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宿遷市委召開常委會會議、年度務虛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謀劃「十四五」和明年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昊表示,將立足正處於工業化中前期和城鎮化加速期的發展階段,按照建設長三角先進位造業基地、江蘇生態大公園、區域創新創業高地的發展定位,瞄準「走在蘇北前列、高於全省平均、領先區域發展、趕超全國梯隊」的目標要求,腳踏實地探索具有宿遷特色、走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之路,以實實在在的高質量發展成果為實現「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貢獻宿遷力量。
融入新發展格局
建設長三角先進位造業基地
12月5日上午,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沭陽項目籤約儀式成功舉行,項目計劃總投資150億元,竣工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額300億元、稅收10億元。
經濟發展,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近年來,宿遷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經濟總量的重要抓手,創新建立「168」招商體系,大力推行「三位一體」招商機制,制定重點產業鏈招商導則,精心辦好中國酒都(宿遷)文化旅遊節、綠洽會,接續開展北京、上海、深圳等招商主題月活動。今年以來,全市新籤約億元以上項目390個,協議投資2878.1億元,延續了去年以來每天1個億元以上項目落戶的「宿遷速度」。
產業是強市之基,宿遷聚力產業培育,全力推動重點產業集群化發展。2019年,出臺《宿遷市千百億級產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今年12月,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快重點產業鏈培育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的意見》,加快做大做強千百億級產業,打造地標性產業和優勢產業集群。《意見》提出,全市將構建機電裝備、綠色食品、高端紡織、光伏新能源、綠色家居、新材料6個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X個先導產業的「6+3+X」製造業產業體系,培育化學纖維、紡織服裝、晶矽光伏等20條重點產業鏈。
在20條重點產業鏈中,晶矽光伏產業在2018年之前基本上是「白紙一張」。2018年5月,隨著天合光能2GW組件項目成功落戶,宿遷晶矽光伏產業兩年時間裡籤約投資額累計達400億元,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後,預計年產值將一舉突破1000億元。
宿遷市工信局局長王瑞表示,預計到2025年,機電裝備、綠色食品、高端紡織、光伏新能源等4個主導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化學纖維、晶矽光伏等20條重點產業鏈產值將達7000億元,確保在長三角產業體系中佔據一席之地。
產業集群的蓬勃興起,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經濟速度飛躍、質量提升。今年1-10月,宿遷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增速居全省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1.2%,科技引領產業發展不斷邁向中高端水平。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建好「江蘇生態大公園」
立足「江蘇生態大公園」和江蘇發展「綠心地帶」定位,宿遷全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將公園系統、綠地系統、道路系統等統籌考量,宿遷以林陰路系統為網狀框架,以公園休閒廣場為多點布局,打造了運河灣公園、虞姬公園、駱馬湖羅曼園等一批精品公園和街頭綠地,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位居全省前列,市民出行300米即可步入綠色空間。
宿遷是聞名的「蘇北水鄉」。為守護好這一方碧水,全市堅持全域清流、全域配套、全域修復、全域規劃、全域設計「五全」理念,大力度推進河湖環境綜合整治;2017年起,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2018年,用8個月時間開展「一線一岸」即京杭運河城區段沿線和駱馬湖東岸環境綜合整治;2020年,積極推進全市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經過不懈努力,宿遷市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等一大批「國字號」榮譽。2017-2019年,宿遷生態文明建設滿意率連續3年居全省第一。
銳意改革勇於探索
建設區域創新創業高地
12月8日上午,泗陽錦程技工學校董事長顧寧波手持一摞證書高興地走出縣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只用半天時間,我就拿到了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今年以來,圍繞打造「五最五優」全省營商環境最優城市,宿遷在全省率先啟動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改革,共計下放118項市級審批事項,為全省最多,企業註冊登記壓縮到0.5個工作日以內。創新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審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在國家標準基礎上提速40%,壓縮至70個工作日以內。深入推進「聯網+聯動」審批服務改革,大力推動「一門服務」「一窗建設」「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和服務事項達90%以上。
宿遷市行政審批局局長錢向輝說,宿遷開辦企業發生環節精簡率、開業籌備效率等領跑全省,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一。
宿遷市發改委主任王守兵介紹,宿遷著力清費減負減輕企業負擔,市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減少到11項、比省公布少9項;市級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僅剩1項、比省公布少3項;推行水、氣、熱大用戶合同交易,工商業用水用電、天然氣價格均為全省最低。
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宿遷建立「五個一」幫辦推進機制,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實行「掛鈎式」「保姆式」全程幫辦。
疫情防控期間,宿遷制定出臺「宿遷惠企16條」、外貿「宿十條」等一攬子惠企政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定期主持召開重點企業解難幫扶會辦會,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與重點企業結對開展「四幫四送」活動,全力幫助企業排憂紓困、穩定發展。在全省,宿遷率先召開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推動會,率先舉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率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朱文軍 通訊員 孫 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