擊檢查酒吧而引起的暴力騷亂事件,前後持續了7天,共有43人死亡,數千人傷亡,財產損失不計其數。事後加速了底特律內城白人的出逃,導致底特律的稅基進一步下降。

▲1967年底特律種族騷亂

單一的汽車製造業,作為底特律經濟結構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導致企業大量流失。而黑人的湧入,則加快了白人的出逃,引起底特律稅基減少。佔據內城的黑人卻因就業率低下,無法為底特律提供更多的納稅。底特律也因此無力負擔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內城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差,而企業、白人卻也因此加快了遷出速度,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

▲底特律收入分布圖,內城人收入少,郊區人收入多

為了改變底特律的現狀,底特律市政府也在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進行了一番大拆大建。為了引導向消費型城市轉變,底特律還興建了金融區和一批高檔住宅區,同時還花巨資興建了一條捷運系統。此外,各類體育館和賭場的修建,也是政府重點的建設對象。

不過底特律市政府的努力,除了在賭場運營上面有所成效外,並沒有從根本上挽回底特律衰落的頹勢。底特律的人口仍然在不斷減少,1980年尚有120萬人口,到2015年已不足70萬。

進入21世紀後,底特律的失業率、貧困率、犯罪率更是排在美國各大城市前列。財政赤字也越來越嚴重,到2013年時,底特律已舉債185億美元,根本無力償還。2013年7月,底特律正式申請破產,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破產城市。

▲現在的底特律沿河風景

與底特律在戰後局限於汽車製造業相比,戰後的美國其他城市早已經開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實現了城市轉型。原本是石油工業城市的休斯敦大力發展起航空航天產業,舊金山則依託矽谷大力發展電子科技產業。兩城均成功避免成為第二個底特律。

▲美國城市的經濟總量可視化地圖,底特律已成為一座不起眼的城市

底特律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汽車製造業的繁榮,然而其衰退原因卻也和汽車製造業緊密關聯。底特律的汽車製造業衰落,引發了就業機會減少、人口流失、稅基減少、財政收支失衡、基建弱化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底特律衰落的故事,也已成為教科書式的案例,現今的各國政府至今引以為戒。

長期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文史作家|近現代世界政治與歷史研究方向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底特律「破產」在即州政府接管 曾為美國第四大都市
    在底特律,廢棄工廠隨處可見。據俄羅斯媒體3月14日報導,曾聞名世界的汽車之城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市如今風光不在,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被所在州政府接管的城市。3月1日,密西根州州長裡克·斯奈德宣布,「汽車城」底特律已經進入財政緊急狀態,他計劃讓州政府接管這座城市。14日,斯奈德宣布任命華盛頓律師凱文·奧爾為緊急財務經理,負責監管底特律的財政狀況,以期避免底特律最終「破產」。這意味著州政府從底特律民選官員手中接管了管理城市的權利。斯奈德表示:「(底特律的)危機如今已經達到了真正的頂點。
  • 底特律財政緊急或成為美國最大破產城市
    世界聞名的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如今風光不再,不僅躍居全美「最悲慘城市」排行榜榜首,高達140億美元的長期負債,更迫使州長本周末宣布底特律市陷入財政緊急狀態,其很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城市。密西根州州長裡克·斯奈德(Rick Snyder)1日宣布,底特律市已經進入財政緊急狀態。
  • 【考向預測】美國「汽車城」底特律是如何走向破產的?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學過地理的同學一定知道美國的「汽車城」底特律。然而這個曾作為美國汽車產業發展典例的城市卻在2013年申請了破產,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它又是如何在2014結束破產呢?
  • 從工業重鎮到「鬼城」,這座美國第四大的城市到底經歷了什麼?
    美國疫情全面爆發,底特律屍體成堆,醫院決定訂購冰箱放置遇難者屍體。看到這些,我心裡一陣唏噓,為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城市。T型車位於密西根州的底特律,曾經光芒萬丈的汽車之城,比肩紐約和現在的洛杉磯,百分之八十的中產階層。風靡全球的T型車,就出自底特律。
  • 美國會變成大號底特律嗎?
    ,在20世紀曾經無比輝煌。 美國第一條水泥馬路,誕生在底特律; 美國第一盞紅綠燈,誕生在底特律; 美國第一條高速公路,誕生在底特律; 美國第一家百貨商店,誕生在底特律。 1896年,亨利·福特在底特律麥克大道租用的廠房裡製造出了他的第一輛汽車。
  • 經濟學人:底特律破產之「雙城記」
    底特律破產可命名為「雙城記」,還望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老先生見諒。然而日前,底特律在依據《破產法》第九章申請破產時強調,確實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原因在影響著「汽車之城」的發展。眾所周知,第一個便是災難性的管理不善,財政管理失策和學校制度的全然崩潰。這座城市原先規劃容納200萬人口,如今卻僅70萬居民在苦苦掙扎。
  • 美國多座城市面臨破產!芝加哥等「名列前茅」
    由於沒有足夠的稅收來滿足各項財政支出,近年來,美國多座城市曾接連申請破產,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2013年「汽車城」底特律破產案 。美國財經網站(零對衝)「Zero Hedge」近日便刊文列出了美國多座信用風險極高的城市,其中就包括洛杉磯、亞特蘭大、休斯頓等數座知名大城市,而曾盛傳瀕臨破產引發外界擔憂的芝加哥更是「名列前茅」。芝加哥風險最高這篇名為《下一個申請破產的美國城市是哪裡?》的文章稱,「如果你住在這些『紅色』的城市裡,那可能是時候要開始尋找另一個家了。」
  • 美國十大城市排行榜
    洛杉磯3.芝加哥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和美國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位於密西根湖的西南岸。芝加哥又名「風城」。人口約為272萬人。芝加哥是美國最重要的航空中心和最大的鐵路樞紐。主要景點:西爾斯大廈,林肯公園4.休斯頓休斯頓是美國第四大城市。南方最大的城市。休斯頓位於墨西哥灣沿岸。休斯頓又名「太空城」。因為它是詹森航空中心的所在地。休斯頓人口220萬人。大休斯頓都會區是美國第五大都會區。
  • 原美國一線城市:卻一度負債千億被逼破產,現人口僅67萬排名暴跌
    在我國,經濟實力排在我國前4位的似乎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公認的「真一線」城市,按照這個理念來算的話,今天要說的這座城市,其經濟實力就曾是美國第4的水平,而且早在1920年就曾成為了美國的第四大城市,僅排在當時的紐約、芝加哥與費城的後面,後來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讓這裡一度鞏固住了其第4大城市的地位
  • 底特律的死與生: 城市收縮的樣本
    底特律城的中心是通用汽車大樓,「以它為圓點,以伍德沃德大街(Wood ward Ave)為扇骨,城市扇形鋪展開」。「在伍德沃德大街的縱軸上,橫向有以一英裡街、兩英裡街直至幾十英裡街命名的街道。最破敗的,也最幻滅的地帶,就是從林蔭大道(Grand Blvd)到12英裡的那段路。」王樂曾駕車穿越那段曾經的富裕居住區,「城市別墅昔日的風採依舊,非常漂亮,小樓有前後院落。
  • 甜瓜安東尼的心酸歷史,曾經被NBA邊緣化,淪落到沒人要的地步
    曾經的安東尼被NBA邊緣化,在離開曾經的隊伍之後就沒有其他隊伍肯向他拋出橄欖枝。那個時期的安東尼淪落到沒有人要的地步,不可謂是悽涼。今天一起去探討一下甜瓜安東尼的心酸歷史吧。對於安東尼,很多球迷的印象都是江湖地位高,在NBA裡沒人敢招惹他,類似於電影裡看到的老大角色。但其實私底下安東尼的性格還是比較溫和的,笑起來就是鄰家大哥哥模樣。
  • 從「世界汽車城」淪為「鬼城」,底特律是怎麼衰敗的?
    20世紀是美國崛起的世紀,憑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美國避免了兩次世界大戰對本土的侵擾,從而給美國國內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穩定環境。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美國城市迅速崛起為世界級的城市。但並不是所有的美國城市都能發展得如此順利。
  • 底特律和紐奧良:衰退的城市,荒漠的美學
    像許多後工業化城市一樣,底特律在二戰後經歷了長期的城市衰退。曾經的美國第四大城市在持續的人口流失和經濟萎縮帶來的各種消極影響下,於2013年申請城市破產。與底特律的慢性衰敗不同,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旅遊業和配套服務業驅動的紐奧良在2005年的卡特裡娜颶風中遭受了毀滅性衝擊。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翻身在望,汽車基地重生全靠福特?
    底特律本來有「汽車之城」(Motor City)之稱,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福特(Ford)、克萊斯勒(Chrysler)、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總部都是設於當地,但這個城市卻淪落為「廢墟之都」,更在數年前成為美國申請破產的最大城市。
  • 沒落都市造末路豪強 底特律紅翼重建路漫漫難期
    據美國某知名體育媒體報導,如果以現在的勢頭發展下去,賽季結束後紅翼隊將有8.5%的概率獲得狀元籤,這對他們未來的重建算是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但是仍有不少紅翼球迷痛心疾首,為什麼當初的那支戰績彪炳的紅翼隊如今蹤跡全無呢?   這原因還要從球隊所在的城市——底特律說起。
  • 美國這座曾經衰敗不堪的「悲慘城市」,現在竟然成了藝術家追逐的樂園
    圖/視覺中國「破產」之城底特律:廢墟上的文藝生活文/馬劍本文首發於總第831期《中國新聞周刊》大巴臨近底特律市區,連片的田野漸漸被工廠取代,一下子把我從科技美國、田園美國拉回到工業時代。市區內高樓林立,蘋果的巨幅廣告牌隨處可見,一條高架單軌交通運輸線穿過市中心,整個城市顯得立體、動感。這個在鍍金時代讓美國人引以為傲的城市,如今依舊風度不減。公交車上大部分都是黑人,傳說中的底特律開始顯現出現實的輪廓。據統計,目前底特律的黑人約佔總人口的80%左右。這是一個以黑人為主的城市,這在美國是不多見的。
  • 底特律作為美國的大城市,有著「汽車之城」的美譽,為什麼最終走向...
    底特律破產前的一幕:黑人與國民警察、軍隊大對抗,局面混亂,後果嚴重 當然,美國的黑人暴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往前推幾十年,美國出現過一次極為嚴重的黑人暴動事件
  • 哪裡會成為中國的「底特律」?
    舉報 12月3日,美國聯邦法官批准了底特律的破產保護申請
  • 美國為何淪落至此?
    但是現在卻大不相同了,整個美國變成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國家,那麼美國為何淪落至此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四個字。美國一直被羨慕的有四點:一是,美國被譽為最大的民主國家,是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二是,美國擁有號稱最民主和科學的制度,那就是三權分立制度,使得美國社會公平正義;三是,美國那是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國內非常安全,基本上不用擔心哪個國家會入侵美國的本土;四是,美國經濟那是最強大,在美元霸權下,美國不用怎麼勞動,就可以獲得高收入。
  • 曾是全球四大賭城之一,一年淨賺30億美元,現卻淪落為「空城」?
    曾經是世界四大賭場之一,一年賺了30億美元,現在淪落為「空城」了嗎?說到世界著名賭場,首先可以想到世界上最繁華的賭場拉斯維加斯,中國的話是澳門賭場,是國內唯一的賭博合法場所,也是世界四大賭場之一,博彩業在澳門的經濟產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