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評價村上春樹說:村上春樹,他的作品不僅在全球擁有驚人的銷量,而且他也是作品被翻譯成最多語言的日本作家。在寫作這件事上,村上春樹毫無疑問是世界級頂尖高手。
在讀村上春樹作品時,能夠感受到一種孤獨感,而他的這種孤獨感,並非一定是我們年輕時候所幻想的,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自認為特立獨行、有高級追求的生活方式;細想之下,恰恰是一種被迫無奈的選擇
村上春樹在中國從來不缺讀者,然而千千萬萬的讀者,對一部作品的感受不盡相同。20歲左右的年輕人熱愛村上,更多喜歡的是書中主人公特立獨行的人生方式。
這種人生方式自由而灑脫,試圖擺脫一切的束縛,進入一種只有自己、沒有任何社會關係的「孤獨感」中。有人稱之為小資,主人公的生活裡也總出現爵士樂和威士忌這些起碼在當時看來既新鮮又高級的舶來品。
村上春樹從小就不愛學習,十分的叛逆,到了高中時期,叛逆心理表現的就更加明顯,整日和女同學待在一起,但是他十分的喜歡讀書和爵士,還經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
到了大學之後,認識了一個女孩,兩人交往了一段時間之後,村上春樹22歲的時候便輟學結婚。
兩人一起開了一家爵士酒吧,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村上春樹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一邊經營一邊讀書。
在29歲的時候村上春樹的生命迎來了轉折點,有一天,村上春樹去看棒球比賽,突然一記棒球聲響徹全場,落在了村上春樹的身上,他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我也可以寫小說。
在這之後,村上春樹便開始潛心寫作,在1979年的時候,他的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出版了,並且憑藉著這部作品還榮獲了當年的「群像新人獎」,在獎項眾多的日本,這項成就被視為文學最高獎「芥川獎」的敲門磚。
而因此,村上春樹迅速獲得了文壇與讀者的關注。《且聽風吟》的初稿,在他自己經營的酒吧裡完成。
「酒吧裡的工作每天都會持續到很晚,當一切在深夜才結束以後,我便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坐在廚房的桌子上寫小說,一字一句地堅強寫到,今天就到這裡吧的感覺為止。」
最初的八萬字左右的初稿,便是這樣完成的。
無論是內容的敘述上,還是語言的表達上,村上春樹的文字都有一種簡明、清爽的特點,在這簡單明快的字裡行間,卻又呈現出村上春樹對於人生、對於時間等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讓人一讀,先是壓抑,再者,是恍然大悟,尤其是在此書中所滲透的單純明亮的憂傷,一直觸動著每個人記憶中,最寶貴的一份情感。
在村上春樹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我們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這部作品就是通過木月、姐姐、直子、初美的的離去,懷念青春,也可以說是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銘。通過死亡來講述成長的意義。
但全書中也不乏靈動積極的方面,就像綠子的出現,她活潑熱情,幽默風趣,代表著新生,而玲子願意突破自己,重新走向社會,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重生的期待。
有死亡,就有新生,也可以重生,作者在悲劇的走向中,注入了新的希望。
村上春樹的作品就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不論閱讀多少遍都能從中悟出生命的意義,
不僅有華麗的辭藻,有趣的故事,更能讓我們學會人生的道理,讓我們從中看到自己,讓我們感同身受。
這本《挪威的森林》推薦給你,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