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心一顆浪中磨,殘卷初成感慨多。
為使人間存竹韻,青絲耗盡又如何?
慣邀寒月伴寒窗,一卷詩書酒一缸。
莫道林中無錦瑟,風吹勁竹廣陵腔。
竹林甘作守門奴,書枕苔階酒一壺。
老眼不分財與色,來人只問有詩無?
擱筆於此吧,前路猶長!祖有遺訓:詩不可廢,更不可沉迷。近三載之堅持,別無他念,惟願天下之國詩愛好者皆得其法而少走彎路,能于格律之中,盡情傾吐心聲……
一程風雨一支煙,行診竹林逾二年。
詩案且當醫案理,酒壺充作藥壺懸。
三成篆字敲燈下,幾次車輪靠路邊。
九十九期今已結,愚衷傾盡倩誰憐。
落日長河
2018年7月28日深夜於長沙嶽麓山
《竹韻詩話》序
好詩詞不是誇出來、捧出來的,而是批出來、鬥出來的。《竹韻詩話》的內容就是「鬥詩批詞」,落日長河在竹韻詩社首創「鬥詩批詞」欄目的初衷,就是一掃吟壇廉價點讚、違心吹捧的不良風氣,而開針砭時弊、褒貶客觀、真誠交流之先河,繼承傳統,領異標新,以期揚葩振藻,弘揚大雅。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有云:「雌黃出自唇吻,朱紫由其月旦。」人物固然可以品評,詩詞品評未為不可,要在能中肯綮耳。吾嘗語人曰:「胸中有丘壑,筆下見波瀾。」寫詩如此,評詩何乃不然!
長河年逾不惑,投筆從戎,轉業創業,曾歷滄桑;而家學淵源,聰敏好學,腹笥亦豐。其於詩詞之道,不僅精通格律聲韻,至於賞析點評,亦獨具隻眼,語調輕鬆,言辭犀利,笑「罵」之餘,振聾醒聵。風格異於常人,洵為吟壇翹楚。吾舊作有云:「勳業昭昭驚後起,行藏碌碌愧先生。」此之謂也。
丁酉暮春,由長河主編的《中國當代民間格律詩選》編竣,吾曾有詩賀之:
九州翹首待新刊,聞道浮辭俱已刪。
指佞何消淋狗血,成仁不忌犯龍顏。
螢屏名士猶孤陋,草莽英雄非等閒。
偉大天才皆諂語,好詩服信在民間。
《中國當代民間格律詩選》問世之後,在海內外詩詞界反響頗佳,而口碑傳焉。我深信,作為姊妹篇的《竹韻詩話》付梓之時,當是竹林紙貴之日。謂予不信,請拭目以待之。
戊戌孟秋 鄧世廣 於天山下
《竹韻詩話》跋
《竹韻詩話》一書,乃周冬興先生論詩評詞之作。自丙申至戊戌,竹韻詩社設每周一講之「鬥詩批詞」欄目,對詩友詩詞來稿點評,歷二載有餘。冬興先生以其直言、幽默、識見、學養,為眾所矚目,熱議紛紛。今以當日涓涓而成浩瀚結集,遂詩友亟盼,誠可敬可賀也。
冬興先生用功之力,講評之精,不輕忽,有真意。或改或評,或贊或述;自立意至於布局,自鑑賞至於撥正,皆巨細該備,絲髮不遺。前人云:「有評詩之識別,當先有作詩之才。」 冬興先生評講精到,別開生面,令人入耳入腦。其詩作亦自有意境寄託,令人折服。冬興先生為竹韻詩友,付出大量心血,存諄諄善誘之心,體詩友汲汲好學之意。得其指點,自辭採至於意境,無不升華,何其幸也。
餘自甲午年始識冬興先生,彼時未窺詩詞門徑,然餘妄發拙作,所謂:「 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厚也。」 得先生點撥,方悟真諦,若夢初醒。從遊四年,獲益良多。每思及此,深感冬興先生亦友亦師之恩也。
《竹韻詩話》付梓,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冬興先生評詩,或與詩壇諸公 「大同」 或有「小異」 然於詩則無所私,見仁見智而已。冬興先生性情中人,丹心可鑑,所從事者,無非以詩會友,與諸位共進、勉哉!
餘為啟蒙老師周冬興先生《竹韻詩話》題跋,豈曰能之,是感於先生藝精,更敬佩先生為人,藉此寄吾感恩之心,以報知遇之恩也。並以拙詩以贈:
不覺流光又一春,遠山顒望執斤人。
衡詩未共三巡酒,問字誰憐萬裡身。
到閣王郎文自貴,登樓杜老句尤真。
孤襟氣正應留待,重振商音雅調新。
戊戌孟秋 吳瑾於文成尚德堂
李惠民 (大連)
詩如其人
——讀落日長河微刊專輯(五)《秋海棠》有感
袁培根老師在朋友圈轉發落日長河老師的微刊專輯(五)《秋海棠》時,寫下了四個字:「詩如其人」。我深表贊同。
我和落日長河老師只匆匆見過一面。那是文成雅集時,因我是一個「沒入門」的初學者,知道老師「來人只問有詩無」,所以,我在詩友的介紹下,怯怯地向落日長河老師禮節性地打了招呼。
其時,我加入竹韻漢詩協會還不盈月。之前我在網上看過老師的詩詞作品和《鬥詩批詞》點評,非常敬佩。此次千裡奔波,我從大連到文成,實屬追星,只為一睹落日長河老師的風採!
落日長河老師的五個微刊專輯,我曾反覆品讀。除了學習到一些詩詞寫作技巧,記住了老師的一些錦句佳篇外,我時常被老師的家國情懷、愛恨情仇所打動。老師的影像也在我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
1.落日長河是一個有大情懷,大氣節的人。
「龍江彼岸傷心地,應屬吾華第幾州?」「六十四屯吾故土,兩行清淚寄江東」,詩句飽含愛國心和正義感。「寧可火中成燼,未許見奴顏……」「匹夫皆血性,誰敢犯吾華?」「頭顱寧在刀叢擲,金甲不堪箱內藏」,詩人的錚錚鐵骨躍然紙上。《七七感懷》中,「仰看殘月冷如刀,割在前朝,痛在今朝」, 詩人把一腔家國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敬佩長河老師「眾人爭拜泥菩薩,我自推崇大丈夫」的精神。
2.落日長河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落日長河的五個微刊專輯,共收集詩詞132首。我初略數了一下,其懷古,詠史詩詞近半。因我歷史知識貧乏,剛開始,我對老師寫的那些不熟悉的歷史人物詩詞就一目十行,泛泛地讀。
最近重品,我對自己不了解的人物和史實查資料,百度,我深刻感受到老師的古文化素養學養豐厚。
「聶政捨生留俠義,嵇康赴死抱詩心」「江湖因有真文骨,頌曲難湮哭廟音」(《謁金聖歎墓》), 這樣的錦句,既闡述了歷史事件,又詩味濃烈。如果不是對歷史事件和人物有清楚獨特的理解,就算詩詞功底再深,也很難寫出真氣節真性情。
「重來我願賒金甲,十萬精兵廢李唐」是長河老師悼黃巢的詩句。我想,如果沒有豐厚的歷史底蘊,沒有對人物,時代做透徹精準地分析了解,是絕對不敢對一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表達這樣明朗的觀點的。
落日長河「行文不掩愛憎心」!
3.落日長河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文成匆匆一聚,老師和各位詩家結下了深厚友誼,無奈「水瑟瑟兮風瑟瑟,心茫茫也路茫茫。三年盼得三天聚,轉眼江湖各一方」,「此時攜母山門過,人拜如來我拜媽」,「我信世間真有佛,心頭佛祖是媽媽」,這些用真心凝成的詩句,讀來令人動容且過目不忘!
哈爾濱雅集,老師和司馬小生唱和「盛宴散時雙臂挽,華燈照處兩心明」,南北詩人,一見傾心,情深意篤……
4.落日長河是個富有同情心的真正的詩人!
落日長河具備憂患意識和悲憫情懷,過昭君墓時,他為「數千佳麗孤老深宮」而感慨;在香魂寂寞的柳如是孤冢前,他說「多少雄材屈強虜,一枝弱柳抗淫威」,表達了對女詩人的崇敬和憐憫之情。
「牆頭彩繪中國夢,只在夢中心不寒」,「雖愁兒女升中學,更怯爹娘臥病床。青石巷,老樓房。微軀蜷縮幾平方」,「寒宵也做國標夢,夢醒時分心更涼」,這是詩人對黎庶百姓的悲憫。詩人的吶喊,無非是為了「揭示病痛,引起療救的注意」, 正契合了當前精準扶貧的時代國策。
5.落日長河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當年種下相思樹,豆落墳頭卿可知?」「鴛鴛舊帕此時看,又留下、斑斑淚跡」……那是一個怎樣的故人,讓詩人如此魂牽夢縈念念不忘呢?「一生何所憾?一念負香君」, 這種遺憾也許人人心中有,卻人人筆下無。「依稀記得那時形:雙雙沙上躺,夜夜數星星」,這無拘無束的真純灑脫真令人心嚮往之! 「二十年間情未了」,「三千往事漸朦朧。故人藏夢裡,幽緒兌杯中」,「總將幽願佛門賒:來生相遇在,最好的年華」。既然「舊夢難圓」,索性把「來生許佛前」……
6.落日長河是一個不矯情、不故弄玄虛的人。
落日長河的詩詞造詣及藝術成就不是我等鼠輩可以品頭評足的,我只能高山仰止。但有一點我必須說,他的作品有深度有厚度,易讀,易懂,這正是他受追捧,廣泛傳播的原因。
落日長河不是那種寫出詩來讓你翻閱辭海才能略懂一二的詩人,我喜歡他樸實本色的文字。 「一盞清茶樓上坐,靜看飛瀑炊煙」,「風流皆老去,米豆腐新鮮」,這些明白如話的美詞讓人一讀就懂,過目難忘。
高貴方留高貴名!
7.落日長河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和傳承者。
我為老師的奉獻精神深深折服!
落日長河創立了竹韻漢詩協會,他振臂一揮,賢者雲集。其實,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是眾人對他的人品詩品的認可。
我感覺落日長河愛詩成癖!「竹林甘作守門奴」「為使人間存竹韻,青絲耗盡又如何?」「一盞清茶竹林坐,詩詞漫品總開顏」……詩詞已經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悄將冷暖付毫尖」, 以詩癖存真我,寄真心,抒胸中塊壘俊逸之氣也。
竹韻漢詩協會有落日長河這樣的掌門人,「琴聲宜按民聲譜,韻海莫朝商海流」,是非常幸運的!
祝竹韻不斷壯大,期待老師更多佳作問世!
2018.05.28
從平仄學起一路走來,沿著竹韻清幽的小徑,草木澄明,徜徉期間,妙趣無言。無論春花深處,或野塘錦秋蘆花白,再到寒霜冰雪,每個周末的鬥詩批詞無不生動形象,成了學詩賞詩的活教材。歡聲笑語裡的記憶最深刻,詩心可與天地共明月。一點一點的進步,有詩的日子,生活多麼喜悅。在這一份竹籟詩韻裡,輕輕地嗅一嗅書的墨香,有一捧花聲相伴……
――編者心語
本期作品:來自竹韻總會及江蘇、北方、山西和江西各分會全體詩家
本期審核:落日長河
本期編輯:雪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