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綠金湖城市中央公園內,景色優美秀麗,空氣清新怡人,環湖來一段晨跑,美好的一天從此開始;相距不遠的碳谷湖溼地公園,水光瀲灩、草木蔥鬱、野趣橫生,是攝影愛好者的絕佳創作基地……置身這些生機勃勃的地方,很難和採煤沉陷區聯繫起來。
由於自然和歷史原因,我市依山而建,相山腳下的大片平原自然成為我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提速,我市主城區內的土地越來越稀缺,發展空間日趨飽和,大量的人流、車流給城市交通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公共服務分布不均衡、配套跟不上等問題日益突出。
如何增強城區承載力、吸引力和競爭力,提高城市發展水平?外擴、多中心的發展成為城市發展必然選擇。
2017年,我市搶抓安徽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和淮北入選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發展機遇,用足用好國家和省支持採煤沉陷區治理政策,不斷拉伸城市框架、優化空間布局、改善自然景觀,推動城市變「依山建城」為「擁湖發展」,讓城市顯山、露水、見林,不斷彰顯「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的精美城市風貌。
向「擁湖發展」跨越,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前提。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採煤沉陷區改造工作。綠金湖位於我市生態走廊帶的核心區,是西部老城與東部新城的中間銜接帶,治理前為閘河煤田採煤沉陷區。治理前沉陷區內汙水橫流,房屋倒塌,道路橋梁斷裂,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土地處於荒廢或半荒廢狀態,是名符其實的城市「黑傷疤」。實施綠金湖治理是淮北人多年的夢想與期盼。
民之所願,政之所向。綠金湖治理項目是國土資源部、財政部批准的國家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項目的二、三期工程,總治理規模3.61萬畝,總投資22.2498億元。為打造城市亮點工程,發揮治理效益,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把綠金湖打造成以城市綠心為主題,集生態修復、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綠金中央公園。把綠金湖治理作為連接淮北老城與新城的樞紐工程,作為生態保護和謀劃建設「湖文化」國家級旅遊休閒度假區的核心工程全力推進。
為最大程度地優化資源配置,節約建設成本,發揮綜合效益,在工程實施中,著重實施以下六項創新:實施超前式治理,探索沉陷區治理的「千金方」;突出多規合一,調準生態治理的「定盤星」;創新融資方式,破解資金不足的「金鑰匙」;突出統籌推進,吹響兵團作戰的「衝鋒號」;創新拆遷補償方式,讓群眾吃下「定心丸」;創新管理方式,提升效率的「加速器」。同時,定期對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調度,確保各環節有序推進,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市持續探索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新方法不斷取得新突破,復墾整地、填充造地、生態修地等創新舉措的實踐,不僅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積,拓展了發展空間,優化了生態環境,更促進了土地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有機統一。
道路是暢通城市的血脈、發展產業的支撐、造福民生的紐帶。為了實現「擁湖發展夢」,我市立足大開放、大建設、大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加大道路基礎設施投入,拉開城市框架,建設現代化城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貫穿主城區與東部新城的大動脈——創新大道。
創新大道西起龍山路,經綠金湖,跨龍岱河、閘河,東至梧桐中路。
2017年12月18日,創新大道正式建成通車,使得新老城區之間的路程縮短20分鐘,老城區交通壓力進一步緩解,加快新老城區融合發展步伐,為東部新城開發建設徹底打開了空間。與此同時,作為一條生態景觀之路,高標準打造的道路綠化工程,使其成為我市最美的生態景觀帶。
沿著創新大道一路向東,今年6月1日正式通車的創新大道東段暨泉山隧道項目則打通了主城區前往東部新城的「咽喉」,進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條件,促進東部新城和職教園區加快發展。
千帆競發,發展環「湖」而動。位於綠金湖東側的東部新城就是最好例證。東部新城的用地範圍為人民路以南、岱河路以東、合徐高速連接線以北、龍脊山山脊線以西區域,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02.2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域面積20平方公裡。隨著項目建設的加快推進,淮北師範大學濱湖校區、職教園區、市委黨校、大學城創客驛站生機盎然,道路交通、教育醫療、商業休閒等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東部新城正上演華麗蛻變,一個前瞻、生態、活力的新城呼之欲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立足新的歷史方位,我市將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以統籌全局的智慧和加速崛起的實幹,細心勾勒這座城市的精華、氣質以及未來,奮力譜寫「擁湖發展」的嶄新篇章。
淮北市傳媒中心全媒體記者 王守明
淮北市人民政府發布
【來源:淮北市人民政府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