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紅梨助推產業扶貧_政協之窗_雲南頻道_雲南網

2021-01-07 雲南網

原標題:特色紅梨助推產業扶貧

作為昆明市政協委員,舒群認真履職;作為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雲南省水果產業專家組組長,雲南省水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雲南省萬人計劃「產業技術領軍人才」,她在紅梨育種及集成技術開發等研究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級、省級項目30餘項,獲國家、省和市等科技成果獎10項,編制雲南省梨地方標準2部,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3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脫貧攻堅助推行動中,她為雲南梨產業提供科技支撐,以特色紅梨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紮根紅土 潛心鑽研

多年來,舒群一直堅守在科研工作一線,通過長期的引種區試試驗後,篩選出了適合雲南梨產區需要的第一代紅梨品種早白蜜、美人酥、滿天紅,並及時在昆明安寧市、東川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等地進行產業化開發。

經過持續15年的努力,第一代紅梨在雲南省推廣種植面積超過了40萬畝,佔雲南梨總面積的45%,為雲南山地梨園的發展提供了品種支撐。帶動了30000餘戶種植紅梨,以「技術專家+合作社+社員+貧困戶」的聯結扶貧模式,對貧困戶建檔立卡,以科技支撐精準扶貧,將其培養成熟練掌握果樹種植和管理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促使合作社60%社員成為梨樹種植大戶,入社梨面積達到了9268畝;其中掛果面積5000畝,每年產量1.8萬噸,產值達3600萬元,實現了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

產業帶動 科技扶貧

在科技支撐精準扶貧過程中,舒群帶領團隊成員,在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的幫助下,圍繞梨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等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地採用「示範園建設+技術培訓」的方式,以點帶面開展技術示範和技術輻射。

她長期紮根在生產一線,與農戶進行交流,第一時間了解其困難和存在問題。根據農戶的實際需求,把課堂搬到田間,手把手教會農戶嫁接、修剪、疏花、疏果、有機肥提升和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適時組織農戶外出觀摩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農戶果園管理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激發了農戶的種植熱情,梨產量和品質實現質和量的雙重飛躍。12年來,年均開展培訓65次,對農戶的培訓已累計達72700人次,覆蓋了28000餘戶果農,農戶都親切地叫她為「紅梨媽媽」。

心繫民生 積極建言

無論工作多忙,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舒群仍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將光榮使命與本職工作相結合,認真做好「委員作業」。

她撰寫的《昆明發展高端水果產業的對策和建議》等提案,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她參加昆明市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積極提出意見建議。在昆明市政協到東川區烏龍鎮開展脫貧攻堅助推行動中,她帶領高級農藝師為200多名村民進行了水稻養魚農科技術培訓,把農科實用技術送到農戶手中,讓農戶在栽種水稻的同時,又增加一個技能——水稻養魚,為脫貧攻堅拓寬了增收渠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舒群表示,她將不斷思索、不斷求新和不斷開拓,為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張居正)

相關焦點

  • 書生本色 善政宜民_政協之窗_雲南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書生本色 善政宜民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清朝的雲南府(今昆明市)昆陽州(今晉寧區),有一個名門望族湯姓,湯氏門中在道光和光緒年間出了父親和堂兄是舉人,自己為進士的「一門兩代三舉人一進士」之光宗耀祖大喜事,在昆陽州可以說是絕無僅有,那個進士就是湯曜。
  • 科技動態∣科技支撐雲南紅梨別樣紅
    目前,安寧生產的紅梨除在本地和全國各大城市銷售外,還遠銷港澳地區並出口紐西蘭等國家。 安寧紅梨,是雲南紅梨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上世紀90年代,雲南紅梨還是水果產業中的「無名小卒」。當時,雖然雲南有著豐富的果樹資源,卻沒有拿得出手的優良品種,生產技術很落後,商品水果整體質量差,果品出口更是少之又少。
  • 昆明網紅直播基地越來越多
    雲南網紅博主儼然成為整個網紅市場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宣傳和推介雲南,助力雲南發展:——「滇西小哥」走紅後開始發展自己的電商品牌,雲南蘸水辣、雲南紅糖、雲南甜白酒、滇式雲腿酥等美食真正變成商品銷售出去;——「雲南小花」通過直播,幫助農戶銷售500多噸水果,被央視評為扶貧電商新模式的帶頭人
  • 宣威市海岱鎮: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領跑鄉村振興
    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領跑鄉村振興近年來,宣威市海岱鎮在鄉村振興中緊緊圍繞「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培育主體、帶動脫貧及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創新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產業跟著組織走、群眾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走、企業跟著市場走」的產業助推脫貧攻堅、領跑鄉村振興發展路子
  • 跨境出海的雲南優勢:「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雲南人的特色
    ,用各種數位化形式開展對外宣傳推廣,建立起電商與用戶之間的營銷互動交流平臺,將成為雲南跨境電商產業彎道超車的一張『核心牌』。」雲南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副主任海贇就雲南KOL達人話題作了分享。她認為,雲南是出人才的地方,現有的網紅,比如「滇西小哥」在海外排名非常靠前,這僅只一個案例,一個開始。雲南人有點靦腆,但不等於缺乏才能,只是目前限於技術、設備等資源有限的問題,沒有發展壯大。
  • 雲南迪慶:培育生態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雲南迪慶:培育生態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2020-12-11 18:21:04   來源:人民網
  •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  (二)參與「萬企幫萬村」產業扶貧情況  脫貧攻堅以來,公司積極響應縣委、政府號召,按照縣脫貧摘帽指揮部統一部署和要求,積極參與該縣「萬企幫萬村」產業扶貧工程。
  • 創新「微信+」雲南政企聯動打通消費扶貧路
    8月9日晚,共青團雲南省委駐文滄村幹部石登舉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愛心消費助力:各位朋友們,現保山市昌寧縣文滄村扶貧項目陽光玫瑰葡萄生產基地的葡萄熟了,玫瑰香味的葡萄甘甜多汁,歡迎大家採購及轉發,聯繫人……」消息一發布,共青團雲南省委機關幹部、省青聯委員,中建二局雲南分公司等愛心企業便開始主動轉發並留言訂購,隨後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也加入到了訂購中,藉助微信平臺,一場通過愛心接力的
  • 現場協商督辦重點提案_政協之窗_雲南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現場協商督辦重點提案9月28日,對南華縣政協來說,是一個特殊而重要的日子。這麼多領導參加重點提案協商督辦,尤其是書記、縣長、主席共同督辦重點提案,這在南華縣政協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重視辦理落實「縣政協九屆四次會議10件重點提案,涉及民生福祉,高度契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案站位高、立意深,反映問題客觀,意見建議切合實際。有關職能部門要重視政協提案的辦理落實。」
  • 雲南祥雲縣:「小魔芋」撐起脫貧致富「大產業」
    金秋九月,雲南祥雲縣紅梨飄香,桃李滿枝,讓人倍感驚喜的是,魔芋產業的發展,使得昔日的荒坡變成了鬱鬱蔥蔥的綠地,坡地裡、山林間到處生機盎然,魅力十足。加強技術培訓。「把脈開方」,打開發展「綠色通道」祥雲縣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滇西邊境片區縣之一,又是雲南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其特殊性在於貧困鄉和貧困群眾大多居住在山區、半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成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攔路虎」。
  • 建行雲南省分行舉辦「滇西大環線 雲南好物產」善融扶貧商品交易會
    影響力,推動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固化脫貧成果的具體舉措。,雲南分行在「善融商務」上先後開設了「雲南扶貧館」「雲南特色館」「茶葉子頻道」「防疫子頻道」等扶貧專區,並組織開展了 「2020雲南善融消費扶貧購」「消費扶貧專題活動」等系列營銷活動,充分發揮 「善融商務」平臺作用,全力推動「雲品出滇」,截至今年11月末,「善融商務」扶貧交易額超過140億元,「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扶貧交易額超過2億元。
  • 雲南水果產業發展的十年變化!
    雲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11年11月中共雲南省第九次黨代表會提出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並把水果列為八大重點產業,發展變化更是快而顯著。 與此同時,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還注重了品牌的建設,現已創建了蒙自石榴、華寧柑桔、華坪芒果、麗江雪桃、昭通蘋果、瀘西高原梨、呈貢寶珠梨、安寧紅梨、石屏楊梅、開遠鷹嘴桃、綏江半邊紅李子、保山甜柿、河口香蕉等36個省級著名地理性商標品牌,在省內外市場和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和留下了良好映象。
  • 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博 |網紅「講武堂雪糕」讓文創產品「生活化...
    12月12日,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簡稱「雲南雲上文博會」)正式拉開序幕,線上雲展會與昆明、玉溪、保山、麗江等線下分會場同時開展。本屆雲南雲上文博會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報業傳媒集團、雲南出版集團、雲南廣電網絡集團、雲南廣電傳媒集團、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阿里巴巴(雲南)有限公司協辦。
  • 打造雲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爆點」
    從今年起,雲南省將重點打造「絲路雲裳·七彩雲南民族賽裝文化節」,在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助推雲南旅遊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雲南文化形象品牌。傳承 千年彝繡牽手新機遇今年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
  • 雲南國資國企投入二十三億多資金實施或引入扶貧項目千餘個——播...
    、產業理念、企業思路管理產業扶貧項目,形成可持續、可複製、可推廣、不反彈的產業扶貧運行機制,打造具有雲南特色的國資國企脫貧幫扶模式。 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雲南充分發揮國資國企優勢,提前謀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工作,用市場手段、產業理念、企業思路管理產業扶貧項目,形成可持續、可複製、可推廣、不反彈的產業扶貧運行機制,打造具有雲南特色的國資國企脫貧幫扶模式。
  • 雲南舉行2020年省兩會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全省政協助推脫貧攻堅行動啟動以來,得到了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積極響應,委員參與率超過99%,形成了政協助推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2019年,助推脫貧攻堅行動,聚焦2019年31個計劃脫貧摘帽的貧困縣、7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族脫貧,以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為重點,集中力量開展「促進貧困人口就業」「政協委員捐資助學」「醫衛界委員下基層」三項活動,以更大力度推動全省三級政協組織和三萬政協委員助推脫貧攻堅行動。
  • 海岱鎮產業組織化 助推貧困戶增收
    安置點的扶貧工廠車間。張立新攝本報訊 (特約記者張立新)走進宣威市海岱鎮,滿目翠綠,沿雞田公路海岱段的大梨村、磨嘎、鼠場、箐頭等村委會半山腰上,隨處可見剌梨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刺梨已經開出粉白色的花朵,預計今年十月左右就可採收鮮果了。
  • 曲靖市政協委員發揮作用助推脫貧攻堅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李紹波)自2018年8月全省政協系統脫貧攻堅助推行動啟動以來,我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響應,充分發揮政協特色優勢,廣泛凝聚共識力量,以最強力量投身脫貧攻堅助推行動,在助推行動中展現政協擔當,體現政協作為,作出政協貢獻,為我市決戰脫貧攻堅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 教育部:高校扶貧工作特色及成效
    三、深化科技扶貧,助力經濟發展拔窮根各高校發揮學科優勢,動員廣大專家教授走進扶貧一線,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及科技成果轉化,助推種養業、手工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傳統產業發展升級。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科技小院、專家工作站等,提升產業發展的新動能,不斷促進形成經濟發展新業態,助推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
  • 楊文虎: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雲南樣本」
    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劃、成功舉辦「感知中國•美麗雲南」日內瓦系列宣傳展示活動、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感知中國·緬甸行」系列活動,與寮國合作舉辦中國·寮國大型春節聯歡晚會,精心打造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國際水準的系列對外文化交流品牌,增進了與有關國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