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賴內閣今總辭 蘇貞昌回鍋組閣│聯合報臺商版0111曬新聞

2021-02-15 U臺說

1.「時間到了」賴內閣今總辭 蘇貞昌回鍋組閣

立法院昨天傍晚通過總預算案,行政院長賴清德(中)照例到議場感謝立委,但因內閣總辭在即,場面顯得離情依依。 記者鄭超文/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宣布辭去行政院長,前院長蘇貞昌將與前立委陳其邁搭配,成為下一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新內閣最快在下周一上路。賴清德昨天傍晚在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2019年度政府總預算案後,親赴立法院向朝野立委致謝,他說,「預算已經通過,時間也已經到了」,他今天將召開行政院臨時院會,進行內閣總辭,靜待總統宣布新的閣揆,接任行政院的各種工作。

蔡英文總統昨天約見賴清德,再次表達慰留之意,賴不假思索,向蔡總統表達辭意,蔡總統只好尊重決定;隨後約見蘇貞昌,蘇允諾接下行政院長,雙方就先前討論的內閣改組及人事布局交換意見,副院長敲定由陳其邁出任,蘇也與陳就接下來的人事安排交換意見,預計在周末敲定內閣改組名單,並於下周一對外宣布。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昨天上午被問到是否將承接重擔,仍不鬆口,但到下午時蔡總統約見他,蘇允諾接下閣揆。 記者祁容玉/攝影

2.蘇揆回鍋 「湯圓熟了浮上來」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提出內閣總辭,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回鍋接任閣揆。媒體詢問,是否要承接重擔?蘇貞昌昨上午說,他一直都承接重擔,但民進黨去年十一月廿四日敗選後應深自檢討,現在府院黨都在努力,希望民進黨做出更好成績,回應民意。蘇貞昌日前臉書直播煮湯圓時表示,「人生跟湯圓一樣,熟了才會浮上來,不夠成熟就浮不起來。」媒體昨問,湯圓煮熟了沒?蘇貞昌說,這是媽媽教他的道理,他也覺得要「順著道理走」,才是對的事情。

據了解,早在多日之前,蘇得知賴的決定後,也向幾位黨內重要人士探詢,多數都支持他接任,蔡總統昨天約見他時,他知道來意,也應允蔡總統的邀請,成為首位在民進黨兩度執政都出馬的行政院長。

3.票輸愈多官當愈大? 新閣挨批「敗選聯盟」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三讀通過2019年度政府總預算,行政院長賴清德循例在三讀後到立法院向立委致意。 記者林伯東/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將內閣總辭,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將回鍋接任。國民黨立委昨天批評,賴清德早該走了又拖拖拉拉;加上蘇貞昌、陳其邁選輸那麼多票,卻還能當大官,這是臺灣民主的另類奇蹟。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若蘇貞昌接任,將呈現「不一樣的蘇貞昌」,其實蘇貞昌沒有需要再當閣揆,但蘇挺身而出,是為了挺民進黨、幫助民進黨,蘇只要做得好,不只有助於讓蔡英文總統爭取二○二○連任,立委也會選得比較好。賴士葆表示,被點名入閣的蘇貞昌、陳其邁、林佳龍,九合一選舉都敗陣,現在票輸愈多、官當愈大,這是什麼政治倫理?他怒批「敗選聯盟」讓臺灣民主從今以後不再驕傲,全世界沒有這樣的機制。他也預估,蘇貞昌會比賴清德更強勢,但即使如此,仍註定會成為看守、空轉、混亂的內閣。

4.「東廠事件」調查報告 政院:張天欽應負最大責任

就在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內閣總辭同一天,行政院公布東廠事件調查報告,將事件責任歸諸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一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去年爆發「東廠事件」,行政院組成「釐清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八二四事件」專案小組,昨天發表報告。報告指出,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在會議中「思慮欠周、言語輕率」,嚴重損及其所屬機關公信力,對於轉型正義推動造成極為不利影響,「應負最大程度的政治責任」,行政院已於去年九月十四日免職。

在賴內閣總辭前夕,行政院終於公布「東廠事件」報告結論,但該案去年九月十二日媒體報導後,張天欽當天就已火速請辭。調查三個月,依報告內容,行政院根本未訪談到張天欽本人,僅獲書面意見;與會人員也只有研究員曾建元接受訪談,其餘人員僅提供書面意見。行政院表示,因應立法院朝野協商決議,賴清德院長於去年十月八日政務會議中,指示副院長施俊吉成立專案小組並任召集人,另由政務委員羅秉成協助,展開釐清工作。

5.藍轟東廠報告「糊弄、卸責、切割」

圖為國民黨立委去年至促轉會抗議,在門口張貼印有「東廠」的海報,要求廢除促轉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去年爆發「東廠事件」,行政院專案小組昨天發表報告。國民黨團總召江啟臣質疑,如果只是張天欽的個人問題,當初為何黃煌雄要辭職?這樣的檢討報告完全無法讓社會相信促轉會具有公信力,這是一份不及格的報告,對於未來的促轉會,也早不抱期待。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民進黨打算把促轉會當作個人事件,其長期運作架空前主委黃煌雄,大家從曝光音檔內容都很清楚,絕對是「張天欽們」在主導整個促轉會,若再不調整心態,無視實質的轉型工作,促轉會最終就是清算鬥爭的單位。

江啟臣抨擊,行政院從十月拖到總辭才交出這份報告,簡直是糊弄社會大眾,完全沒有檢討反省的能力,報告竟將責任推給已經辭職的張天欽,「把系統性問題推給單一個人,除了卸責,就是在切割。」

6.臺大再爆論文造假 學者批:學倫案「累犯都沒事」

科技部法規會執秘詹文旭(右)與綜合規劃司司長林廣宏(左)昨舉行記者會,針對臺大名醫陳昆鋒違反學術倫理案的細節,都不願詳談,遭外界批評。 記者黃義書/攝影

繼臺大教授郭明良涉嫌論文造假案後,臺大醫師陳昆鋒再爆違反學術倫理。科技部早於去年初召開審議會,認定十篇論文造假,並處分停權十年;有五篇論文是共同作者的陽明大學教授蕭崇瑋則被停權五年,但科技部遲未公布。直到媒體披露,科技部昨才火速修改法規,未來違反學術倫理除情節輕微,將主動公布。

根據科技部調查,被認定造假的十篇論文,發表於二○一一年到二○一六年間,問題包括圖文或資料不當重複使用、反轉或裁切等,二○一六年被檢舉有問題,臺大及科技部才著手調查。去年初科技部完成調查,除停權處分外,另追回陳昆鋒六十八萬元研究計畫主持費,蕭崇瑋卅二萬多元主持費。對於外界質疑科技部隱匿此案,科技部研究誠信辦公室主任詹文旭說,當初審議此案時,學術倫理審議會決議不公開,他強調,科技部並非沒公開,只是沒揭露姓名,是以「去識別化方式」摘要公開。

臺大醫師陳昆鋒被爆論文造假,昨天拒絕對外回應。 圖/翻攝新創獎官網


7.大學校長會議 教部拚競爭將推公私併校

近年多所公立大學合併,包括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等,而近日交通大學也要與陽明大學談合併,但至今境內仍未觸及公私校合併。教育部代理部長姚立德昨出席大學校長會議時表示,將推動公私併校,包括私校董事會挪出一半席次讓公校代表參與,或將來國立大學法人化後與私校合併,都是研擬方向。

昨天分組討論時,清大校長賀陳弘指出,大學整合建議應有政策引導,讓不同學校有不同整併方式。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也表示,高教面臨快速轉變,政府不該再以線性思考,建議鬆綁人事及財政來幫助大學。此外,過去是公立及私立大學各自合併,未來應大步創新鬆綁法令,否則資源整合及人才延攬步調太慢。

8.陳維昭 還原進官邸與蔡談管案

最新一期臺大校友雙月刊,刊載臺大前校長、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維昭的文章,揭露去年六月六日他由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陪同,到總統官邸與蔡英文總統談臺大校長案約一小時的對話內容。文中提到,陳維昭拒絕蔡英文「能否重啟遴選」的提議,也表達希望總統以她的高度解決此案,但總統說不介入行政院事務。陳維昭文中表示,去年六月四日,王金平向他表示,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請王協助安排他到官邸與蔡總統見面談管案,最後決定六月六日下午在官邸見面。

六日當天,陳菊起頭說,總統希望了解管案,請陳維昭表示看法。陳維昭說,「我認為這完全是一個政治事件,這種事件發生在這個年代很不可思議」,而政府的操作手法又太粗糙,普遍引起反感,不應為管案讓社會包括臺大付出這麼大代價,應想辦法盡快解決。陳維昭文章提到,之後蔡總統問他「是否可以再重啟遴選把事情根本解決?」陳維昭回答,遴委會完全依法行事,並無重啟遴選的法源依據。

1.暖冬補助續辦 國發會提擴大內需方案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三讀通過總預算,總辭在即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左)到立法院致意,與院長蘇嘉全(右)擁抱。 記者林伯東/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率內閣總辭,國發會昨天在行政院會提出「因應二○一九總體經濟變動內需策略規畫」(簡稱擴大內需方案),從減輕民眾負擔、促進境內旅遊、舉辦大型活動、節能低碳消費、增加消費誘因等五大方向,擴大境內需求,以達穩定經濟成長目標。

行政院長賴清德在院會表示,受全球經貿成長動能減弱影響,預估臺灣今年輸出成長率不如去年,內需將是驅動經濟成長主力。國發會提出的擴大內需方案中,有許多是既有措施繼續執行,部分是既有措施加碼,例如擴大臺旅暖冬補助方案、放寬包機補助門檻、舉辦大型活動、補助節能設備,購買電動汽機車免徵貨物稅,以及調高外籍旅客購物現場小額退稅金額上限,由兩萬四千元提高至四萬八千元。

2.去年稅收新高 超徵698億

受惠於經濟成長及稅制改變,去年全年稅收創新高,連五年超徵。財政部統計處昨天公布,去年全年全臺稅收二兆三六七二億元,創新高,較前年增加一一五九億元,超徵六九八億元。

總統蔡英文在今年元旦談話中表示,過去兩年經濟有成長,政府稅收也超出預期,要讓收入較少的民眾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指示行政院提出分享紅利具體方案,結果外界負評不斷,造成長達八天的「紅包之亂」,也讓財政部昨天公布去年稅收狀況備受關注。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因部分稅款會遞延至一月才入帳,以近三年的平均遞延入帳稅額來看,預計還有一九○億元將會進帳,因此去年全臺稅收超徵數可望達到九六○億元。

3.臺積電、鴻海 去年營收雙雙創高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路透)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與全球3C製造大廠鴻海昨天公布去年營收,雙雙締造歷史新高;股王大立光也在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六十四點七九億元,季減百分之廿二點六,是五年同期新低。臺積電去年合併營收一點○三兆元,年增百分之五點五,但面臨智慧手機大廠調整庫存及貿易戰供應鏈移動、半導體產業進入淡季等因素幹擾,今年上半年雜音大,若貿易戰未獲轉圜,臺積電供應鏈透露,恐怕會連兩季衰退。

鴻海自結去年十二月合併營收六一九三點一六億元,創歷年單月次高,但較前年同期六七五一點四一億元減少百分之八點二七。累計去年鴻海自結合併營收五兆二九六三億餘元,較前年成長百分之十二點五一,創歷史新高。法人預估去年鴻海全年獲利有機會超過一一○○億元,在減資兩成效應下,鴻海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可到八元。

1.深圳大宗交易市場 外資比率將增加

戴德梁行2018深圳房地產市場年度發布會日前舉行,華南區資本市場主管陳俊儒表示,目前外資買家成交規模佔深圳大宗交易市場的3%,而廣州是30%,上海這一比率是80%,未來,大宗交易市場的外資機構比率將逐漸增加。陳俊儒表示,2018年深圳大宗交易市場,整體表現仍然十分活躍,全年錄得交易總額約280億元(人民幣)。其中,優質寫字樓(辦公大樓)資產備受投資者青睞,佔全年大宗交易總額的近50%。相較2017年,深圳的大宗交易額有近20%的回跌。

與北京、上海及廣州對比,在大宗交易的投資者結構中,深圳的外資買家佔比遠低於其他城市;在外資持續加大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力度、內資買家優勢明顯減少的背景下,戴德梁行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深圳大宗交易市場的外資機構比率將逐漸增加。

2.全球手機產業 陸企扮穩壓器

2018年全球手機的出貨量約18.2億部,其中智慧型手機的銷量約13.7億部,同比下降4.3%。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佔比整體呈現增長態勢,且在高端產品領域實現新突破。

光弘科技是家員工人數逾萬人的大型電子製造服務企業,也是華為、OPPO和LG等品牌手機的主要代工企業之一。2018年產量繼續保持增長,光弘科技董事長唐建興說,這家企業2018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達到1.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91%。對很多業界人士而言,光弘科技只是中國大陸企業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穩壓器」的一個縮影。2018年,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出現變化、出貨量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大陸企業仍然是這一產業重要的創新活力來源之一。

1.協商再破裂 美進入緊急狀態「只是時間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左三)九日赴國會山莊會見共和黨參院領袖後表示,共和黨內部在邊境安全問題上意見一致。 (美聯社)

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三周,美國總統川普與民主黨國會領袖九日協商再度破局,政府運作繼續停擺。川普因會中雙方意見分歧,動怒掉頭走人,隨後還推文說,這場會議「完全是浪費時間」,民主黨議員則批川普「脾氣治國」。

白宮官員說,府會協商再度破裂,讓川普宣布全國緊急狀態的可能性逐漸增加。在眾院具優勢的民主黨表明,若川普這麼做,將立刻告上法院。若川普宣布緊急狀態,將部分國防預算移作邊界牆經費後,他可能會同意簽署開支法案以重啟政府。一名官員說:「情勢將如此演變,問題只是何時發生。」

2.Fed轉鴿 3月前估不會升息

Fed主席鮑爾今日談話受關注。 法新社

聯準會(Fed)上月會議紀錄及好幾位官員的談話都顯示,Fed更加審慎評估是否進一步升息,暗示可能暫緩升息到今年3月、甚至之後,以評估近期市場動盪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拖累美元走貶。日本銀行(央行)則已在關注今年可能被迫擴大寬鬆貨幣、以阻止日圓飆升拖累復甦的風險。

接下來市場重點將轉向Fed主席鮑爾於美東時間10日中午12時(臺北時間11日凌晨1時)的談話,確認鮑爾是否也能容許利率按兵不動更長一段時間。Fed三名今年有投票權的官員陸續發表鴿派談話。去年四度支持升息的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伊凡思、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羅森格倫都暗示,沒有短時間內再度升息急迫性。羅森格倫說,Fed「能先等待更清晰的訊號,再調整政策前」,「直到數據更明確顯示國內與國際經濟成長道路前,都不應有升息或降息的偏見」。

點擊「閱讀原文」打開臺商優市網  

相關焦點

  • 賴揆釋2大紅利惹議│聯合報臺商版0108曬新聞
    行政院長賴清德最快可能在本周四率內閣總辭,外傳將由蘇貞昌(右)回鍋接任,前立委陳其邁(左)則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行政院長賴清德最快周四總辭,據了解,前閣揆蘇貞昌回鍋已成定局,副閣揆可能由前立委陳其邁出任,組成「蘇邁配」。黨內人士指出,蘇、陳兩人的幕僚私下都已透露近日將「重返中央」,臺中市前市長林佳龍是否入府擔任要職,一周內也會明朗。被傳出將接任副閣揆,陳其邁昨天受訪回應指出「捕風捉影、沒有評論。」幕僚也表示不知情。
  • 陸委會同意東航、廈航春節加班機申請│聯合報臺商版1228曬新聞
    傳行政院長賴清德將於一月中旬率內閣總辭,將由蘇貞昌(圖)接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行政院長賴清德傳將在明年一月中旬率內閣總辭,外傳將由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回鍋組閣。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昨天表示,賴院長已公開講過很多次,「會在應該要離開的時候離開」,確定的時候會對外說明。蘇貞昌女兒、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則重申,自己和父親皆認為賴清德是最好且唯一的人選。媒體詢問,蘇貞昌是否有受到徵詢?
  • 林佳龍掌交通部、陳良基接教長 │聯合報臺商版0112曬新聞
    賴清德(左)昨率內閣總辭後,蔡英文總統隨即在總統府舉行記者會宣布新任閣揆由蘇貞昌(右)出任,賴、蘇一同出席記者會,兩人比肩而坐、神情輕鬆。對蘇貞昌組閣被譏「敗選聯盟」,輸越大,官做越高,臺北市長柯文哲說,不能說人家一次失敗,以後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先上線再講,重要的是what he do 不是 what he say,上任一陣子才能評估成效。賴清德總辭時說到「在壯大臺灣路上再相逢」,被解讀仍具雄心。桃園市長鄭文燦昨說,賴對臺灣有很深的感情跟責任感,將來會怎麼走,「政治劇本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的心是跟大家在一起。」
  • 2018第一大新聞出爐「韓流翻轉全臺」奪冠│聯合報臺商版1229曬新聞
    記者曾吉松/攝影二○一八年第一大新聞昨出爐,由「韓流翻轉全臺,民進黨大潰敗」以兩萬五六一一票奪冠。長榮集團發言人柯金成表示,去年票選「世大運勇奪廿六面金牌」獲選第一,當時期望能有更多正向新聞帶來正能量,很可惜今年十七項大多數為負面,期望明年能有更多正能量新聞。
  • 蘇揆重回立院備詢 否認「網紅內閣」│聯合報臺商版0216曬新聞
    蘇貞昌口頭報告時搭配圖表,表現方式比過去閣揆活潑許多,但國民黨團總召江啟臣質疑蘇貞昌的施政方針報告與前院長賴清德相差無幾,並說蘇內閣是「網紅內閣」;民進黨團幹事長管碧玲認為,蘇貞昌執行力強,對業務熟悉,備詢也能應對得宜。江啟臣質疑,蘇貞昌的施政方針報告與前院長賴清德相差無幾,如果不看名字,還以為同一個院長。
  • 潘文忠回鍋掌教育部 鄭麗君、陳良基留任原職│聯合報臺商版0114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準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上任,昨天由準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宣布新閣名單。原已二度婉拒慰留的文化部長鄭麗君打消辭意,原定出任教育部長的陳良基也改變心意,留任原職科技部長,教育部長則由去年因卡管案閃辭的前部長潘文忠回鍋。賴內閣成員多留任,新閣變化不大,徵詢過程卻是峰迴路轉。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昨天也宣布,前立委羅文嘉將接任民進黨秘書長。
  • 託嬰中心疑集體虐童 新北重罰勒令停辦│聯合報臺商版0110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是否參選二○二○總統大選,各方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成員昨天中午餐敘,與會者透露,會中王金平對參選總統已露口風,預計農曆年後宣布,但王不願證實,受訪時仍強調「時間到了自會有答案」。據轉述,王金平在出席國民黨團餐敘席間,對參選總統一事鬆口,預計過完年後表態,其他並未多說。
  • 韓國瑜熱線招商 郭臺銘點頭│聯合報臺商版1127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九合一選舉落幕,蔡英文總統昨天主動打電話給六都市長當選人,表達祝賀之意,並相約安排時間見面。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證實,他有接到蔡總統電話,蔡總統希望未來中央、地方多多合作;他告訴總統說,「沒問題,只要是對高雄市民有幫助的,一定全力配合。」
  • 賴內閣經濟2支箭 金融監理和微調一例一休│聯合報臺商版0907曬新聞
    他還說,當他接獲府院徵詢出任金管會主委時,包括蔡英文總統和準閣揆賴清德都沒有交代他任何「政治任務」,只是認為「我可以勝任」;希望大家給他一點時間,「我會努力試看看」,做好金管會主委,大家在一定時間後可對他做考評。3.
  • 聯合報臺商版0119午間曬新聞
    聯合報大陸事務處總經理邱光盛指出,由於蔡木章的積極協助,促使這項合作迅速落實,蔡木章也自掏腰包訂閱34份一年期聯合報,供會務幹部每天閱覽,使聯合報能將一手的臺灣時事,提供給在外打拚的臺商。 邱光盛表示,聯合報從2007年在中國大陸落地印刷,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主因是這份報紙只針對臺商發行,市面無公開零售,希望臺協的理監事「不要寶山送到家裡,還空手而回」。
  • 上任首日就點火 蘇揆怒飆防檢局官員│聯合報臺商版0115曬新聞
    記者陳嘉寧/攝影行政院長蘇貞昌上任首日即要求閣員,要「簡政便民」不要講大道理、要站到第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蘇下午即到桃園機場視察非洲豬瘟防疫,發現旅客手提行李抽檢率只有百分之卅等等缺失,當場痛責防檢局新竹分局長「做這麼久了,還不了解問題」。 2.
  • 聯合報臺商版0128午間曬新聞
    她說,各地黨部及公職都希望提名作業能夠提早,民進黨中央是應要求提出規畫,絕非排擠其他人,更不是為她量身訂作,今天討論後將作整體說明。 蘇貞昌昨出席前監委吳豐山新書發表會時,被詢問總統初選提前是否為蔡英文量身打造?蘇貞昌表示,是不是量身打造,他不知道,但確實比往年提早了一個多月,現在應是專心在五席立委補選,不要分心,而且看起來這個時間在過年期間,「為什麼要這麼趕?」
  • 陸客不來 銀聯卡消費蒸發528億│聯合報臺商版0925曬新聞
    陳志強昨表示,蘇辦先說是拍肩膀,影像畫面出來才說希望得到諒解,「這明明是很不友善的作法」,且到昨晚為止,都未接到蘇貞昌競選總部的人來電。但他強調,蘇貞昌說清楚對深澳電廠蓋或不蓋的態度,比道歉還重要,「請你(指蘇)直接說支持還是反對就好」。
  • 新北市長初選侯勝出 侯友宜對決蘇貞昌?│聯合報臺商版0407曬新聞
    記者杜建重/攝影、聯合報系資料照片國民黨昨公布新北市長初選民調,前副市長侯友宜出線,國民黨中常會最快十一日通過提名。扛下「新北保衛戰」重擔的侯友宜表示,「重新打造一個讓民眾信賴的國民黨,就從新北市做起」。
  • 強颱瑪莉亞 來勢洶洶│聯合報臺商版0710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賴內閣將改組!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五月廿九日請辭後,教育部長已懸缺一個多月。昨天傳出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將接任教育部長。據了解,府院打算在決定新任教長時,一併進行內閣改組,改組幅度不小,包括內政部長葉俊榮、交通部長賀陳旦、法務部長邱太三等重要部會首長,都傳出異動。
  • 吳韓會突延後 韓國瑜:沒意願參加初選│聯合報臺商版0404曬新聞
    未料過段時間又要到第一金控擔任董事長,反而是升官,「哪有這種道理!這不是蔡政府自打嘴巴?」3.政院否認施壓 蘇貞昌:詹婷怡希望我準辭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表示,詹婷怡的辭職信裡特別提到,「希望我能準她辭職」,希望「玉成」,也表達感謝之意。蘇貞昌昨天赴新北市視察。針對詹婷怡請辭,蘇貞昌說,詹主委寫了一封辭職信,講她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努力,同時表示要回業界服務,「我們都尊重,同時也給她祝福」,希望大家能看到各個政府機關一起為臺灣努力。記者詢問,詹婷怡請辭,是否與蘇貞昌日前批評NCC「誰都管它不到,但它也什麼都不管」有關?
  • 林全請辭閣揆獲準 賴清德周五接任│聯合報臺商版0905曬新聞
    林全內閣將在周四總辭,賴清德則於周五舉行臨時行政院會後上任,並公布新內閣名單。據了解,林全原訂於昨天下午五點對外宣布請辭,因此在上、下午安排兩項政策會議,上午談稅改方案,下午則是公司法。豈料,昨天上午一則即時新聞報導林全請辭,打亂府院原先規劃。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被迫在稅改記者會向媒體證實這項消息,並宣讀林全的辭呈。與此同時,林全也致電立法院長蘇嘉全等人,告知這項訊息。
  • 煉油廠「轉型」?韓國瑜想蓋賽馬場│聯合報臺商版1221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交通部觀光局「擴大旅遊暖冬方案」昨調整為全臺適用。原方案自由行補助部分,排除臺北、桃園和新竹三市,桃園市長鄭文燦昨怒批「有太多豬隊友」,不改就發動立委要求撤換觀光局長;交通部昨開會拍板將北竹桃也納入,預計須再多投入三點二億元。
  • 電視政見今交鋒 蔡喊四年願景 賴提壯大臺灣│聯合報臺商版0608曬新聞
    1.電視政見今交鋒 蔡喊四年願景 賴提壯大臺灣蔡陣營表示,蔡總統將向民眾報告三年「國政」推展成果,並進一步提出未來四年願景;賴陣營指出,賴清德會提出臺灣戰略目標,以壯大臺灣為主軸,從人民的角度出發。政見發表會之後,下周一起將進行民調。為拚總統初選過關,賴陣營昨天公布九日起展開「壯大臺灣車隊遊行」,從屏東出發,為期三天,先固守嘉南高屏地區。
  • 韓國瑜深圳拚「南南合作」│聯合報臺商版0325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高雄市長韓國瑜出訪港澳,除會見當地特首也進入中聯辦參訪,引發爭議。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在臉書提醒,可以只賣農產品,不賣身。對此,前立委蔡正元也在臉書回嗆,指賴已經「賣身」給蔡英文總統,還好意思跟她搶飯碗。蔡正元質疑,是誰在賣身?賴清德頂著日式髮型,高調要韓國瑜「賣農不賣身」。但賴自己已經「賣身」給了蔡英文,還好意思跟蔡英文搶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