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病毒後恢復的新冠患者顯示出廣泛的免疫反應,目前研究中約有一半在兩周之內顯示出持續的抗體產生。他們發表的結果,表明了病毒的哪些部分最有效地觸發了免疫反應。
這項研究於5月3日發表在《細胞》子刊Immunity雜誌上。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們發現,剛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的大多數新出院患者會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但不同患者的反應卻並不完全相同。
科學家們尚不清楚為什麼免疫反應在患者之間差異很大。研作者稱,這種可變性可能與患者遇到的病毒的初始數量、他們的身體狀況或微生物群有關。
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這些免疫反應在再次暴露於新冠感染後是否能夠抵禦其侵襲(能維持多久),以及哪些類型的T細胞會被病毒感染而激活。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用於檢測人體內新冠抗體的實驗室測試仍需要進一步驗證,以確定其準確性和可靠性。
「這些發現表明B細胞和T細胞均參與了免疫介導的針對病毒感染的保護,」清華大學共同資深研究作者Chen Dong說。 「我們的工作為進一步分析保護性免疫和了解新冠肺炎發生的機制提供了基礎,尤其是在重症的情況下。這對於設計一種有效的疫苗來預防感染也具有重要意義。」
考慮到這一目標,研究人員對最近無病毒感染的14名新冠患者與6名健康捐獻者的免疫應答進行了對比。其中8名患者是新出院的,而有6名是在分析前兩周出院的隨訪患者。具體來說,研究人員收集了血液樣本並評估了在感染後最先出現的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以及血液中最常見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的水平循環。
與健康對照相比,新出院和隨訪的患者均表現出更高水平的IgM和IgG抗體,它們與新冠病毒核衣殼蛋白結合,該蛋白封裝了病毒基因組RNA和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S-RBD),並在病毒進入過程中與宿主細胞上的受體結合。綜上所述,這些發現表明,新冠患者可以引發針對SARS-CoV-2蛋白的抗體反應,據顯示這些抗體在出院後至少維持兩周。
此外,5名新出院的患者具有高濃度的中和抗體,可與表達SARS-CoV-2 S蛋白的偽病毒結合。中和抗體可防止感染性顆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此外,除1名隨訪患者外,所有患者均具有針對偽病毒的可檢測中和抗體。
與健康對照相比,5名新出院的患者對SARS-CoV-2核衣殼蛋白有較高濃度的T細胞,它們會分泌幹擾素γ(IFNγ)(一種在免疫中起關鍵作用的信號分子)。這些患者身上已經具有高濃度中和抗體。此外,3名新出院的患者顯示出可檢測水平的SARS-CoV-2主蛋白酶特異的分泌IFNγ的T細胞,該蛋白在病毒複製中起關鍵作用。同時,7名新出院的患者顯示出可檢測到的SARS-CoV-2 S-RBD特異分泌IFNγ的T細胞水平。相比之下,只有1名隨訪患者對核衣殼蛋白、主要蛋白酶和S-RBD產生了高濃度的分泌IFNγ的T細胞。
具有潛在臨床意義的一項發現是,中和抗體的量與抗S-RBD的IgG抗體正相關,但與結合核衣殼蛋白的抗體無正相關。此外,S-RBD誘導抗體反應以及T細胞反應。「我們的結果表明,S-RBD是新冠疫苗的有希望的靶標,」聯合資深研究作者Fang Chen說。「但是我們的發現需要在大批量樣本的新冠患者中得到進一步證實。」
這項工作得到了中國國家重點研究發展計劃、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北京科學技術協會、浙江大學基金會和清華大學的資助。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https://neurosciencenews.com/coronavirus-antibody-vary-16344/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