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獻血前3件事,獻血後2件事,先了解清楚再去獻血

2020-12-22 奇妙的本草

參與無償獻血,一直是張兵的夢想。終於,在自己生日的這一天,剛滿18歲的張兵,拎著一個生日蛋糕,早早地走進了家附近的獻血中心。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經工作人員資料檢查審核後,他獻血了200毫升,留下了10毫升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正式加入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隊伍。

實際上,大部分人或許都有經歷過或身邊人有過獻血的經歷,或許是在逛街時看見獻血車輛主動上車獻血;也或許是三五成群,好友一起約上每年獻一次血,作為長久感情的見證;還有的是單位和學校組織大家前往參加的獻血。不管怎樣,積極獻血,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好事情。但對於獻血,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些問題呢?

獻血有2個好處

挽救他人生命。自願獻血,是為了挽救他人生命的體現。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全世界人們,希望有更多人自願獻血,拯救更多生命。在我國,1998年就開始制定了無償獻血的制度,不僅是為了保障獻血者的安全,也是為了保障用血者的安全。因為自願獻血的人從獻愛心的角度出發,不索取任何報酬,沒有利益驅使,調查數據也證明,自願獻血者的血液傳播肝炎和愛滋病的機率是最低的。

促進代謝。由於獻血之後,骨髓造血系統會接收到「儘快補充血液」的信號,促進造血細胞創造新鮮血液,從而創造更具生命力的細胞,對新陳代謝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定期獻血,相當於對機體進行小劑量的換血,對造血器官形成良性刺激,有利於身體健康。

無償獻血是獻愛心的體現,很多人都會定期去獻血。不過,獻血前後的這些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獻血前的注意事項

飲食清淡。在準備去獻血之前, 要避免食用油膩的食物,否則可能出現脂肪血,不但影響血液質量,還會導致血液的浪費。因此,打算去獻血之前的幾餐裡,要保證飲食清淡,不吃高脂肪的食物,當然,也不能空腹獻血,避免引起頭暈、心慌等不良反應。

適當喝水。獻血之前適當喝些水,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獻血過程進行得更加順利。不過,獻血前應避免飲用濃鹽水,這樣會導致紅細胞數量減少,獻出去的血質量大打折扣,還可能增加腸胃負擔。

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果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獻血,一方面,獻血者可能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另一方面,血液中轉氨酶含量升高,對受血者來說,也是不負責的表現。因此,獻血前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順利完全獻血後,還有什麼時候需要注意的呢?

獻血後的注意事項

不要馬上洗澡。由於剛剛獻完血,身體比較虛弱,立馬洗澡會刺激血管,使血流循環速度加快,容易引起傷口出血的情況,此外,傷口遇到水流的刺激,還可能出現感染的情況。因此,切忌獻血結束馬上洗澡。

不要劇烈運動。剛獻完血就運動的話,容易導致傷口滲血,引起局部感染,甚至導致肌肉橫紋溶解,出現頭暈、摔倒的情況。所以,獻血之後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而應該適當休息,補充體力。

儘管獻血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獻血的「資格」。

這些情況不能獻血

如果剛做完拔牙等小手術,還沒有滿半個月,以及較大手術後,還沒滿半年,不能去獻血。無論是什麼手術,都可能引起炎症出現。

女性在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沒有滿半年,分娩和哺乳期沒有滿一年,以及感冒、急性腸胃炎痊癒不滿一個星期,肺炎痊癒不滿三個月的人,也不能參加獻血,因為在這些時間段內,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免疫力較差,再去獻血的話,容易引起不適。

痢疾痊癒不滿半年、瘧疾痊癒不滿三年的人也不適合參加獻血活動,因為這兩種都屬於傳染病,急於獻血的話,存在將疾病傳染給他人的風險。

如果近五年內有輸注全血或血液成分經歷的人,也不應獻血。五年屬於窗口期,基於血液傳播病毒的風險,許多血液傳染病會在這個時間段內表現出來。

此外,皮膚局部炎症剛癒合不滿一個星期的人也不能獻血,否則可能導致炎症復發。

一般情況下,上次獻血不滿半年的人也不能獻血,應該等血液各成分完全恢復之後,再進行獻血。

獻血,是大愛無私地彰顯,但一定要做好獻血前的準備工作,並在獻血後多注意,才能讓獻血的意義變得更美好。

參考資料:[1] 《關於無償獻血的這些好處和誤區,應該了解一下!》.湖北之聲.2019-11-06[2] 《獻血之後哪些事情不能做?列出的這5件事,別輕易觸碰》. 醫聯傳媒.2019-07-14[3] 《科普 | 你知道哪些人群不能獻血嗎?》.雅安中心血站.2019-10-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獻血科普】關於冬季獻血的那些事
    冬天獻血會更冷?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冬季不適合獻血,因為獻血之後人體的體溫會下降導致「更怕冷」,事實果真如此嗎?首先我們要先來分析一下人體是如何產熱的。但事實上,人體的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人體的調節機能能夠迅速補充失去的血液,所以獻血後並不會造成人體血虛,更不會傷元氣。
  • 關於獻血這件事,第一個好處就讓你意想不到!
    關於獻血這件事,第一個好處就讓你意想不到!但目前在我國,獻血人次僅約佔我國人口的1%。甚至部分人群對獻血很排斥,認為獻血對身體有害。獻血真的會「傷元氣」嗎?獻血可能會感染疾病?獻血後會發胖?今天,一張圖帶你了解↓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 獻血有害身體健康?別被誤導了,獻血有這3大好處
    另外獻血以後不會出現貧血的情況,每個人的獻血量只是佔身體血液的非常少的一部分,而且又不是要求人們連續去獻血,所以沒必要太過於擔心。 1、可以免費的使用血液 獻血了以後,在今後醫療用血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優惠。獻血10年之內可以使用獻血量5倍的血液,10年後能夠免費使用獻血量兩倍的血液。
  • 「互助獻血」有實無名的背後:西安多家醫表示院用血前需先獻血
    1月2日,西安市民陳先生說,父母家在西鹹新區,「我媽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她每隔一兩個月就需要輸血小板。」陳先生說,每次不管在西安還是鹹陽看病,輸血前醫生都會讓家屬先去互助獻血,需要用多少血就獻多少血,獻血後和義務獻血一樣,會有一個義務獻血證。陳先生說,在他的無償獻血證上有一個二維碼,但這個二維碼掃不出任何信息來,「我想知道我獻的血有沒有幫助到別人,我的獻血信息應該怎麼查詢呢?」
  • 無償獻血,你還要注意這些!
    01獻血流程1. 填表登記使用支付寶掃碼(需已實名認證後的帳號),或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填寫全血獻血登記表。2.獻血前獻血前一晚,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獻血前兩餐不要吃高脂高蛋白食品,如油炸食品等,應清淡飲食,不要飲酒。2.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醫生自己從不獻血,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這實際上是謠言。獻血是一項公益行動,醫護人員一直是獻血的主力軍。因為他們知道,足夠的血液在一些緊急狀態下是挽救生命的基石。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已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
  • 在獻血車上被認出,張文宏呼籲:獻血,不要摒牢,不然病人就摒不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昨天傍晚6點左右,安義夜巷裡上海市血液中心的流動獻血車上來了一位頭戴鴨舌帽的中年男子,他向護士表示獻血意願後便開始填寫獻血登記表。「張爸」被認出後,引來眾人興奮圍觀,張文宏表現得很放鬆,他一邊獻血一邊與工作人員和參加獻血的市民愉快聊天:「 今天正好在醫院工作,忙完之後想來附近的安義夜巷看看,感受下上海疫情後夜市的煙火氣息,看到流動獻血車,正好我又有點空,就想上車獻個血了。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今天一次性告訴你
    很多人說醫生從來不獻血,因為對身體有害,其實是假的,醫生也會積極的獻血,有時醫院還會組織醫生們獻血。 謠言的來源是大眾受到了傳統健康觀念的影響,擔心獻血會使得身體虛弱,傷元氣,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適度獻血是對身體有利的。人體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就算不獻血,血細胞也會走向衰老和死亡,最終變成血液垃圾。
  • 這件事千萬覅摒牢!「赤誠青春·為愛舉手」,你的愛豆喊你一起來獻血!
    這件事千萬覅摒牢!「赤誠青春·為愛舉手」,你的愛豆喊你一起來獻血!點擊回顧→2月21日,青春上海發布了「赤誠青春·為愛舉手」參與無償獻血倡議書,很多上海青年加入到了「赤誠行動」中來。如今,這場「戰疫」依然任重而道遠,你願意繼續加入我們嗎?
  • 醫生已成我國獻血主力軍,為何仍有人說醫生不獻血?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我國無償獻血人次和採血量實現了連續20年的持續增長。但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醫生、公務員、大學生、軍人獻血比率遠高於其他人,已成為獻血的主力軍。為什麼普通公眾不願意獻血呢?
  • 內科醫生去武漢 外科醫生去獻血 成都醫生太剛了!
    截至2020年2月11日21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31728例,全省累計治癒出院2268例。在湖北武漢,成都重症、急症、感染科、呼吸及重症科等科室的醫師和護理人員衝在抗疫第一線,而在成都的獻血點,同樣有一批衝在最前面的醫生。
  • 80後獻血達人 累計獻血量相當於9個成年人
    80後獻血達人堅持獻血19年多年來,無數好心人捐獻的一份份熱血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來自寧波市獻血辦公室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138.2萬人次參加了無償獻血, 累計獻血量399.2噸;8.9萬人次捐獻成分血,累計10.4萬治療單位。我市共有9568人獲得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
  • 無償獻血,你不知道的幾個知識點……
    只是偶爾在網絡上看過幾篇報導,什麼「愛滋村」「獻血後感染愛滋」「獻血背後的暴利」等等之類的,導致很多民眾對於獻血行為望而卻步。有天閒來無事,路過廣場,看見獻血活動無人問津,就抱著過去了解了解的心態跟接待登記的「醫生」聊了一會,後來才知道他們並不是醫生,或者說不能稱為醫生。以下是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獻血前
  • 義務獻血有這大風險?美少女主動獻血成殘疾人
    四年前的一天,看到加拿大血庫(Canadian Blood)的車輛,她平生第一次義務獻血,但沒有想到就這樣改變了自己的一生。艾克曼本周二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那年我剛剛17歲。我終於夠了獻血的年齡了,而且我一直很健康。但在那天早上我獻血之後,我的生活就完全改變了。」
  • 堅持獻血有什麼好處,獻血前後應注意什麼,一次性和你說清楚
    儘管我們不是衝著好處去的,但應該對這些好處有所了解。獻血能暫時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一些年輕人經常大吃大喝,又缺乏運動,血液的黏稠度會升高,這對身體不是一件好事。通過獻血,能暫時抽走身體內一部分的血液,對血液粘稠度降低是有幫助的。
  • ...挽救不可再造的生命」——無償獻血志願者陳永明17年堅持獻血助人
    陳永明早已把無償獻血當作生活的一部分。「獻血助人是一件充滿大愛的事,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會一直堅持無償獻血,希望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病人。」3月10日,記者在市中心血站見到前來獻血的陳永明時,他這樣對記者說。
  • 西安兒保醫生參與公益互助15年 獻血182次曾入選《全國無償獻血...
    黃哲提到了他第一次參加公益時去過的周至聾啞學校,公益團隊已連續14年不定期去看望那裡的孩子,在這些志願者心裡,給老人和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這些年,華商論壇公益互助志願者團隊已成為陝西地區頗有影響力的民間公益團隊。黃哲也收穫了華商網「十佳公益人物」、華商網十年資深公益人等稱號,但若要問他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他的回答很簡單:我開心,別人快樂,僅此而已!
  • 獻血志願者李偉傑:普通人不能驚天動地,就以無償獻血的方式來回報...
    在第六屆「大愛鄭州、熱血之城」12小時大型直播主題宣傳活動現場,一位獻血志願者一直在忙碌,引導市民獻血,為獻血的市民做好服務。無償獻血志願者李偉傑是鄭州一社區黨建工作人員,疫情期間日夜堅守防控卡點,抽空為愛逆行志願獻血支援武漢前線,已獻230次。「昨天是我的第230次獻血。
  • 世界獻血日:獻血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首先獻血者本人應該是健康的,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狀況好的,沒有獻血反應的可以適當延長至60歲;體重:男性大於50kg,女性大於45kg,沒有低血壓高血壓心臟病傳染病,血壓一般收縮壓大於90mmHg小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60mmHg小於90mmHg,沒有貧血,血紅蛋白女性大於110g/L,男性大於120g/L,獻血前要做健康徵詢及基本的體檢和血液相關檢查
  • 獻血前連豆漿也不能喝?
    「獻血前應該吃什麼」X醫生進行了詳細解答趕快一起看看吧~有獻血者問:隔著屏幕,X醫生都能體會到獻血者的無奈:獻血前到底還能吃什麼?我們常說,獻血前不能空腹。另外,獻血前飲食宜清淡。獻血前飲食要清淡,是為了避免因血脂過高而出現「乳糜血」,從而導致獻血前檢查不合格或所獻血液不合格。在捐獻血小板之前要採集獻血者的血樣,檢測血小板計數。試管中的血液經過離心,分離成上層的血漿和下層的紅細胞。正常情況下,血漿是淡黃色澄清透明液體,如下圖左邊的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