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歷史看陝西、八千年歷史看甘肅!

2021-01-07 甘粹文體旅

三千年歷史看陝西、

八千年歷史看甘肅

2021新甘肅喜迎建黨百年盛世輝煌,

帶你領略新甘肅家鄉巨變還看今朝!

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無趣。路瑤說,「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不必恭維,不必討好,愛你的人自然會給你擁抱,人生短短幾十年,就算不能轟轟烈烈,也不能窩窩囊囊。

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體重一定要浪費在美味的食物上,愛情一定要浪費在你愛的人身上。

時間一定要浪費在你覺得對的事情上!2021每一個自媒體人,

創作者都很努力!

都在用心改變自我,突破自己,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

點攢加油,照亮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我想說金牛2021:

牛郎織女來相會,多喝牛奶好健康,橫批——牛轉錢坤

牛氣沖天、牛運亨通、

牛股相隨、牛財旺盛、牛勁百倍、

牛福永恆、牛年大吉、牛金歲月、

氣吞牛鬥、牛氣沖天、牛年大吉、

牛年如意、牛運亨通、牛轉新機、

財如牛毛、牛角勾福、牛羊滿圈、

牛壯象健、牛勢衝盤、虎氣牛喧、

牛尾掃兇、牛運無邊。

相關焦點

  • 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河南,八千年看甘肅!
    證據就在甘肅天水。大家都知道三皇五帝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三皇的順序是:伏羲、炎帝、黃帝。其中,考古證據顯示,最早的伏羲時代距今約6000-8000年,其代表性遺址是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00年。
  • 甘肅文化八千年歷史
    我的作品如果能讓人們對國粹藝術、甘肅傳統文化感興趣,那就是我堅持分享下去的動力。甘肅文化總體以絲路文化為主,從旅遊角度看,具體可概括為敦煌文化、長城文化、佛教文化、黃河文化、始祖文化、中醫藥養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9類。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不是河南,也不是陝西
    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5月份,中國已有135座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對這些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了重點保護。在我國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陝西、五千年歷史看河南、八千年歷史看甘肅。
  • 從考古看八千年以來早期中國的文化基因
    從距今八千多年文化上早期中國的萌芽,距今六千年左右文化上早期中國的形成,到距今五千多年早期中國文明的形成,距今四千年以後早期中國文明走向成熟,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早期中國經歷了跌宕起伏的連續發展過程,錘鍊出了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特質,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早期中國及其文化基因的形成,與地理環境和氣候有很大關係。中國是世界上最廣大的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區。
  • 三千年前的歷史證物——利簋
    利簋,西周初年武王時作器,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上有銘文三十二字,記錄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武王伐紂。利,是作器者的名字。公元前1122年,即武王十三年,周軍東下沿渭河循黃河向孟津進發,西北西南各部族分別來會。《史記*周本紀》記載,當時有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
  • 韓建業:從考古發現看八千年以來早期中國的文化基因
    從距今八千多年文化上早期中國的萌芽,距今六千年左右文化上早期中國的形成,到距今五千多年早期中國文明的形成,距今四千年以後早期中國文明走向成熟,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早期中國經歷了跌宕起伏的連續發展過程,錘鍊出了有別於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特質,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 陝西、甘肅、寧夏將打造「超級高鐵」,耗資百億,沿途13地要爆發
    銀西高速鐵路從西安北客站向西北經過鹽陽、禮泉、幹縣、永壽、彬州進入甘肅境內,經寧縣、西峰、慶城、環縣進入寧夏回族自治區,經由G211經吳忠市經由黃河經由靈武市引入銀川的中樞銀川站,鐵路的兩端連接著省會的城市,線路主線全長約618公裡,全長約664公裡,包括西安中樞、銀川地區的相關項目。
  • 河南的歷史名人之爭:陝西和河南爭黃帝,甘肅爭老子,安徽爭曹操
    這幾年,關於歷史文化和歷史名人的爭奪戰愈演愈烈,甚至傳統民俗習慣都要爭。這不,陝西和河南就爭起了黃帝,甘肅和河南爭起了老子,安徽和河南爭起了曹操……其實,不僅中國內部各地都在爭,連周邊的某些小國都在爭。
  • 甘肅為什麼叫甘肅,甘肅古時候叫什麼,甘肅歷史的由來
    這一時期,甘肅境內有羌方、共、密等方國部落。西周時期,秦人的祖先在省境東部,即天水地區定居下來,開始了由遊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而遊牧生活仍佔據主要的地位。春秋時期,秦國在己被徵服的邽戎、冀戎地區,設邽縣(天水麥積區南)、冀縣(今甘谷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兩個縣。
  • 《 甘肅賦 》:山河兩千裡,滄桑八千年!
    甘肅賦作者李雪春《甘肅賦》
  • 1928年甘肅省被一分為三,歷史上龐大的甘肅為何一分為四?
    甘肅是我國西北地區著名的省份,面積呈現一個兩頭大中間細的狹長形狀。以前我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後面讀了歷史才知道,甘肅省之所以會成為今天的樣子,主要是在清朝和民國時期,它是一個領土的巨無霸,統治者為了管轄的更加合理,所以前後將它一分為四。有個問題要說一下甘肅省在1928年是一分為三,之前在光緒年間分出去一次,總的來說是前後分了2次,分出去了3塊地。
  • 《延平三千年》,文化名家劉光舟的延平歷史之旅
    漢代的南平縣數萬平方公裡,在閩中郡的版圖,仍然濃墨重彩的一大片,隨著時代的變遷,政權的更迭,從漢代閩中郡的五個縣,擴展迄今的近百個縣市區,延平不斷地減肥瘦身,在今福建省的地圖中僅剩下一小塊,不足三千平方公裡。歷史的延平,與今日之延平,不能相提並論了。三千年來,超越地域,超越時空。
  • 【溯源甘肅】「如意甘肅」:從歷史深處走來
    如意甘肅,一個多彩多姿的省份,一個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故裡省份,一個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華夏文明與西戎文明、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多元交融的開放省份,一個長江與黃河奔流、弱水三千入流沙的乾旱省份,一個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與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漠兩大沙漠碰撞匯集的獨特省份。  如意甘肅,從歷史深處走來。
  • 陝西寶雞與甘肅蘭州的2020年一季度GDP出爐,兩者成績如何?
    寶雞市是陝西省著名旅遊城市,這裡歷史悠久,做過周、秦兩朝的首都,在西安崛起之前,寶雞一直是陝西地區最大城市。而甘肅蘭州在歷史這一塊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這裡是乞伏國仁建立的西秦故都,如今蘭州更是甘肅省省會,蘭州大學和蘭州牛肉麵更是風靡全國,那麼GDP流行的今天,寶雞與蘭州成績如何?
  • 太子是中國三千年歷史上最危險的崗位!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重複難題,近千位帝王的意見沒有統一,大臣、官僚、百姓的意見也沒有統一,三千年、直至五千年歷史中從來沒有一致意見。
  • 「如意甘肅」:從歷史深處走來
    如意甘肅,一個多彩多姿的省份,一個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故裡省份,一個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華夏文明與西戎文明、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多元交融的開放省份,一個長江與黃河奔流、弱水三千入流沙的乾旱省份,一個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與騰格里沙漠、毛烏素沙漠兩大沙漠碰撞匯集的獨特省份。
  • 甘肅的胡氏民居,被稱為風水寶地,擁有400多年歷史!
    當你來到甘肅天水時,大多數人可能會去看「四大石窟」中的麥積山,或者參觀古老伏羲廟。但外國遊客很少會知道甘肅天水有一處400多年歷史的古民居,即胡氏民居。如果你懂點建築知識的話,應該知道普通建築很難生存三四百年以上。
  • 甘肅主要城市在古代的名字也很有詩意
    甘肅的名字由來,取自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市)兩字開頭,所以說河西走廊在甘肅得到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我們甘肅人常常有「金張掖 銀武威 金銀不換是天水」的說法,這是自古以來就是甘肅最富足的三地之一。現在也是這樣。你能想像西北苦寒之地的張掖,靠著祁連山的融水還能種植出美味的大米麼?張掖的山丹軍馬場,是目前全亞洲最大的馬匹飼養基地。
  • 殷墟:穿越三千年歷史的傳奇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殷墟:穿越三千年歷史的傳奇新華社記者 劉雅鳴 桂娟 李文哲它的第一次發掘,被視為「中國考古學誕生的標誌」;它是中國連續發掘時間最長、清理遺蹟最多、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古遺址;它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世界文化遺產……它,叫殷墟。
  • 賞聯講故事|無錫梅村一副春聯盡閱吳越三千年
    中國江蘇網6月6日無錫訊 2020年,進入第五個年頭的「城門掛春聯 江蘇開門紅」活動中,無錫古鎮梅村「一門三聯」迎來高光時刻,主門之上的一副春聯,「古國春長,梅自三千年前綻破;斯文源遠,客從兩萬裡外歸來」更令人讚不絕口,回味無窮,被稱為「一聯盡閱吳越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