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在北京三裡屯D Lounge酒吧,2015芝華士雞尾酒大師賽全球總冠軍Josh Reynold,中國賽區冠軍宋鵬 Kevin Song,以及芝華士全球品牌大使 Max Warner 接受了記者採訪。
2015年的7月16日,一場世界級的雞尾酒盛事在美國的紐奧良迎來高潮,這一天幾乎匯集了所有調酒屆精英,不僅僅為了一年一度的雞尾酒節日,更是為了親眼目睹第二屆芝華士雞尾酒大師賽全球總決賽冠軍的誕生。而這一次,從全球十二位來自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頂尖調酒師中脫穎而出的是來自於英國倫敦Hawksmoor Spitalfields酒吧的Josh Reynolds。他憑藉一杯「黑幻茶Black Dizzy Tea」俘獲評委的青睞,成功奪魁!
本次大賽的評委團相當豪華:有倫敦Connaught Bar的調酒總監Ago Perrone、布魯克林Leyenda酒吧的合伙人Ivy Mix、芝加哥Aviary酒吧經理Micah Melton,以及去年本屆大賽的全球總冠軍Masa Urushido。他們不僅擔任評委,更和各位參賽調酒師分享了調酒心得和體會。參賽過程中,這十二位調酒師不斷迸發獨特的調酒創意,每一位憑藉對其在各自賽區獲獎作品的重新演繹,接受了評委們從創意、技藝、口感與呈現等方面的評定。
本屆大賽評委團
JR= 2015芝華士雞尾酒大師賽全球總冠軍-Josh Reynold
KS=2015芝華士雞尾酒大師賽中國賽區冠軍-宋鵬 Kevin Song
MW=芝華士全球品牌大使- Max Warner
Q1. 在倫敦的酒吧中最暢銷的雞尾酒是哪一款?
JR: 先來介紹下,我所工作的這家英國的酒吧Hawksmoor Spitalfields。Hawksmoor主要的業務不只是經營雞尾酒,而我主要負責雞尾酒這部分的工作。比較獨特的就是在酒水單裡只有10款雞尾酒,我們酒吧每個月都會換酒單。總的來說我工作的酒吧要比這兒略大一些,每天要招待的客人大約70位左右。說到我們最暢銷的幾款雞尾酒,必須要提的就是「Shaky Pete」,就是以人名命名的,這款酒年銷量比較大,大約是1萬杯以上。 它的基本的配方是 30ml 必富達金酒+50ml薑汁+50ml新鮮檸檬汁+倫敦當地的Ale酒。排名第二也是非常受客戶歡迎的:Margarita,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第三款是Full Fat Old Fashioned ,它的調配方法就是:波本酒+處理過的黃油去調和,然後放入冰箱冰鎮24小時,然後取出之後加入點糖漿即可。
Q2. 聽說這次您來北京會根據一些中國特色的食材來調配創意雞尾酒?
JR: 是的,我昨天去了馬連道,呆了一個半小時。從馬連道那裡我帶回來3款茶。我覺得茉莉花茶是跟芝華士非常配的一款茶。之所以我會將茉莉花茶與芝華士去搭配,是因為:芝華士的品牌歷史傳承當中,與茶是有故事淵源的。最早芝華士兄弟公司所從事的業務有很重要的一項商品就是來自於東方的中國茶葉。這款雞尾酒的另一些靈感是來自於我自的兒時。我小的時候是在一塊蘋果園附近長大。所以我在這裡也加入了紅富士果汁。這是一款口味清新的雞尾酒長飲。我來給大家演示一下:50 ml芝華士12年+30ml新鮮紅富士蘋果汁+10ml新鮮檸檬汁+15ml 安提卡甜苦艾酒+15ml中國茉莉花茶糖漿+1滴安高天娜苦精。這款酒的名字叫做「Tea’s a Lady」。不管從顏色還是清新的感覺和口感來說,帶有一些女性的色彩。這款酒也是從一首歌中得到的靈感,Tom Jones的「She is a Lady」 ,我把這款酒命名為茶葉俏佳人的意思。這其實也體現了倫敦雞尾酒的一個趨勢,一款簡單的雞尾酒名字,越來越接地氣。酒單中雞尾酒的名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有趣生動並且要能體現出配料的特色,就像這款雞尾酒中茉莉花茶是其中的一個配料。最終是給客人一個放鬆的不一本正經的格調,以便於大家更好的享受。
Q3. 留鬍鬚現在變成一個新的流行嗎?在餐廳,後廚是不允許留長髮留大鬍子的,為什麼調酒師可以留大鬍鬚?
JR: 以往,20年前,不管是調酒師還是廚師,廚房幫忙的工人。不能蓄鬍子,如果是長發的話也必須紮起來。但是在現代的話已經悄悄的發生了些變化。因為在風格上大家比較注重個性化(注重個人風格)。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懶,也來不及刮鬍子,所以就蓄了鬍子。最主要的就是這也是一種低調個性的體現。
Q4. 剛剛提到了在酒單上雞尾酒命名的變化之外,在世界領域對於雞尾酒的風格或者流行趨勢有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JR: 在倫敦,據我觀察得來,倫敦的雞尾酒比較求新,口味上在不斷的發生轉變,現在的趨勢是簡約型(簡單純粹的口味)。從我工作的酒吧來說,主張有3點:1. 配料季節性2. 可持續性3. 簡單純粹性。剛才談到的雞尾酒的命名會有點學問,從倫敦的趨勢看來,命名上多用雙關,詼諧的方式,這也是當前的一個走勢。
MW: 順便做一個補充:美國、倫敦和澳大利亞相比會有鎖差別,美國在多個雞尾酒發展階段都是標杆,目前美國的走勢偏向於甘烈型,這是美國的一個特色。澳大利亞的調酒比較創新。第二,我要強調的棕色烈酒作為基酒開始復興,已經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以往都是白色烈酒作為基酒,包括伏特加和朗姆酒。朗姆酒最近走下坡路。現在棕色烈酒,例如威士忌,開始走上坡路,越來越得到調酒師以及雞尾酒愛好者的認可。第三點,社交媒體開始在雞尾酒界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倫敦的酒吧會在雞尾酒酒單的邊上會附加一個說明:比如說,這款酒會留給人們一個怎麼樣的印象,也有可能留下一些和社交媒體相關的東西供大家去掃描(類似於二維碼),供大家與自己的酒友分享在自己朋友圈中,得已交流。它們並不是以每年1萬杯這個銷量來作為指標,而是以媒體的病毒營銷,擴散式的營銷作為一個考核指標。
Q5. 關於芝華士雞尾酒調酒師大賽,我想問Max這一屆雞尾酒大賽跟上一屆比有什麼樣的收穫?現在是否籌劃下一年的比賽(明年的全球總決賽是在中國)?明年會有新的賽制、規模或者新的潮流傾向嗎?怎麼讓公眾了解或接觸到這個比賽?
MW: 我們將辦第三屆大賽,我們從第一年開始,每一屆都會有一個微調,微調是為了更好的體現芝華士跨越時空的概念,並且我們也希望在調酒師界能加強芝華士品牌歷史傳承的這一傳遞概念,希望能在芝華士和調酒界之間產生更大的交集。從傳承上來說,大家知道伏特加進入雞尾酒是在60年代,但是蘇格蘭威士忌在1880年後就已經進入了雞尾酒的配方,芝華士第一次將奢華威士忌投入市場是在1909年的紐約。而我們在紐約總決賽之後,也會把所有地區的冠軍帶到「雞尾酒傳奇」這一雞尾酒界的「奧斯卡」盛會當中,這是為了調酒師有一個更好的圈子,也可以通過這次比賽增進調酒師間的交流。我在中國來來往往有9年多的時間,我對芝華士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熟悉,芝華士在調製雞尾酒方面越來越能顯示出它的適應性和多元性。多年以來芝華士已經發展出了更大的空間,所以我認為芝華士在雞尾酒世界中已經到了回歸的時期。在比賽場地方面,從紐約到上海,我覺得也是比較大的挑戰,畢竟此前還沒有比較大型的雞尾酒全球總決賽是在中國舉辦,但是我仍舊是比較自信的,因為中國有很多雞尾酒愛好者。對於下一次比賽的命題,我們更想以芝華士之路來開展全球總決賽,正如我們首席釀酒師Colin Scott所說的,1994年是芝華士發展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裡程碑,在1994年之後芝華士成功的進入了中國市場,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好評,我們明年在中國的總決賽會選三個子命題供調酒師創造他們的作品,第一個是「Classical way」紐約背景下的經典雞尾酒,第二個是「Local way」,指的是各位參賽者所在國家的地方特色,第三是「Chinese way」,指的是當代中國風格的雞尾酒。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命題上小小的變化,讓參賽者調酒師做更多的功課,不僅要了解雞尾酒歷史,也要了解當地的文化,並且希望參賽的調酒師之間能夠通過跨文化的接觸增加文化敏感性。我相信Josh也是很好的使者,他在中國雖然只有三天,但是他在中國,在亞洲的體會對於倫敦的調酒師同行來說也會帶來很多靈感和啟迪。
Q6. 請問兩位參加今年的比賽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者困難嗎?獲得冠軍之後對兩位的生活和工作有什麼樣的影響和改變嗎?
JR: 首先此次參賽,讓我對於紐約印象深刻,紐約一直是比較高大上的地方,在紐約參賽是比較有趣的體驗。第二,是與同行間的學習和促進,我是比較好學的人,在紐約比賽我非常細心的觀察同行們在做什麼,因為在每一輪的比賽中是要隨時進行調整的,我甚至最後一分鐘都會做一個微調,這個微調是基於對每一輪的體會和對同行的觀察,我覺得不管是此次來北京還是接下來去香港,以及再去東京呆4天,我最大的希望還是增加同行們接觸的機會,並且從他們的手法當中去學習一些新知識。說到此次比賽給我個人生活工作帶來的影響,我覺得首先是讓我的事業更加開拓了,也讓我從狹小的世界當中蹦出來去接觸更多的圈內的同行,這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也希望藉此機會能交到更多的好友。
KS: 我能獲得中國的冠軍還是挺幸運的,這是我第一次代表中國參加全世界的比賽,我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行,我與他們聊天時知道這不是他們第一次代表他們的國家去參加比賽,我也因此認識了Josh,才知道他原來才25歲(差點被他的鬍子給騙了)。其實比賽前我們不知道我們要比什麼,我們沒有任何準備的東西,有可能我們剛剛在吃飯,就說我們要比接下來的環節,我們要做準備,在食物搭配的時候,他們會讓我們進入一個廚房,他們會做一道菜,讓我們根據這道菜來做一個酒,就算之前我們腦子裡有一個大致的搭配,但是回到工作檯後發現有一個盒子,盒子裡是限定的素材,你只能用這些東西來做,他會把你之前準備的東西都打破,這種比賽很緊張,白天會比3到4個,而且你今天還要準備明天的東西,也穿插了很多小內容在裡面,會非常有趣。比賽時所有選手間的氣氛很棒,因為大家都不會說話,每個人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雞尾酒上,這點是你平常工作上感受不到的,這種氣氛是對調酒師同行以及激勵自己都是很好的。關於比賽獲勝後對於我影響,其實沒有太多的影響,我還是一樣的上班下班,但是我通過比賽認識了更多的朋友,這是最大的變化,而且我也更樂於去世界其他地方旅行,更加享受比賽,讓工作變的更幸福。
Q7. 兩位認為成為一個出色的調酒師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請問Josh認為中國的雞尾酒文化與英國有什麼不同?Kevin覺得國內雞尾酒文化與國外雞尾酒文化有哪些不同?Josh能否推薦幾個在英國除了自己的酒吧之外比較不錯的幾個酒吧?Kevin能不能推薦幾個國內不錯的幾個酒吧?
JR: 我認為成為一個出色的調酒師的總體素質比個別素質更加重要,但是我覺得最關鍵的幾點是要陽光,對客人要親切友好,知道怎麼去招待客人,其次手藝要非常好,客人點的雞尾酒,要很準確精緻的調出來。
KS: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四個字:人好活好。如果拆開講的話,就是看你個人對新鮮事物的理解,其實在中國大家對酒吧的概念是一個奇怪的理解,包括很多人聊天的時候,提到調酒師,首先第一個印象就是給你一個瓶子你扔幾下給大家看看,這是很多人對調酒師的一個誤解。因為在英國有幾百年的鋪墊,所以大家對調酒師會更認同,這是跟中國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認知。對於調酒師來說他需要更有耐心,還要有一個好學的態度,要不停的更新。所謂活好就是你每天都要去做酒,很多比賽的選手比賽結束之後就不會再做調酒師了,他會做一些宣傳,不會再回到工作當中去調酒,而且在國內很多人獲勝之後會換工作,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還是對人的影響更大,你只有更加謙遜,認識的更加透徹,在這個行業發展的才會更加好。
JR: 我在中國呆的時間比較短,所以難以比較中國雞尾酒文化和英國雞尾酒文化。但是我知道不止在西方國家,包括在東方中國雞尾酒也越來越受歡迎。說到中國的調酒師,他們工作可能更加難一些,因為他們不止要面對中國顧客,也要面對外國顧客,要打動外國客人,贏得他們的青睞,顯然必須要非常了解國際雞尾酒的調製趨勢,所以對於中國調酒師來說工作起來一點都不輕鬆。其次我覺得中國雞尾酒文化和西方雞尾酒文化的差距並不是那麼大,其實在倫敦所用到的雞尾酒器具基本都是中國製造,所以從器具硬體來說中國基本上都掌握了;另外西方的雞尾酒手藝方面,其實在中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領會。最後呢,我想做個總結,好的調酒師,要非常勤奮,動腦筋。
KS: 其實中國調酒師要讓客人理解這個東西,有一個廣泛的認識,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更耐心,要向客人去講解這個東西,需要在大的環境下有一個帶動。
JR: 說到倫敦的酒吧,首先我的酒吧是必去的,第二個酒吧是Happiness Forget,第三個是Satan’s Whiskers,第四個是酒店的名字,The Comment.
KS: 我覺得上海好的雞尾酒酒吧多一些,Captain Bar等。或者是比較小眾的酒吧,像北京比較好的有BBC.
Q8. 其實這幾個月各大酒吧都開始換秋冬季節的酒單了,請問秋冬季節酒單裡您最喜歡的元素或者您認為最應該呈現出來的元素是什麼?
JR: 首先既然是秋冬,雞尾酒的口味通常會更重一些,先說我們酒吧主打的酒,是比較清新的,比較酸的,秋冬季節在口味上要做一個調整,需要一個溫暖的感覺,口味應該更加豐富更加深邃一些,像幹邑,蘇格蘭威士忌是秋冬季大多數會用的基酒。另外萬聖節和聖誕節即將到來,所以毫無疑問西方的一些傳統食材也會作為秋冬季雞尾酒的原料,包括南瓜,還有一些水果乾做成的派,還有肉桂等等,這些是英國比較多的傳統食材。
附:
2015芝華士雞尾酒大師賽全球總冠軍雞尾酒
Black Dizzy Tea
60毫升芝華士12年
20毫升法國杜本內酒
10毫升鳳梨糖漿
1.25毫升黑松沙士甘露酒