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水果產業發展的十年變化!

2020-12-18 騰訊網

艾格農業第1695期

作者:楊文良 張興旺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水果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質,人均水果量的多少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標誌之一。

雲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11年11月中共雲南省第九次黨代表會提出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並把水果列為八大重點產業,發展變化更是快而顯著。

一、面積、產量增加穩健迅猛

據統計,2019年雲南果業種植面積達1015.1萬畝,總產量896.8萬噸,畝均單產883千克,人均果量185千克(年末總人口4858.3萬人),比十年前2009年種植面積472.8萬畝、總產量324.7萬噸、畝均單產686.8千克、人均果量71千克(年末總人口4571萬人),增加面積542.3萬畝、總產量572.1萬噸、畝均單產196.2千克、人均果量114千克,即分別增加1.15倍、1.76倍、0.29倍和1.61倍。

特別是人均果量超過了國際人年均營養需要量70~80千克的1.6倍~1.3倍。從上看出。增加的數量和比例都是很大的,發展是穩健的。

同時,全省主要水果中的蘋果、梨、葡萄、柑桔和香蕉面積、產量的增加,亦很正常,其增加情況如下表。

雲南主要果樹十年增加的面積和產量

從上表中看出,種植面積最大和產量最多的是香蕉,這是因為這些年來充分利用了雲南熱區大和氣候土壤適宜種香蕉地方多的優勢。面積和產量增加快而大的是葡萄,這是因為以前認為雲南夏秋雨水多,不適宜種夏幹帶葡萄品種,後經調查和試種,發現夏秋雨水少,氣溫高的地方不少,於是就在適宜種植夏幹帶葡萄品種的賓川、元謀、彌勒、德欽(金沙江河谷)等縣大量發展開來,且收到了產高質優效益大的好效果。此外,桃、石榴、楊梅、櫻桃、甜柿、芒果、菠蘿、荔枝、藍莓等,亦相應得到了發展。

與此同時,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還注重了品牌的建設,現已創建了蒙自石榴、華寧柑桔、華坪芒果、麗江雪桃、昭通蘋果、瀘西高原梨、呈貢寶珠梨、安寧紅梨、石屏楊梅、開遠鷹嘴桃、綏江半邊紅李子、保山甜柿、河口香蕉等36個省級著名地理性商標品牌,在省內外市場和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和留下了良好映象。

二、已形成不同果種的優勢產區

在栽培面積和總產量逐年穩步增長的同時,還按照不同地區的環境氣候和不同果種需要的不同外界條件,科學地調整了果種結構和產地布局,形成了不同果種的優勢產區

如滇東北的昭通、滇西北的寧蒗、麗江、滇東馬龍的蘋果產區,滇中的呈貢、官渡、安寧的優質梨產區,紅河流域的河口、金平、紅河、開遠的香蕉產區,滇南的石屏、建水、華寧的柑桔產區,彌勒、賓川、元謀的葡萄產區,蒙自、會澤、建水的石榴產區,德宏州的檸檬產區,以前沒有發展過改革開放後才引進來發展的石屏、富民的楊梅產區,保山、石林的甜柿產區,曲靖的藍莓產區等。

這種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適需的劃分產區種植,既充分發揮了當地自然環境的氣候優勢,又發揮了所種果樹特有的優良性狀,所以收到了高產優質、效好壽長的效果。

三、已形成「一縣一業」的骨幹產業和鞏固脫貧的後續產業

在形成優勢產區後,進一步形成了「一縣一業」的骨幹產業和鞏固脫貧成果的持續產業。

昭通市昭陽區,也是全省最大的蘋果基地,2019年蘋果達55.42萬畝,產量72萬噸,綜合產值54.8億元,種植農民11.7萬戶30餘萬人,佔該區87萬人口的1/3以上,成為該區的第一和最大骨幹產業,帶動了建檔立卡的1.1萬戶3萬餘人脫貧。

寧蒗彝族自治縣新營盤鄉牛窩子村,全村231戶800人,全是普米族同胞,其中33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除251人轉移就業外,其餘全靠種的1250畝蘋果和1300畝木梨收入,在2019年實現了整村脫貧

新平縣2020年柑桔面積達13萬畝,預計產量16.5萬噸,產值約7億元,是雲南柑桔第一大縣,也是全省發揮「山」的優勢和念活「山」字經的典型。其中磨皮村2019年人均柑桔收入10896元,全村累計建新房191幢,購買生產用車183輛和兩輪摩託車230輛,建檔立卡的貧困戶33戶199人,是全靠種柑桔的收入脫貧的。

華寧縣華溪鎮,2019年柑桔面積達3.1萬畝,產量8.7萬噸,產值3.35億元,柑桔種植戶3300戶,佔全鎮4641戶的71.11%,戶均柑桔收入10萬元,種植大戶曹麗莎收入50萬元以上,成為著名的富裕戶。

現全省以水果為「一縣一業」或二業的縣(區、市)是:

昭通、魯甸、寧蒗、蒙自、馬龍等以蘋果;

瀘西、巍山、安寧、呈貢以梨;

賓川、彌勒、元謀、德欽以葡萄;

蒙自、建水、會澤以石榴;

新平、華寧、建水、賓川、元江、景洪等以柑桔;

金平、河口、馬關、景洪、勐臘、元陽、屏邊、麻慄坡、紅河等以香蕉;

華坪、元江、紅河、永仁、永德、永勝、彌勒、景谷、大姚、景東以芒果;

石屏、富民以楊梅;

開遠、彌勒、宣威、玉龍等以桃。

可見果樹在雲南分布之廣,種類之豐富,成為重點產業的縣(區、市)之多。

四、種植模式和營銷方式的轉變

在上世紀90年代前,水果生產多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式種植經營,後隨著生產經濟結構的完善,從「公司+基地+農戶」逐步發展到了現今的果業大戶、專業全作社、家庭果園和果業公司,形成規模化、規範化、專業化、商品化、產業化的「五化」生產和科學管理。

其中起到「龍頭」帶動作用、效果最好和效益最大的公司是:賓川縣華僑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麗江華坪金芒果生態開發有限公司、蒙自市蒙生石榴產銷全作社、元謀縣果然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紅河陽光果業有限公司、新平褚氏農業有限公司、曲靖佳沃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雲南晨滇果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八家。

成立最早和給其他公司創造積累創辦經驗的是新平褚氏農業有限公司,創辦人為原玉溪煙廠廠長褚時健,有辦企業的豐富經驗,創辦於2003年6月,註冊資本1875萬元,現有員工430人,主要經營果林種植、加工銷售、農業觀光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公司有種植基地6400畝,種植冰糖橙46萬株。所生產的「褚橙」牌冰糖橙,曾於2018年被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評為「十佳水果」和「十大名果」。2019年產果1.6萬噸,營業收入18314.6萬元,營業淨利潤8877.1萬元。同時幫助公司種植基地涉入的水塘鎮金廠村、新寨村21戶71人,全部脫貧。

這些公司不僅在種植上用的是優良品種、先進種植技術和科學管理,在營銷上也把過去的「坐等客戶上門」,改變成了主動出擊,宣傳產品,尋找市場和網上銷售,為產品打開銷路,沒再出現有果品滯銷、價低濫市現象。

五、水果出口、出省、暢銷價好

在水果花色品種不斷增多,品質逐步提高,宣傳介紹力度加大,特別是雲南成了「一帶一路」商貿向南亞和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後,水果出口自然成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捷足先登,加之南博會的推動,為水果出口疏通了流通渠道,成了暢通無阻的暢銷商品。

據海關資料,2017年雲南出口水果74.2萬噸,出口金額16.1億美元,居全省農產品單項出口第一位,佔同年全國水果出口總量354.4萬噸、出口總金額48.9億美元的20.94%和32.92%,二者均居全國31個省(區、市)的首位,創造了歷史新高。2019年又刷新了紀錄,出口量達107.98萬噸,出口金額21.80億美元,分別比2017年增加45.53%和35.40%。可見增長之快而大。出口的水果為蘋果、梨、桃、葡萄、柑桔、香蕉、甜瓜、木瓜等。

國內隨著高鐵高速公路的連接貫通,農產品綠色通道的開通,為雲南水果快捷地銷到外省(區、市)創造了極為有利條件。據統計,2019年雲南生產的水果中,銷到外省量最大的是:葡萄67.3萬噸,柑桔44.9萬噸,芒果21.1萬噸,石榴16.3萬噸,分別佔當年生產總量的59.00%、39.00%、36.70%和41.20%。

這既為雲南水果打開了銷路,增闢了市場,增加了種植者的收入,又活躍了外省水果市場和豐富了群眾生活所需的果品,是兩全其美和皆大歡喜的好事。隨著「一帶一路」的拓展擴大、國內人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雲南水果的出口出省前景,還會一年比一年更好。

來源:唯恆農小蜂

艾格農業:投資、投智、融商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助推雲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雲南省水果產業科技促進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在昆明舉辦11月27日,雲南省水果產業科技促進會(以下簡稱「水果促進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在昆明舉辦。「近年來,在雲南省委、省政府『綠色食品牌』發展戰略指引下,在廣大水果企業的大力推動下,雲果產業已初具規模。」侯樹謙在致辭中,回顧了水果促進會的發展歷史,希望水果促進會聚焦產業共性技術突破,搭建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推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示範建設。
  • 2020世界水果產業博覽會暨世界水果產業大會
    >  支持單位:   智利駐廣州總領事館、泰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越南駐廣州總領事館、希臘駐廣州總領事館、西班牙駐廣州總領事館、印度尼西亞駐廣州總領事館、阿根廷駐廣州總領事館、墨西哥駐廣州總領事館、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館、秘魯駐上海總領事館、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河南省水果行業協會、中國國際商會雲南商會、中華綠色產業聯盟暨文化交流協會、Eurofreshproduce(Spain
  • 華僑城集團:助力雲南旅遊產業跨越發展
    2017年,雲南省制訂了全域旅遊創建實施方案,華僑城集團戰略入滇,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創建「中國最美省份」「旅遊革命」「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戰略相關決策部署,深度參與雲南旅遊大開發。三年來,華僑城用初心、決心和匠心踐行著助力雲南旅遊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承諾。
  • 雲南曲靖市:鋁產業發展中的思與變
    通過調研,發現曲靖市涉鋁企業近年來發展狀況良好,未來發展方向明確,發展信心十足,鋁深加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企業對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重視,對科技創新需求越來越強。(一)曲靖市綠色水電鋁產業園鋁產業發展情況1.產業園發展現狀曲靖市綠色水電鋁產業園是全省5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霑益工業園區三片區之一,建成區面積2.6平方公裡。
  • 人大代表調研永和鄉小水果產業發展情況
    9月25日,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深入永和鄉,對小水果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為水果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陽建中參加調研。代表們首先來到龍鳳村沃柑種植基地和鹹宜村葡萄基地進行實地調研,了解基地水果產量和銷售情況。隨後,在「加快小水果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情況座談會上,代表們聽取了永和小水果產業建設和發展情況介紹,並就進一步推進永和小水果之鄉的建設積極建言獻策。陽建中指出,永和鄉小水果產業發展初見成效,成績可圈可點。
  • 打造雲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爆點」
    原標題:打造雲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爆點」在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瑰寶中,以楚雄彝繡和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為代表的民族服裝服飾和傳統節慶文化獨具一格,美輪美奐。站在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的高度,省委、省政府把民族賽裝文化節確定為雲南重點旅遊文化節慶品牌,將其作為全省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強力推進、精心打造。
  • 屏山要聞|代軍率隊調研竹產業和水果產業發展工作
    11月20日,縣委副書記、縣長代軍率隊前往屏山鎮、書樓鎮、錦屏鎮和新安鎮,調研竹產業和水果產業發展工作。 隨後,代軍又來到書樓鎮高田村、寶寧村,錦屏鎮新村,新安鎮安和村等地,考察各地竹產業及桂圓、椪柑、李子、枇杷等水果產業發展情況,實地了解制約我縣當前竹產業和水果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 特色紅梨助推產業扶貧_政協之窗_雲南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特色紅梨助推產業扶貧作為昆明市政協委員,舒群認真履職;作為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雲南省水果產業專家組組長,雲南省水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雲南省萬人計劃「產業技術領軍人才」,她在紅梨育種及集成技術開發等研究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級、省級項目30餘項,獲國家
  • 2020雲南菠蘿種植情況概述及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雲南作為果樹資源大省,有著十分豐富的果樹種質資源,雲南有果樹植物37科、55屬、133種,近2000個品種,佔全國果樹種類的60%以上。2019年雲南水果種植面積為65.3萬公頃,較2018年的62.4萬公頃同比增長4.66%;2019年雲南水果產量為860.3萬噸,較2018年的813.4萬噸同比增長5.77%。
  • 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 雲南產業向「兩型三化」方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劉穎報導「十三五」時期,雲南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雲南省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在12月11日召開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梁旭東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十三五」時期雲南省推動產業發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雲南產業發展的「綱」和「魂」。
  • 雲南普洱多舉措推動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為總平臺,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思路,認真落實「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佔市場、建平臺、解難題」的總體要求,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全力擦亮普洱茶
  • 從魚米之鄉到水果天堂——岑鞏縣大有鎮臘恰畈村產業發展見聞
    同時還充分激發返鄉青年、致富能手「內生動力」,積極發展肉牛養殖、精品蔬菜水果種植,引導村民就近務工、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村民到農業產業園基地務工增收「之前在外面務工,由於身體好,幹不了重活,工資也不高,回家來搞產業,能脫貧還能照顧好家庭,每天去基地務工,還能掙80塊零花錢呢。」
  • 肩挑背扛水果種植26年 瀏陽老兵帶動北區水果產業發展
    在瀏陽市社港鎮淮洲村高壽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前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合作社負責人黃乃欽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黃乃欽是社港鎮社港村的一名退伍軍人,退伍後在水果種植行業精耕細作了26年。他免費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帶出了十餘個徒弟,為北區水果產業發展貢獻了力量,面對褒獎,他表示自己只是水果產業裡的一名老兵。
  • 產業合作走進雲南,漢麻、植物染差異化發展成亮點
    ,雲南搶抓機遇,將輕紡產業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產業。  範斌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是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產業轉移的重要舉措,對促進雲南產業升級,提升產業鏈水平,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產業轉移是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形成合理分工體系的有效途徑,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 雲南咖啡產業融合發展暨投資促進懇談會在普洱舉辦
    雲南咖啡產業融合發展暨投資促進懇談會在普洱舉辦 供圖雲南咖啡產業融合發展暨投資促進懇談會在普洱舉辦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楊萍 張子卓)12月11日,由雲南省投資促進局、普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雲南咖啡產業融合發展暨投資促進懇談會在普洱市舉辦
  • 人民網關注云南景谷肉牛產業發展
    人民網關注云南景谷肉牛產業發展 2020-12-25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中國(雲南)·新基建產業生態發展論壇在昆舉辦
    雲南網訊(記者 張馨雲)6月18日,2020中國(雲南)·新基建產業生態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新基建,共享智慧城市新機會」,政商產學研界220餘人參加會議。2020中國(雲南)·新基建產業生態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辦 記者 張馨雲 攝  雲南省消防協會會長洪利川在致詞中指出,近期,社會各界非常關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改變著社會治理、生產製造、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次「新基建」產業生態發展論壇,目的是為了促進政企合作搭建平臺,學習新知識、結交新夥伴。
  • 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
    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我們村充分發揮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草莓種植。在帶動旅遊業發展的同時,成了鄉親們致富『金果果』。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多年的數據顯示,大莊村霜期短,晝夜溫差小,氣候溫暖,水源豐富,土壤肥沃,極易種植經濟水果——草莓,該村黨支部一班人馬通過多次調查研究後最終作出了這樣的結論。
  • 雲南露天非轉基因水果玉米
    【品名】雲南露天非轉基因水果玉米【規格】5斤(6-9個),【包裝規格】紙箱+保鮮膜【產地】雲南【快遞】順豐
  • 全鋁產品契合雲南推進綠色水電鋁產業發展方向
    原標題:全鋁產品契合雲南推進綠色水電鋁產業發展方向   導讀: 12月18日,雲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書記李文榮,曲靖市委副書記、市長李石松率曲靖市領導、市直有關部門及霑益區負責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